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古代小说文本研究的反思

2013-04-11关四平

关键词:超时空爱民学术

关四平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2012年岁尾,福建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学科举办了一次题为“古代小说研究十年回顾与前瞻”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的选题很有创意,主办者很有学术战略眼光,会议的主题有明确的学术针对性,能够在回顾的基础上前瞻古代小说研究的前景。笔者有幸被邀请参加了这次个性突出的学术研讨会,并为此次会议量身定做了一篇论文。因为此课题范围宽,涉及问题多,为了防止泛泛而谈,笔者作了两个限定,一是,限定于博士论文的范畴,这结合自己指导中国古代小说博士生的经历,能够突出学术现状的针对性。二是,限定于中国古代小说文本的研究,防止面面俱到,全而不深。未来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博士生的思考与论文写作,应该说是代表着学术发展的未来方向。因此,这种限定性的研究可能会有一些参考价值。因为发表园地篇幅的限定,笔者只是选择了其中一部分发表。文中欠妥之处,还望专家与同仁多多批评,以共同推进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一、古代小说博士论文写作十年掠影

近十年来,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比较兴盛,新人辈出,成果丰硕。其中关于小说作家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发现了一些新材料,扩大了考证的范畴;版本研究也大有进展,特别是能够与时俱进,对版本进行数字化研究,利用计算机全面引入版本比对研究,成果尤其显著。小说艺术方面的研究,也在引进西方艺术理论、细化研究等方面,继续有所拓展与深入。这包括中国古典文论的激活和西方新理论的引进,也包括以这些理论去解读文本,这应该是在上个世纪研究基础上的深度开掘。

查阅“中国知网”优秀博士论文库,其中所收入近十年中国古代小说领域的博士论文就有180余篇,由此可窥见古代小说研究领域兴盛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可见,若整体观照这些博士论文,并以之为例来说明十年来古代小说研究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似乎也可作为考查的主要路径之一。

从研究选题上,可将这180余篇博士论文大致划分为19类,具体分布如下:

1.古代小说诠释史(6篇),2.地域小说研究(7篇),3.小说与报刊研究(6篇),4.古代小说与文化(22篇),5.古代小说与宗教(11篇),6.古代小说与史传关系论(3篇),7.小说流派及某种小说类型研究(29篇),8.小说文体研究(6篇),9.晚清小说及小说理论研究(7篇),10.唐代小说研究(11篇),11.古代小说传播研究(14篇),12.小说史研究(5篇),13.某一说家及其作品论(9篇),14.某一小说作品专论(25篇),15.小说理论研究(7篇),16.小说艺术研究(8篇),17.小说评点研究(2篇),18.小说比较研究(1篇),19.晚清汉译小说研究(3篇)。

由分类情况似可看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古代小说的研究领域有所拓展,诠释史、地域小说、报刊小说等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且论文数量也比较可观。二是,从论文的数量方面看,小说与文化关系的探讨、小说流派的研究较受关注,名列前茅。三是,从小说经典研究的情况看,除《红楼梦》外,其它较少,可能是有意回避名著,因为创新的难度的确较大。四是,与以前相比较,文言小说的成果有所增加,其中唐代小说的论文数量居多,其它像宋元明清的文言小说,也均有人在研究。五是,从宗教层面研究古代小说的成果,也令人瞩目,这种选题难度较大,这体现了学界少壮派知难而进的学术勇气与探索精神。

当然,歌功颂德并非本文的宗旨,笔者一贯主张: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有鉴于此,本文的侧重点在于找出研究中尚存在的一系列不足之处。只有敢于正视回顾中发现的已然存在的问题,才可能更好的前瞻,进一步寻求解决的途径与办法。

从“作家论”的领域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重复过多,离题过远。从博士论文的写作看,其中有些是将前人与时贤已有的成果与现成的材料拿过来重新梳理一番;考证发掘新材料时,有的也无关宏旨,离作家创作这个研究中心议题太远。这正如何满子先生讽刺烦琐考据时所指出的:“考家世而邻猫生子,数交游则远及八代,论据纵使凿凿,与所研究的作家作品有关者几何?”[1]有鉴于此,关于小说作家研究,笔者认为:一是,要注重小说家文化心态的研究,因为这与其作品的创作及作品内涵关系密切,小说是社会生活经过小说家的心理中介转化后才流出来的东西,并非“镜子式”的反映。二是,注重小说家交游、人生遭际等方面的考察。先哲有言曰:“不知其人,视其友。”[2]这可以拓宽研究小说家的窗口。三是,要珍惜前人留下来的极为有限的记载小说家的文字材料,若无铁证,最好不要轻易否定。四是,不能捡了芝麻当西瓜,与小说家创作无关的、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与事,没必要人为放大其价值。五是,尽量避免材料搬家、文抄公式的所谓考证,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点到为止,指明资料查找路径即可。如《四库全书总目》对《次柳氏旧闻》的作者李德裕情况的介绍,仅以“德裕事迹具《唐书》本传”[3]一语概括之,指明出处,不再赘述,读者可自去按图索骥,查看相关记载。这种于不写处见功力的方法,更值得借鉴。

从“文本论”的范畴看,十年来对古代小说文本的研究不如“作家论”、“版本论”与“小说评点”等领域。这主要表现为:论文数量较少;新意无多,老生常谈;畏惧经典,不敢涉足等等。这是应该引起学界关注的研究现状。究其实,考证作家也好,梳理版本也好,总结评点也好,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更深入地解读小说文本,这才是研究的宗旨与根本目的所在。不应该本末倒置,老是只见诸门墙而不登堂入室。关于这一点,何满子先生早在1985年就有明确论述,他把考据称之为“基础研究”,认为“古代文学必须有基础研究”,“因为离开了这些,更高一层的研究便无所依凭,天花乱坠地说一通,也只是游谈无根,空对空而已”。可见,何先生是十分重视这个“基础研究”的。另一方面,他又进一步辨证而科学地为这种“基础研究”准确定位,指出:“从汉儒解经直到清代的朴学,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基础研究上”,“大多数属于材料整理”,“对于作为主题的文学研究来说,只是升堂入室前的扫除障碍的工作”,因而,“必须有较大数量的人力从事超越基础研究之上的研究工作”。[1]那就是文本研究。这就把二者的辩证关系阐释得非常透彻,笔者非常赞同何先生的这个观点,并认为这仍然可作为确立古代小说研究重心的指导性意见。

回首学术史,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考据和论析孰重孰轻是颇有争议的老问题。汉儒“我注六经”与宋儒“六经注我”的殊途歧异,就是其表现之一。建国以后,“以论带史”的研究方法往往导致空疏学风,于是,拨乱反正后学界复有“回归乾嘉”的呼声,希图重建扎实的学风,考据因而又备受重视。如果不带偏见客观地看,考据和论析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考是论的基础,论是考的升华,亦考亦论方乃学术研究的佳境。由于存在的问题甚多,非一篇论文可以说清楚,本文仅拟聚焦古代小说文本研究领域超时空思想文化内涵解读层面,略抒一孔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二、注重古代小说超时空价值的探索

中国古代小说文本的价值,主要包括思想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等层面。这些方面的价值存在,可从两个时空层面视之:一是,在小说产生的时空中具有其思想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而置于当下社会背景视之,则已经时过境迁,成为陈迹,其价值也随之失去了现实针对性,打了折扣;二是,不仅在当时有价值,即使在今天,甚至在以后仍然具有其思想文化价值或审美价值。后者就是笔者所说的超时空价值,显然应更为重要,更有意义,价值更大一些,似应成为今后古代小说文本研究的重点。试举例略论一二。

(一)爱民思想的弘扬

无论哪个时代,当一个人手中掌握了一定权力的时候,作为一个集团的领袖,特别是作为一国之君主,是否爱民,是否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皆应该是其善恶、美丑的最主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小说文本中对爱民思想的弘扬也应该成为其超时空思想文化价值的最重要方面。这也是一个作家是否有社会良心的判别标准之一。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评价如此,对历代各级官吏的评价亦应如此,对当代的掌权者的评价更应该如此。从这个层面说,《三国演义》对爱民思想的弘扬特别值得称道,爱民的刘备形象应该是一个承载着作者乃至士林与大众社会理想、道德审美理想的文学典型。

作者浓墨重彩、情真意切地多角度铺叙刘备的爱民诚心,意图在于要树立起一个中国历史上也是中国小说史上前所未有的理想君王典型,而其“内圣外王”的具体而突出的表现,就是把爱民置于首位,当作头等大事,“携民渡江“的理想化情节说明,刘备的爱民程度超过了自己生命。作者通过百姓“无不下泪”、“无不伤感”,[4]来表明刘备的爱民举动在百姓中产生的心理效应。这是百姓拥戴刘备的关键原因所在。

与刘备的爱民思想相呼应的是诸葛亮的爱民表现与理想化效果:“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幸连年大熟,老幼鼓腹讴歌”等夸饰性描写,意在说明:社会上百姓中的弱势群体“老幼”都生活得这样好了,壮年人自不必说了。“鼓腹”乃物质满足,“讴歌”乃精神愉悦,二者兼有,说明百姓生活状态已经达到安居乐业的小康水准。

与爱民思想的弘扬相辅相成的是对害民思想的批判,这也是解读古代小说超时空思想价值的重点之一。就《三国演义》而言,爱民仁君刘备的对立面当然是曹操,在攻打徐州时“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等描写,就将其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同时,也要深入解读、实事求是地评价小说文本中爱民与害民交织的复杂情况。比如:《水浒传》中的宋江,其爱民应该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但其害民的行为,也要做出评价,不能视而不见,或替他开脱。其中主要有两个情节比较严重:

一是攻打大名府。在梁山进攻前北京城里庆祝元宵节的情景是“与民同乐”,[5]灯火的描写细腻而详尽,字里行间洋溢着太平富足的丰年景象,表现出大名府里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这可与《梦梁录》等书对当时繁华景象的记载相互印证。[6]可是,梁山军队攻进大名府后,却是到处放火:“此时北京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窜狼奔,一家家神号鬼哭。四下里十数处火光亘天,四方不辨。”连狱吏蔡福都于心不忍,求柴进“救一城百姓,休教残害”,“比及柴进寻着吴用,急传下号令去,休教杀害良民时,城中将及伤损一半。但见:烟迷城市,火燎楼台。千门万户受灾危,三市六街遭患难。……可惜千年歌舞地,翻成一片战争场。”这样通过战前与战后两个场景的鲜明对比,真实地表现出这场战争带给城中百姓的是深重灾难而不是安乐幸福。

二是逼秦明上山。作者在第三十四回借秦明眼睛这个内视点写道:“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人妇女,不计其数。”用秦明的话说则是“坏了百姓人家房屋,杀害良民”。这种残害无辜百姓的丑恶行为,竟然就是“宋江定出这条计来”,指挥手下人干的。那么其目的是什么呢?宋江自己跟秦明解释的理由是“因此杀人放火,先绝了总管归路的念头。”为了逼秦明造反以增加梁山的实力,宋江竟残忍地杀害“不计其数”的无辜男女百姓,这显然是应该否定的害民恶行。

由此拓展思路联想开去,从古代小说的描写扩展到社会历史现实,那些为了维护领袖的权威、保证集团的利益、甚至是打着爱国旗号而去损害百姓利益、危害百姓生命的行为,均是应该批判与否定的。在漫长的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历史长河中,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那样自始至终都把百姓的利益置于第一位者当然没有,即使在中国小说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当然,即使这样,也不能说刘备爱民是虚伪的,因为其中蕴涵着罗贯中所代表的历代百姓对掌权者的理想企盼,其超时空的思想文化价值是主要的,艺术上分寸把握的失度是次要的。如宋江那样以爱民为主、为集团利益而损害百姓利益为辅的领袖人物,虽然与刘备相比,只能是等而下之,处于第二层次上,但也是凤毛麟角,不可多得。居多数者是曹操那样的领袖,自我与集团利益居首,百姓利益次之。二者利益一致时,则打出爱民、为民的旗号,以迷惑大众,欺世盗名;二者利益发生矛盾是,绝对是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而维护自己所在的集团、党派利益。如董卓那样滥杀无辜、视百姓为土芥者,那是利令智昏、胡作非为的庸才,也是少数,不值得一提,但也要警惕这样的民族败类随时都可能出现的危险。这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者在解读内涵丰富的小说文本时应有的思想文化意识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因此说来,古代小说文本思想价值的超时空观照,应该把爱民、为民的价值观作为其评判的最高标准与终极目标,这方面的研究在执政为民、建构和谐社会的当下社会现实中仍然有着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二)民俗层面的沙里淘金

民俗,作为广大民间约定俗成的风习,既有进步的内涵,也有落后的糟粕;既有美的东西,也有丑的东西,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深入细致的分析。立足当代文化层面观照,古代小说中的某些民俗描写,既有封建性的糟粕,也不乏超时空的思想文化精华在焉。特别是于当代仍然存在的民俗现象,更应该细致地辨析,挖掘其中的真、善、美价值,扬弃其中的假、丑、恶糟粕。比如:《镜花缘》中的一系列社会风俗描写,其中有的已经时过境迁,如“殡葬选风水”、“将子女送入空门”、“争讼”、“三姑六婆”、“后母”、“妇女缠足”、“算命合婚”等即是。其中亦有超时空文化价值存焉,如第二种:生子女“富贵家必猪羊鸡鸭类大为宰杀”以庆贺;第五种:“屠宰耕牛”;第六种:“宴客珍馐罗列,穷极奢华”;第十一种:“最尚奢华”等即是如此。这些描写对当下“吃风大盛”、动物保护等领域就有针对性的批判意义。总而言之,其所言世俗弊端中“嫁娶、殡葬、饮食、衣服以及居家用度,莫不失之过侈”[7]等现象,移到当下社会观照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样看来,《镜花缘》批判世风恶俗,褒赞俭朴民风的思想文化内涵,在当下就仍有其超时空的文化价值。

(三)读书风气的倡导

提倡读书,赞美好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是判别国人素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从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8]等经典名言,到“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等前贤的好恶倾向,便可见其一般。古代小说中的一系列作品,均注重这种读书好学风气的提倡与赞扬。这也是解读古代小说应该关注的重点之一。比如:《镜花缘》中黑齿国“无论贫富,都以才学高的为贵,不读书的为贱。……不论男女,自幼都要读书”的风气,就大大强于以金钱、权势为贵贱标准的时风。“淑士国”中“要好儿孙必读书”的城门金字对联,不仅体现了作者弘扬读书风气的宗旨,也可视之为万世不易的至理名言。其中一系列详尽的各个层面的普及性的好学读书景象的描写,更值得继承与发扬,其当代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具有着特殊的针对性与借鉴意义。这也是《镜花缘》超时空的文化价值之一。

三、研究者独立品格乃未来学术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前瞻中国古代小说文本研究的未来,的确是有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何满子先生等具有前瞻眼光的学术前辈当年提出的一系列建设性意见,现在仍然具有启迪意义与指导作用。

学术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研究队伍的学术品格与学术素质。从研究者主体素质层面言之,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要坚持陈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9]没有独立思考的学术品格,没有必备的独立人格、学术素养与学术眼光,一切都会终成虚话。与何先生等老一代学术前辈相比,就目前的博士生队伍整体看,似乎缺少从小学即应开始的独立思考等精神品格的培养环境,缺少幼年即浸润于古代经典之中的学术氛围,缺少背诵经典的“童子功”,缺少如司马光“年十五,书无所不通”[10]般的早慧与广博。这都需要研究者主观上认识到问题之所在,然后有意识的弥补。

从大学教育体制等客观方面看来,也仍然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也有不少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蔡元培先生曾指出:“近代思想自由之公例,既被公认,能完全实现之者,厥惟大学。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掣。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而一任学生之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11]胡适先生也指出:“学校是发展人才的地方,不是为一宗一派收徒弟的地方。”[12]

蔡元培与胡适都是为中国现代大学体制的创建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这些精辟见解,都在说明着大学教育的本质,说明着与世界接轨的、蕴涵着人类智慧结晶的规范的大学体制的建构,独立思考、自由思想、学术自由等学术氛围的营造,对其中的教师与学生独立品格、学术素质的培养是多么重要。而当下的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们要想立足于世界学术之林,又是多么艰难,必须要多付出几倍的努力才可能成功。

当下固然有电脑查找等超越前人的便利条件,但这也带来了时人的依赖性与懒惰性,下笨功夫的少了,读书风气淡薄了。其实搞学术研究,还是需要把经典文本装在自己脑袋里的笨功夫的,只有头脑中存货多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才可能忽发奇想地产生新观点。这种人脑的联想、比较、整合、忽发奇想等难以捉摸、难以说清等一系列加工过程,绝对是电脑所无法代替,也替代不了的。这既需要“熟读唐诗三百首”的基础与功力,也需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功夫在诗外”的博学与识见,还要有超越功利的沉浸书海、自得其乐的痴迷状态。不然,侈谈创新、空喊超越,即使论著统计数字在不断提高,那也是人为的政绩工程般的虚假繁荣而已,与真正的学术进步恐怕是不搭界的吧?

[1]何满子.何满子学术论文集:上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125,123-124.

[2]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2761.

[3]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7:1837.

[4]三国演义会评本[M].陈曦钟,等,辑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5]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吴自牧.梦梁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3-4.

[7]李汝珍.镜花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8]论语[M]//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2459,2481.

[9]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M]//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46.

[10]苏轼.司马温公行状[M]//苏轼文集:第二册.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491.

[11]蔡元培.大学教育[M]//蔡元培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8:507-508.

[12]胡适.今日教会教育的难关[M]//胡适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833-834.

猜你喜欢

超时空爱民学术
看见过去的超时空之镜
李爱民美术作品
超时空火星
清爽细腻,着重对细节的解析 Tara Labs(超时空) The EROS LE
触摸俄罗斯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超时空召唤门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