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

2013-04-11李萍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2期
关键词:语料感官模态

李萍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商务外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

李萍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商务外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渗透,信息传递呈现多模态发展趋势。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多模态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发教师和学生的多重感官,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语言学习与综合应用的效率。应从营造近乎真实的语言习得环境、教学内容多模态化、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教学演练多模态化四个方面促进大学英语视听说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现。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多模态教学模式;多元化文化渗透

在多模态话语时代,交际的模态不仅局限于语言和一些与语言相关的非语言模态,如手势和腔调等,而是扩大为多种模态,包括图像、音乐、空间布局、投影、网络等。所以,要通过很好的设计来把各种模态有机和有效地组合为一体。[1]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模态,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探讨的热点问题。

一、多模态教学理论

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2]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语言进行交际的现象。[3]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西方国家,最早由Kress和Vanleeuwen提出,该理论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主张话语分析不应该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本身,还应该注意到图像、声音、动作、颜色等其他表现形式的社会符号性。此后,关于多模态话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国内知名语言学家胡壮、顾曰国、张德禄都从不同角度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进行研究,为多模态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

1996年,新伦敦组合(New London Group)将多模态应用于语言教学,首次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具体来说,这种多模态教学模式是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技术平台,塑造文字、声音、影像相结合的教学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言学习,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多元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英语视听说多模态教学的必要性

从语言学角度上讲,真实语境中的交际并不仅仅依赖于听觉这种单一的模态,还取决于交际双方是否调动其他感官,多方位、多模态地进行交际。其中,视觉对于图像、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其他非语言交际符号意义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视听说训练场所的课堂,既要调动听觉来捕捉语音符号的意义,还要调动视觉来观察图像等交际符号,甚至要启动嗅觉、味觉等来辅助捕捉交际符号。可以说,视听说需要启用多种模态才能成功完成信息的获得、提取与表达。

从文化角度讲,当前社会多元化文化互相交流、互相渗透,真实交际语境中会出现各种英语变体,如印度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即便是英语国家,不同地区的语言也会有不同的地域特点,类似于中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方言。如果我们训练过程中仅仅训练听觉,难以达到识别各种文化差异的需求,难以从容应对交际实践。因此,视听说训练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认知能力,才能提高多元文化识读能力。

三、大学英语视听说多模态教学实现途径

语言习得的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感知、理解、存储、输出等认知处理加工的过程。目标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语言习得必不可少的两个步骤。当学习者有足够的目标语言输入时,语言学习就可以发生。如果是口语输入,它可以发生在交互语境中或发生在单项的话语中。[4]输入的理想情况是:所有层面的材料应该提供丰富而且广泛多样的真实输入。[5]除输入外,输出也能促进语言的习得。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要提高学生听说水平,既要保证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输入,又要保证多元化资源输出,这就需要构建多模态教学模式。

(一)营造近乎真实的语言习得环境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语言学习者在真实或近乎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该理论指出了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语境。语言习得讲求科学性、实用性,塑造真实有效的情境和语言环境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在课堂中塑造近乎真实的语言环境也是视听说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课堂上虽然不可能塑造真实的社会交际环境,但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于一体,把静态的资源和动态的资源融合,给学生全方位多感官体验,塑造尽可能真实的语境。逼真的语言习得环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实现立体教学。

(二)教学内容多模态化

除了语境,语言习得还需要大量的语料积累。英语视听说课程内容广泛,涉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大量多维信息传递才能满足课堂中的语料需求。多模态的教学内容应整合与主题相关的教材、随书光盘、音频、视频资料、网络资源等教学资料,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多样性。课堂实践证明,原版影视片段、英文歌曲引进视听说课堂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原版影视材料作为一种特殊的英语教学资源,能够提供大量原汁原味的语料素材,既可以作为学生听说练习的材料,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提高学生听说水平,又能提高学生西方文化素养,可谓一箭双雕。

(三)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信息时代,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多模态教学资源,并应用于英语视听说课堂中是实现多模态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搜索最新讯息来充实授课内容,使授课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实用,从而弥补课本内容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QQ、微博、博客、英文网站、E-mail等网络交流平台加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学实践中,可通过英语学习网站建设提供英语学习和信息交流的平台。登陆平台,学生可以快速浏览各类英文网站,有利于语料的积累沉淀;通过平台的自主学习模块,学生可以在线提交作业并接受老师的点评和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语言学习心得。该平台能够为英语教学资源的输入和输出提供多种有效途径,既是学生多模态化语料积累的平台,又是师生和生生之间多模态交互的平台,能够大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

(四)教学演练多模态化

视听说课程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和实战演练于一体,既要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可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中设置主题秀(topic show)环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课程中设置的主题呈现出来。学生运用ppt等多媒体提供背景资料,运用提前准备好的道具,通过语言与现场表演将主题完整呈现。这种多模态的交际方式为学生语言训练提供了仿真的场景,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语音、语调与场景吻合,提高了语音与肢体语音的协调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另外,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文歌曲大赛、英文电影配音大赛、英文戏剧节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参与外研社举办的各类全国性的高水平的英语比赛,做好实战演练,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应变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

[1]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2010,(5):48.

[2]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4):3.

[3]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4):15.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70.

[5]Tomlinson,B.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 13.

(责任编辑:闫丽君)

本文系第三期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教学改革课题“多模态协同式高职英语课堂的构建”(课题编号:GZGZ7611-1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H319

A

1008—6153(2013)02—0131—02

2013-02-23

李萍(1981-),女,山东潍坊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商务外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语料感官模态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