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海防思想的产生与演变
2013-04-11谢健
谢健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李鸿章海防思想的产生与演变
谢健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以后,“海防”问题日益为清廷所重视,并作为一个重要话题一直延续到清末。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其海防思想形成于1874年以后的第一次“海防议”。随后,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自身在海防实践中的经验,其对海防的认识逐步走向成熟,最终形成了“建威销萌”海防思想体系,并建立起了北洋舰队。李鸿章在中国海军近代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海防近代化的先驱。
李鸿章;海防思想;海军近代化
从乾隆中后期开始,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渐落后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至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尘封了几百年的国门,从此,中国这个没落的封建国家开始了漫长的近代化历程。英国从海上给中国带来的威胁,使得中国这个一向重视陆路的国家开始了对海防建设的重视。当时的士大夫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海防思想,到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和前人的影响下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海防见解。他作为晚清权臣,又是洋务派的主要领导人物之一,对晚清政局的影响甚大,特别是在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上更是功不可没。纵观李鸿章一生,其海防思想从产生到实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近代中国的海防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李鸿章海防思想形成过程
众所周知,李鸿章的发迹,是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编练淮军开始的。编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使得李鸿章有了相当的军事实践经验,同时也使李鸿章初步接触到了洋务。正是这些经验和认识,使得他在随后清廷内部发生的“海防议”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海防思想。
1861年11月清廷发生辛酉政变,此时太平天国起义的战火仍在南方燃烧,一方面出于对上海地方士绅乞师援助的回应,一方面考虑到上海防卫的重要性,李鸿章受命于曾国藩,在湘军三营淮勇中的春、济两营和湘军其他八营的基础上,效法湘军编练方法,最终编练成十三营,共六千五百多人的淮军。1862年4月至6月,淮军分六批乘洋轮赴沪。
李鸿章到达上海后处理的一件大事就是“阿斯本舰队”事件,这一事件也使他对中国的海防有了更深的认识。从一开始李鸿章就认为“洋人横戾,断不能操纵由我……将来赫德所买轮船已雇用外国官弁,不知若何调遣”[1](P3053),应该说这不仅仅是对自身军权的担忧,也是对国家主权、海防权利的担忧。最终,在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的介入下,李泰国与总理衙门重新议定了《火轮师船章程》,挽回了清朝海防自主权。除了在外交事务上面开始接触与海防相关的事务外,学习和引进西方武器,是李鸿章在沪两年多时间中一大重要收获,也为其日后国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李鸿章的主持下,李善兰于1862年12月试制开花炮二门成功,随后陆续开设了由韩殿甲、丁日昌、马格里主持的“炸弹三局”。这个小型军工厂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军工企业之一。
在沪期间的军事实践经验,使得李鸿章对于中外军事力量的对比有了很深的了解。在李鸿章看来,军力是关系到“立国之根基,驭夷之枢纽”,对于新式陆军和海军的建设,其心中已有了一个基本的构想。即:“必须尽裁疲弱,厚给粮恼,废弃弓箭,专精火器,革去分汛,化散为整,选用能将,勤操苦练,然后绿营可恃。海口各项,艇船师船概行屏逐,仿立外国船厂,求购西洋机器,先制夹板火轮,次及巨炮兵船,然后水陆可恃。”[2](P3237)具体来讲,陆军方面,人员必须精简,粮响必须充裕;至于水师,所有旧式船只必须更换。不仅如此,中国还需要建设近代造船厂,在引进船舰的同时进行仿造。由此可见,李鸿章对于海防方面的近代化建设有了一定的规划,初步形成了一些关于海防方面的见解。
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防告急。1874年,日本又企图侵占台湾,虽然没有成功,但强迫清廷签订了《北京专条》,这样中国东部边防也出现险情。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内部掀起了“海防”和“塞防”之争。
在这场争论中,李鸿章主张停止在新疆的军事行动,放弃新疆,改变“历代备边多在西部”的国防战略重点,将国防重心由新疆等西部边塞转移到东南沿海专重海防。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称:“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气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3](P1063)该奏折除了主张应尽力筹办海防,将已经出塞及尚未出塞各军军饷移作海防之饷,放弃新疆等外,还对总理衙门所提出的练兵、造船、筹饷、用人等六条建议进行了陈述和扩充。如果从全局的角度来看,李鸿章关于放弃新疆的言论是值得批判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国防安全都不是以放弃固有领土来实现的。但单从海防建设方面看,该奏折涵盖了当时海防派的主要主张,也可以看作李鸿章早期海防思想形成的标志和海防思想概括性内容的体现。
为应对“未有之变局”中的“未有之强敌”,李鸿章把海防备战放在国家发展的全局中,提出海上备战的总策略,并将魏源等人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步入实施阶段。在倡导洋务运动时,积极学习西方的近代工业以自强、求富,继而逐步加强中国的海防建设,达到沿海海防巩固的目的。因此,《筹议海防折》的提出并不是一时的想象,它是李鸿章在魏源、冯桂芬等前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影响下,结合自己的军事实践,经过反复的思考才提出来的。
二、李鸿章早期海防思想的内容
从编练淮军到“海防”和“塞防”之争的这段时期是李鸿章海防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筹议海防折》的提出则是李鸿章海防思想形成的标志,这一时期李鸿章关于海防问题的主张是“以守为守”的,具体来说就是“陆防为主,海防配合”。1870年8月,在致丁日昌的信函中指出:“大沽海口南北炮台及北塘等处,应驻重兵,长江以炮台为经,轮船为纬。无逾尊议之善。但保京畿与长江,自固根本,彼必不敢轻视,动辄强压。海外我与彼族共之,缓图可也。”[4](P3453)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李鸿章是主张“以守为守”的,而且这个“守”是以京畿与长江为重点的。
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之后,李鸿章“以守为守”的思想得到了延续,即仍然坚持“陆防为主”的方针。李鸿章这种较为保守的防御方针没有发生变化的一个原因是受到了普鲁士军事作家希哈里《海防新论》的影响。这本书认为以兵船守敌国出入的重要海口是海防的上策,用船分散驻守本国重要海口为其次。[5](P25-29)李鸿章结合中国的实际,认为中国兵船过少且力量微弱,因此不可能驻守敌国海口。而中国海岸线过长,用船驻守重要港口力量又过于分散,因此,李鸿章才主张坚持“陆防为主”的方针。在《筹议海防折》中,李鸿章对“陆防为主”的方针做了阐述:“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惟各国皆系岛夷,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水师所能骤及。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根基。若陆军训练得力,敌兵登陆后尚可崖战;炮台布置得法,敌船进口时尚可拒守。”[3](P1064)虽然这时李鸿章还是强调陆防为主,但已经在主张以陆军为立国根基的基础上强调编练水师,“陆防为主”方针中加强海防的侧重,这较以前单纯靠陆军驻扎港口及其他海岸以防外国侵略有所提高。综上看来,这一时期李鸿章的海防思想是以“陆防为主、海防为配合”为主题的。
在晚清各种海防思想中,综合其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不论是主张“以守为守”的陆地港口防御为主方针,还是与之相对,主张“以战为守”的外海防御为主方针,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作用。“以战为守”的方针虽然适应了当时清廷亟需在反抗外来侵略上取得军事胜利的需要,但就当时清廷的国力而言并不现实。“以守为守”虽然是坚持“陆防为主”的传统军事防御观念,但在加强国防上有很大的可行性。首先,就清廷的国力而言,虽然这一时期国内政治逐渐转向稳定,但由于长期的对内对外战争,国内经济破坏严重,故而清廷没有快速加强海军的实力。其次,对外赔款的偿付,“丁戊奇荒”等原因也造成了清廷难以在短时间内购置足够数量的舰艇,用来防卫海疆和威震外夷。因此,李鸿章坚持“陆防为主、海防为配合”的近海防御观点在这一时期内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清廷既要防御外国侵略,又没有足够的资金以发展海军的现实。随着“同治中兴”的持续和洋务运动中与海防相关的工矿企业的发展,李鸿章“陆防为主”的思想越来越不适应于海防建设发展的需要。在第二次海防议之后,李鸿章“陆防为主”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三、李鸿章海防思想的发展
“海防”和“塞防”之争中,李鸿章的海防思想逐步开始形成。随着列强入侵的加剧,清廷内部又分别于1879年和1885年出现了两次海防议,在这两次论争中,李鸿章的海防战略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逐步走向成熟。
(一)购买舰艇和练军方面
1879年,日本有预谋地吞并了琉球群岛,此事对清廷的震动极大,再一次掀起海防议。期间,李鸿章的海防思想由“陆防为主、海防配合”转变为海陆并重的战略思想。这一时期李鸿章认识到铁甲舰在海军中的核心地位和在实际作战中的机动能力,1879年12月上清廷的奏折中强调铁甲舰的作用时这样写道:“夫军事未有不能战而能守者,况南北洋滨海数千里,口岸丛杂,不能处处设防,非购置铁甲等船,练成数军,决胜海上,不足臻以战为守之妙……”[6](P1433)其后的1880年7月李鸿章再一次在奏书中称“近来日本有铁甲三艘,遽敢藐视中国,耀武海滨,至有台湾之役,琉球之废……若仅恃数号蚊船,东洋铁甲往来驶扰,无可驰援,必至误事”[7](P1495)。这说明李鸿章在购买船舰的主张和防守思想方面开始有所转变。
在练军方面,对于第一次海防议中对编练海军的不重视,李鸿章开始对编练海军有了重新的认识。在1881年1月的《议复梅启熙条陈折》中对于编练近代海军的优点做出了阐述:“夫水师所以不能不设者,以其化呆著为活著也……若北洋水师成军……将来可渐拓远岛为藩篱,化门户为堂奥,北洋三省皆在捍卫之中。”[8](P1564)李鸿章这种“化呆著为活著”、“渐拓远岛为藩篱”的思想表明他对于海军作战的机动性和防御的灵活性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为由原来的“陆防为主”的海口防御思想转变为“建威销萌”的外海攻势思想奠定了基础。这也是他这一时期海防战略思想的一大发展。
“建威销萌”的对外战略思想是当时“以战为守”思想的演变,强调的是通过自身的强大来慑服敌人,但又不强调主动攻击。李鸿章的这种变化也是受到当时国际局势的变化而变化的。1880年11月,李鸿章在《妥筹球案折》中初步阐述了实现自卫性威慑的战略思想,“之后船械齐集,水师练成,声威既壮,纵不必跨海远征而未始无其具,日本嚣张之气当为之稍平,即各国轻侮之端或亦可渐弭”[8](P1544)。其后,在《议复梅启熙条陈折》中又一次阐述了这一思想,提出了“化呆著为活著”、“渐拓远岛为藩篱”,而且进一步提出:“从来御外之道必能战而后能守,能守而后能和。无论用刚用柔,要当预修武备确有可以自立之,然后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以和则久……滨海万余里,必宜练得力水师,为建威销萌之策。”[8](P1560-1561)这些奏折都表明李鸿章正在考虑将海军前伸至远东地区的中国沿海周边国家,这不仅是捍卫清朝自身的权利,也试图要捍卫正在解体的朝贡体系。李鸿章对于铁甲舰的深入认识和“建威销萌”思想的形成是其海防思想由“以守为守”转变到“以战为守”的标志。
(二)海防目标方面
最初李鸿章在“海防”和“塞防”之争中没有明确的海防目标,即笼统地防御列强对华的侵略。日本吞并琉球以后,李鸿章在海防目标上发生了重要转变,由笼统的防御外敌转变为“防日为主”。
日本海军近代化始于19世纪50年代,明治维新开始后,政府逐步收编了幕府军舰,并另外购买了部分舰艇。1872年,为加强军事领导机构,日本政府撤销兵部省,改设陆军、海军两省,从而形成了一支小规模的舰队。初步成军后,日本便开始对朝和对华的扩张。
面对日本的不断挑衅,李鸿章逐渐认识到,穷兵黩武的日本对中国的威胁更甚于西方国家。在他看来,西方国家虽然侵略成性,但距离尚远,而日本近在门庭,随时可以伺机侵略,“诚为中国永远大患”[9](P306)。日本吞并琉球以后,李鸿章更是深化了这一认识,“日本国小民贫,虚骄喜事……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今之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8](P1563)。基于这些认识,李鸿章在军事装备的购买上,特别是海军舰艇购买方面都以赶超日本为目标。1879年9月在致总理衙门的信函中,就提出了购买铁甲舰以应对日本挑衅的建议。他积极倡导购买铁甲舰,这完全是针对和压制日本向外扩张而制定的防御策略。历史证明,李鸿章在对日本威胁的认识上是具有先见的。
(三)海军指挥权方面
海洋安全要有保障,“建威销萌”的目标要实现就要建立海军。对于海军的创建以及在海军的指挥权上面,李鸿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看法。
1868年10月,时任江苏巡抚的丁日昌草拟了《海洋水师章程》六条,这个章程中第一次将海军的编练分为三洋海军,并提出各设提督统领,每年会操一次,无事则漕运,有事则捕盗。到1874年的“海塞防”之争发生后,广东巡抚张兆栋替丁日昌上奏了这个章程,经由总理衙门提议,将此章程和总理衙门原上奏的海防六条内容一并交予沿江滨海等地的大臣讨论。李鸿章对于丁日昌奏折中所提的各条给予了肯定,认为丁日昌所提建立三洋海军“自属不可再少”,“窃谓北东南三洋须各有铁甲舰大船二号,北洋宜分驻烟台、旅顺口一带,东洋宜分驻长江口外,南洋宜分驻厦门、虎门”[3](P1068-1069)。1875年5月,清廷发布上谕,以“南洋和北洋距离过宽,连接沿海数省,必须分段办理,以此各有责成”为由,任命李鸿章和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和南洋海防事宜。这样,在李鸿章等人的支持下,分区建立海军的思想基本得到了实现。
对于海军是否设立统一的领导机构,李鸿章的思想变化很大。1879年5月,李鸿章与沈葆桢联合上奏清廷,认为南北洋各地训练缺乏联合作战能力,建议任命江南提督李朝斌为外海兵轮船统领,以吴淞口为会操之地,定期会操,这一建议得到了清廷的批准[10](P243),但由于同年12月沈葆桢去世,刘坤一继任南洋大臣等原因,这个建议实际上并没有具体实施。从李鸿章的主张来看,这时他是主张设置统一的海军指挥机构来加强海军编练效果的。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总税务司赫德也向清廷呈递了一份奏折,即《试办海防章程》。该章程建议由他领导南北海防的建设,企图同时控制中国的税收和海防。对于这个建议,薛福成在给李鸿章的上书《上李伯相论赫德不宜总司海防书》中直接指出赫德“总司海防、务关、税务,利柄在其掌握……若复投总海防司,则中国兵权、饷权皆入赫德一人之手”[10](P243)。李鸿章也看出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态度转化为反对设立统一指挥机构,认为“如虑海上有事,固非空设一大员所能为力”,主张设立三洋海军提督分别统辖,这是李鸿章关于海军统一指挥权观念的第一个转变。但分设三洋海军提督的建议也因新任南洋大臣刘坤一的反对而未能实现。直到1884年,清廷在海军建设方面一直都是沿用南北洋海军同时发展的方法。中法战争以后,清廷以“大治水师为主”作为战争经验的总结,并在此后又展开了海防大讨论。此时李鸿章在复奏中对清廷加强海军建设,统一海军管理的方针表示完全赞同,这主要是因为在中法战争中李鸿章看到了各省水师不能协调的原因,故又主张设立海部或海军衙门,用来统一海军的指挥。据此可以看出,其观点再一次发生了转变。
李鸿章关于海防的思想初步形成于1874年后的“海防”和“塞防”之争,其思想的形成是在魏源、冯桂芬以及薛福成等前人思想的影响下,结合其本人军事实践经验以及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等因素综合的结果。前期,李鸿章主张“以守为守”,具体来说就是“陆防为主,海防配合”的方针。这种思想考虑到了当时清廷财力有限,顽固派不重视海防等因素,缓慢地发展海防事业。但它不能解决当时急需加强海防以防止列强侵略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也有其局限性。第二次海防议后,李鸿章结合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在海防思想上有所转变,最终确立起了“渐拓远岛为藩篱”的“建威销萌”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李鸿章为促成北洋海军的建成,积极购买铁甲舰和巡洋舰,建设海军基地,兴办水师学堂,为北洋海军成军做了大量实际的和开拓性的工作,在中国海防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总之,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从产生、发展到实践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其在近代军事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与贡献。
[1]李鸿章.李鸿章全集·朋僚函稿:卷一[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2]李鸿章.李鸿章全集·朋僚函稿:卷五[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3]李鸿章.李鸿章全集·奏稿:卷二十四[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4]李鸿章.李鸿章全集·朋僚函稿:卷十[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5]张秀娟.论李鸿章海防建设思想[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李鸿章.李鸿章全集·奏稿:卷三十五[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7]李鸿章.李鸿章全集·奏稿:卷三十七[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8]李鸿章.李鸿章全集·奏稿:卷三十九[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9][美]刘广京,朱昌崚编.李鸿章评传——中国现代化的起始[M].陈绛,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0]谢世诚.李鸿章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Li Hongzhang's Thought of Coast Defense
XIE Ji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Southwest University,Beibei 400715,China)
After Japanese invasion of Taiwan in 1874,coast defens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the Qing court and it has continued to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s a significant topic.As a significant minister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Li's thought of coast defense was formed after the first coastal defense proposal in 1874.Facing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and combing with his own experience in coast defense practice,Li's idea continued to evolve,and eventually formed his own coastal defense thought and constructd the north fleet.Li Hongzhang had a huge impact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navy,who was a pioneer in China's coast defense modernization.
Li Hongzhang;thought of coast defense;navy modernization
E295.2
A
1673-4343(2013)05-0066-05
2013-08-15
谢健,男,重庆璧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