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融资:适配模式、制约因素及扩展路径
2013-04-11耿同劲
耿同劲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使得其融资支持受到普遍关注。我国文化产业欠发达,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北京还有近六成文化企业的注册资金不足100 万元、近九成文化企业的员工不足100人[1]。全国范围内,更是高达90%的文化企业是民营中小企业[2]。中小文化企业存在着一般中小企业固有的不利于融资的缺陷(规模较小、抵押或质押担保品缺乏),由于文化企业拥有的核心资产多为知识产权、品牌等无形资产,难以评估质押,使得由中小文化企业为主体构成的文化产业更难获得融资。笔者拟对适配文化产业融资的新模式——供应链融资进行探讨。
一、文献述评
针对文化产业的融资支持,现有文献从文化产业、金融业等方面分析了其融资难的原因。中小文化企业抵押品匮乏、无形资产评估较难[3]、风险较高[4]、规模较小、难以直接上市募资[5]等文化产业自身因素,金融机构业务创新不足、行业经验缺乏、缺少针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模式[6],为文化产业融资提供服务的金融中介(如担保机构)缺失等[7]金融因素共同造成了文化产业融资难。以此为基础,现有文献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开发适合文化产业融资需求的信贷产品[8],增加对文化产业的信贷供给[9]以及扩大文化产业的直接融资规模[10]等。但中小企业固有的缺陷与文化产业无形资产的特质使得从传统金融视角探究文化产业的融资难以取得突破,这就是为何研究者虽然提出了很多文化产业融资的渠道,但现实中却难以通过这些渠道获得融资支持的原因。
供应链融资比较适配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已有的供应链金融研究文献除了在供应链企业的资金管理[11]等方面有所探讨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文献论证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路径在于供应链融资[12][13]。但这些文献主要是针对一般意义的中小工商企业,文化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一是文化企业的核心资产多为内容创意、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不像工商企业的存货、产成品等有形资产,易于评估质押。二是文化企业的产品大多为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数字内容(如电影、电视剧、动漫、网络游戏等),其需求受时尚潮流、地域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文化企业的销售收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韩国2006 年公开上映的108 部影片中,只有18 部盈利,其余均亏损[14]。我国文化产业界也有“二八定律”之说,投资文化产业的失败率高达80%[15]。因此,针对一般工商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技术并不见得适合文化企业。
已有的探讨文化产业融资支持的研究文献仅着眼于传统金融,没有从供应链金融的视角展开,供应链金融研究文献又未针对文化产业。将供应链金融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运用供应链融资理论,探讨文化产业融资支持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二、着眼于资金需求方的文化产业融资新思路
目前文化产业融资支持研究的主流思路是作为资金供给方的金融机构如何适应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问题的关键是,既然文化企业规模小、抵押或质押担保品缺乏、风险较大,那么追求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金融机构为什么要给其提供融资支持呢?追逐收益、规避风险的投资者为什么要购买其发行的股票、债券呢?如果文化产业风险较低、回报较高,那么,银行自然有内在激励方式为其提供信贷支持。少数大型文化企业并不存在融资困难,就在于其较低的风险水平。因此,要破解文化产业的融资困境,需要着眼于资金的需求方,只要降低其风险、展示其收益,才能吸纳各种逐利资金。如果把单个中小文化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作为一个融资需求整体,将资金的需求方从着眼于单个企业转变为包含了该企业的整个文化产业供应链,就会降低融资风险。这种着眼于融资需求方、降低其风险的思路有利于整个文化产业的融资支持,因为大型文化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强,构成文化产业主体的众多中小文化企业才存在融资困境。
三、适配文化产业的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
虽然单个中小文化企业难以获得融资,但单个企业处在特定的供应链中。作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单个中小文化企业为核心企业的生产、销售等提供配套服务,只要中小文化企业和核心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稳固,银行又将包含了单个企业的文化产业供应链作为一个完整的融资需求整体,就可以有效降低融资风险,从而为单个中小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供应链融资正是将上下游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提供服务的,它不再简单的依据对单个企业的孤立评价作出信贷决策,不再片面地关注单个企业的行业地位和财务特征,而是更加强调供应链整体的风险,更多地对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交易进行评估,将针对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转变为针对供应链的风险管理。这样,银行就跳出了仅对借款人自身信用评估的视角,从专注于对中小企业自身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供应链及交易的风险评估。只要中小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实力较强,中小企业的交易对手(核心企业)信用卓著,它们之间的业务往来稳定,银行就能基于中小企业在交易中的应收账款等资产,对其提供融资。还款保证是交易的收益,并不是借款人财务报表上反映的还款能力,因此,供应链融资适配了文化产业融资的新思路。而且,由于供应链融资在以下方面对传统金融实现了突破,使其更适配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
1、供应链融资对传统金融的风险评估实现了突破
供应链融资的风险评估强调的是核心企业的风险状况及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交易的连续性、真实性,强调的是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而不是像传统金融那样孤立强调单个中小企业的风险水平,这就使得核心企业的卓越信用外化为供应链所在的企业共享。这种风险评估有助于供应链上的中小文化企业获得融资。
2、供应链融资对传统金融的风险控制技术实现了突破
包含了中小文化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之所以存在融资困境,原因就在于风险控制。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固有的缺陷,传统金融的立足于单个企业的风险控制技术很难有效降低其融资风险。供应链融资,一方面通过引入物流企业充当第三方监管人,监管借款企业的抵押担保品,物流企业的业务使其对抵押担保品及其市场交易情况充分了解,不仅保证了抵押担保品的数量和价值满足银行的要求,而且在借款企业不能偿还贷款的情况下,物流企业还能帮助银行变现抵押品,第三方监管人的介入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另一方面,供应链融资的核心企业往往要对中小企业的借款负连带责任,这就将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外溢到了中小企业;同时,出于与核心企业维持合作的目的,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也会降低。所以,相比于传统金融,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多边谈判和内在约束机制,可有效降低银行面临的融资风险。
3、供应链融资对传统金融的抵押担保方式实现了突破
传统金融一般要求企业提供不动产抵押或固定资产担保,大多数中小文化企业规模小、资产少且多为无形资产,很难满足银行的要求。供应链融资基于对核心企业的信用捆绑、稳固的供应链以中小文化企业交易中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资产作为抵、质押品,突破了传统金融的抵押担保方式。
4、供应链融资对传统金融的融资成本桎梏实现了突破
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往往金额较小、频率较高、时间较急,其贷款频率5 倍于大型企业,但户均贷款额仅为大型企业的5%[16]。传统金融情况下,银行需要花费较大的信息搜集和监督成本,才能获得有效的信息和保证贷后的监督,融资成本很高。供应链融资的情况下,银行与核心企业等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存在协作关系,能够通过供应链各节点广泛收集企业的信息。银行“不仅跟单一的企业打交道,同时跟整个供应链打交道,不光从单一企业了解市场,还从整个供应链了解市场,掌握的信息就比较完整,比较及时”[17]。另外,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交错信息还有助于银行的信息甄别和印证,能有效降低银行的信息搜集成本。不仅如此,由于供应链融资不再孤立的为单个企业提供融资,而是基于核心企业的交易,标准化“团购”式对供应链上同一节点的中小文化企业“打包”贷款,这种批量融资大大降低了银行的融资成本[18]。
四、制约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的因素
虽然供应链融资可适配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但我国的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仍然发展缓慢。之所以如此,源于以下制约因素:
1、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低
长期以来,文化被视为意识形态的宣传手段,其产业属性被忽略。受传统文化体制的影响,相当一批文化企业仍主要依赖财政,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电影业,一些故事片的拍摄还要靠政府资助[19],更不用说博物馆等市场化程度低的文化主体了。由于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低,相当部分文化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也就遑论市场化的融资了。
2、银文之间缺乏了解
文化主体被视为公益性事业,长期以来与银行缺乏关联,不仅银行不熟悉文化产业、不了解文化企业的经营,文化企业也不清楚银行的产品和业务流程,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文化产业的供应链融资。
3、为文化产品交易提供服务的制度建设滞后
供应链融资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发生交易。文化企业之间交易的大多是数字内容的发行权、复制权等无形资产,我国目前不仅没有建立起公正、权威、科学的评估无形资产的机制,而且无形资产交易的登记和保护制度也不健全,文化企业间的交易受阻,供应链融资难以扩展。另外,由于版权、播放权等无形资产交易市场不成熟,一旦借款企业无法偿还贷款,银行很难将质押的无形资产处置变现,不利于保全贷款资产,这也阻碍了文化产业的供应链融资。
4、为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提供信息的平台缺失
有效连接资金供求双方信息的平台是供应链融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一般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中,配送和库存管理不仅使物流企业很好地掌握了中小企业的信息,而且对库存货物的型号、质量、规格等情况非常熟悉,起到了连接银行和一般中小工商企业之间信息的作用。就是说,物流企业充当了一般工商企业供应链融资的信息平台。与一般工商企业交易的有形商品不同,文化企业交易的是无形数字内容产品,虽然一些机构提供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交易平台,但尚未发挥类似于物流企业在一般企业供应链融资中的作用,为银行实时提供借款文化企业在供应链活动中信息的平台缺失。
5、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技术不成熟
一般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技术已发展得比较成熟,但一般工商企业间交易的是原材料、产成品等有形资产,价值稳定;文化企业间交易的多是无形资产,价值波动较大。适配一般工商企业的相对成熟的供应链融资技术并不能简单的移植到文化产业,如常见的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中,借款企业相应的存货和预付款购买的货物都需要存放在银行指定物流企业的仓库中,企业首先要在银行存入一定保证金,银行才向物流企业发出释放等值货物给借款企业的指令。企业利用货物或存货进行生产或销售后得到资金,再将一定资金存入银行,银行再向物流企业发出指令,循环往复,这种融资技术既降低银行的融资风险,又使企业获得所需的融资。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无法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的分割,这种供应链融资技术也就无法应用于文化产业。
五、扩展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的路径
目前文化产业普遍面临融资困境,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努力,弱化制约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的多种因素,扩展中小文化企业供应链融资。
1、强化文化主体的市场定位
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文化企业面向市场,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不仅是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扩展的前提,也是文化产业获得金融支持的制度基础。
2、促进银文合作
银文缺乏合作导致信息不畅,进而影响中小文化企业融资的情况不只中国才有。英国政府一方面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了解文化产业在资金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21];另一方面,培养文化企业利用金融的能力,如英国政府发布《创意产业资金地图》以及《融资一点通》等文件,指导有创新能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如何从银行获得融资支持[22]。借鉴国外经验,政府不仅可以与银行、文化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信息交流机制,促进银文合作,还可以组织银文对接会、洽谈会等,让文化企业和银行分别推介其文化项目和金融产品。
3、加强为文化产品交易提供服务的制度建设
西方文化产业成长阶段的标志特征就是一整套文化产业法律、法规的建立和一个包含了文化服务、文化商品、文化中介等多个市场组成的规范的文化市场体系的形成[23]。因此,首先要完善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保证文化产品交易、文化市场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政府要进一步培育文化产品的一级交易市场和二级流转市场。再次,由于无形资产的交易更加专业和复杂,需要建立专门的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间交易的无形资产的评估、拍卖等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4、培育为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提供信息的平台
银文合作可为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扩展提供契机,但资金供求双方的实时信息传递以及相应的信息查询、监督执行等,还需要培育供应链融资信息平台才能实现。信息平台使银行、核心企业、借款企业等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信息共享,不仅使融资的文化企业能随时了解相关银行业务,也使银行能动态掌握与供应链融资相对应的文化产品交易的进程、文化企业的风险水平。
5、探求适合文化产业的供应链融资技术
文化产品的特殊性(非物质、高风险)使得适配其它产业的供应链融资技术并不能应用于文化产业,有必要针对文化产品交易的特征,探求相应的供应链融资技术。成功的融资技术必须要保证银行能对交易中的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的文化产品能够动态监控,银行才有内在激励为其提供融资支持。
六、展望性总结
中小企业的固有缺陷及其文化产业特质,导致主要由中小文化企业构成的文化产业很难从传统金融获得融资,仅从资金供给方改善资金供给方式以适应文化产业融资需求的思路就难以取得突破,只有将分析思路从资金供给方转向资金需求方,降低资金需求方的风险,才能有效缓解文化产业的融资困境。供应链融资不再孤立关注单个企业的风险,而是将融资企业所在的整个供应链作为融资需求整体来评价。这种融资模式对传统金融的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技术、抵押担保方式、融资成本桎梏等实现了突破,可适配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但由于银文之间缺乏了解、制度建设滞后、信息平台缺失、融资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在其它产业广泛应用的供应链融资并未在文化产业中扩展,因此,针对文化产业的特征,进一步探讨供应链融资在文化产业中扩展的路径选择、探究适合文化产业的供应链融资技术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编辑:余华;校对:子丽)
[1]安世绿.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及政策初探[J].中国金融,2010,(3):82-83.
[2]何 群.中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问题[EB/OL].http://chinese.cnu.edu.cn/activity/detail.php?actid=82,2010-05-14/2013-08-26.
[3]何 奎.融资破局“钱途”有望:文化产业的六种最佳投融资模式[J].北大商业评论,2012,(1):74-79.
[4]王运生.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新思路[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6):109-111.
[5]齐勇锋.创新和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J].中国金融,2011,(22):25-27.
[6]刘玉珠.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金融,2011,(22):15-17.
[7]林 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投融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4):69-72.
[8]李华成.欧美文化产业投融资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108-111.
[9]袁 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2,(1):6-9.
[10]辜胜阻.金融是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支柱的引擎[J].中国流通经济,2011,(1):8-10.
[11]Sushil Gupta,Kaushik Dutta.Modeling of Financial Supply Chai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1,(1):48-55.
[12]秦焕梅.我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之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2,(3):90-93.
[13]张伟斌.供应链金融发展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12,(3):110-117.
[14]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日韩文化产业的最新动向与发展态势研究[A].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国家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报告:2008 年度[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356-357.
[15]周正兵.我国文化产业的风险投资研究[A].陈少峰.北大文化产业(2006 年卷 下)[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183-185.
[16]赵亚娟、杨喜孙.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信贷能力的提升[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0):46-51.
[17]胡跃飞.供应链金融经得起金融海啸考验[N].21 世纪经济报道,2009-03-16(12).
[18]吴 群.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发展方向与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0,(10):47-50.
[19]魏 婷、夏宝莲.中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问题,2008,(1):59-61.
[20]Aberdeen Group.The 2008 State of the Market in Supply Chain Finance[EB/OL].http://www.aberdeen.com/Aberdeen-Library/4169/RA-scf-market-2008.aspx,2007-12-31/2013-08-26.
[21]欧培彬.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研究述评—基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视角[J].财政监督,2009,(2):77-78.
[22]徐丹丹,宋 欣.国外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5):53-55.
[23]刘吉发,陈怀平.文化产业学导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