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琼州学院为例
2013-04-11武博
武 博
(琼州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物流,即以最高效率和最大成本效益、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从商品的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对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最终成品及其相关信息的流动与储存,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国家从国外引进了物流的概念,《经济大辞典》中解释为“合理组织物资流通,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合理包装、合理仓储、合理保管、以及合理为用户服务等”[1]。20世界90年代后期,国内开始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开始急剧增加。
琼州学院地处海南三亚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三亚物流业的发展。2009年上半年,三亚市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8.8亿元,上缴税收1259万元,目前三亚市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共74家,从业人员700多人,其中专门的物流公司共45家[2]。三亚市的物流主体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交通运输公司通过延伸服务,为三亚提供货运及相关服务的物流企业;二是外地专业物流公司在三亚市设立的分支机构;三是企业内部从事物流部门;四是具备物流性质的小型配送企业。总体而言,目前三亚市物流企业的现代化水平较低,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泛珠三角“9+2”区域的发展,三亚的物流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对现代物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巨大。
琼州学院为三亚唯一公办本科院校,也是三亚最早开设物理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从三亚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三亚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出发,以琼州学院为例,探讨高等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为三亚市输送合格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
1 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审视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职责和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来确定,以保证其更具专业针对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1.1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人才的职业层次现代物流要求物流管理人员应具备比较全面的物流操作和管理知识、可以同时胜任多个岗位。对于高等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来说,专业重在培养具有较强操作技能,能在相关行业从事物流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2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人员的就业岗位群现代物流行业的就业岗位群分布十分广泛,主要分布在两大块,即企业物流(企业内部物流和企业外部物流)和社会物流(主要是第三方物流)两大部分。对于企业内部物流有原材料、配件、工具等的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及成品库管理、包装、分拣、配装等岗位群;对于企业外部物流有分销、发送、运输与接受电子商务网信息等岗位群;对于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发布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代理、物流服务器管理等岗位群。这些岗位群各有区别,需要高等院校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要重点锁定某些岗位群。
1.3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教育物流企业具有连锁化、综合化和信息化的特点,从而引发职业岗位的复合型和专业化趋势。职业岗位的复合型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全面的物流操作和管理知识,职业岗位的专业化要求学生对知识能力有专攻,取得某些专业领域特有的技术和技能。因此,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既要做到复合型,又要有专业化发展方向。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的要求,琼州学院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物流学、管理学、经济学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及方法处理物流管理业务,具备较强的物流管理与服务技能、创新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在相关行业从事物流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 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方向设置
物流管理设计的层面广泛,如果仅仅是笼统的物流管理专业,而不设计方向的话将使得专业面太广泛,不深不精,并且教学工作没有立足点,教师不好选用教材,将给教学工作带来困难,影响教学质量,最终影响培养学生的竞争力。
琼州学院根据三亚物流产业现状,将设置以下几个方向:港口物流管理方向、物流企业物流管理方向、电子商务物流方向。
3 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应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市场及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并随着市场经济和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进行动态的调整。现代物流是一个兼有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的服务行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因此需要物流人才具有的专业知识结构也比较复杂,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一些专业知识:商品认识与维护专业知识、仓储与配送组织管理专业知识、配送运输组织与调度专业知识、物流信息处理专业知识、物流机械配置与应用专业知识、国际贸易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英语知识、法律知识等。
3.1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的课程体系既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需要一定的动态灵活性。因此建议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四大平台,分别为“公共基础”、“大类通修”、“学科核心”和“专业方向”,再根据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模块,这样平台课程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专业模块可根据学科及物流业发展趋势做出动态调整。
根据琼州学院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设置,按照“平台+模块”的原则,构建的课程体系为:
公共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计算机基础、Access数据库。
大类通修: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市场营销学。
学科核心: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运筹学、现代物流概论、运输组织与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
专业方向:(1)港口物流管理方向: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集装箱运输实务,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国际物流学等;(2)物流企业管理方向:第三方物流,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管理,会展物流,生产计划与排程,采购与供应管理等;(3)电子商务物流方向: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战略管理,物联网概论等。
3.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物流专业的特点是环节多、系统性强、科技含量高、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是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与实习平台,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研究、规划设计和操作能力。
3.2.1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培训目前琼州学院物流专业教师大多是从管理科学、国际贸易、交通运输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的,多数缺乏物流业从业经验。提高物流师资水平,可以采取多种办法:引进人才充实专职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专业到实践中锻炼;选送物流教师进行培训;鼓励老师参与全国性和地区性物流教学研究活动。
3.2.2加强现代物流综合实训室建设建设校内物流专业实训室时应根据物流专业的教学情况,建设一个具有多功能和灵活性的物流综合实训基地,开展物流管理理论与模拟实训教学、实证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平台。实验室要配备功能强大的物流管理系统模拟软件;以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物流配送、商业物流管理为主。通过仿真企业实务环境,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成一个系统。学生在物流综合实验室既可以对物流业务操作中的订单处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进行演练;也可以进行生产企业和商场之间通过订单进行交易,生产企业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货物的配送,物流调度中心对相应的车队和发货仓库、收货仓库进行调度等一系列物流配送的具体业务操作练习;另外物流管理软件还可以作为学生对具体的物流方案进行讨论、设计、模拟的操作平台。
琼州学院根据专业特色和方向,将实训室划分为全自动立体仓储实训区、电子标签分拣区、输送分拣实训区、加工包装实训区、流通加工实训区、物流管理系统软件操作区、RFID射频条码实训区、运输配送实训区、超市实训区等。
3.2.3加强物流企业的联系,增加学生的校外实训机会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必须增加实践课。选择一些信誉高、管理好的企业,组织建立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里去实习,并由老师对实习的整个过程进行跟踪指导,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最后还要指导学生写出一份有一定水平的实习报告。
总之,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本着实践与创新的理念,根据社会对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对物流课程进行优化与整合,对教育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和调整,加强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创建适合高等院校的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以达到提高物流管理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物流管理人才的目的。
[1]袁冬琴.高职物流专业一体化培养体系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叶凯中.三亚市物流园区发展的建议[J].中国市场,2011,28(63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