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川陕苏区邮电事业的发展
2013-04-11代维,李锋
代 维,李 锋
(1.西南民族大学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2.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川陕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由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川陕边区人民创建的较为重要的一个革命根据地。1932年10月,工农红军第四方面主力部队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出发,利用当时四川军阀混战、守备力量空虚有利条件,在陕南和川北革命组织的配合之下,历经两个多月的艰苦战斗进入四川境内,于次年元旦前后迅速解放通江、南江和巴中地区,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经过土地革命和苏维埃运动,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敌人“三路围攻”和“六路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事业不断发展,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苏维埃政权。在鼎盛时期,根据地面积一度达到42000平方公里,域内辖人口七百余万,成为拥有23县1市的红色苏维埃政权。从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到1935年3月底四方面军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强渡嘉陵江撤离根据地,挥师西进,[1]在其存在的两年多时间里面,川陕革命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为了应对革命斗争,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根据地建设过程之中,苏维埃政府始终重视邮电事业的发展,并将其作为支援革命斗争、便利群众生活的重要手段。为此,川陕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发展根据地邮电事业,改善根据地落后的通讯现状。
一、组建完善的管理机构
川陕革命根据地偏居一隅,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城市。作为苏区核心区域的通、南、巴地区位于大巴山、米仓山山麓,域内更是大山横亘,山峦重叠,断崖壁立,沟河纵横,邮电通讯事业十分落后。红军入川之前,通、南、巴地区仅有巴保路(从巴中至阆中保宁,此线为县内通向外界的主要干线)、巴石路(从巴中至达县石桥河)、巴南路(从巴中至南江)、巴通路(从巴中至通江)四条干线邮路,一条乡村邮路。电话线路仅有一条于民国八年五月(1919年5月)建成的通讯线路,由当地驻军纵队长郑启和负责架设于巴中,途经恩阳河、尹家铺再至阆中,主要供电报局使用,并兼顾军队使用。同时设立巴中三等乙级电报局,属交通部川康藏电政管理局垂直领导,为该地区最高管理机构。在地方上设立有乡村电话管理所,选址于文庙内,为地方电信机构,一切经费由县政府支付,接受县政府直接领导。所内设有交换站1个,为县上主要机关单位及区署、乡镇公所提供免费电话服务,但不对外营业。[2]369
根据川陕革命根据地邮电事业落后现状和面临严峻革命斗争环境的实际情况,同时配合军事行动,发展经济和便利苏区群众生产生活,苏维埃政府开始对原有邮电事业进行改造,首先对原有管理机构进行整顿,组建新的管理体系。1933年春,当红军解放通、南、巴地区后,即迅速成立了川陕省委和川陕苏维埃政府,并在通过的《川陕省苏维埃组织法》中对邮电管理机构和其所对应的职责做出了具体规定说明。法令规定,即时组建省苏维埃交通委员会,省苏维埃交通委员会为本省邮电事业最高管理机关,其所属电报局负责“安置电杆,架设电线”,县交通局办理“赤色邮政电报和交通站”,赤色邮政局则“专门传递赤区各地信件”。[3]148根据《川陕省苏维埃组织法》的邮电事业相关规定和1933年12月川陕省巴中道会议精神,苏维埃在根据地内省、县、区先后组建了邮政局、交通站和邮政代办所。省赤色邮政局设于赤江县城(今巴中市通江县)鼓楼街书铺内,区乡设有交通站和代办所,负责办理本辖区邮政业务。县邮政局一般设置有工作人员十三人左右,其中包括局长、文书各一人,余下则为工人和投递人员。
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原有邮电事业落后于革命需求。1933年底,川陕省巴中道苏维埃主席联席会议召开,会议对于进一步发展苏区邮电事业做了详细具体安排,要求各级苏维埃马上把邮电局等管理机构设置好,工作人员需要增加,“随时训练,加紧他们的工作,各县各区……要在各交通要道设立交通网”,[4]努力发展根据地的邮电事业。
经过苏维埃政府的努力,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伊始,各级邮政管理机构也随之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是苏区邮电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完备的管理机构支持下,覆盖整个革命根据地邮政事业迅猛发展。
二、构建无线电讯电话网络
自红军入川建立革命根据地,苏区通讯需求剧增;由于战乱破坏和根据地面临的战争威胁,原有通讯网络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为直接保证革命斗争需要,红四方面军入川伊始,就开始着手构建无线电台和电话网络。
(一)建立无线电讯网络
民国初期,巴中电报局已经开始办理政府、军务、国际、公电(电政、邮政)等类电报业务。但由于秦巴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军阀混战,经济十分落后,原有电报业务聊胜于无。红四方面军入川时仅拥有两部无线电台,主要充作军用。其中一部放置于四方面军总部,用于军事指挥和根据地内部联络;另一部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掌握,专门用于收听外界各类军政消息,并与中央苏区保持联络,接受其工作指示。除利用好现有通讯设备外,苏维埃政府还利用1933年5月开辟的汉中到川陕苏区的“红色交通线”秘密购买了一些无线电讯器材。[5]苏维埃将这些设备安置在各战略要地,用于紧急通讯联络,基本覆盖了整个根据地。这些设备的到来有效地弥补了根据地无线电讯设备的不足。
(二)组建电话网络
巴中城区市话单机很少,未成网络。苏维埃时期,建立了以巴中特别市为中心,东面经清江达通江,东南经江口通达县,西北经木门通旺苍,西南通恩阳,北通南江,数百华里的通信线路。在1933年便已形成了巴中、通江、旺苍、绥定四个电话通信中心点。每个中心点均布置有总机一架,用于各部队和各地党政机关联系。后方一般架设铁线,靠近前线的地方则使用被覆线。至1934年初,川陕苏区便已架设有半永久性电话线路2200公里左右。[2]376
1933年以前,根据地仅有少量电话单机,无法形成有效电话通信网络。根据地建立初期,红四方面军总部在巴中地区仅设有1台20门磁石交换机和十余部单机,数量稀少,不敷使用。在粉碎四川军阀田颂尧“三路围攻”的战斗中,苏维埃缴获了大批电信器材。此后,总部使用100门交换机,军部设20门交换机,师部一般用10门交换机,川陕省委设10门交换机,各县、区苏维埃均有交换机,根据地内各级党政军机关都安装有电话单机,以加强联系,推动工作,也为群众急切通讯提供了便利条件。[6]
当时区乡一般没有安装设置电话,区乡苏维埃及其他组织的信件、通知一般派专人来传达,但遇到战事紧急时也采取安装电线的方法进行通讯联络。1933年2月中旬,在川东军阀田颂尧部对根据地进行“三路围攻”时,为了保障苏维埃总指挥部对各部的作战指挥,总指挥部组建了专职电话队,首先集中全部力量架设了从方面军总指挥部至各部队驻地的临时通讯线路,架设时充分利用了敌人溃退时遗留下的电话线路。与此同时,电话队还向各军、师和主力战斗团派出电话员,携带电话机和电话线路,日夜架设临时通讯线路。在1933年,巴中县军区组织游击队和赤卫军攻打反动武装“盖天党”时,也派员安装人和场至石丰台(南江地界)的电话线路,约有六十华里,为保证战斗指挥及时有效提供了有力支持。临时通讯线路的建立为苏维埃总指挥部对前线指挥、战略决策,提供了及时可靠有效的通信保障。[7]
三、开办赤色邮政
除了兴办与军事相关邮电事业外,根据地也大力发展与普通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赤色邮政。根据川陕省苏维埃组织法关于邮电事业部分的相关规定,革命根据地的赤色邮政,主要交由地方苏维埃政府办理。并在省交通委员会下设立赤色邮政局和电报局,各县、乡分设交通局和代办所负责本辖区邮政业务。1933年7月,川陕省赤色邮政局随省苏维埃迁驻巴中特别市,办公场所设在钟鼓楼街。巴中、恩阳、江口、长胜等四地区则由交通局兼本阜理邮政业务,不再另设邮政部门。邮政人员配备方面各局并无固定之例,多少不一。其中恩阳县交通局就有九十余个专门送信的交通员,分为3个班,第一班为特别班,有30多人,年轻精干,携带枪支,主要负责投送苏维埃重要信件。县外邮件由省赤色邮政局负责运送,县(市)交通(邮电)局只送各区邮件及省苏维埃总局信件,区以下信件由乡通信机构负责。无论平信、挂号信、包裹,收寄局均要对其进行登记,并由经收人签名备查。
赤色邮政囿于战时艰苦条件,通信手段较为原始。当时军队与各军工厂和地方政府的联系,主要依靠交通员、传令兵进行报纸和信件投递;部队邮件由宣传股收发;秘书、书记则收发地方办事机构邮件;县、区、乡苏维埃政府间由交通员一站传一站的方式进行联络。受条件限制,没有汽车、自行车等运载工具,绝大部分邮件依靠人力运送,水路则由木船运送,大件邮资采用牲畜运送。当时各级邮局的工作人员并无专门工资,仅有苏维埃政府为各类投递员提供的免费食宿和制服,“工作人员没有工资,吃公家的饭,穿绿色邮政衣服”,但他们“为军民服务非常积极”。苏维埃邮政局对于信件包裹邮寄均要收取一定费用。据1934年在赤江县(今通江县)邮政局工作过的张光诚同志回忆,当时寄一封信一般需要支付500钱的邮资。[8]“挂号每封一串,包裹按斤两计每两收200文,邮资以邮票面值表示,贴于信封正面,加盖邮戳即可发投”。[9]为在群众间宣传革命主张,鼓舞军民斗志,苏维埃政府提倡红军指战员之间、军队家属之间要经常通信,宣传前方、后方的胜利。1933年底通过的《川陕全省红军家属代表大会决议》中明确提出:“我们要经常写信给前方战士,至少每月一次,鼓励我们的儿子、丈夫和兄弟勇敢杀敌……一条心消灭刘湘,粉碎敌人的围剿。”[3]676
随着根据地形势的好转,交通邮电事业的发展,投递邮件数量日益增多,军民通讯活动十分活跃。为便于管理邮政事业,川陕苏区先后发行有多种邮票,但当时并无专门发行机构,均由赤色邮局负责设计和印刷发行。初期川陕省苏维埃邮局发行的是油印邮票,为长方形,长3.3厘米,宽2.6厘米,发行的邮票面值计有二百分、五百分、一串三种。票面图案有体现无产阶级意志的拳头、镰刀斧头和五角星,并在邮票上印制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川陕省赤色邮政局制”等字样。1934年,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在第一种邮票发行的基础之上,又印制发行了一种新的邮票。邮票为绿色直长方形,上印有马克思头像,并在邮票正中印有“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几个字。川陕省苏维埃对于红军指战员的通信予以免费优待。军队人员给家属邮寄信件由军队政治部门加盖“红军信件免贴邮票”印章;地方家属给红军邮寄信件则由当地政府加盖公章提供免费凭据。
四、设置秘密交通站和红色交通线
随着红四方面军的入川和通、南、巴地区的解放,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极大地震撼了蒋介石政府和四川地方大小军阀。川陕根据地因其地处于“向南可以截断长江,向东可以与鄂豫湘赣连成一气,向北可以夺取汉中,封锁武汉,向西可以通甘新”的战略地位,成为“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10]因此,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直接威胁着四川大小军阀的统治,他们便采取各种措施对红军进行“围剿”。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对根据地进行封锁。在敌人的严密封锁和包围之下,根据地无法主动与外界联络,难以获得各项物资和取得其他革命力量支持。为打破敌人的封锁,获得根据地急需物资和与外界革命团体组织取得联系,苏维埃采取了在重要地区设立秘密交通站和开辟红色交通线的策略。
(一)设立交通站
为了保证苏区同外界的交往,接收外界信息和物资,根据地在红色苏区和国民党白区交界处的广元、嘉陵、陕南等战略重点地区和根据地内部设立了一系列的交通站。为确保根据地的赤色邮政和苏区、白区交界等秘密交通站安全运行以及信息物资传递,根据地派遣了部队组建了专职护路队对这些交通站予以保护。县、区、乡苏建立的交通站,类似于驿站,主要负责本地区的交通联络、信息传递。按照根据地实际情况,一般每隔三、五十里便设有交通站或者接待处。如从巴中到通江的一百八十华里的路程中就设有七个交通站。[4]每个交通站均提供有足量的房屋和必备物资,并委派有专人负责交通站的管理和日常接待工作。
到1933年3月,川陕革命根据地已组建完成并形成了以通江为中心的百谷镇、老官庙、马家坪、青江渡、涪阳坝,大河口、陈家坝等十个交通站。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交通站日益增多,苏维埃逐渐在各县、区、乡的交通要道都设立了交通站,使信件投递工作、物资运送能够顺利进行。[11]
(二)开辟红色交通线
川陕苏维埃对外联络除了设立交通站外,也开辟有红色交通线。1933年5月,中共地下党员武志平(杨虎城部队三十八军参谋)受中共上海中央局派驻西安的军事情报负责人王佑民委托,开始着手筹建红色秘密交通线。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是经陕南汉中到川陕苏区的“红色交通线”,承担着川陕革命根据地和陕南革命团体沟通桥梁和运输通道重任。
红色交通线主要负责传递敌占区与根据地的来往密件、报刊、包裹和一些根据地急需而无法自产的物资等。这条红色交通线从陕南汉中至川陕苏区,设有马桑坝、凉水井、碑坝三个秘密交通站和华林坪、南马山、回军坝、马桑坝、幺儿拐等六个地下联络点。同时又从分水岭、孤儿山、海神湾的深山老林中开辟了一条红色交通复线,作为第一条交通线受到破坏时的补充。参与筹建和维护这条红色交通线除红军秘密交通员陈文胜、张田外,还有农民苟正云、阎老三、梁秀红、李开道,勤务王芝瑞、于海元、郭金元以及猎人方勇等众多人士。
红色的交通线的建立对于打破敌人的封锁具有重要的作用。红色交通线上的交通员们利用各种条件,把敌占区我党地下组织、进步团体和左派革命人士的邮件,全国各地的报刊、图书,国民党西北军的军事情报、军用地图、行军口令和一大批如邮电器材、急救药品等急需的物资材料运送至川陕革命根据地,有力地支持了根据地的革命军事斗争。根据地通过红色交通线除了获得外界信息和物资外,也把我党的一些革命思想理念传播到各地。如红军总部发表的《一月宣言》就是通过红色交通线秘密传送到西北军中去的,甚至一度送到杨虎城、孙蔚如(时任三十八军军长)等人手中。这对于我党后来的统战工作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结语
自近代以来,川陕边区屡次遭受自然灾害,饱受军阀混之苦,积贫积弱,邮电事业是在军阀割据争斗的局面之下建立起来的,但十分薄弱。尤其是军阀田颂尧统治通、南、巴地区时期,人民群众受到残害最为严重,加之域内军阀统治者争夺四川最高统治权的个人野心,邮电事业发展十分缓慢。所以,川陕边区经济基础薄弱、军阀割据统治、复杂的地方政治环境是限制川陕邮电事业发展的桎梏。从1933年红四方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起,川陕边区的邮电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川陕苏维埃的领导之下,根据地邮电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川陕邮电凭借其地缘优势为我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随着红四方面军的撤离和抗战爆发,川陕近代邮电事业的发展虽受到较大影响,但它仍为方便根据地的人民群众生活,保障川陕苏维埃的革命斗争,巩固革命根据地,为新中国成立后川陕地区邮电事业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历史功绩值得肯定。
[1]编写组.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长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2.
[2]四川省巴中县志编纂委员会.巴中县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4.
[3]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4]杨森桂.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邮政和邮票初探[J].四川文物,1986(1):46-47.
[6]林 超,温贤美.川陕革命根据地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241.
[7]陈雪涛.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邮电事业[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16-19.
[8]达川地区集邮协会.达川地区集邮史[M].达州:达川地区集邮协会,1997:6.
[9]杨荣生.川陕苏区通讯史略[N].四川邮电报,1986-07-06(03).
[10]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1辑[G].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40.
[11]中共达县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