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过程 实施有效教学——绥化市第四中学办学经验谈

2013-04-11王会晨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教研学科班级

王会晨

(绥化市第四中学 黑龙江绥化 152000)

一、以学习型团队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校长是建立学习型团队的第一责任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要带头学习,领先一步,高出一筹。作为校长,通过自学自修国内外最新教育理论,捕捉最新的教育信息,不断充实自己;进修深造提高自己的“学习力”,有培训进修机会就要积极参加,以使自己理论功底扎实,教育理念超前;外出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几年来,校长利用各种机会,发动、引导、规划、激励等一系列指导行为促进教师学习,把先进的思想理念转化为全校教师的普遍共识。

2.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一要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指教师);二要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三要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四要投身教学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五要尊重同行,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3.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是全体教师都参加了五年一个周期的培训,获得继续从教的资质;二是新任教师(包括非师范类)为从事(适应)教学工作拿到了入门证;三是骨干教师和有培养前途的教师接受了更高标准的培训;四是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能进行较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五是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全员培训。这五方面都为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而2010年以来的国家级培训(国培)和省级培训,虽然受益者为数寥寥,我校也有2人分别参加了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历时三个月)。最为有效的是2011年举办的“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全校教师(除英语学科)都参加了国家级网上培训。我校有12个学科121人(次)参加,这次培训大见成效,可以看出老师对高层次培训的渴求。我校30多人被评为优秀学员,有4个学科在全区排名第一,5个学科排名第二。这次“国培计划”的学习为我校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使教师有机会再次充实和完善自己。

名师引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力量,所谓名师是指在某一学科处于领先地位的教师。是学科带头人。学校品牌来自于品牌教师。几年来,学校在抓好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尤为重视重点培养一批名优教师。为名师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综上所述几个方面,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为“优化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教研和科研为先导,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1.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促进群体素质的优化

一是抓教研组。以教研组为单位,做到人人参与、齐头并进。开展同头备课、同课异构活动。每周开展一次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大家一起同学同研同备,集思广益,相得益彰。二是抓学年组。同学年组教师经常开展教研活动,跨学科研究分析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学生综合成绩的高与低。比如,我们每个学期都对全区期末质量检测的情况,分年组对每一学科每一个教师进行全面分析,找差距、明方向、定目标、要结果。几年来,通过这种综合的教师素质能力分析,让教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三是抓教育教学年会。每年举行一次全校规模的大型教育教学年会,确定年会的主题和研讨的重点课题。年会过程中,要求教师全员参与,一年一题、一人一课、一人一文、一班一会、一组一坛(论坛)等活动。让教师通过教研活动,展示和总结自己或多年或一年的教学成果。实践证明,教育教学年会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四是抓教师综合能力评价。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一年半的时间,我们利用三个学期对全校所有学科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开展评价,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2.发挥创造潜能,促进个体素质的优化

抓好教研科研是教师成长的必须之路,它为教师自身发展提供了机遇。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已走过了十个年头,我们看到的显著特征就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赖于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要形成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思考、合作交流、勤于探究”的愿望,必须注重发挥教师的创造潜能。

一是激励教师搞特色教学,张扬个性。本着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构建起教师自己的教学模式。如语文学科建立的“激情—探究—合作—研讨”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激发学生情感,学生主动愉悦地探究知识、研讨问题。不同教师又各具特色:宋颖老师的“增强课堂教学活力的有效方法研究”,贾力志老师的“创新式自主学习法”,魏晓玲老师的“朗读教学法”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数学组李忠义老师、徐晓梅老师、崔明楼老师,英语组史冬梅老师、兰丽老师等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学形式。这些初步建立的教学模式来自于基层教师的实践,又在实践中改进和完善,发挥了教师的创造潜能。

二是整合课程资源,有效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学校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开发中,赋予教师灵活的时间空间,给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力,拓展了教师教学实践领域,激发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我校美术教师开发的《剪纸的艺术》的校本课程,两年来已在全校各年级进行教学。数学组教师开发的《数学课后练习指南》校本课程,已积累了近千道初中数学题目的解法及解析,为学生学习数学找到了金钥匙。还有,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自编教材授课,并坚持整理咨询案例近百件,为解决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出了良方。

三是提供灵活空间,激活教师特长。我们常说,学生是充满潜能的。其实教师也是一样。由于教师的“学科本位”,常常掩盖甚至埋没了教师的“多才多艺”。让教师的“特长”被“激活”,就是让教师充满自信,充分展现自我、欣赏自我。给他们灵活的、宽阔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发挥。我们鼓励教师就近改行,让其在新的学科领城中施展才华。如我校教师徐丽娜原为音乐教师,2010年开始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去年通过全国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现任全校心理健康课教师,并长期开展学生及家长心理咨询。李景军老师原为语文教师,五年前他主动要求尝试教授综合实践课程。他四处搜集资料,认真备课,发挥了个人知识广博和语言幽默的特长,使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一个学科。新的学科和新的教学岗位,成为他们学历层次、学科变化、知识水平的新的增长点。

3.科研课题牵动,形成“造血”机制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没有科研的教学不会有一流的质量。以科研课题为牵动,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新的“造血”机制。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应用型科研课题的研究以优化教学过程。这些课题的显著特点是,立足于学校和自己的实际,从本校出发,从本学科出发,从本班级出发,从本人经验出发,联系实际进行研究、实验,使人人都能看得见、说得出、做得到、写得来。如我校的《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的国家级课题,今年7月份在黑河市举行了东北三省阶段性成果汇报研讨,我校代表北林区参加了会议并出示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观摩课,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再如《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最佳教学方式的研究》的“十一五”市级课题等28个课题均已结题。这些课题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起到了引领作用。

三、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构建质量型班集体

1.向班级常规管理要质量。建立、健全班级常规管理规章制度,抓班级的常规和细节,常规工作做到位,管理工作不放松。如一些班级能够创造性地做好常规管理工作,为提高质量提供了环境保证。

2.向班风班纪要质量。没有好的班风班纪就没有好的学风,就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学生养成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强化纪律管理,建设文明向上、健康和谐的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保证。

3.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建立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教学,必须向45分钟要质量。任课教师要合理安排引导、讲授、思考、练习、答疑的时间,增大课堂信息含量,把精力和智慧充分展现在课堂45分钟上,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向敬业精神要质量。敬业、乐业、善业是教师师德的体现。师德的好坏就体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要关爱学生、无私奉献,以自己的真诚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同时在教学工作中,自己也收获着快乐和幸福。正如魏书生所说:“一个教师要工作得快乐,就要努力建设爱岗敬业的精神家园。”

5.向教学能力要质量。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专业发展的综合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身在一个或几个班集体中,就要时刻树立学习的意识、发展的意识和自我提高的意识,以此来实现专业自主。实现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具体表现为:一是自主选择,教师大胆突破既有教材的限制,根据学生的现状和需求自主筛选新的课程资源,增强教学实效。二是自主设计,教师超越既有的课堂结构,有创意地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三是自主评价,教师有能力调整自己的教学效能,有具体的评价细则让学生检测自己的水准。如此,教师的教学能力才是高水平,教学才有高质量。

6.向团队合作要质量。每个班级的各学科教师要加强交流、合作与沟通,增强团队的荣誉感。充分发挥整体智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关注学生、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上达成共识、目标一致。切实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纵横沟通,达到提高质量,形成质量型班集体的目的。

7.向教研科研要质量。教研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没有教研科研,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就会滞后,就不能与时俱进。在投身于教研科研中去探索新理念、新方法,切实为提高质量服务。如一些班级已有了这方面的尝试,并做为科研课题来研究。

8.向教学手段要质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多媒体进入课堂,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发展和普及信息化教学,是提高班集体质量的技术保障。

构建质量型班集体,重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尽管这一提法可能不够科学。但实践中我们认为行之有效。我们可喜地看到,目前全校各年级都涌现出这一方法(模式)指导下的成功事例。这些班级的共同特点是:班级管理、班风班纪、教师教学态度、合作意识等俱佳,其结果就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以提高质量为归宿,打造特色学校品牌

学校的教育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学质量。下面仅采撷几朵教学质量的奇葩。

——中考捷报频传。2008年以来,仅五个年头,曾连续三年勇夺三元。去年升学总数达到346人,升入重点中学的人数占升学总数的44%。升学率首次突破70%,比上年增长5个多百分点,中考总成绩为全区第一。今年我校中考继去年以来在市区初中学校再次以总成绩第一为市区所瞩目。市区中考前10名,我校占5名;前20名我校占11名,前50名我校占19名。升学总人数为388人,升入重点中学的人数占总升学人数将近一半。升学率首次突破80%大关,比去年提高10个多百分点。已成为市区中考的领军学校。

——质量型班集体成效斐然。2011年是我校(全区)实施阳光分班后的首届中考之年。与2007年以前的分班情况比对分析,阳光分班的较大优势和科学性彰显出来。一是班级人数平均(不突破70人),成绩均衡,性别比例平均;二是教师分工平均(阳光配备师资);三是教师工作劲头足,全体教师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四是中考成绩体现在各班级较以前大大均衡,一些过去的所谓热点班级热点老师并无明显优势。这为今后全校各班构建质量型班集体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名师优师脱颖而出。由于我们重视名师队伍的建设,一些素质精良、勤奋上进、勇于探索的优秀教师经过一个或两个教学循环,逐步成长、脱颖而出,跨入名师行列。几年来,每一个循环之后都会产生一些教学成绩优秀、班级管理好、学生、家长评价好、学校认可、社会声望较高的教师。名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改变了过去一枝独秀的局面,成为百花齐放的大观园。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无穷的后劲。

——教研科研水平大大提高。全校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越来越高,已成为其自觉的行动。真正起到了让教研科研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支撑的作用。“十二五”期间,我校已审批立项的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区级课题16项。并且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省市区级科研先进典型。仅2011年一年,我校教师获国家级优秀论文45篇,国家级教学设计21篇,国家级优质课5节,国家级教学叙事2篇,省级一、二等论文16篇,市级优质课26节,市级优秀论文9篇。

——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由于学校多年语文学科作文教学取得的成绩,2008年,我校语文组与《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及其主办的《初中生优秀作文》杂志社开展作文教学交流。四年来语文教师和学生中有多人在《初中生优秀作文》上发表教师的评改文章和学生的习作。2010年《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校园花开》优秀作文集,文集中有150多篇(占一半)是我校学生的作品。同年,《生活报》以《一本作文集见证一所学校成长》为题,报道了我校通过作文教学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做法。

猜你喜欢

教研学科班级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班级“四小怪”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超学科”来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不称心的新班级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