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新方案

2013-04-11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应用型

武 鹤 葛 琪 杨 扬

(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0)

“卓越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理念的一次革命。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核心为:在社会和企业背景下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其目标为: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一、遵循三个面向,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在10年本科的办学历程和实践中,我们始终致力于培养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以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文化素质培养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作为教育部“卓越计划”首批试点院校,我把实施“卓越计划”作为其发展、提升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提出了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制定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标准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作为“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为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能够适应未来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借鉴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坚持基础知识、工程能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充分体现试点专业的行业背景和服务面向,制定出试点专业的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的目标定位是:面向交通建设生产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工程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设计、精施工,善管理、有后劲”的高级应用型工程师后备人才。

培养标准由六类基本目标构成总体要求,即1.具备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及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2.具备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3.能应用专业知识、工具,发现、分析、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问题,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4.能够在一定的企业和社会环境下获得工程文化的熏陶,感知工程师的角色与责任,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道德;5.具有工程项目系统建造的能力,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管的能力,并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6.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与国际工程界保持同步,能够在实际多学科合作团队里工作并进行有效的交流,具备良好的适应环境能力。

(二)构建道桥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将六类基本目标,进一步分解为22项可以用以定义本专业工程师的专业特征目标。这些特征目标描述了一个道桥专业工程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这22项特征目标进一步细化为培养标准的知识、能力大纲;知识、能力大纲再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活动中去实现,即构成了道桥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一)三大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卓越计划”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工程能力培养这一核心问题。对于道桥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就是要解决学生工程系统建造能力培养,即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三大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以三大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图学与基础、力学与结构、规划与设计、施工与检测、管理与维护、创新与拓展”六个模块重构课程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各教学环节的始终,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各种教学环节和工程文化系列活动,综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教育理念

以项目为牵引,以能力为核心,重建课程教学资源,这是“卓越计划”实施的落脚点。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上,我们立足以项目法教学为主线,注重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此实现“做中学”和“学中做”的CDIO先进思想与理念。通过项目的运行与实施,建立以项目为依托和载体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理论和技术,完成基于项目全过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三、实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一)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卓越计划”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把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为此,我们依托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省交通科研所、公路勘察设计院等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作为联合培养单位,企业参与设计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更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企业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是决定“卓越计划”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为适应北方工程施工季节的要求,企业学习时间调整为4月下旬到10月上旬,与项目建造周期相匹配。在企业学习阶段,采用“顶岗实习”和“项目设计”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为学生制定企业学习方案,重点启动和建设一批由企业开发的课程资源,保证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学质量。

(二)毕业设计校企导师联合指导

毕业设计采用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指导的方式,重点解决企业在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各种技术问题,实现“真刀真枪,真题真做”的毕业设计要求,以培养学生专业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此阶段学生也可作为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直接参与企业的科技开发和技术难题攻关。最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毕业答辩工作。

四、结语

“卓越计划”旨在体现现代工程教育应有的本质特征,即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性和创新性。注重以项目为牵引,以工程为背景,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首批试点院校,肩负着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把培养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一定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有益于人类文明进步、个性与人格健全发展的工程师,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

[1]王小岗.地方高校“大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整合探索[J].台州学院学报,2007(3).

[2]李国强等.构建大土木专业平台课程体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平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3(3).

[3]申向东,李平.“大土木”工程类主干课程体系整合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4]陈金陵,梁桥.教学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中国建设教育,2010(Z6).

[5]陈长冰,胡晓军,夏勇,朱涛.卓越工程师计划中核心能力的培养探讨——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6]阮建凑,陈颖.基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

[7]王宝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2(1).

[8]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应用型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青年工程师
大作为 走向卓越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