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师生的矛盾冲突
2013-04-11张馨尹
张馨尹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 629000)
浅谈高校师生的矛盾冲突
张馨尹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 629000)
师生关系是高校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师生冲突是指师生双方由于在主观价值观、客观实际情况各自目标、个体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分歧、对立和相互干扰的教育教学互动。了解高校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高校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正视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不是一味抱怨,而且高校教育工作者正是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而突显出教师的价值。
师生关系;师生冲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广泛普及、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高校教师教学质量以及个人魅力的参差不齐、高校学生的个性日益鲜明突出,越来越多的师生冲突事件发生在高校课堂内外。2008年1月,网上传出中山大学一名博士生导师打骂、虐待自己学生的事件,随后召开的中山大学新闻发布会证实了部分内容属实;2008年4月,据报道齐鲁音乐学院北京基地学生打老师后遭同学围殴;2008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在上课前被该校大四学生用刀砍伤颈部,抢救无效死亡等等……师生恶性冲突事件时常见诸于各类报刊、网络,各种师生冲突事件不胜枚举.
1 师生冲突的根源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乔纳森.H.特纳认为冲突论中一个最具争议的问题就是冲突的定义问题。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在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冲突是任何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统一体由至少一种对抗心理关系形式或对抗互动关系形式连接起来的社会情况或社会过程”。[1]科塞认为,“冲突和秩序、破坏和整合都是基本的社会过程,虽然其比例和构成是不同的,但都是可以感受到的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2]冲突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普遍的现象。
1.1 教育学的分析
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工作关系,各种各样的子关系如教育与被教育、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等都是从这种关系中衍生出来的。这种工作关系具体表现为教育内容在教学上的授受关系。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讲究教育教学艺术又采取有效的实时控制和支配手段的话,那么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就比较协调一致,师生之间就建立起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反之,良好的工作关系未能成功建立,师生冲突就容易发生。
1.2 心理学的分析
师生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保持着相对稳定又相对脆弱的平衡态。一方面双方有着施教与受教的互相依赖关系;另一方面又先天地隐含了一种希望与欲求的冲突倾向。[4]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自己的要求,学生同样有个人的意愿——教师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事与作为,而学生则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如果双方的意见、目标不一致,对同一事件的理解上存在偏颇或差异,行为上互相不配合,那么师生之间就极易发生矛盾与冲
1.3 社会学分析
师生之间存在三重关系:教与学的工作关系、自然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当把师生关系看作是一种社会关系,那么,师生冲突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冲突。将师生冲突理解为两个社会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现代服装设计中创新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价值,第一个必要性体现在,这是现代服装设计创新突破的需要。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传统文化为当代的服装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面对着当前高速发展的时代和服装设计行业的加速更新和变革,行业内部的更新换代以及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愈发的激烈,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现代服装设计师在日常工作的过程当中所需要巨大的灵感,而这些灵感则必须是要适应市场的,有可落地实施的价值的,基于这样的现实考量,从传统文化当中吸取营养就显得非常必要。
——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奉守统一和一致原则;学生则是千差万别的。
——教师是高校这一科层化组织的重要角色;学生是班级这一初级社会群体的成员。科层组织的非人格化——初级群体的情感性。
——教师来自成人社会,是已经社会化了的人;学生属于成长中的人,尚处在初期社会化的过程中。
——教师的行为是异时的:以过去为经验,以未来为目标;学生的行为是现时的。
——教师处在高的社会地位;学生则居于“下位”。
2 师生冲突具有积极意义
师生间的冲突包括隐性的、间接的冲突和外显的、直接的冲突。隐性间接的师生冲突是指师生之间并没有真正产生正面的对抗交锋,只是一方消极地违背另一方的行为,表现为一种紧张的状态。外显直接的师生冲突则是指师生之间的矛盾产生了正面交锋,双方公开或者直接用行动表现出来了,出现了激烈的对抗行为,如言语辱骂、人身攻击甚至殴打等。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良性的师生冲突的存在和发生,可以起到促进教育教学作用:
2.1 有利于师生关系的相互依赖和凝聚
俗话说,话不说不明,“不打不相识”,师生之间如果有轻微或细小冲突,就表明,高校组织和班级群体并不是“一湾死水全无浪”,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还在,他们彼此都还互相在乎,这时师生间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更利于增进情感。但是如果师生之间日常的一些小矛盾、小冲突一直得不到妥善处理或者搁置起来置之不理,那么日久天长就容易积重难返,造成破坏性极大、影响极坏的恶性师生冲突。
2.2 唤起学生对高校集体生活的参与
发生师生冲突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检查自己是否是教育教学水平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引发师生冲突。因为大学生总体而言是单纯、热情、积极向上,如果得到师长的尊重、信赖与鼓励,他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如果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学生的问题,就更需要开展相关的工作进行跟进和妥善处理,要循循善诱,将高校的规章制度人性化的传达。
2.3 有助于改变陈旧规则,建立新规则
如果冲突既不是由于教师管理不当,也不是由于学生不服从而引起,那么就有可能是高校教育教学中施行的校规校纪、纪律要求、学生守则有些陈旧过时,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独有特点,或者是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冲突或违背。这时师生冲突就可以激发高校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和思考高校中的各种纪律要求、行为规范等,制定适应大学生实际需求、符合社会现实的规则,这样更有利于高校的发展。
3 师生冲突的消极影响的规避
如何建立良性的师生关注,这是一个综合问题,但最根本的宗旨是,作为老师要关心学生,要以人为本,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人,应把重点放在如何为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提供帮助.
3.1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高校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以及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理论文化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及时调整知识结构,了解学科前沿动态,研究现代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为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积极努力。
3.2 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管理的作用,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工作,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高校中所处位置,能够清晰的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
3.3 增进师生交流沟通
一方面教师要强化责任意识,积极与学生沟通;注重多渠道与学生的沟通,将沟通融入不同场所;教师要注意重情感的投入,对学生要有爱心、责任心、恒心;个性化的交流沟通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沟通需要。
另一方面学生应主动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应经常换位思考,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发现教师身上的长处,并虚心向教师请教,也可以通过邀请教师参加学生活动等加强情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更趋融洽.
在防范师生冲突时,教师应该多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自我和人格,公平民主地对待学生;将制度权力和自身威望结合起来,应该不断加强自我完善完备,提高师德修养;加强教育对话,与学生加强沟通,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来防范师生冲突。
在处理师生冲突时,教师应该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以及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的态度,从大局出发,牢记教师的职责,相信学生一般都是可教育的、可教育好的;同时,务必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机智、冷静、灵活、有理有据地妥善处理师生冲突。
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的和谐也是这一巨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正是评价和谐教育的重要指标,所以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努力化解高校师生冲突,构建和谐健康的高校教育教学环境。
[1]乔.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11.
[2]转引自(美)玛格丽特·波洛玛.当代社会学理论[M].华夏出版社,1989.94.
[3]关珊.浅谈高校师生冲突问题[J].教书育人,2007(15):29
[4]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2000,(2):40.
[5]田国秀.师生冲突的概念界定与分类探究——基于刘易斯·科塞的冲突分类理论[J].教师教育研究,2003,(6):40.
[6]陈晓萍.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与和谐师生关系建构研究[D],长安大学,2010.
责任编辑:邓荣华
G645
A
1672-2094(2013)03-0090-0
2013-03-28
张馨尹(1984-),女,四川遂宁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