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大学精神及其构建
2013-04-11刘姝赟
刘姝赟
(空军预警学院 人文社科部,湖北 武汉 430019)
新时期的大学精神及其构建
刘姝赟
(空军预警学院 人文社科部,湖北 武汉 430019)
大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大学精神是一种价值导向,具有感染熏陶的作用。要通过创新校园文化,发挥楷模作用,完善制度文化,构建新时期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制度文化
大学精神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大学精神?概括地说,“所谓大学精神,应当是体现大学实现其区别于其他机构的独特使命、任务、职责和功能等所必需的核心价值观、指导思想、观念、气质和灵魂。”[1]大学精神之于大学,就像人的灵魂之于人。大学精神作为大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观和发展灵魂,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而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整合、升华而成的。“当表现于物或环境时,为校风、教风、学风、学术氛围等;当表现于人时,为大学成员体现出的集体意识、精神风貌或精神状态。”[2]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一)人文精神。
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求善”,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关注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无一例外地都注重人文精神在大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雅克指出,“全部,或几乎是全部的神学、哲学、法学、科学等学科均在大学中实施”。[3]可以说人文教育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与其一直是相伴相生的,
(二)科学精神。
“所谓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形成并严格遵循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自主思考、大胆质疑的独立意识,信仰真理、探索未知的理性精神,以及对实证性、客观性、公有性等原则的严格遵守。”[4]自柏林大学的创建者威廉·冯·洪堡明确提出把发展科学作为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传统大学的职能开始由单一的人才培养推进到人才培养与发展科学并重。大学作为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的殿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的产物。科学精神是一种求实务实的精神,是一种坚持真理的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得他们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科学精神外延很广,包括求真精神、务实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大学科学精神的根本特征。
(三)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升华。创新精神主要是指人们在探索新事物、新思想的过程中,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突破传统,敢于冒险,敢于怀疑和批判,敢于提出新思想、新观点的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创新是衡量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个机构如果不具备批判理性(CriticalReason)、真知(Truth)和对话(Dialogue)这样的观念,我们则很难设想他可以戴上‘大学’这顶桂冠”。[5]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也强调:“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6]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肩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振兴。
二、大学精神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
(一)大学精神是一种价值导向。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提琴手单独演奏,是不需要管理的,一个乐队才需要乐队指挥。指挥的作用在于让乐队全体成员协同动作,从而奏出韵律和谐优美动听的乐曲。[7]大学精神就是一所大学的“乐队指挥”,它是大学的精神支柱,它提出的崇高目标确定了大学这一群体的价值观,从而使这个大学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大学精神所具有的感召力、凝聚力,使得深处其中的每一学子都会为了实现这一价值追求积极进取、不懈努力。毛主席曾说过:“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抗日军政大学作为我党领导的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最高军事学府,按照毛泽东同志亲自制定的办校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革命校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8]这种大学精神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对于当代中国高校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没有积极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大学,是不可能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
(二)大学精神具有一种感染熏陶作用。
大学精神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它是通过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感化、熏陶作用,对于身处其中的人形成一定的特殊的氛围,使得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积极的影响。严谨优秀的大学精神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大学精神的感染熏陶作用不是一堂课、一个老师就能起作用的,它所传递的“正能量”是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来实现的。
曾被评选为“2011中国教育年度十大影响人物”的甘相伟原来只是一名北京大学的保安,到北大1年后通过成人高考考入北大中文系,几年来他看了400多本书,写下近10万字的文集,出版了由北大校长周其凤为其作序的《站着上北大》,并实现了自己当教师的理想。与北大的普通学子一样,同样生活在燕园,北京大学的学习环境、人文条件感染熏陶了他,为他指明了方向,使他充满勇气克服各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北大梦”和“文学梦”。
三、大力构建新时期的大学精神
(一)创新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培养的载体,是大学精神产生的土壤。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课堂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塑造良好的大学精神,就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建设涵盖教学、科研、生活、环境、设施等方面的物质构建,同时赋予它以文化内涵,包括基础性建设、人文景观建设和形象符号建设。基础性建设主要指教学楼、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及个性化的建筑设施等;人文景观建设主要指花园、文化广场、富有象征意义的设施(如雕塑)等;形象符号建设主要是指校徽、纪念章、标语宣传画等。精神文化是大学精神风貌、文化氛围的体现,是一所大学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综合反映,是大学的“软环境”。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严谨求实的学风建设,加强团队精神建设等。
(二)发挥楷模作用,凝聚大学精神。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70年前的话至今仍掷地有声。他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9]台湾暨南大学前校长李家同也曾说过:“任何一所大学的精神,其实永远由这所大学的教授来代表,如果这所大学有一批有学问而又有崇高道德的教授,这所大学就会成为被人难以忘怀的大学。”[10]教师经过长时间的知识和素养的积淀,形成了对大学历史、现实和未来较为稳定的情感,成为大学精神的直接体现者。一所大学的名师,不仅是这所大学大学精神的创造者,更是实践者、传承者。名师成就名校,有一流的名师,才可能成就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术成果和教学质量。
在大学精神的培育中,要善于发挥名师的楷模作用,从名师的成长中提炼出有代表性的精神和意义,并以此作为广大学生成长的动力源。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让名师的人格、学识、品质魅力,升华为一种持久的影响力,持续地影响大学精神的传播。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要让名师既成为大学精神的传播者、实践者和传承者,又成为大学精神的”代言人”。
(三)完善制度文化,体现大学精神
制度文化指各项校纪校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制度文化规范、约束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状况和样态,体现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和机构的特殊规定性。“大学制度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培育不可或缺的制度支撑和制度保障。”[11]良好的制度能激励广大师生的敬业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完善制度文化尤其要注重校风校训建设,规章制度建设。
在具体的管理制度上,必须体现出对教学相关环节的重视。首先应有调动和激励教员在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的相关措施。注重师德建设,形成严格求实、严谨治学的教风。对于大学生来说,则应建立日常行为准则和品行记录制度,规范言行、端正态度,培养和树立诚实、自信、得体的优良品质。制度文化建设应该有体现所在大学特色的大学精神,将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独具特色的激励规范作用。
[1]王义遒.论大学精神形成演变的逻辑之道[J].中国高教研究,2012,(9).
[2]袁祖望.论大学精神[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3][法]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田刚健.彰显大学精神引领文化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5]RonaldBarnett,IdeologyandUniversity,Studiesin HigherEducation,Vol21,No.1,1996.4
[6]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
[7]蒋家平.论大学精神及其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2,(11).
[8]蓝江桥.军校教育理念的多角度审视[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6,(6).
[9]顾海良.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3-14.
[10]李家同.从朱自清的梦来谈大学精神[N].联合报,2002-04-13.
[11]张治理.论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责任编辑 张 豫
G64
:A
:1003-8477(2013)06-0194-02
刘姝赟(1976—),女,空军预警学院人文社科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