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知识”到“生成知识”: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
2013-04-11戴登云
戴登云
(西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从“学习知识”到“生成知识”: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
戴登云
(西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学习美学的困难,根子在于学生对“美学知识”的错位认知: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仍习惯将“美学知识”视为是一种“现成知识”;事实上,“美学知识”乃是一种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历史认知和理论思考来予以反思的“生成知识”,具有生成性和未知性。因此,美学教学要收到实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变“认知”美学知识为“反思”美学知识。
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现成知识;生成知识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行课程体系中,“美学原理”课恐怕是最让学生感到头疼而望而生畏的课程。学生们对它的共通感受是:抽象、晦涩,脱离审美实际,缺乏阐释力。由此便造成了学美学的普遍结局:学美学没什么意思,学美学没有什么用处,学美学毫无意义。
如何改变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学美学“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样一种尴尬现状呢?是“美学原理”这门课程的知识构成本身有问题,还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够高,抑或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欠缺?本文将对此作出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学习的悖论
最初,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自己对美学的印象与诘难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作出这样的结论之前,他们恐怕从来就没有想过,事情的责任或许并不单纯在美学一方,很有可能,自己的学习方式也出现了问题?
当前,本科学生的学习方式到底有什么问题呢?难道他们学美学的方式错了?或者,学美学还需要一种特殊的方式?
其实,学习美学并不需要一种特殊的方式。事情的真相毋宁是,我们通常所以为的“学习”,根本就不叫“学习”。或者说,我们通常所习惯的学习方式,其实根本就不是恰当的学习方式。只不过人们习惯成自然了,以致它成了一种普遍通用的并被人们当成是普遍有效的学习方式。
原因是为什么呢?为了便于讨论,让我们来听一个有关苏格拉底的故事。
有一天,苏格拉底和美诺一起讨论“美德是否可以教”这一问题。像往常一样,这样的讨论照例很激烈。一开始,美诺坚称他知道什么是美德。可听他讲了一通之后,苏格拉底却说,美诺啊,你讲的只是各种各样的美德,而并没有讲什么是美德本身,或者说,作为普遍的美德。于是美诺问道,苏格拉底,那你倒是知道什么是美德吗?苏格拉底说,我不知道什么是美德。美诺一听,心想,苏格拉底说他也不知道什么是美德,却和自己一起大谈什么是美德,这不自相矛盾吗?看来苏格拉底也露出破绽了。于是,他马上反问道:
苏格拉底啊,你到哪条路上寻找对其本性你一无所知的事物?在未知的领域中,你拿什么作为研究对象?即使你很幸运,碰巧遇上了你所探求的东西,你又怎样知道这就是你所不知道的东西呢?
苏格拉底回答说:
美诺,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知道吗?你引入了一个极其麻烦的议题,即一人既不能研究他所知道的东西,也不能研究他不知道的东西。他不能研究他所知道的东西,因为他知道它,无需再研究;他也不能研究他不知道的事情,因为他不知道他要研究的是什么。(柏拉图的《美诺篇》80E以下)[1]
这就是苏格拉底所提出的著名的“学习的悖论”。该如何看待这一悖论呢?仔细分析美诺和苏格拉底的对话,显然,他们都预设了一个共同的前提,这一共同的前提即,对“知识”作了一个二元对立的划分——“已知的知识”与“未知的知识”。
本来,将知识分成“已知的知识”与“未知的知识”并没有什么错,问题是,究竟什么是“知识”?显然,在美诺和苏格拉底的对话中(至少在对话开始时是如此),两人都把“知识”当成了一种对象化的、现成的、本质同一的、永恒不变的东西;而没有意识到,“已知的知识”与“未知的知识”,其性质可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确可以将“已知的知识”视为是某种对象化的、现成的、本质同一的、永恒不变的东西;但是对于“未知的知识”,则不能简单地这样看了。因为“未知的知识”往往更多的是生发着的知识、语境中的知识。如果把“未知的知识”也视为是某种对象化的、现成的、本质同一的、永恒不变的东西,在逻辑上,我们自然会陷入“学习的悖论”。但如果我们持另一种知识观,那么,所谓“学习的悖论”就不成其为悖论了。
然而,人们在事实上的确遭遇了“学习的悖论”。这表明,直到今天,人们可能仍然混淆了两种不同的知识,因而搞错了学习不同的知识的方式。
二、美学作为一种生成知识
“学习的悖论”与学习美学的尴尬状况有什么关联呢?其关联就在于:至今人们仍习惯将美学当成是一门现成的学科——即隶属于哲学的分支学科,又将美当成是一种现成的本质知识——美学就是要回答什么是美的本质。于是,一种讲述“对象化的、现成的、本质同一的和永恒不变的知识”的教材编写模式便出来了,而将美学当成是一种对象化的、现成的、本质同一的、永恒不变的知识来学习的思维习惯也就形成了。[2]这自然就产生了“学习的悖论”:那种与个体的生命体验有着本体关联的、活生生的、丰富复杂的审美感悟,被抽象成为某种本质不变的、对象化的知识原则;而由此原则出发,不仅无法阐释活生生的审美现象,更重要的是,无法由此“已知”推导出更多的有关美学的“未知”。然而美学何尝只是一种现成的知呢?
事实上,从“已知”、“未知”角度来谈论知识问题,本身所涉及的就是有关“知识的生成”问题,而不是有关某种对象化的、现成的知识的“认知”。而要从某种“已知”的东西中生发出某种以前未知的“新知”,认清“知识”的本性,将是很重要的。
“知识”具有什么样的本性呢?大体而言,可以将知识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对象化的知识,它是技术学科、自然学科、人文学科都要涉及的层次,只不过不同的学科涉及的广度不同而已;二是理论的和书本的知识,主要指文献传承的知识,不同学科涉及的深度不同;三是自反关涉的、或本体化的知识,主要是人文学科和宗教涉及的领域,大都涉及困扰人的永恒问题。对于这些不同层次的知识,应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一是事实层面的知识,把知识当成是一种对象化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东西,采用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与二值逻辑就可以了;二是理论层面的知识,它受历史语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需要学习者具有一种历史意识、阐释学意识、对话的态度和反思的思维方式;三是自反关涉的、或本体化的知识,它与个体的生命体验有着某种非此不可的存在论关系。为领会此关系,所有事实层面和理论层面的知识都成了思考主体的思想资源。因此,它需要学习者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生命感悟),对所有困扰自己的永恒问题进行境域式的、发生式的本体反思。
对照上述划分标准,美学对应于哪一个层面的知识呢?表面上,作为一门现成的学科,美学肯定有着自己的现成的研究对象、边界、问题和方法。然而事实上,由于美学不仅要处理客观存在的“美”,而且还要研究有关“美”的主观感受;尤其是,美学要研究一种最高层面的“知”——即通常所说的“终极关怀问题”——而这一终极关怀问题从本性上来讲又是不断变动、不断生成的,它具有一种终极的不可知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美学知识就成了一种自反关涉的、本体化的知识,它是一种最高的“知”。
厘清了美学知识的层级属性,我们也就能够把握本科学生学习美学课程的尴尬境遇了。由于受“概论、原理+通史”课程体系的影响,大多数同学在初学美学时,总是习惯于接受一些对象化的、现成的、本质同一的和永恒不变的“知识”,而不知道美学知识的属性完全不同,学习它需要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3]由此造成学习美学课程“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尴尬情形,就成了必然的结局。
三、基于“生成知识”的美学课程教学改革
找到了本科生视美学课程的学习为畏途的真正原因,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了。首先,我们要客观地承认,本科阶段的同学,人生体验不足,阅读经验缺乏,尤其是不具备有关美学的理论的和文献的知识。这时,要顺利地将他们引入美学的大门,可以以美学教材为蓝本,梳理出一个思考美学的红线,然后以问题为导引,以古今中西的美学经典为思想资源,围绕一个个专题式的问题核心,精选若干相互关联、相互引发的文献,将它们编排在一起,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体会,逐渐领会美学知识的知识本性。
其次,引导学生以中西艺术历程为参照,以自身的人生体悟为基底,逐渐获得一种思考美学问题的历史意识、阐释学意识、对话的态度和反思的思维方式。
第三,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认清“知识”的本性,领会真正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思维习惯,改变学习方式,把接受现成的美学知识转变成思考没有终极答案的美学问题,最终形成自己对美学的真知。
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相信同学们不但不会认为美学知识抽象、晦涩,脱离审美实际、缺乏阐释力;相反,他会在学习美学的过程中,很快在思维层面上获得一种“本质的变更”,在知识视野的层面,促进自己超越专业化的局限,产生对整体世界的自觉。由此在进一步形塑自己的差异性和个体的自由的同时,树立起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具备的“核心价值理念”,超越一己的价值关怀,促进文化共同体的凝聚。在此基础上,它还会学会自觉地摆脱专业主义、功利主义、技术主义和从众主义的倾向和心态,训练出自己的独立意志,发现人生的价值与生活的真谛。最终,以一己之力(意志、精神),承担起历史、传统、人性、天地带给人的生存境界与终极压力。因为这就是美学这个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和所要求的品质。
四、结语
事实上,“什么才是真正的学”这一问题,绝不只是古希腊哲人才关心的问题。古代中国的圣人早就对之作了沉思。《论语》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就是明证之一。[4]
在这里,孔子没有强调“去学什么”,也没有强调具体的怎么学,而只是讲了“学“本身,即“学”这样一个原发的现象或状态。以否定的方式讲就是:“学则不固”,以肯定的方式讲就是指进入到一种时机化的境域之中。它破除对现成者(不管它们是物质性的还是观念性的)的固执,引人入境。
由此我们可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的内涵:“学”一定处于“已知”与“未知”还未从逻辑上割分的状态,即一种原发的“过去”与“未来”相交而维持着的“当下”之“中”。这样的学本身就会“时习之”,也自其本性就要求“反”和“复”,以“见天地之心”。[5]这重复并非只是重新找回和维持那已学者,而同时就会引出新的可能,“温故而知新”,在中节应和之中摩荡不绝。如果没有这乐声一般氤氲相揉的时境,则学无可能。因此学境本身总走在所学者之前,以其乐境时境“诱人”,使学者悦之。“学”既是如此奥妙,怪不得它成为引领《论语》全书的首要核心。
简言之,“学”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使人超出一切现成者而进入一个机变、动人和充满乐感的世界。
[1]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1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05-506.
[2] 张 法.美学的中国话语:中国美学研究中的三大主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33.
[3] 甘 阳,陈 来,苏 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导言[M].北京:三联书店,2006:1-8.
[4] 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29-244.
[5] 王情香.基于学生满意度的教学型高校教学质量的实证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5):146-148.
[责任编辑邓杰]
FromRememberingDoctrinestoGeneratingKnowledge:TeachingReformintheAestheticsCourses
DAI Deng-yun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School of Southwest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0041,China)
It is argued that the difficulty in studying aesthetics lies in misplaced cognition to the Aesthetic knowledge. Most of the students used to consider the Aesthetic knowledge as a ready-made knowledge. But in fact, it is a “Building Knowledge” that requires a student to reflecting and generating through mobilizing his own aesthetic experience, knowledge of historical cogni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theoretical thought. Aesthetics is a building, and unknown knowledge. The primary task of the Aesthetics Teaching reform is to change the students' study habits, changing Cognitive aesthetic knowledge to rethink aesthetic knowledge.
aesthetics teaching; existing knowledge; generating knowledge cognition in the context
2013-07-17
2011年度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子项目“民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文本细读研究”(川教函[2011]659号)
戴登云(1972—),男,四川泸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方诗学、美学研究。
G423
A
1674-5248(2013)06-01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