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的迷失与重构

2013-04-11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受教育者教育者

余 爽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 廊坊065000)

公安院校是培养预备警官的摇篮,担负着为公安机关培养输送合格人民警察的神圣使命。因此,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造就大批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的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在公安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甚至被肢解了。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公安院校生源的变化,学生的个性不断彰显,主体价值不断显现。为了改进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实践的效果、推进学科理论的不断完善,公安院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就必须重视对人本价值的研究和实践,实现其人本价值的回归。

一、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受教育者的需要,从而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的全面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从社会需要论的角度出发,突出了它的社会尺度,却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它的个人尺度和人文关怀,缺乏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重视。因此,导致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冷漠、回避甚至无视的态度。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一)过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

公安机关担负着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因此,鲜明的政治性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地方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标志,它要求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然而,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抽象、孤立地强调这种政治性,一味地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现实的人、满足个体内在需求的目的性价值。而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认为,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的需要基础上,因此以人为本就要尊重每个人的内在需求,这样才能使人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与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相违背的做法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手段上则更多地使用灌输式教育方法。个体的需要以及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则被长期忽视甚至无视。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这是党和国家的事情,是社会的事情,与个人无关,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为了社会需要服务,为了社会需要培养人,而与个人的利益需要相悖。造成学生远离、漠视甚至拒斥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在公安院校的教师中也有这种思想,思想政治工作被视为上级的任务,于己于人都没什么好处。过分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导致本应充满生机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陷入软弱无力的状态。

(二)对集体主义存在认识误区

集体主义是公安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坚持的一项重要价值原则。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既要求个人要积极关心、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又要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地发挥。追求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相矛盾,而且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是与中国国情相符合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客观要求。但是,公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对集体主义原则存在认知上的误区,一方面过分强调社会集体利益至上,忽视个人利益,要求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缺乏用一种辩证统一的观点看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另一方面,对集体主义的片面认识致使公安院校的一些教师注重整体,忽视个体。过于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整齐划一的“听话型”和“服从型”的人,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个体差异,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因此,集体主义的迷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被放弃,社会价值被扭曲,人的主体性完全被淹没在集体主义之中。

(三)缺乏人本关怀的管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发生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交往、互动的双方,都是不可或缺的主体,他们之间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不存在霸权、支配和中心地位。如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容易演变为单项灌输和强制压服的客体性教育。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人们习惯性地视教育者为唯一主体,导致教师及辅导员以权威自居,把学生完全置于被动的环境中,没有将学生放在应有的主体地位之上,学生只能按学校既定的规范和目标受管于教师,受制于学校。而警务化管理的条条框框更是使师生之间的教育与受教育关系异化为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沟通交流演变成教师单方面的强制灌输,从而导致命令主义盛行,平等对话无法实现,学生失去自我、失去激情、失去创新能力。

二、导致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迷失的成因分析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折射出当前该项工作的实现过程与“以人为本”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过程中探究其人本价值迷失的原因,是促进人本价值实现的要求。

(一)目标确立阶段: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层次性不足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导向,人的全面发展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发展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但是部分公安院校在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缺乏“全方位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过分重视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忽视了个体,丢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空泛,缺乏吸引力。马克思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指出人个性的发展,即个体身上的独特性和自由度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以此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当前,公安院校在教育目标上有对学生进行标准化规范的倾向,偏重宏观目标,对微观具体目标的重视略显不足,对不同思想水平和性格特征的学生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个体内化阶段:教育内容和方法陈旧、僵化

所谓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也是指个体不仅要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而且要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规范的依据”。内化作为一个过程,由注意、理解和接受三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的形成都必须有相应的条件。引起人的注意在客观上要有比较强烈和富于变化的刺激,主观上有个体需要的指向和集中表现。理解是在注意的基础上对外部刺激的继续认知。个体在对外部刺激信息的比较、鉴别、选择后,最后摄取,并与原有认识结构融为一体。内化的过程要求在制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时要考虑到个体的兴趣需要,激发个体的思想道德情感,引起个体内心的共鸣。目前,以“两课”形式为主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其内容在不断地趋于完善,但由于在这种整齐划一目标的指引下,始终摆脱不了忽视个性、低水平重复,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等问题。一些公安院校的教师不顾变化了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未及时进行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仍旧以“填鸭式”的简单灌输为主,不能满足当代公安院校大学生要求理性分析问题、平等参与对话的需求。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未能与时俱进,不仅得不到学生对所输入信息的认同,反而会引起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良好的教育效果难以达到。

(三)个体外化阶段:受从众心理影响较大,教师的引导作用弱化

受教育者内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提高了内在的各方面素质之后就会将之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能力,这一过程就是个体外化阶段。外化阶段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只有人在意识上真正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转化为良好行为时,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得以实现。然而,外化阶段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通过教育者的引导、环境的刺激等途径才能最终实现。然而,一些公安院校的学生在接受正确的思想意识之后,却不能把它有效地转化为行动。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关注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整个社会最为关心的是如何获得最大的利益,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个体的这种旨在提升人的内在素养的行为显得格格不入,“孤掌难鸣”导致个体只能失去自己的道德修养,盲目随大流,从而产生了思想和行动的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教师的引导作用相对弱化。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巨大。但是,一些“两课”的教师专注于课程的知识讲解,却不是高度自觉地运用课程中所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立场与方法来剖析、解答社会实践的重大实际问题,科学地引导学生对其所关注的问题正确思考,更未能用行动实践证明理论的正确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与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的脱离,制约着学生的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自觉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自然就无法发挥。

(四)个体反馈阶段:评估的标准笼统,方法老套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不断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实践活动。教育本身对个体的影响与作用会经历一个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将外化的结果反馈给个体与教育者的阶段,也可以说是评估阶段。评估的内容包括某一教育过程的目标是否达到,教育内容是否合适,教育者所运用的方法是否适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是否正常,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是否提高等,集中地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检测。因此,评估的标准和方法是关键。然而,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标准较为笼统,大多是给出一个描述性的标准,缺乏清晰明确的尺度界限,模糊性很大,评估主体难以理解,更难以有效把握,操作难度也较大。另外,评估的方法仍囿于查阅文件、检查资料等传统的评估方式,并以定期评估为主,缺少不定期评估,这就容易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评估前做好突击性的准备,评估结束后又会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使得评估流于形式。

三、完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教育的路径

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人本价值迷失的原因,因势而变,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培养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的回归。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基于需要的目标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党、对国家、对公安队伍的作用,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自身的作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现状,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的实现。党的十七大将“以人为本”定位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十八大报告更是再次诠释了“以人为本”。必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个体的人为本,把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发挥人的能动性,把“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轴心。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重视学生的需要。教育者要积极关注学生的需要,帮助他们了解自身思想品德状况与党、国家、公安实战要求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产生主动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同时,教育者还应清楚、准确了解学生的需要,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学生需求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规律、学生的需要层次性以及满足需要的规律性,从物质和精神的角度尽力满足学生的需要。但是,满足个体的需要不是说要和社会需要相对立。一味地高谈阔论强调个体需要而忽视党、国家、公安工作的需要,甚至满足一些学生不合理不切实际的需要都是我们所应摒弃的。因此,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既要以社会需求和公安队伍建设与发展需要为根本,又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客观需要。

(二)完善和丰富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传递给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观念,是连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信息纽带。公安院校的学生在关心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党和部队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针对学生这种思想上的转变,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满足学生生存、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就必须完善和丰富自身的内容体系。一方面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内容进行传承。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贯彻政治建警的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铸造忠诚警魂为目的。另一方面,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置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根据学生的内在发展要求,用反映时代风貌的新思想、新观念丰富他们的头脑,增加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帮助学生形成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思想,为公安队伍不断培养和输送优秀合格的生力军和坚定可靠的接班人。

(三)调整和重构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时代性、科学性、针对性是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客观要求。首先,教育者要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现在的学生个性突出、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强烈。而如今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强调单纯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产生厌烦和抗拒。教育者只有通过启发式、渗透式、互动式教育方式的综合运用,才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互动的模式,增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其次,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资源,通过建设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吸引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观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再次,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让学生在平等交流中获取信息,在坦诚讨论中得到启迪,在独立思考中有所提高,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团组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在教育中的内在潜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最大化。

(四)优化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受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作为培养预备警官的主要渠道,公安院校通过特定的环境氛围,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校园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建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的回归。一方面,学校应积极主动地与公安实际工作这个大环境相适应。利用公安工作环境中积极的因素,去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内部环境。突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开展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浓厚的人文气息营造一个喜闻乐见、格调高雅、积极健康、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的回归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0.

[3]罗国杰.关于集体主义原则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

[4]李月玲,王秀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新解[J].长白学刊,2011(5).

[5]陈炳,姚会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6]钟明.坚持“以人为本”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3).

[7]李绍伟.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哲学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4).

[8]程胜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8(6).

[9]陈凯.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今日南国,2008(4).

[10]沈晓梅.论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的回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受教育者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论公安院校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