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频侦查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2013-04-11芦佳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案犯人脸识别摄像头

芦佳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侦查系,江苏 南京210046)

视频侦查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芦佳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侦查系,江苏 南京210046)

近年来,视频监控系统正经历着一个高速发展期,视频侦查技术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讨视频侦查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现实意义。视频侦查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视频侦查技术规范化发展趋势、智能化发展趋势、网络化发展趋势和预防化发展趋势四个方面。

视频侦查技术;网络化;智能化;预防化

近年来,视频监控系统正经历着一个高速发展期,视频侦查技术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视频侦查作为公安机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自身业务整合的一个手段,目前已成为侦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探讨视频侦查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把握现阶段视频侦查工作的重心和研究方向,不断推进视频侦查技术的快速发展。

一、视频侦查技术规范化发展趋势

加强规范化建设是视频侦查技术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基础和基本保障。在视频监控系统整个建设过程中,只有始终坚持统一规范和标准,科学布建,科学管理,科学应用,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健康发展的目标。

(一)视频监控系统硬件建设规范化

科技装备是基础支撑,要充分发挥视频侦查的作用,离不开规范化硬件建设的支撑。建设一套规范化视频监控系统,能最大程度服务侦查实战,提高侦查效能。例如,可以将以往标清摄像头逐步更换为高清摄像头,并附加夜间补光、高音喇叭、自动调节拍摄角度和焦距等功能。这样所拍摄的视频将不再有模糊不清、噪音过高等问题,侦查员可以将视频信息的运用从处理图像的计算机软件使用中解放出来,全力以赴投入分析视频信息工作中;可以提高计算机性能和储存设备容量,不再因为没有储存空间而憾失视频信息;可以从建设源头规范软硬件技术参数和运行程序,不再因为视频调取、转换等问题困扰侦查员,降低工作效率。当然,如果完全实现这一目标投入过大,且日后运行维护也需后续资金,海量信息的实时处理,也会给网络传输和存储、运行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要兼顾侦查效益成本与经济成本,做好规划,逐步完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电子产品在性能不断提高的同时价格却不断下降,这对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

(二)视频侦查工作机制建设规范化

科学规范的机制是视频侦查工作的有效保障。现阶段视频侦查还处于起步阶段,构建一套适合现阶段警务实际、科学有效的视频监控运行机制非常重要,这也是视频侦查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视频侦查工作机制建设规范化要规范视频侦查的业务流程,包括从视频信息资源的搜集和储存、视频信息的分析研判并依据分析结果作出决策,到固定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措施等方面。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还能规范、指引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侦查实践应用工作。

二、视频侦查技术网络化发展趋势

(一)视频监控整体覆盖范围网络化

视频监控整体覆盖范围扩大,由点到线到面,形成视频监控网络。要提高单位面积的摄像头安装密度,城市做到无盲区、无漏洞、无死角,农村地区则在重点地段和交通要道进行布建。同时,要增强有效的监控区域和监控效果。密集分布的视频监控摄像头,无疑将对犯罪分子形成强大的震慑和警示作用,规模效应将十分明显。例如,英国已安装420万个摄像头,平均每14个人1个。一个人一天之中可能出现在多达300个摄像头前。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犯罪,让英国成为欧洲治安环境最好的国家。国内,周克华案件的侦办中,其在南京和燕路作案之后逃窜,侦查员曾经利用视频监控对其进行了十多公里的追踪。但遗憾的是,因为视频监控覆盖有盲区,让其在侦查人员的视线之中消失了。①中国网.“监控时代”争议中降临英国每人每天被探头拍300次[EB/OL].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3-04/29/content_19746348 .htm,2013-06-02.2009年,广东省全力推进、加快实现“视频监管一网控”构建工作,“即通过建立覆盖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视频监控网络和重要道路上的治安卡口系统。②新浪网.视频监控成第四大破案技术[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9-04-24/074615520162s.shtm l,2013-05-23.如果我们的思想再解放一些,步子再大一些,实现城市监控全覆盖、无漏洞将指日可待。

(二)基于Web服务器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化

现阶段普遍使用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是由最初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发展而来,基于Web服务器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即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则是将来的普及趋势。这种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将摄像头传送来的视频信号压缩后储存于Web服务器,网络用户直接用浏览器查看视频监控,甚至可控制云台角度,对镜头调焦,对系统配置进行操作。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能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侦查工作效率。侦查员查看视频资料可以凭密码直接网络访问储存有信息的服务器,不受电脑软件的限制,不用跑到服务器所在地”上门“查看,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就可以查看全国的任意网点的即时图像。

(三)社会面及公安机关内部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化

全面整合社会面及公安机关内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二网合一,资源共享。视频监控系统按照建设管理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社会面和公安机关内部两种视频监控系统。公安机关内部的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区域大,虽然能够网罗较多的信息,但针对性不强。社会面上具体单位、场所的视频监控覆盖区域小,有较强的针对性,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获取更充分、更有效的信息。但是,面广量大的社会面视频监控系统,在布点建设、储存时间、图像清晰度方面水平参差不齐,大都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和联网,利用监控系统服务打防管控的现实效能仍未得到充分发挥。信息的有效利用,前提条件是能够做到资源共享。建立一个视频监控系统综合管理联网平台,全面整合利用社会面及公安机关内部视频监控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视频侦查工作发展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现有视频监控系统的资源,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但要注意,在对社会面和公安机关内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共享时,需要采用网络安全隔离设备来保证公安专网与外网之间的有效隔离,从而实现社会图像资源接入情况下的公安工作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三、视频侦查技术智能化发展趋势

浩大的视频联网工程将产生海量的视频数据信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查询、分析、报警,有效掌握犯罪信息,是视频侦查由人力侦查转变为信息侦查的关键。要想从海量的图像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不依靠智能化的分析,单凭人工是无法完成的。以计算机代替人脑进行海量数据处理,完成对人、物、车辆的自动识别、行为分析等将是视频侦查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

(一)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人员身份认定

现场监控拍摄到的案犯是谁,正在讯问的犯罪嫌疑人身上到底有多少案件还没有被查证,被通缉的逃犯在哪里,无名尸体的尸源如何认定,眼前这个被警察盘查的人是否是案犯,被拐卖儿童、妇女怎么找到家人等等问题,在人脸识别技术运用于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之后,只要拍摄到对象的面部图像,就能进行人员身份的认定,从而解决”他是谁“这对警察来说的千古难题。周克华案件中,案犯敢于在银行门口持枪抢劫,敢于案前多次到现场进行踩点,都是因为我们即使拍摄到了他的作案全过程,也无法认定他的身份,也因此让他逍遥法外多年。如若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视频侦查之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人脸识别技术是利用分析比较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将案犯面部图像与目标库中的人脸通过对面部特征点的提取、分析,进行同一认定,从而确认人员身份。世界各国都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重点研究和发展方向,我国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小规模运用于出入境管理等部门。但是,人脸识别技术要大规模运用于视频侦查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人脸识别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场景、光线、表情、姿态、年龄、角度以及案犯通常会有的外貌伪装等。由于人脸识别问题巨大的复杂性,要建立一个能够完全自动完成人脸识别任务的计算机系统难度是相当大的,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广泛知识。我国目前还没有有效方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

此外,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扩展使用于其他侦查工作中。例如,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因为语言不通或者保持沉默而无法认定身份,可以拍摄其面部标准照片输入人脸库进行查询;案发不久,侦查员对目击者关于案犯体貌特征进行询问,画像后输入系统进行查询;测谎过程中,实时将被测人的图像比对其本人标准图像并结合心理学进行分析,帮助我们进行判断;搜集案犯在作案过程中面部图像比对其本人标准图像,结合案发具体情况,帮助我们分析判断案情及案犯当时犯罪心理活动情况;将同一案犯多次作案过程通过其本人人脸同一比对,串并案件。

(二)对物品的识别

对物品的自动识别技术是基于物品个体特征提取的方法,将有助于我们对被盗抢赃物、可疑爆炸物品等涉案物品的发现和搜索。这种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将视频监控系统记录的物品信息以数字形式记录下来,它完成的不仅是储存功能,更是对目标颜色、形状、纹理等个体特征点智能化识别并分析的数字记录。例如一辆自行车,特征点为:白色、20寸、长1.3米、车前黑色有置物篮等。当有案件涉及此车,我们只需在系统中输入以上关键词,就可帮助我们检索所有具备此类特征自行车所出现的视频信息。但具备这样特征的自行车较多,所检索的信息结果也必将很多,如何确认是否我们要找的这辆车,可能还需要结合RFID(无线射频)技术来确定其唯一性。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实现被盗抢物品的查找,开展控赃工作,可以在车站、机场等特殊地点、敏感区域,发现超过预先设定停留时间的异常滞留物品。因为其中一些很有可能是案犯遗留的爆炸装置。

(三)对车辆的识别

现阶段,对车辆的车牌自动识别处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侦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2009年12月江苏“320项目”,目前能够实现对重点车辆的自动查比和动态管控、对异常车辆行踪的自动研判预警、对特定车辆行车轨迹的自动生成。这即是建立在车辆自动识别系统基础上的综合信息应用系统。

但是,案犯的反侦查行为通常会进行伪装车辆、遮挡、拆卸号牌或者悬挂假牌、套牌。因此,仅对车牌进行自动识别是远远不够的,智能化还应该包括对车辆种类和个体特征的自动识别。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结合前文提及的物品识别技术,或者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例如与RFID(无线射频)技术的结合使用。

(四)行为分析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的行为分析技术,可以对目标进行跟踪监控,在确定识别对象后,根据其运动轨迹,自动发送指令进行跟踪拍摄,并能在超越该视频摄像头范围后,由其附近区域内的摄像头进行接力跟踪。此方法可用于跟踪犯罪嫌疑人、被盗物品、车辆等,实现真正的电子技术跟踪,且相比传统的跟踪方法,更加节省警力、物力,不会出现脱梢、暴露等问题。

四、视频侦查技术预防化发展趋势

现阶段,视频侦查工作主要通过收集、查看、分析视频信息,从而查获案犯并固定证据,是一种事后工作方法。通过视频侦查技术在事前预知犯罪,迅速反应,预先干预犯罪将其控制在初始阶段,并且有效震慑犯罪分子,这将是视频侦查技术发展的另一方向。

视频侦查技术在预防刑事犯罪方面的具体应用有预先干预犯罪、抓获现行、重点人员监控等。预先干预是计算机通过对监控范围内的人员在外貌、衣着、行为、携带物等方面的智能化分析,结合时间、地点等相关因素,判断可能出现的犯罪行为并加以实时干预,采用现场摄像头的警铃报警,利用摄像头附带高音喇叭进行喊话,甚至紧急出警现场处置等,达到控制犯罪、预防犯罪的目的。抓获现行是当预先干预无效时,到达现场的警察将正在实施犯罪的案犯抓获现行。重点人员监控,即对需要采取重点管控的人员、刑嫌调控人员、已确认犯罪嫌疑因为侦查需要仍未抓捕而监控的人员,利用视频侦查技术可以对其进行全天候不接触式控制,一旦发现他们有犯罪意图或者着手实施犯罪,就能在第一时间干预处置。

将来,我们的监控摄像头可以不用安装于隐蔽地点,甚至可以悬挂告知标志,适当公开宣传这一侦查技术手段,对预谋犯罪的人起到震慑作用,降低犯罪欲望,让视频侦查技术实现更加高效精确的打击犯罪,实现被动侦查到主动侦查的转变。

综上所述,在城镇化、流动人口增加、刑事发案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视频侦查技术将会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能有效提高侦查效率,开拓侦查视野,丰富侦查手段,更将再次改变侦查模式,对刑事侦查工作乃至公安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1]郝宏奎.论视频监控系统在侦查中的运用[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8(5).

[2]连建兵,王浩全.浅谈人脸识别技术及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1 (4).

[3]何嘉锐.浅谈人脸识别技术[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1).

[4]丁家祥.城市社会治安图像监控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公安研究,2008(7).

[5]杨建国.论视频监控的犯罪预防功能及犯罪侦查价值[J].犯罪研究,2011(1).

[6]桑运昌,高歆,蒋捷.未来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发展及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2(5).

D631.2

A

1673―2391(2013)10―0122―03

2013-06-05 责任编校:边 草

江苏省公安厅2011年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10007)。

猜你喜欢

案犯人脸识别摄像头
浙江首试公路非现场执法新型摄像头
人脸识别 等
摄像头连接器可提供360°视角图像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抓逃犯
浅论侦查易位思考的几个问题
奔驰360°摄像头系统介绍
基于K-L变换和平均近邻法的人脸识别
警犬在搜捕中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