苏州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信息化及电子商务视角
2013-04-11孙学文包金龙
孙学文,包金龙
(苏州市职业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一、引 言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促进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战略。中央从2004年起连续10年下发关于农业、农村的“一号文件”。2012年国务院发布第一部指导现代农业建设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然而,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中,农业现代化发展严重滞后。农业受到的自然资源制约日益突显,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增加农产品产出的余地已越来越小[1]。这在苏州尤为明显。苏州自古虽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有限的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人多地少矛盾突出,2010年底,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不足0.5亩,远低于全国1.35亩和全省1.02亩的平均水平,也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79亩的“警戒线”,农产品自给率水平不断下降[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苏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产品安全的必然要求。现代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是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并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面向全球经济、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3]。以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电子商务是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拟结合苏州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苏州农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二、苏州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2011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0716.99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9.9亿元,占苏州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到3%。虽然农业占苏州的GDP比重不大,但基础性、战略性地位重要,农业现代化事关民生福祉,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更具有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对于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意义重大。苏州按照生态、生产、生活、生物“四生”功能定位,加快落实“四个百万亩”布局规划,不断优化产业形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四个百万亩”的农业布局
针对有限的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的现实,苏州市政府于2006年制定下发了《苏州市农业布局规划》,规划形成“四个百万亩”的主导产业格局,即“百万亩优质水稻”、“百万亩特色水产”、“百万亩高效园艺”、“百万亩生态林地”。2012年苏州市政府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的实施意见》,力争用2~3年时间,确保农业“四个百万亩”落实到位,总面积不低于410.56万亩。2013年市人大作出了《关于有效保护“四个百万亩”,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决定》,把“四个百万亩”的保护和发展从依靠行政推动进入了行政推动与依法保护相结合的新阶段。2012年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2.3%,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而且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对在全省、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目前,苏州市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到130万亩,占耕地种养面积的50%。建成万亩规模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3个,千亩以上78个,总面积达60多万亩[2]。其中国家级园区有5个,省级园区有4个。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的数量、规模和质量,都处于全省领先位置。在规模上,坚持扶持发展连片1000亩以上的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加快建成张家港常阴沙、常熟董浜、太仓陆渡浏河、昆山巴城、吴江同里、吴中区东山等一批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
(三)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苏州积极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39家。在粮油果蔬上,形成江苏田娘、金利油脂、海明蔬菜、沙洲优黄等一批生产加工品牌;在水产品上,拥有常熟金唐市、苏州海发、阳澄湖大闸蟹等一批优秀龙头企业;在畜产品上,产生了众诚鸭业、苏太猪、江灵禽业、好滋味等一批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培育了张家港“梁丰”、常熟“海明”、太仓“绿润”、昆山“玉叶”等一批设施农业基地和企业。2011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650亿元,增长14%[4]。
(四)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
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围绕特色做文章,不断提高“苏字号”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阳澄湖大闸蟹、太湖大闸蟹、碧螺春茶叶、苏太猪、太湖羊、太湖“三白”、长江“四鲜”、“水八仙”、白沙枇杷、巴城葡萄、董浜蔬菜、凤凰水蜜桃等一批苏州特色的农产品进一步培育壮大。坚持发展质量农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占到75%以上,2011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189个,累计达到1601个。
(五)推进合作化发展
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农民通过入股、转包等形式把土地向合作社和生产大户集中,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田,获得更多的收益,目前张家港、常熟、昆山等市均出台了土地流转扶持激励政策,农业规模化加快推进,全市累计土地流转面积180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73.53万亩,占农民承包地面积比重80%。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等“三大合作”组织3043家,入社农户超过30万户,出现了一批流转接近100%的镇、村。
(六)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苏州乡村旅游起步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主要是作为城市旅游的补充和延伸。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产业结构体系,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明显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评选,苏州有周庄镇、千灯镇、锦溪镇、同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蒋巷村、甪直镇、越溪街道旺山村、东山镇三山村、木渎镇共10处入选。此外,在首届“江苏最美乡村”评选中,苏州有常熟市蒋巷村、张家港永联村、吴中区旺山村3个乡村入选;到2012年底,已建成各类休闲观光农业场所392家,年接待游客2175万人次,旅游收入30.1亿元,解决就业28917人,带动农户54577户[2]。
(七)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提升
苏州市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十一五”期末,苏州市信息化指数名列全省第一,基本实现了全市宽带IP城域网覆盖率100%、各级党政机关和社区(村)上网率100%、全市有线数字电视普及率100%“三个百分百”。在此基础上,苏州正实施光纤到村、网络到户、三电合一计划,进一步改善网络基础设施;构建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载体,如“两网三系统”和“两电一信一平台”;加快推进镇、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积极推进精准农业技术、智能农业技术和感知农业技术,不断提升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2012年4月江苏省发布了《2011年江苏省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报告》,在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经营、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支持保障6大类21项监测指标中,苏州以80.46分居13个省辖市首位。
三、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农业信息化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加速对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5]。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传统农业资源要素投入的多少,而且取决于信息技术采纳和运用程度。
电子商务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开展的商务活动,具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缩短资金周转时间、扩大产品销售及提升品牌知名度等优势。它与现代农业相结合,能打通原有产业链各环节割裂的状况,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化解农业市场流通环节存在的“产销信息不对称”的突出矛盾,实现农业的规模化、订单式生产,建立起良性反馈机制,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正成为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农村生活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
(1)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缩小“数字鸿沟”。近年来,信息化发展迅速,各级政府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制定了专门的政策,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从实际效果看,这些投入的受益人群主要是城市居民,发展农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有利于缩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在“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发展背景下,让农民主动融入信息社会,有助于提高农民信息素养和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与水平。
(2)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消费方式,促进农村消费,扩大内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电子商务具有跨时空、便利性的优势,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能够为农民提供品种丰富且物美价廉的商品,促进农民网络消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3)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改善产销信息不对称、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现代农业生产迫使农民必须面对市场竞争。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不取决于农民的个人意愿,而是取决于市场需要和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农民必须对农产品需求信息进行分析与预判,进而决定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建立的农产品供需信息系统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农产品与市场的直接对接,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降低农产品滞销的风险,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交易机会。
(4)促进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有利于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用便捷的网络,可以扩大农产品流通渠道,便于消费者获取农产品信息,促进农产品消费,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高质量需求。
(5)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1公里”的问题,信息化是农业技术推广有效途径。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借助农业信息,对农产品的生产环节进行科学管理,进而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6)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农产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农产品质量鉴定与追踪记录体系,跟踪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实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进行全产业链质量监管。
四、苏州农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认识、引导不到位
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承担主导作用,负责规划、投资、组织与协调、信息管理与发布等多重职能[6]。苏州农业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的作用认识不够,导致农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投入不足,信息化、电子商务对农业经济的引领、促进作用发挥不充分。
(二)农民信息利用能力有限,信息观念淡薄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1.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7.6%,农村网民比例偏低。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导致务农劳动力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大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市场意识、信息意识、风险意识淡薄,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强,认识不到信息在当代社会的巨大作用,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信息意识薄弱限制了农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的普及。
(三)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滞后,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短缺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较低,缺乏前瞻性、预测性信息,不能真正帮助农民预测市场行情和制订生产计划;农业网站访问率低,发布的信息可靠性差,传播时效性、针对性不强,缺乏有效的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产品流通信息,难以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批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并精通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通过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播和分析,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目前农村信息服务人才匮乏,使得农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推广受到一定影响,难以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
(四)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畅通
由于涉农信息分散在多个不同部门,农业信息化标准尚未建立,为农民提供的信息服务经常出现信息重叠、信息不一致和信息滞后等现象,导致信息难以互通共享。在缺乏有效农产品需求信息的条件下,农民极易盲目生产,从而导致农业增产不增收,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五)涉农网站缺乏特色,尚未形成品牌
虽然苏州建立了一些涉农类网站,但这些网站大部分农业信息资源内容缺乏,网站定位不清,重复信息较多,有价值的、针对性强的信息少,信息质量低、时效性差,缺乏专业特色和影响力,而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定位及提供的特色信息服务将直接影响到网站的声誉和访问量。
(六)农产品物流发展滞后
农产品的季节性、周期性和易腐性等特征对农产品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居住分散,物流信息沟通不畅,冷链物流不发达,鲜活农产品运输难,损耗率高。同时,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成为制约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五、以信息化及电子商务促进苏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
(一)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政策扶持、组织协调、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制定苏州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农业信息化的中长期规划;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个人、企业投资农业信息化及农业电子商务项目;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支持农业科技信息系统开发,涉农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建设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共享化农业信息综合数据库和信息服务系统;依法保证农业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有效性,健全农产品需求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关注市场行情,准确把握农产品价格走势,有效指导生产。
(二)建设苏州农业信息化平台,促进农业信息共享
规划、建设权威、专业、功能完善的苏州农业信息化平台,向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通过平台整合现有农业信息资源,实现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应用,发挥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同时将政务信息、商务信息、民生服务信息等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形成一个可为“农民、农村、农业”提供政务、商务、服务“三位一体”的一站式农业在线信息服务平台,丰富信息传播媒介,促进农业信息共享。例如将苏州市农业委员会主办的“苏州农业信息网”增设农业科技服务、农村民生服务功能,使“苏州农业信息网”成为面向手机、“一点通”触摸屏等多智能终端的苏州市农业信息化门户网站,服务于“三农”。
(三)增强农民的农业信息意识,促进农业信息利用
一是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农业信息知识,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让农民认识到网络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使农民由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收集信息、使用信息;二是充分利用各类农业网站,及时发布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对农民开展网络科技知识培训,逐渐培养其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习惯与能力,不断提高信息素养。让农业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管理信息通过网络途径有效地传递给农民,指导农业生产。
(四)降低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技术使用成本,促进农业信息技术采纳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搭建专业的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依靠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例如可以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采用B2B、B2C、C2C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网络营销,发布农产品信息,与潜在客户进行在线交流和商务洽谈,获得国内外的订单,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信息化农业设施,推进精准农业技术、智能农业技术、感知农业技术的应用;鼓励电子制造商、软件开发商、通信运营商和信息服务商开发推广适合农业生产、适应农村特点的低成本信息化设备和易用的信息系统。
(五)完善苏州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
完善的物流体系,能够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与效益,从而支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涉及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信息流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来传递,资金流主要通过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移动支付来完成,而制约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就是农产品物流配送。苏州要制定促进农产品物流发展规划,加强农产品物流中心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打造覆盖整个苏州地区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培育第三方农产品物流企业,使其向规模化与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集农产品集散、交易、物流、加工、信息整合于一体的物流配送基地;针对农产品保鲜、冷藏的要求,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同时,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促进覆盖城乡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加快农产品流通。
(六)建立农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充分利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源,加强农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加强农村信息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信息员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信息员的整体素质;要重点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组织的培训,培养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六、结束语
高效农业、精准农业、智能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是苏州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运用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手段,能够促进农业技术的传播,改进农产品流通渠道,带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使苏州现代农业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形成具有苏州特色和地方优势的现代农业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陈锡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J].求是,2007(22):25-28.
[2]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EB/OL].(2012-06-16)[2013-06-16].http://www.suzhou.gov.cn/asite/zt/2012/06/sew/ny.html.
[3]石元春.建设现代农业[J].求是,2003(7):18-20.
[4]阎立.苏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2-01-08)[2013-06-20].http://www.suzhou.gov.cn/asite/show.asp?ID=66050.
[5]高万林,张港红,李桢,等.关于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关系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1):466-470.
[6]唐于银,张晓青,魏国平.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科技推广[J].江苏农业科学,2011(1):45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