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紧迫性及思路对策

2013-04-11王艳艳

山东工会论坛 2013年2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管理

王艳艳

(济南市委党校,山东 济南 250014)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紧迫性及思路对策

王艳艳

(济南市委党校,山东 济南 250014)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完善社会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相配套的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政府负责;三是社会协同;四是公众参与。

社会管理;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协同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我国社会管理的内容、方式、手段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完善社会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相配套的社会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紧迫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逐渐分化,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的特点,社会经济结构、组织方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也剧烈变化,由此产生的社会保障、就业、地区差异扩大、收入分配、教育卫生等问题日渐增多。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社会管理面临严峻形势,社会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社会管理理念不够准确,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对弱势群体保障不够,服务意识淡薄等理念问题。二是社会管理主体单一,政府包揽一切不堪重负,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空白。三是社会管理方式不够灵活,公民参与社会管理不够,对传统社会管理资源和手段利用不足,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手段单一。四是社会管理法规不健全,社会管理人才缺乏。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弊端导致诸多不和谐因素,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内在要求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单位管理,单位是一个劳动组织,负责个人领取工资,是个人社会保障、社会交往、社会地位的后盾和支持。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变,单位制度逐步解体,社会经济构成、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和分配形式日益多样化,以“单位人”为标志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因此,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实现社会整合加速,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快捷的传播信息手段,同时也加剧了各类社会矛盾的传播,从而加大了维护社会安定的成本和风险。因此,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已经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目标,要大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建立社会管理体制的新格局。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保证。

(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要求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社会特征:一是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二是老龄化的挑战不断加剧。传统的城乡分割二元管理体制的束缚和“老龄社会”的提前加速到来,对我国目前尚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内,我们要根据新任务、新形势对社会管理的新要求,深入推进一些配套性较强、涉及面较宽、风险较大、利益调整较深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协调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建立现代社会管理体制。

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思路对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健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对推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这四方面共同构成了社会管理的新格局。这四方面协调配合、紧密结合才能科学高效、有序健康地推进社会管理和建设。

(一)坚持党委领导,是我们一贯保持的政治方向

我国特有的政治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类社会管理资源,才能保证社会管理和建设的社会主义大方向,才能凝聚和团结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投入社会管理中。

一是正确把握时代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诸多问题,社会矛盾快速上升,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层出不穷。鉴于这一系列情况和现实,各级领导应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进行战略思考,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把脉我国社会管理的大方向。

二是要支持政府依法行政、管理社会事务。党的意志和主张体现到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政府依照法律法规行政,本身就是坚持了党的领导。

三是引导人民参与社会管理。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监督使社会组织沿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前进。同时,充分发挥我们党广泛联系群众的巨大优势,引导人民积极有序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二)政府负责是实现社会管理职能的内在要求

政府的主要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市场监管、经济调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进行社会管理一方面要避免大包大揽,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甚至做一些不该政府去做的事情。这样会导致政府的管理面过宽,重心过低,管理效率低下。同时,又要避免责任退让,将本该政府做的事情交由他人去做,甚至不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做的是强化规则的制定,依照这些制定的规则来加强监管,通过加快健全市场体系,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组织发展,鼓励公众通过合理的政策平台有序的参与社会管理。凡是个人、单位及各种社会组织通过自我约束能够解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调节的事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政府不应过多采取行政干预。

一是要建立健全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法规,使社会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二是制定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措施。三是要发展公共服务,提高服务效能,满足社会需求。通过解决诸如看病难、上学难、择校热、高房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以此来改善民生,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三)实现社会协同,是实现社会管理资源有效整合的良好途径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办社会的职能被剥离了。在社会管理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将其中一部分职能交给社会组织来承担。同时,伴随着利益主体和经济组成成分的日益多元化,迫切需要一个沟通社会、企业、政府的纽带。这些因素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强大作用,加强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协作、分工以及加强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配合,是社会管理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也是必要环节。要充分发挥城乡各级基层自治组织化解矛盾、协调利益、排忧解难的良好作用,增强基层社会组织发展的力量。

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整合村民自治的各项功能。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化解矛盾、协调利益、排忧解难等方面的作用,真正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凝聚群众的力量,管理政府管不了、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让群众真正感到村民自治带来的实惠。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其它各方面的工作,使之与村民自治相协调、配合。各项农村工作要充分融入村民自治,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特别是要与开展农村基层党建、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除了完善村民自治,还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健全社区党组织和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居民会议等一系列制度,吸纳社区内各方面人士参与社区管理。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面向社会招聘社区管理人才,解决好他们的福利待遇、工资等问题。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同时要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意识。整合社区服务,搭建为居民服务的综合平台。重点发展面向弱势群体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服务;面向广大社区居民的各项便民、利民服务;面向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和就业服务,使服务形成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反映诉求、提供服务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尤为重要。一是提高认识,大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要充分认识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继续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注重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要根据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重点培育发展一部分社会组织,比如一些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与人民提高生活水平有关的社区组织以及农村的经济类社会组织等。要依法监督和管理社会组织的活动。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组织管理和监督,大力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在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上要依靠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的建设。四是要切实加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

(四)依靠公众参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实现形式

一是大力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要想参与社会管理首先要有参与的意识。既要坚持党的领导,注重依法办事,还要充分发扬民主。公民在享有各项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充分建立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大力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诚实守信意识。

二是不断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给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一定的平台和途径。农村中的村委会、城市中的居委会和许许多多的社会组织,是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要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方式参与其中。进一步扩大参与的范围,拓宽参与的渠道,增强政府决策的公开度和透明度。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专家论证和咨询制度、完善信访制度等,多渠道、多形式地集中民智民力、反映社情民意,从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

三是严格规范公众参与行为。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依法参与的原则,同时加强道德的约束,使公众以积极、负责、合法和理性的姿态有序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加强对公众的民主宣传和法制教育,使百姓真正意识到要建设美好的家园、创造幸福的生活、实现社会的和谐,最终要靠人民群众自己。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任务落实,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条件。

[1]龚维斌.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J].理论视野,2010,(1).

[2]赵小林.和谐社会愿景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J].中国民政,2005,(4).

[4]丁元竹.建立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5).

[5]伏晓.和谐社会视角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J],法制与社会,2008,(26).

(责任编辑:赵扬)

C916.1

A

1008—6153(2013)02—0110—03

2013-01-10

王艳艳(1981-),女,山东潍坊人,法学硕士,济南市委党校教师。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2020年形成大通关管理体制机制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