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口市鲅鱼圈区海滨温泉旅游开发探讨

2013-04-11李悦铮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年10期
关键词:鲅鱼圈海滨温泉

李悦铮,袁 媛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大连 116029)

营口市鲅鱼圈区海滨温泉旅游开发探讨

李悦铮,袁 媛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大连 116029)

随着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温泉旅游发展迅速升温。文章在笔者主持的相关规划基础上,通过评价、分析鲅鱼圈 “泉优海美,海泉交融”的海滨温泉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利用条件,总结指出其开发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而提出构建合适的海滨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实施三高开发策略、加强市场管理力度、树立区域旅游形象、人才培养及温泉资源保护开发等建议。

海滨温泉;旅游开发;营口市鲅鱼圈区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旅游市场已步入休闲旅游时代,集养生、休闲、度假、康乐于一体的温泉旅游产品的出现丰富了中国旅游产品市场,使旅游者在休闲度假目的和方式上增加了新的选择,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群体的追捧和欢迎,温泉旅游将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刚性需求。辽宁温泉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顺应旅游发展大趋势,2010年5月辽宁省明确提出建设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营口鲅鱼圈区位于辽东半岛中部,有 “渤海明珠”之称,与海滨浴场结合在一起的海滨温泉优势使其成为辽宁独具特色,最具发展潜力的温泉旅游度假区。探讨其温泉旅游开发对辽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鲅鱼圈区海滨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及现状

1.1 泉优海美、海泉交融

鲅鱼圈温泉开发历史悠久,温泉具有高水量、高温度、高矿物质含量、埋藏深度适中等特点。水量丰富,日开采量可达5 000~7 000 t;水温较高,可达85℃,属高热温泉。鲅鱼圈温泉无色透明、味微咸,富含钾、钠、钙、镁、铁等阳离子和氟、氯、碳酸根、硫酸根等20多种矿物元素。特别是还含有对人体非常有益的稀有元素镭和氡,对关节炎、风湿、类风湿、肠炎、胃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偏头痛、便秘等有显著改善效果,对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心血管功能、调节内分泌和人体的各种机能状态具有一定作用,是具有很高医疗价值的温泉,有 “东北第一泉”之誉。

鲅鱼圈拥有20 km余的海岸线,拥有月牙湾和金沙滩海水浴场。这里浪缓滩平,海底坡度一般为1/20~1/60,水质优良,海水透明度达1 m,浪高小于1 m,沿岸水温高,8月份在27~29℃之间[1]。该区域水清沙细,达到国家一级海水浴场标准,是辽宁最好的海滨浴场之一。

海泉交融,海水浴场资源与温泉水资源的结合,是鲅鱼圈区温泉的突出优势和特色,把温泉引入海水浴场疗养区,夏季海水浴 (海水疗养),冬季及淡季温泉浴 (温泉疗养),两种资源的结合有利于综合利用旅游资源和设施,缓和旅游业的地区差异和淡季差异,保证旅游业发展的稳定性,有利于开拓客源市场,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1.2 地理位置优越、可进入性好

营口市处在辽宁省中心位置,是环渤海经济圈中重要的工业、商贸、港口城市。鲅鱼圈区又是营口临海的中心区,紧邻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际客源市场,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等省份连接,与京津地区毗邻。营口市是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结合点,哈大沿线与环渤海旅游的唯一交汇点城市,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鲅鱼圈区作为 “东北亚东大门”拥有极其便利的海陆空交通线路网。哈大公路、哈大高铁客运专线、长大电气化铁路、沈大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盘营高速公路、庄林公路、盖旺公路、盖瑗公路横贯东西,各级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鲅鱼圈港是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海深水阔,不淤不冻,已与140多个港口通航;驱车到沈阳桃仙机场和大连周水子机场仅1.5 h路程。优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超强的可进入性,方便了省内、东北乃至国际旅游者到来,为海滨温泉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1.3 资源类型多样,组合优势明显

多样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鲅鱼圈不仅有优良的海水浴场,丰富的温泉资源,而且还拥有山、林、河等自然旅游资源及商埠、敬母、宗教等人文旅游资源。可确认的旅游资源近200个实体。如:我国北方保存燕北地区木本植物种质资源较全的树木园之一,有 “亚洲袖珍标本园”之称的熊岳植物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金牛山、上帝庙;展现母爱文化的望儿山风景旅游区;迄今有2 000多年历史的熊岳城北门和明清一条街;中国东北重要海防工程——西炮台等资源。另外,鲅鱼圈物产丰富,有 “渔果之乡”美名,盛产海蜇、对虾、螃蟹等海洋产品,苹果、李子、杏等水果产品。是全国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中国乐器城、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最大的陶瓷集散地。对这些资源进行组合,以温泉产品为主,海滨度假、城市风光、山岳生态、古迹民俗、乡村体验、健身探险等为辅,构成鲅鱼圈独具特色的 “山、海、林、泉、古迹以及乡村体验为一体”的旅游资源产品,组合优势非常明显。

1.4 温泉旅游地位凸显、基础设施较完备、产品综合性强

近年来,鲅鱼圈温泉旅游发展迅速,对外影响力不断提高。2011年鲅鱼圈区温泉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7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3.92亿元,出游费用约690元/人次。2009年8月成功举办了 “2009年中国营口国际海滨温泉节”,同年鲅鱼圈被评为 “2009年中国十大温泉养生基地”。截至2011年6月,全区共有星级旅游饭店、社会旅馆484家,客房1.2万间,床位2.4万张,其中,五星级旅游饭店3家、四星级旅游饭店2家、三星级旅游饭店8家。

鲅鱼圈温泉旅游已由原来低档次泡温泉变为以温泉旅游资源为主,度假、休闲、观光、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强的旅游产品。鲅鱼圈除了天沐、金泰、香格里拉为主的海滨温泉度假酒店,春华、万嘉、骨浪渔为主的特色海鲜餐饮店等温泉疗养项目和住宿饮食设施外,同时开发建设国际会展中心、高尔夫球场、民俗度假村、休闲垂钓园、滑雪场、马术俱乐部,生态采摘园、农业旅游观光园以及荷兰风车和配套商业、餐饮街区和设施等,充分满足了旅游者度假、休闲、观光、商务等多种需求,海滨温泉旅游综合性较强。

2 鲅鱼圈海滨温泉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鲜明统一的区域形象

区域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某一地区的感知、看法与评价。鲜明统一的区域形象可以树立区域品牌,比如大连的 “浪漫之都、时尚大连”,沈阳的 “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都是脍炙人口的旅游宣传口号,而鲅鱼圈比起周边的沈阳、大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没有一个鲜明统一、深入人心的宣传口号。

2.2 旅游接待能力不足

由于鲅鱼圈旅游业起步较晚,旅行社规模及数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多数旅行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且多以组团为主,地接业务做的比较少,难以形成强力的接待能力;饭店业的管理及服务都有待于提高;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不够完备,如景区 (点)内公厕的数量,水上活动用具等旅游服务项目等远远不能满足旅游旺季时游客的需求;风景名胜区品质不高,缺乏国家级、省级等高层次的旅游名胜风景区。接待能力不足影响海滨温泉旅游产品潜在市场上的销售,制约鲅鱼圈海滨温泉旅游发展。

2.3 高级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鲅鱼圈旅游业发展不完善,加之地区本身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高级管理人员及温泉专业技术人员更显匮乏[2]。一线从业人员基本来自本地民众,技能欠缺、素质不高,无法满足长远旅游市场需求。面对快速发展的温泉旅游市场,本地高校及中职学校均没有专门开设温泉专业,培养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由于温泉是一种非遍在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高级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管理与技术指导,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需要高素质的一线从业人员专业服务,促进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4 温泉开发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目前,鲅鱼圈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保护法》开发管理温泉,地方政府尚未制订相关管理条例。虽然熊岳镇采取统一开采温泉水资源,统一调配温泉水供应,统一记录温泉水消费情况,做到合理开采、有序供应、备案详查,保证温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但这并没有形成健全的法律体系,而且双台子温泉处于无人管理、无法管理、无效管理的困境之中,私人开采现象屡禁不绝,自打井在农村仍有存在,浪费现象严重;泉源地区的环境卫生条件也令人担忧。

2.5 市场营销力度不足

鲅鱼圈的海滨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尤其温泉资源品质较高,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有限。笔者曾在缺乏相关统计数据的背景下,采用 “购买者意向法”对其市场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即通过随机的深度访谈、问卷等方式对游客在旅游动机、旅游方式、景区吸引力、住宿、交通、预计花费等方面进行调查。其中 “了解温泉旅游的渠道”一项结果如下: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占17%;亲友介绍占40%;旅行社推荐占10%;其他占33%。现代化大众传媒在营销中所占比重略低,市场营销力度不足,这就无法吸引中远程客源市场。

3 鲅鱼圈海滨温泉旅游开发对策

3.1 构建合适的海滨温泉旅游开发模式

总结国内外温泉开发模式,结合鲅鱼圈海滨温泉旅游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 “双S”开发模式,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模式。

3.1.1 “S+S”模式

“S+S”是温泉(Hot Spring)、海水(Sea)的英文单词取其共同字母 “S”的组合,即 “温泉+海水”模式[3]。营口拥有优质的海水浴场,丰富的温泉资源,温泉浴与海水浴结合突显营口温泉旅游特色,成为我国北方独有的资源开发模式。

3.1.2 “S+s”模式

“S+s”旅游开发模式,即以温泉 (Hot Spring)为主导(“S”),通过将温泉与其他休闲相关产业 (“s”)嫁接,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确定 “S+s”的温泉旅游开发思路,达成 “S+s=∞”的效果。“s”代表大海(sea)、沙滩(sand)、阳光(sunshine)、海产品(seafood)、运动(sports)、购物(shopping)、观光(sightseeing)等。

“双S”模式符合鲅鱼圈海滨温泉旅游开发建设,对鲅鱼圈建成中国著名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实现鲅鱼圈旅游业的稳定高速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3.2 实施 “三高”开发策略、加强市场营销力度

3.2.1 实施“三高”开发策略

为了拓展海外和国内市场,吸引国内外旅游者,鲅鱼圈区应在开发中借鉴国内外温泉胜地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将国际标准与我国传统文化及本地特色结合,依托现有基础对资源加以全面提升。实施高质量、高水准、高起点的 “三高”开发策略,打造国际一流的精品海滨温泉旅游之都。

3.2.2 加强市场营销力度

鲅鱼圈海滨温泉旅游资源具有独特吸引力,在国内及境外市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省内客源主要以营口、沈阳和大连为主;省外客源主要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地区;境外市场以韩国、台湾地区、俄罗斯为一级市场。鲅鱼圈应该在充分分析客源市场基础上,以占领省内市场,培养国内市场,瞄准境外市场为营销总体战略,针对不同市场制定不同营销方案,不断优化宣传促销方式,对资源、市场、客源、行业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规范宣传促销模式。扩大知名度,提高海滨温泉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3 树立统一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3.3.1 树立统一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

以温泉资源为核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周围良好的山、海、林、古迹、民俗等资源优化组合,深挖区域文化内涵,对区域旅游形象进行定位,突出海泉交融,温泉优越特点,设计鲜明的具有地方特色形象口号,如 “滨海汤城 活力之都”,并对该区域旅游形象进行有效的大力宣传,增强鲅鱼圈区海滨温泉对旅游者吸引力。

3.3.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旅游相关企业规模、适度增加旅游企业数量,提高其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旅行社业要加强与环渤海区域大城市旅行社的合作,提高旅游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能力,形成区域布局合理的旅行社接待体系。不断完善饭店业功能,提高饭店整体水平。完善鲅鱼圈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满足旅游者需求,提高接待能力。

3.4 完善温泉人才培养机制

海滨温泉产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专业化的温泉技术人才。制定吸引人才的配套政策和措施,通过校园招聘、社会选拔、人才测评机构推荐等途径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行刚性引进和弹性引进相结合。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形成引进人才的良好机制。结合海滨温泉产业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加强温泉专业人才教育。依托高等院校开设温泉旅游专业,系统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温泉产业人才,为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定期选派优秀员工去温泉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深造,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化管理人才队伍;与旅游培训机构、旅游咨询运营机构合作,组织专项培训和岗位进修,做好温泉从业人员岗前和岗中培训,完善温泉旅游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温泉产业服务质量。

3.5 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搞好温泉旅游资源的管理

要保证温泉资源水量水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只有在科学的指导下适度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才能确保区域温泉旅游蓬勃发展。针对资源状况,要有重点、分步骤的进行开发;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对区域内温泉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政府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温泉资源管理法规制度[4],并依此进行管理,对各用水单位的取水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防止过度开发、恶性竞争、浪费严重以及失衡发展等不良现象出现。

[1] 李悦铮.营口市鲅鱼圈旅游业发展刍议[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0,17(4):39-41.

[2] 陈才,刘欣怡,赵柳.辽宁温泉旅游发展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2):40-41.

[3] 李悦铮.鲅鱼圈区海滨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R].2012.

[4] 王艳平.我国温泉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3):75-76.

猜你喜欢

鲅鱼圈海滨温泉
KAI BEPPU温泉酒店
夏日海滨
鲅鱼圈温泉度假村的现状分析与发展
海滨书简
铭湖温泉
铭湖温泉
海滨1
露天温泉
鲅鱼圈港区车站改扩建方案研究
Effect of decompression in different time on hemodynamics and oxygen metabolism of porcine model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combined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