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审计文化的本质
2013-04-11王棣华
王棣华
(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5)
从世界范围讲,国家审计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国家审计同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研究国家审计文化,探讨国家审计文化的本质,特别是研究我国的国家审计文化,有利于推动我国国家审计事业发展,有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体系。
一、我国国家审计文化研究综述
我国国家审计文化研究是最近几年的事,这表明我国国家审计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国家审计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与应用。王善平、宋艳认为,国家审计文化建设是国家审计人员的价值观念、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的设计、实施、认同和完善的过程,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路径主要是把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精髓吸收到国家审计文化建设中、把国家审计制度融入国家审计文化建设中、在绩效考评中落实并完善国家审计文化建设。[1]郑秀杰、王建新认为,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文化建设有不同的侧重点,目前我国国家审计文化在后审计风暴时代的环境中,可以从正确定位国家审计、强化审计问责制度、强化职业责任观念、恪守独立原则和谨慎态度、加大审计文化宣传力度等方面进行建设。[2]彭邵城在中国审计网发表文章认为,国家审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由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以及其他参与国家审计活动的组织与个人创造的一种组织文化,它是国家审计的灵魂,是审计在经济社会中影响力和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国家审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3]康宁在中国国家审计署网站上发表文章认为,国家审计文化属于部门行政文化的一部分,行政文化同时又是政治文化的体现。[4]张凤林在中国论文联盟上发表文章认为,先进的审计文化,将引领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有效地实施国家审计文化建设:一是树立科学的审计文化观;二是加强审计法律规范建设,三是加大审计体制革新力度,四是加大审计队伍建设力度,五是加快实施审计信息化工程。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物质文化是基础,审计制度文化是保障,审计精神文化是动力。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推动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审计文化的培育与构建。[5]
二、国家审计文化的概念
笔者认为,国家审计文化是在国家审计的长期实践中产生的深入国家审计人员心田的精神理念、价值标准、制度规范。国家审计文化来源于国家审计活动,同时受到国家审计人员的影响,但国家审计文化也影响着国家审计活动和国家审计人员。国家审计人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维护国家审计文化,国家审计文化能够起到管理国家审计人员、维护国家审计秩序、按照国家审计要求进行正常审计的作用。
国家审计文化是国家审计机关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在长期审计监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国家审计工作理念、工作作风、规章制度、人事安排。广义的国家审计文化是指国家审计人员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国家审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国家审计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狭义的国家审计文化仅指国家审计的意识形态文化,包括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国家审计精神、国家审计道德、国家审计思维方式、国家审计学术思想、国家审计制度等。
国家审计文化一旦形成,就能够在国家审计活动中起到一定作用。好的国家审计文化,其作用是良性的;坏的国家审计文化,其作用是恶性的。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审计文化的集中体现,国家审计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国家审计文化;国家审计文化是对国家审计制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促进国家审计制度的落实。
良好的国家审计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它能够有效保障国家审计活动更加规范,能够让国家审计人员更加有使命感和责任心,有助于他们提高凝聚力。开展我国国家审计文化研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审计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指导我国国家审计实践有重要参考价值。
当前,树立什么样的国家审计文化观念值得认真研究。党的十八大会议之后,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央又发出了反腐败的强烈信号,国家审计文化观念要跟上形势,一定要有使命感,要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这样才能把各项国家审计工作搞好。各级国家审计机关要深入学习党和国家的各种最新精神,开展国家审计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及素质教育,使广大国家审计人员树立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恪尽职守、敢于负责、艰苦奋斗、廉洁自律、按章办事、遵纪守法的精神。通过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文化知识,为国家审计发展和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用先进的国家审计文化凝聚人心,约束国家审计人员行为,建立优良国家审计形象,使之成为全体国家审计人员的共同追求和行为准则。
研究国家审计文化必然涉及到国家审计文化的基本体系问题,即国家审计文化的基本构成或者基本内容是什么。笼统地讲,国家审计文化包括国家审计的物质文化和国家审计的精神文化。国家审计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国家审计的基本物质条件,如办公设备、人员配置、资金安排等。国家审计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国家审计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审计职业道德、国家审计的职业技能水平、国家审计的工作目标与方式方法、国家审计信息文化、国家审计制度文化、国家审计组织文化等。为什么把国家审计的职业技能水平、国家审计的工作目标与方式方法作为国家审计的精神文化?因为国家审计的职业技能水平反映国家审计人员的精神文化水平。很难设想,一个国家审计人员的审计职业技能水平不高的人,能够在国家审计活动中表现出很高的国家审计精神水平。国家审计的工作目标与方式方法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国家审计精神文化水平,与国家政治文化和国家行政文化的发展紧密相关。
三、国家审计文化与国家审计的关系
国家审计文化是国家审计的产物,是由国家审计人员所创造并为国家审计人员所特有。有了国家审计活动才有国家审计文化,国家审计文化是国家审计社会实践的产物;反过来国家审计文化又对国家审计具有反作用,对国家审计活动产生一定影响。良好的国家审计有助于形成良性国家审计文化,不良的国家审计往往会形成劣质国家审计文化。
我国早在西周就已有国家审计,如西周时代司会的钩考之权、宰夫的就地稽查之权,[6]讲的就是国家审计官员的权力。有了国家审计也相应产生了我国古代的国家审计文化。我国古代国家审计文化包括西周时期的官计审计文化、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上计审计文化、曹魏时期至唐前期的比部审计文化、唐后期和五代宋时期的三司与审计司审计文化、元明清时期的科道审计文化。我国古代的国家审计部门是从国家会计部门派生出来的具有权威性的独立监管部门,它要监督国家财物的出入情况、监视官吏执行国家财计制度情况、维护王朝利益,国家审计官员发现违法乱纪之事可以向宰相甚至国王直接报告。这说明我国古代的国家审计也是有很大权力的,也是有很高权威性的。我国国家审计文化与国家审计活动密切相关,我国古代国家审计活动形成古代国家审计文化,现代国家审计活动形成现代国家审计文化。
国家审计文化一定是与国家审计相关联的,也与国家是否重视国家审计密切相关。国家审计部门作为国家经济监察部门,其文化有自身特点。国家审计人员不同于一般其它部门的工作人员,从历史上看都有更高个人品质的要求。当前国家审计署提出了“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作为国家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应该说这个要求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也可以说是我国目前国家审计文化的具体体现。但也有一定问题,就是这些提法与其它国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显著区别,没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审计的特色。我国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其它发展中国家,有自己的特殊性。我国国家审计也有自己的特殊性。我国目前的国家审计主要任务就是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维护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监督国家资源合法合理使用,提高国家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因此,我们的国家审计文化要体现国家审计人员维护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即依法客观公正地进行经济监督,不徇私情,不怕打击报复,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如果不能够提高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老是用西方经济人理论那一套来看我国国家审计问题,认为国家审计人员也是经济人,按照经济人原则行事,我们的国家审计永远也摆脱不了被动局面,我们的国家审计文化也就难有自己的特色。从事会计工作的人许多有私心,有经济人特点,有的在领导的指使下做假账,有的贪污,完完全全一个经济人,用经济人理论来解释基本说得通。但国家审计人员就不能够有这样的私心,不能徇私枉法,不能够成为一个经济人,不能够用经济人理论来解释他们的工作和行为。否则的话,国家审计人员就与一般的会计人员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国家的最后一道经济防线就会失守。这是由国家审计文化的政治特点决定的,国家审计文化具有很强的政治特色。国家审计文化也一定是专业化文化,体现国家审计这个专业,体现国家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由于当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对国家审计人员的专业要求其实是很高的,国家审计文化应当体现这一点。国家审计文化也一定是高品位文化,体现国家审计人员更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境界。国家审计文化同时也一定是一种制度文化,体现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国家审计人员作为公务员就应该有比一般公务员更高的道德要求和精神追求,那些一心想当官发财的人不适合当国家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当然国家会保证每一个国家审计人员体面的生活条件,也会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国家需要做的是在体制、机制上如何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职能作用,让国家审计人员真正成为国家经济卫士,让他们有更加辉煌的人生,实现他们的梦想和人生价值。
国家审计文化还与国家审计部门如何定位自己的工作、如何学习当代优秀文化和传统优秀文化有关。如果某个国家审计部门就是马后炮式地进行一些虎头蛇尾的经济检查,对查出来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部门审计文化就不会是高品位的;如果某个国家审计部门领导一心想去其它更实惠的部门当官,其部门审计文化往往就是投机取巧型的;如果某个国家审计部门领导不注重学习,或者对学习什么没有明确目标,得过且过,那么其部门审计文化往往就是混日子文化,就难以完成国家审计的使命。如何激发国家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提高他们的国家审计文化水平,应当是我国国家审计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当代文化有优秀与糟粕之分,传统文化也同样如此。如果国家审计部门把糟粕文化当优秀文化学习,其审计文化就会越来越毒化。从道理上讲国家审计部门就应当学习当代优秀文化和传统优秀文化,这样才能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打铁自身硬,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经济免疫系统。当代优秀文化和传统优秀文化很多,需要我们国家审计部门花大力气理出头绪,认真研习,深刻体会,化为行动,成为信仰。比如现在有一些国家审计工作人员有怕得罪人思想、怕苦怕累思想、民族虚无主义思想,这就有必要组织他们参观学习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光荣传统教育基地,让他们知道革命先烈为了国家民族,为了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有了优秀精神的支撑,就不会怕得罪人、怕苦怕累,就会为自己国家、民族更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审计文化除了受到国家文化的影响外,还受到国家最高管理者、国家审计机关最高管理者的影响,他们的道德状况、领导水平、法制意识对国家审计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国家审计文化虽然有一些共性的东西,但也有许多个性的东西,而这些个性的东西往往是不一样的,是很难复制的。这也说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家审计文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国家审计文化,不同的管理者有不同的国家审计文化。[7]
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体制、审计体制不同,对国家审计的本质理解也不相同,国家审计文化自然也就不同。国家审计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国家审计机关高层的观点也不一样。前任审计长李金华认为,国家审计本质就是“国家治理的工具”,或是“推动民主与法治的工具”;现任审计长刘家义认为,国家审计本质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后来又说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对国家审计本质的不同理解,就会形成不同的国家审计模式,也会形成不同的国家审计文化。
四、国家审计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关系
中国的国家文化与其他国家的国家文化有许多差异,其政治和社会经济体制也不同于其他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国家审计的发展道路也不同于其他国家。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国家审计文化与国家文化密切相连,是国家文化、国家治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家审计文化当然受到我国国家文化的影响,同样也是我国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家文化是崇尚廉洁自律的,那么它的国家审计文化也一定是为监督国家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的廉洁自律服务的,自身也会更加廉洁自律。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家文化崇尚奢侈享受,那么它的国家审计文化肯定涣散无力,难以有效监督国家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的廉洁自律。
我国传统儒家文化非常重视义与利的关系,认为义应被放在首位,国家审计人员更要以义制利、要先义后利。孔子尚且发出“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著名言论,我国国家审计人员应当有比追求个人富贵更高的精神追求,更需要学习儒家文化的修身养性思想。孔子倡导“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之道;孟子提出“养心”、“寡欲”的内心修养之法,认为人人均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但需要不断培养固化。我国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应该是信用经济,但现实却是我们社会存在严重信用缺失现象。儒家文化是非常强调信用的。孔子非常强调信用的重要性,《论语·颜渊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对国家审计人员而言,需要学习儒家文化的信用思想,就是要打击经济活动中的失信行为,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所出现的信用危机,其原因虽然比较复杂,但国家相关经济管理部门、国有企业的道德滑坡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应当看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国国家审计文化受到国家审计部门的主要领导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国是大权力距国家,领导层次不同,其权力就有很大差别,同一层次的领导,其权力差别也会很大,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国家审计领导基本上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审计文化。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审计部门领导人很关键,他们对国家审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选择好国家审计部门的领导人,将会对国家审计文化的优化产生深远影响。现在有一种流行说法,意思是我们没有好的制度,一旦有了好的制度,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各种腐败问题就能够解决。其实这只在部分层面上讲有一定道理,他们没有看到,制度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制度也是人定的,制度要靠人去执行,人是有文化的,人是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也会受到外来文化影响,人也是有局限性的,人的问题不解决,仅仅靠制度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各种制度也够多了,也够严格了,制度的笼子早就有了,但腐败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这说明我们在人的问题上出了问题,在人的教育上出了偏差,在选人用人上问题很大。这也说明制度不是万能的。现在外来文化对我们产生一定影响,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有的影响甚至很恶劣。我们对各种外来文化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现在有一种“法制万能论”思想,其实“法制”也不是万能的,中国治理比较好的时期往往是“法制”与“人治”并重,仅仅强调“法制”解决不了问题。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懂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单纯效仿西方文化或者西方国家审计模式的想法解决不了中国实际问题。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国家审计文化也是国家治理文化的一部分。有什么样的国家治理文化也就有什么样相对应的国家审计文化。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国家治理之道,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有关国家治理之道源远流长,各种理论纷繁复杂,寻找正确道路应当是我们的职责。总体而言,我国几千年的国家治理之道是“德法并举”,即用德治、法治双管齐下的方式治理国家,国家治理比较好的时期,其德治、法治都发挥得比较好,并行不悖。单纯强调德治或者法治,往往是国家治理不太好的时期。无论是德治还是法治,还是“德法并举”,其实都是一种国家治理文化。用什么样的道德治理国家,用什么样的法律治理国家,这两者如何有效结合运用,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德治具有预防性功能,德治搞好了,能够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千万不可低估其作用。那种单纯希望通过法治来治理国家的想法是非常片面的。当然单纯依靠德治也会出问题,没有了法治的威慑力和惩罚力,许多人也会背离德治的初衷,国家治理也就陷入混乱。[8]国家治理之道不仅仅要低成本高效益,还要安民心、顺民意、树正气。国家审计文化也要本着这一原则进行建设。过去往往认为经济上去了,人民就满意了;GDP 增加了,人民就幸福了;工资增加了,老百姓就有积极性了。其实这都是国家文化观不强的一些偏颇认识,也可以说对我国国家文化认识比较肤浅。我们过去为了调动一部分人(特别是高管)的积极性,拉大高管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认为这样做完全正确,可以提高效率。现在看来其消极后果非常严重,已经危及社会稳定,有撕裂社会的风险。这就与我们没有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不患寡而患不均”有关。我国人民需要效率,但更需要公平,需要官员、高管廉洁自律、密切联系群众,而不是让他们高高在上。改革开放才三十几年就搞出一堆富人和贪官污吏纷纷移民国外,这对我们的国家治理可以说是当头棒喝,需要反思我们是如何继承优良文化的了。我们这几十年搞了许多法律和制度,可以说在法治上有了很大建树,但在德治上却在走下坡路,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许多部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放弃思想建设阵地,丧失理想信念,不开展德治工作,甚至自己也随波逐流,道德水准急剧下降,有的违法乱纪、贪污受贿,在国民中造成恶劣影响,动摇国民信念,破坏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使国家遭受重大损失,这个深刻教训一定要认真总结,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加以改进。我们已经到了该好好加强德治工作的时候了,一定要用优良的道德观念武装全体国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一定要成为道德模范,这样国家治理才能走向良性循环。在我国长期的国家治理道路上,乱世时期,统治者往往通过用重典,即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盛世时期,往往通过德治来治理国家。这本身没有什么大错。需要总结的是,如何把德治和法治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出最佳效应。国家审计文化建设需要好好研究传统文化,研究我们的国家治理文化,真正把优良文化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国家审计才不愧为国家的忠诚卫士。目前国家审计部门并不缺乏太多的法律制度,而是缺乏德治建设力度。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把齐国治理成为强国,他非常重视法治,但也很重视德治。他认为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国家审计部门除了自己要强调礼义廉耻,还要在实际工作中向广大被审计单位灌输礼义廉耻观念,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上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打好预防违法乱纪的预防针,比事后查违法乱纪成本要小、效果要好。可以说法治是硬实力,德治是软实力。这两个实力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两个实力有效结合,形成合力,其效果就会非常强大。
当代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文化的主旋律是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文化应当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特色,国家审计文化同样要体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如果我们的国家文化及其治理文化搞的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一些东西,那么国家审计文化就很难纯洁,很难表里如一,就会随波逐流,搞一些似是而非的监督活动糊弄群众,最后失去的是民心,弄不好还会失去政权,国家大乱。
五、国家审计文化的本质及道路选择
1、国家审计文化的本质
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国家审计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认为,国家审计文化的首要特征是和谐性,要用和谐的思想指导审计工作、用和谐的理念发展审计事业。这种说法与国家审计的本质特征是有矛盾的。国家审计的本质是站在国家角度对国家有关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是一项斗争性很强的工作,如果国家审计处处讲和谐,那么国家审计就会丧失斗志,丧失立场。因此,和谐性不能成为我国国家审计文化的本质特征,更不能成为首要特征。为了国家审计更好开展工作,可以在方式方法上注意与相关领导和部门、人员进行沟通,但不能为了“和谐”而丧失原则,放弃监督。笔者认为,国家审计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国本性。国家审计文化应当贯彻以国为本,一切为了国家利益,对损害国家利益的经济活动进行毫不手软的监察。国家审计文化应当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忠实履行国家经济卫士职责。为了这个国家,其实就是为了这个国家的人民,国家利益就是国家人民的利益。国家审计文化离开了国本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难以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2)主体性。国家审计文化的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现实社会的国家审计机关是由审计工作人员构成的,不是抽象的,不是谁的文化谁就有权力改变。国家审计文化的主体性意味着国家审计人员的一种责任和担当。如果不把国家审计文化的主体明确,国家审计文化的责任、归属就无从谈起。主体性也体现了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如果国家审计丧失了独立性,其存在的意义就十分令人怀疑了。
(3)潜在性。国家审计文化往往看不见、摸不着,表层的国家审计文化也需要人们去认识与理解,深层次的国家审计文化更是隐性的,是有一定深度和意境的,需要人们去研究与深刻领会。
(4)历史性。国家审计文化是历史积淀形成的,不是一时打造而成的。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国家审计历史,要正确认识国家审计历史,不要无视历史。国家审计文化的本质体现着国家审计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国家审计的历史使命。
(5)技术性。国家审计文化同样体现了国家审计技术,国家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含量,国家审计技术是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国家审计文化也是一种专业技术文化,也是与时俱进的。
2、国家审计文化的道路选择
现在我们选择的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国家审计文化就需要配合国家审计部门去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我国的国家审计文化同样需要有自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需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首先,是要维护好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社会制度,在此基础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要敢于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织和个人进行斗争,要在国家法律和国家审计制度的框架内认真开展经济监察工作。其次,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要不断健全与完善国家审计制度,审计活动的透明度和审计结果的公开性要不断增强。这也是我国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审计只有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公开,才能有权威性和公信力。依靠党和政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排除权、情、利等因素的干扰,坚决依法惩治国有经济领域中腐败分子与经济犯罪,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三,要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促使国家审计文化健康发展。国家审计人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专业素质,要严格依法办事,不徇私情,要客观公正,勤勉尽责;要认真诚实,严于律己;要有浩然正气,不畏强权、嫉恶如仇,敢于碰硬;要坚决抵制腐败,同腐败思想进行斗争;要保守秘密,防止腐败分子和敌对分子钻空子;要有火眼金睛,善于发现问题,查出腐败分子。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才能树立国家审计部门的权威性。[9]
我国的现实是不会走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这就决定了我国国家审计不会与西方国家一样,不会是三权分立的产物。但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国国家审计的国家治理功能,我们需要对我国的国家审计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可以提升其高度,可以改变其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一个经济监督部门的现状。比如直接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成为与法院、检察院一样的组织机构,提高其经济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甚至可以考虑建立与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直接对接的经济监督检查机制,发现经济问题,直接让“纪委”、“检察院”介入,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国家审计的威慑力,防止经济领域的腐败现象进一步蔓延。中国共产党正在探索执政之路,通过各种办法防止各种腐败现象。今后党内民主、国家政权民主、人民民主会进一步强化,国家审计的社会环境会得到优化。我国也在想办法把领导人的权力关进笼子里,国家审计是实现这一想法的有力工具之一。我国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如有关部门领导人的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等。今后这方面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可以扩大到国家领导人的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这就会大大提高国家审计的权威和影响力,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应当看到我国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文化传统带有深深的历史烙印,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我国是一个关系性社会,重人治轻法制现象非常普遍。在这一社会背景下,要提高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别无选择,我们需要把国家审计建成国家的反腐利器,让那些腐败分子望而却步,让那些铤而走险的腐败分子得到应有惩罚。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我们的国家审计文化。文化改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不是不可以改变。解放前的国家文化和解放后的国家文化就有很大不同,改革开放前的国家文化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后的国家文化。树立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优化我们的国家文化和国家审计文化完全是有可能的。前一段时间“四风”蔓延,这一段时间中央大力提倡反“四风”,“四风”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应当看到当初我们设立国家审计部门的目的和现在国家审计部门的目的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一开始我们的国家审计主要是监督国营企业的经济活动,现在的国家审计主要是监督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差别还是很大的。国家审计只有紧跟时代变化,才能发挥作用。国家审计文化也要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不能固步自封不求进步。国家审计文化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主流性,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要代表国家文化的主流。比如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审计文化就应当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坚持为人民服务思想不动摇。我们的国家审计体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不能成为国家审计放弃监督或者消极监督的理由。而是要进一步找到问题的根源,进一步完善国家审计体制。要坚定信心,相信国家审计事业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越来越坚强有力。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国家审计文化,我们的国家审计部门要不断培育自己的优秀核心价值观,要让每一个国家审计人员知道国家审计部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过去国家审计文化建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这影响了国家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几年我国开始重视国家审计文化研究和建设,这是一个好现象。但需要真正投入精力和智慧,不能走过场、搞形式。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看似务虚,实际是务实。要让国家审计文化落实到每一个国家审计人员心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期努力才能有所成效。国家审计机关的领导是国家审计文化的领路人,广大国家审计人员是国家审计文化的建设大军。
(编辑:余华;校对:周亮)
[1]王善平,宋 艳.我国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路径依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5):12-18.
[2]郑秀杰,王建新.后审计风暴时代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研[J].商业会计,2012,(23):65-66.
[3]彭邵城.关于国家审计文化培育的思考.http://www.iaudit.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 = 84021,2013-08-26.
[4]康 宁.如何理解国家审计文化.http://www.audit.gov.cn/n1057/n1072/n1342/1630146.html,2013-08-26.
[5]张凤林.论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http://www.lwlm.com/Audits/200807/91366.htm,2013-08-26.
[6]郭道扬.会计发展史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第1 版),1984:467-473.
[7]文 硕.世界审计史[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第1版),1990:15-23.
[8]谈劲松,宋顺林.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J].审计研究,2012,(2):3-8.
[9]宫 军.审计文化影响力与审计公信力[J].审计研究,201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