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利产业化的运行机制的构建及对策分析

2013-04-11庄小将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专利技术产业化专利

庄小将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系,江苏 淮安 223003)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济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是我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采用粗放型经济模式,各种环境污染及自然资源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我国企业就必须掌握和控制关键领域的知识产权,形成自己产品的核心技术从而形成有自己影响力的产品竞争力。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都是依赖国外的技术转移,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上看,我国专利申请总量从2001年度的20万件到2011年度的163万件,增加了8倍,专利申请量增速位居世界首位。另外我国科技人员的总量、科技成果产出在世界上排名也是名列前茅。但是我国专利的转化率在世界上还是比较落后,特别是产业化水平更低。我国专利转化率一般只占到20%左右,而美国达到了80%以上,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专利闲置浪费问题非常严重,从而影响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改变这种高专利、低转化的现状,已经成为我国知识产权局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大量高质量的专利及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 专利产业化内涵

对专利产业化的理解,首先要分析专利的概念,专利是一个法律名词,是法律授予发明者的一种专有权,其他技术工作者可以通过文献来查阅专利,但是不能直接使用这种专利,只有通过专利所有人的许可才能使用。这种专有权可以转让,也可以许可使用,其具有独占性。

产业化是将某项成熟的专利技术,通过专利权人或者专利实施主体的行为来进行技术扩散,可以转让给生产企业,并把这项专利生产出新的产品,使之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黄洪波(2011)[1]28-30认为专利产业化是从专利技术入手,经过转移实施和自我实施两种方法达到专利技术产品化、市场化和规模化。因此产业化就是将专利成果转化为商品化的过程。一般来说,专利产业化首先要使专利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也就是产品化的过程。这一阶段经过了试验、开发到产品生产的过程。第二形成系列专利,并生产出系列商品。第三对生产相似商品的企业进行产业化集聚,从而形成产业化[2]205-207。

基于以上的分析,专利产业化是专利经过开发、扩散及流通的过程,形成一种首创性的新产品,并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从而形成了规模化生产的过程。

三、我国专利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总体创新能力不足,并且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特别是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使得我国专利产业化存在大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专利质量不高

2012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1.7105万件,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专利总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国外专利申请的情况来比较,我国专利申请的质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专利申请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申请的专利中很多是创新专利,这些专利技术还是缺乏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产业化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市场风险的。因为在产业化过程中,由于大量相关产品的生产及配套产品的生产,很可能会侵犯到别人的核心技术。另外我国的科研机构由于经费、技术、人员上的因素,很难开发出系列发明,而产业化必须要有系列的发明专利,因此我国专业产业化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非职务发明专利转化困难

我国每一年申请的专利中,非职务专利申请量占到64%。非职务发明的专利一般都是自己相对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发,很多专利在研发的过程中都没有进行调研和分析,因此很多非职务发明专利在技术及市场上并不很成熟,它们很难从事批量生产。特别是非职务专利成果分散,以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申请为主。一般来说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容易被人仿造,企业把它们转化商品的风险太大,从而抑制了非职务发明专利的转化。从而使大量的非职务专利被搁置,大量的非职务专利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三)国外技术优势对我国专利的制约

由于国外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他们具有极强的技术创新优势,因此其占据了创新的先机。这使的它们能够获得很多技术创新方面的专利。特别是WTO中的部分知识产权规则对发达国家更具有优势的。而我国现阶段,对知识产权制度在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特别是利用外部资源还是自我创新方面,大多数企业还是采用国外成熟的技术进行生产,而没有进行自身的技术创新。还有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很多发达国家,因此国外的技术优势对我国专利的发明带来严重的影响。

四、专利产业化的运行机制的构建

基于专利产业化内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专利要产业化动作,必须构建专利化运作机制。本文认为专利产业化的运行机制的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出的效益为目标,通过法律和制度来进行保障,以专利技术为支撑的运行机制。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构建专利产业化的运行机制[3]99-104。

(一)风险共担机制建设

由于专利在产业化过程中会存在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融资风险及市场风险。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机制来应对专利产业化过程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来保证专利产业化能够成功。一般在风险控制体系中,要加强信息对称,促进信息的交流,能够保证成熟的专利技术进行产业化,从而减少产业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一般专利在产业化过程中,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控制风险。第一,促进科研机构与保险机构的联系,对专利技术进行保险,这样可以将部分专利产业化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第二,将专利技术资产化,可以将专利作为技术入股,保证技术与生产的联合,促进技术人员参与到生产中去,可以分摊风险。第三,发展风险投资,让风险投资与企业共同来分担风险,利用风险投资成熟的管理制度来控制风险。最后,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信用体系的构建,减少专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信用风险。

(二)激励机制建设

专利产业化存在很大的风险,导致专利产业化的程度不高,基于这方面的问题,政府应该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来支持专利产业化的发展。政府应该从财政支持政策、税费优惠政策及进出口政策等多方面对专利产业化进行扶持。首先政府应该设立重大技术创新基金,设立促进专利实施专项资金。通过贷款贴息、风险担保、风险投资、奖励等各项措施来保证专利产业化的顺利实施。另外还要加强对专利申请的费用减免政策,加大对发明专利资助的力度,促使更多的企业将技术创新转化为专利的申请上来。其次政府对专利产业化的企业出台税费优惠政策,可以按规定据实扣除专利申报企业当年发生的技术创新研发费用。最后,政府应该提供进出口政策。鼓励专利产业化企业,对核心元件的共性技术进行技术引进,特别是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对技术进口,应该实行退税、补贴制度等优惠政策。

(三)人才激励机制建设

专利的研发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协同研发,因此要加快科技人才市场建设,保证科技人才能够自由的流动,可以形成动态的专利研发团队。建立区域人才的数据库,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流动的政策环境。鼓励人才柔性流动,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推行科技人才兼职兼薪制度;建立用人单位的人才评价制度,科研机构及用人单位的资金分配制度,进一步提升科技人才的活力。建立一套知识产权奖酬体系,对进行发明创造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进一步挖掘科研人员的潜力。充分激发技术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对职务发明人给予奖励和报酬。

(四)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设

政府应该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通过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来追踪国内外知识产权领域发展的新动向。通过对行业进行分析,为专利所有人预测技术发展趋势,指导科研机构与企业技术部门的技术研发活动。指导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防止对专利的研发的申请过程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因此,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应该对知识产权状况进行检索,避免侵犯他人专利或引进无效专利;第二,对出口的新产品,应该注册商标,保护自身产品的知识产权。最后灵活运用各种知识产权制度及法规,从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防止侵犯其他人的知识产权。

五、专利产业化的对策分析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国专利在产业化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利用政策法规和各种激励机制调动各个主体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构建一个完整的专利实施和产业化体系。

(一)建立专利产业化的专业中介机构

现在很多企业研发前的信息查询和专利检索工作,以及所要研发的技术的前景都是通过企业自己的力量来进行检索和调研。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很难对一个行业所有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因此企业在进行决策时还是存在很大的风险。为了保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实施,应该建立专利产业化的专业中介机构,通过专门的机构为它们提供市场分析和预测信息。首先,大力扶植和发展各类专利中介服务机构,为它们提供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扶持,同时为它们这些机构培养足够的人才,来提升这些机构的服务能力。其次对专利事务所进行改制,理顺专利代理服务体系;通过分离,调动专利代理人的主动性,进而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特长的专利代理人。最后,建立知识产权协会。鼓励信誉好的专利服务机构进行联合,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

(二)完善专利产业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专利产业化的前提是要具有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应该构建国家法规、地方性规章及制度组成的一个法律法规体系。认真实施《中国专利法》、《关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专利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专利保护条例》、《专利管理条例》等法规,提高专利的实施率。建立各项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加强对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保护,通过调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继而提高专利产业化的可行性。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制定一些与企业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政策,特别是对一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进行转化的政策,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构建设,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管理,真正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促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达到企业的发展,而不是搭便车的方法非法获取其他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

(三)专利产业化专业人才培养

专利产业化最重要是人才的培养,只有具有足够的人才,专利产业化才能成功。因此可以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为企业培养更多的知识产权人才。可以在部分高校里设立知识产权相关的专业,培养既具有技术背景又精通国内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及实务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可以对部分优秀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送到国外进修,掌握国外最前沿的知识产权相关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适应我国企业专利增长过程对知识产权以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四)加快专利产业化创新基础建设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更加重视创新促发展。因此应该建立创新主体服务设施,国家的创新基础设施包括能够使每一个企业都能使用的公用图书馆、公共实验室等有形设施。我们需要通过对专利产业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把科学工作者、技术人才联系到一起,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新思想,并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通过专利产业化基地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使之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1] 黄洪波, 宋河发,曲 婉.专利产业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8).

[2] 高晓奇, 关永宏, 罗 艳.论广州专利产业化基地建设[J].科技管理研,2008(4).

[3] 金海军. 我国专利、专利产业化的现状及其原因探讨[J].中国软科学, 2004 (1).

猜你喜欢

专利技术产业化专利
专利
全新充电专利技术实现车队充电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镁冶炼专利技术研究
发明与专利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重复数据删除专利技术综述
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