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2013-04-11熊德兰
熊德兰
(许昌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已经渗透到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今社会中最重要的新型资源。信息素养反应了人们对信息的认知、获取、分析和利用的能力,逐渐成为信息社会个人生存和发展中最活跃也最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大学生是信息时代的主要使用群体,是国家信息能力的骨干力量,其信息素养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信息社会发展的潜力。因此,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从信息素养的内涵、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探求通过国际通识教育理念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新思路,并提出适当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以期对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帮助。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问题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并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及技能”[1]9-14。2000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将信息素养解释为“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2]24-29,并提出了学生具备信息素养的5项标准、22项表现指标和85项具体表现成果。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我国学者对信息素养的讨论和研究进入高潮,涌现了一批颇有代表性的专家和学者。王吉庆教授在《信息素养论》中指出: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3]10。姚建东则认为: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从事信息活动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4]39。
由于研究者所持有的视角或观察的维度不同,国内外对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会做出不同的阐释。可见,信息素养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多维度、多元化的综合性概念,具有多学科交叉特性,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动态变化,并渗透和影响着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实际上,信息素养是在个人学习和运用信息的实践中长期积淀而形成一种内在素质和修养,体现到个人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社会成员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首要条件,是社会进步和稳定发展的基础。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应用的不断突破,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面临着加快信息化进程的形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的战略目标,把“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作为战略主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信息化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多处提及信息、信息化、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并创造性地提出“四化”同步发展。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人们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和生存能力,是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因此,开展大学生信息教育、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趋势和重大问题。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是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三)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强调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相关内容与课程。不少教育工作者及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5]50-52。郭太敏提出了信息素养一体化教育体系[6]102-104,李智晔提出了“三层次四年一贯制”培养模式[7]999-1001,在改革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智能终端产品的升级换代,信息素养的教育内容亟待完善,信息道德、信息法律法规等问题日益突出,各种考试舞弊、科研学术不端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面临新的问题和考验。
第一,教育理念失衡。目前,我国高校主要通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等课程来普及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但这种培养思路还停留在传统思维层面上,只是教育工作者或教师单方面的美好设想,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主观能动性。这种教育理念的失衡导致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缺乏整体思维,不能有效解决信息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冲突和矛盾。
第二,教学模式单一。国内高校一般重视专业知识、理论课程教学,往往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内心期望关注较少,尽管近年来提出了很多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德育等新思路和新举措,但是,选修课程、应付考试、修够学分、顺利毕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和方式。这种沉重乏味的形式往往忽略了教育本质和原本美好的教育理想,导致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倡很响亮、培养很空洞”。
第三,培养目标模糊。学者、教师和学生对信息素养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学校在设置相关课程时,对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太笼统、太模糊,如培养学生的高效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何谓高效、所需何种信息呢?信息素养作为一种内化的能力和修养,是通过日常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
第四,课程安排不够系统。目前,一般高校是将“信息检索”、“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软件应用”等相关课程作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这些课程会在一定程度提高大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但不够系统全面,针对性不强,学生掌握信息检索工具、Word文档编辑处理等信息技术,缺乏对信息技术背后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这对其后续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发展是很不利的。
第五,缺乏学生测评和自我调节机制。信息素养要培养的是作为自然人的大学生对信息的感知、洞察、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属于学生个体的内在素养和潜能。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对自己的信息素养进行测评,并根据自生发展适时调节。
二、国际通识教育理念
(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源于国外的“general education”,一些学者把它译作“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等。自19世纪初美国Bowdoin College的A.S.Parkard教授首次提出并逐步发展起来,现在已经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8]12-14。通识教育区别与分科分类严格的专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因而,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功利性的、实用性的教育,而是要你回到人之为人的根本。其目的在于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起点,通过不断学习获得知识,扩大知识面,不仅要掌握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善于融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便于今后的发展和学科的拓展。
(二)国内通识教育内容及课程安排
近年来,国内高校纷纷引入通识教育,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复旦大学还成立通识教育研究中心,定期开展通识教育专题讨论,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效果[9]22-29。这些学院采用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理念,探索高教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模式。但在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推广还存在一些实际的困难[10]2-4。实际上,目前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理念的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二者均是以学生为本、重视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但是,素质教育强调更多的是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教育的实施形式,而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包括对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和教育方式的把握,更注重对大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的锤炼。因此,素质教育可以渗透到通识教育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是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另外,国内高校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程可以看作是通识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等,高校内相关的社团辅导课程、专题讲座、科技竞赛等也可以看成是国内高校通识教育的途径之一。
(三)通识教育理念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的意义
杨振宁教授曾经提到“文化自觉”,就是强调一群道德上、知识上、品性上崛起的人才是民族兴旺、国家崛起的真正所在。通识教育的根本是思考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中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在知识大爆炸和全球网络化的信息时代,这些能力才是当代大学生最缺乏而又最应该具备的。因此,通识教育理念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不在于图书馆资源的多少、所开设课程学时量的多少,而是要让学生产生对信息的渴求和信息使用的共鸣,建立辨识信息、使用信息、创造信息的行为能力。信息素养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氛围。普通高等教育中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急需一种全新的理念去指导、改革,通识教育恰好为信息素养培养提供了观念更新、资源整合的有利条件和系统思维。因此,研究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十分必要。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信息素养培养途径
(一)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分析
根据通识教育理念,信息素养培养应该着眼于信息社会背后深层技术及其内在发展动力,强化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感知、应用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主要有信息技术相关的硬件、软件与人三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三个要素之间必须十分协调地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效能,达到预期目标。硬件是对信息技术相关的物理设施,包括信息存储设备,信息传输设备,信息输入、输出设备以及信息处理设备等几类;软件是在信息技术系统中,如何控制和使用硬件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播及产生信息;人是信息社会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保证信息技术协调、正常发展的基础。
分析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就是要结合大学生个人特点、专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确定哪些应作为其必备的信息素养,哪些是其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比如,了解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的用途、使用范围等应该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这保证了他能在随时随地利用现有条件获取信息。但是,支撑这些信息传播技术(如蓝牙、WiFi)的协议、传播方式等就应该是通信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因此,信息素养培养目标会因为专业不同而不同,也会因为个人兴趣爱好不同而不同。但是,要培养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人,信息技术相关的基本常识、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信息技术有关的法律与道德常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信息素养培养途径
第一,健全机构,完善测评机制。信息素养培养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即不同于普通公共课程,也不同院系内部专业课程。如果成立专门的信息素质培养工作小组,明确其职责,制定学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总体目标,便于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将信息素养培养和课程能力目标结合起来,完善以课程为基础和以学生为基础的测评机制,对于特定课程制定专门的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学生在入学初、学期初、学期末等不同时段进行自由测评。工作小组可以建立学生档案,详细记录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及学业发展状况。
第二,自主教学,强化课程间渗透。学校应该提高对教师教学能力和考评方式的信任度,给授课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信息素质培养涉及多个课程间的渗透,如果打破传统学期阶段模式,可能更容易形成信息素养的综合性认知。比如,在第一学期讲授的信息技术知识,其中信息检索技术和科技文献写作部分,学生基本上没有任何感觉,但是,对于大四学生要撰写毕业论文,就会觉得这些内容十分重要。
第三,依托课程,注重基本能力培养。信息素养培养可以依托一门课程,但授课方式、授课内容不可调整,也可以跨学期、跨学年开设。我们暂且将课程名定为《信息技术概论》,与普通的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技术课程不同,该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新兴领域、信息表示、计算机技术、程序开发思想、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信息检索、信息安全和信息时代的社会问题等知识模块。信息素养培养要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重点对大学生阅读力、思考力、洞察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第四,加强法律意识和信息道德培养。网络文化、信息过剩给传统的道德观念带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等虚拟空间;计算机病毒、恶意信息肆意散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信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个人信用和知识产权受到极大考验。信息道德和法律教育已经成为信息素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加强大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具有深远意义。
四、结语
通识教育首先重视学生的人文塑造、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突出培养完全人格和责任的自然人,其次是培养人的能力素质、专业知识。尽管在当前普通高校教育教学中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运用通识教育理念,实现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和课程改革还是很有必要的。正如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教师也不仅看所教的课,更要关注上课的人。信息素养是培养大学生在信息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是高等学校应该站在国家崛起、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及学生未来人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当前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核心竞争力。
[1] 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2] 何高大.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2(3).
[3] 王吉庆,钟启泉.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 姚建东.信息素养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 康慕云,陈 勤.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12(6).
[6] 郭太敏,曹志梅.大学生信息素养一体化教育体系及其构建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2).
[7] 李智晔.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转换与创新[J].情报科学,2007(7).
[8] 张寿松.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0).
[9] 甘 阳.通识教育:美国与中国[J].复旦教育论坛,2007(5).
[10] 李 丹.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