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中国模式”的内涵及定位
2013-04-11倪翠兰
倪翠兰
(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21)
现代化“模式”是指某一或某些国家与地区在现代化过程中对政治、经济体制及发展战略等的选择而构成的现代化综合特征。20世纪80年代前,世界现代化形成了三大类型模式——资本主义模式、社会主义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现代化实践的发展,学术界又相继出现了东亚模式、拉美模式、印度模式、转型国家模式等名词。2004年5月,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乔舒亚·库珀·雷默在伦敦外交中心发表《北京共识——中国实力的新物理学》,提出“北京共识”并从新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探讨,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学术界又出现了“中国模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快速提升。“中国模式”的出现,可以说首先是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的肯定及对中国发展原因进行探究与解读的结果。如张维认为,所谓中国模式,“是指重大的经济改革与较小的政治改革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循序渐进、摸索和积累的方式,从易到难进行改革,并吸取中外一切优秀的思想和经验的改革与发展模式”[1]。其次,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现代化历程中,确实没有遵循世界上原先被普遍认可的现代化模式,包括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模式、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印度模式等,中国的独特发展路径也使国际上对中国发展的研究兴趣增强,中国模式研究热兴起。再次,中国目前发展的成就虽然令人瞩目,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也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未来应如何发展、目前中国的发展模式面临着什么样的命运等问题,也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中心,这也是吸引学者研究中国模式的重要原因。
目前,中国模式已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论文不断发表,著作陆续出版,但整体来看,学术界对中国模式持有不同的认识与观点。有的认为,中国模式及其内涵还没有形成共识[2],有的认为应当归结于社会主义特色[3],有的认为应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发展实践共同构成的社会发展模式[4],有的认为应当归结于发展中国家威权主义模式,有的认为是苏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变种。从中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中国模式虽然已经认可,但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将围绕中国模式的内涵与定位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关于现代化模式的划分标准
2004年5月11日,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乔舒亚·库珀·雷默在题为《北京共识》的报告中对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济改革成就进行了全面的理性分析,指出中国已经摸索出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这就是“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起源。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历程中,确实呈现出了不同于学术界认可的几种现代化模式的一系列特征。但中国模式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笔者认为,在世界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中,中国是后来者,也不是现代化模式的首创者。认识中国模式、探讨中国模式的内涵,应该站在世界历史舞台上,从世界现代化模式的统一标准去探讨。
在200多年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各地区的现代生产力与不同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结合,在不同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现代化模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由经济制度和体系、社会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现代化研究的创始人罗荣渠先生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社会基本要素考察,把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分为了三大类型,即以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市场+分散型或集权型现代国家机构为主要内容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以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指令与有限市场相结合+集权型现代化国家机构为主要内容的苏式社会主义模式和以混合经济+自由市场+集权或分权型现代化国家机构为主要内容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罗先生的划分虽然已有20多年,世界现代化的整体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三大类型现代化模式的根本原则却没有突破。其中资本主义模式虽然有英美模式、莱茵模式、转型国家模式等划分,但以下共同点却没有改变:第一,政治上实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第二,在经济发展的手段上,始终强调市场是根本,计划只是作为调节的补充方式与手段,并且是在经济出现严重问题时的解决手段而不是常态。典型表现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普遍以计划作为克服危机的方法,但经济的常态运行则由市场调节。不仅如此,西方国家还把民主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作为发展中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靠拢的标尺。可以说,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是资本主义模式的根本。与此相对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特征则表现为相对集权的政治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模式曾在前苏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后来却僵化并在前苏联与东欧国家失败。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历程中,这种模式要素的教条性和绝对性被打破,开始把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内部,实现了市场经济与计划调节的结合,相对集权的政治制度向民主化的转变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模式的核心。发展中国家模式则仍然是在集权与民主、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之间进行探索,在实践中,它们往往把经济高速增长作为政府的执政目标,为实现发展,计划与市场两手并用,而政治上则采用既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也不同于传统专制制度的权力相对集中的威权政体,时至今日,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这些根本特征依然没有改变。因此,20多年来,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变革与调整是在保持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特色化发展,新出现的现代化模式实际上都是三大类型框架下的一些亚模式,罗先生的划分标准并没有过时。同样,中国模式也没有突破以上划分原则,只是对模式的组成要素进行了整合与特色化发展。
二、中国模式的特征与表现
中国模式的首创者雷默指出,“北京共识”具有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验(如设立经济特区),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如处理台湾问题)以及循序渐进(如“摸着石头过河”)、积聚能量和具有不对称力量的工具(如积累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等特点。创新和实验是其灵魂;既务实,又理想,解决问题灵活应对。它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同样注重社会变化,通过发展经济与完善管理改善社会,体现了一种寻求公正与高质量增长的发展思路。
从雷默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雷默描述的中国模式主要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或手段,虽然也包含了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总结与概括,但却没有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因此,雷默的“北京共识”不能等同于“中国模式”。
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应该是一种综合的现代化模式,是指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成为一个国际瞩目的发展中大国的历程中,形成的一种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范式,是中国崛起过程中呈现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征的综合。“中国模式”酝酿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毛泽东时代,初步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的邓小平时代,20世纪末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日渐凸显,内涵得到了扩展与深化,并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发展模式。
中国模式是在苏式社会主义模式出现危机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原则,又充分适合了中国的国情,对此,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认为,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公式是“社会主义+中国民族传统+国家调控的市场+现代化技术和管理”[5]。这一描述比较准确地抓住了中国模式的核心。确实,中国模式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结合,这一特征在制度层面上表现为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发展目标上的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等,这些构成了中国模式的框架体系。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模式经济特征的概括。它既是中国模式的性质决定因素,也是中国崛起的发动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借鉴了资本主义模式中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计划经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立的。这一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不姓资也不姓社,是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是在积极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同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经济体制。它具体表现为: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产权制度,即公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经济中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成分)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贸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劳动主体型的多种要素分配制度,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调控方式上,实行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即把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调配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相互结合,同时发挥市场与计划的长处并克服两者的不足。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贸经济依法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又积极发挥政府在发展目标、方向、利益协调、解决发展中的矛盾等方面的宏观调控作用。
这一经济体制与新自由主义倡导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明显的不同:它反对市场决定一切,主张适度的国家干预;反对彻底私有化,主张适度的私有化和维护公有制;反对全球自由化,主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主张理性的福利国家。这种经济体制也与抛弃市场、计划决定一切,一大二公、排斥私有经济,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牺牲社会福利与人民生活质量,封闭发展的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不同。正是这些不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了丰富的内涵,也有了更多的国际意义。可以说,中国模式在经济方面的创新就是将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内部,将市场与计划进行了成功的结合。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中国模式政治特征的概括,它既是中国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模式的性质决定因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政治制度特色的主要表现。它与西方多党竞争或两党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与政党关系明显不同。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但又必须与民主党派合作、接受民主党的监督,八个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与共产党团结协作、参与而又监督政治。在这种制度下,中国共产党有领导国家建设的权力,却没有独断专行的权力,八个民主党派没有执政权,却永远有参政议政和对重大问题的参与决策权。执政的共产党在民主党派的参与和监督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能够保证执政的民主性与决策的科学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大事、制定法律、监督政府,它与西方三权分立或议行合一制度下的议会都有本质的不同,是人民享有最高权力的集中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民主的重要表现,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在居住区行使区域自治权;一国两制更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践中中国独创的特色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香港、澳门实行高度自治;社会基层自治则是中国逐渐发展起来的民主制度的新内容,主要包括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社区自治等,它使人民直接参与社会基层决策并影响国家决策,在社会基层实现了直接民主,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
以上这些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既调动了人民群众的政治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又促进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与社会进步,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西方代议制、多党竞争选举为主要内容的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苏东社会主义制度解体,许多西方学者因此认为,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已成为人类社会的最终政治形式。但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下,中国却同时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可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给予了政治民主化更加丰富的内涵,也使世界范围内政治制度多元化色彩更加亮丽。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上的现代人文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上的现代人文文化是中国模式文化特征的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在这一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其灵魂,体现的是体系的性质与归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其主体与核心,体现了这一体系的创新性与特色化;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是其精髓,表现了这一体系的现代性及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和发展性;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民族精神是这一体系的民族特色和基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去引领,用中国特色去构建,鼓励发扬民族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大力倡导改革创新精神,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新时代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以上精神的统领下,中国既构建起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又发展壮大了文化产业,还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格局,使中国的现代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人本特征,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代性,出现了文化促经济发展、文化利社会稳定、文化服务社会的现代文化发展新模式。
(四)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则是中国模式社会特征的概括。毛泽东时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目标为“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时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目标为“全面发展”和建立小康社会,邓小平之后,中国的社会发展目标则进一步深化为以人为本、建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在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探索形成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心从经济扩展为社会各方面、从经济与物质上升为人,发展的标准从追求量转变为追求质,追求社会公正也成为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一发展目标构成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独特社会内涵。
三、中国模式的内涵体系
中国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特征构成了中国模式内涵的主体和体制性内容,但在这些主体内容之外,向上则始终存在着一个统领的精神理念,向下则有一套丰富的发展战略与手段。也就是说,中国模式实际上包含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中国模式完整的内涵体系。它们分别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念。在中国现代化的蓝图设计、目标设定及具体实践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指导,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又充分适应了中国的具体国情,最终形成了现代化的普世理念、社会主义原则、中国具体国情三者相互结合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念是中国模式所有特征体现出来的指导思想和核心,是中国模式的灵魂。
(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度和体制。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指导下,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模式的框架与载体,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发展目标等,这是中国模式的“硬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手段。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或体制的框架内,为实现现代化而遵循的发展路径和采取的发展战略,这可以说是中国模式的“软件”。这一部分既是雷默“共识”的主要关注点,也是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极力探究与学习的重心所在。这一部分内容很多,主要包括:1.注重发展。从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中国一直在探索发展的理念、探究发展的路径、反思发展的成效,调整发展战略,实现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中心工作。2.渐进改革,强调社会发展的连续性与社会稳定。邓小平强调,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改革作为发展经济、完善政治制度、实现社会发展的最主要路径与手段,改革从农村发展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深化到政治体制,把阻碍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制度和因素通过改革一步步清除,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改革一步步化解。通过渐进改革,中国保持了社会稳定,实现了社会全面而迅速的发展,避免了苏东国家“休克疗法”引起的社会动荡与破坏,也克服了拉美国家发展战略急剧转变而导致的经济动荡与社会分化。3.不断探索与创新。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一直遵循“摸着石头过河”的朴素理念,不断探寻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创造性地探索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随时代变化不断调整与创新发展战略。4.追求社会公平。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区别,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一直追求的目标。在今天现代化模式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手段成为了中国模式的凸显部分。
以上三个层次从内到外逐渐展开,从核心到表象,从理念到制度再到具体方法手段,越往外越丰富、越具体,三者构成了中国模式的完整内涵。
四、中国模式的定位
从世界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格局看,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模式应该定位为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大国阶段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这可以从中国模式的实质和中国模式的阶段性特点两个方面来看。
(一)中国模式的实质
中国模式实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国模式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在这两方面中,社会主义是旗帜,中国特色是内容,旗帜决定了立场,也决定了中国模式的性质归属。中国模式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又结合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是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化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地上结出的果实,其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式是其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其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其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表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旗帜决定了它的本质属性,它的政治、经济制度与发展手段是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结合的表现形式,其根本目的是使中国既能实现现代发展、又能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弊端,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摆脱现代化过程中人对物的依赖,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使每一个人都能相对公平地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最终达到理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他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人们常常忘记是什么样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6](P173),“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6](P204),“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6](P261),“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6](P256)。因此,不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多少特色,都改变不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是中国模式的根本属性。
但中国模式又明显不同于苏式社会主义模式,中国模式的创新最核心的表现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结果,它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它使中国的发展突破了苏式社会主义教条的束缚。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了巨大的能量,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呈现了蓬勃的活力。
(二)中国模式的阶段性特点
当今世界,现代化模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中资本主义模式中就有英美模式、莱茵模式、转型国家模式之分,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已经灭亡,拉美模式、东亚模式、印度模式等则属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在多元化格局下,中国模式应该定位为“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大国阶段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首先,中国模式不是经典或成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国始终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但目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全面实现现代化,在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阶段,政治、经济、社会等体制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与手段更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发展,可以说,中国模式目前仍处在不断调整与发展完善阶段,它既不能代替原苏联模式而成为新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也不可能成为定型的现代化模式。
其次,目前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大国,中国模式在发展战略与手段层面上和发展中国家模式有很多的相同,主要体现在:第一,把发展作为追求的根本目标。六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发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中心工作。发展第一,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模式的共性,中国也是如此。不仅如此,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对发展的执着追求,也导致了GDP至上、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等许多发展的负面效应。第二,国家调控作用突出。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为了实现发展,国家计划与市场并用,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却从未停止过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既通过市场调节经济发展,又在必要时进行直接干预。客观条件与发展现实的制约,使中国模式始终没有脱离政府“中心驱动”的趋向,政府一直是“主导型政府”或“强势政府”。国家政权既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介入来控制经济,也通过确定经济优先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引领经济体制向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同时中国政府还集中掌握着很多资源,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控制和调整干预能力。国家调控作用突出,这既是目前中国模式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主要特征。第三,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仍具有一定的威权色彩。威权政体是指二次大战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现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政权,在这种体制下,往往由一党或军人控制政权,采取强制型措施治理社会和发展经济,但同时吸纳专家治国、注重法制建设,并大力反腐倡廉,政治保持了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取得了突破和深入性的发展,但“稳定压倒一切”是中国政府一直强调和一贯坚持的方针。通过这种相对的强权,中国的政治保持了稳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相对得到控制。但同时也使中国的政治仍具有一定的威权色彩。
再次,在发展战略与手段层面上,中国模式的阶段性特征突出。中国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通过改革开放,把握住了全球化大发展、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低端产业的机会,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发展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中国的崛起,一方面是稳定的国内环境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强力推进,另一方面则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浪潮,中国是在产业国际化浪潮中靠“世界工厂”发展起来的。现存的发展体制中,创新因素明显不足。目前,中国还处在由“比较优势”的加工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的探索和尝试阶段(中国目前还处于四小龙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阶段),因此,中国目前的发展模式只是中国在追求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过程中形成的阶段性现代化模式,“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实质上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调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7],它还不是一种永恒的发展模式。下一步,必须在坚持目前理念的前提下,对制度框架进一步发展、改革和完善,对发展策略与手段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革,把发展的支撑点从生产转向创新、从外向转为内向,形成以内向发展和创新发展为主要引领力的发展格局,促使中国模式的调整和完善。
[1]张维.中国将以自己的方式变革[N].参考消息,2004-5-31.
[2]支振锋,臧劢.新中国60年与“中国模式”研讨会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9(3).
[3]秦益成,翟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模式”[J].政治学研究,2010(3).
[4]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
[5]国外热议“中国模式”及其启示[EB].新华网,2008.3.27,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word/2008-03/27/content_786 7764_1.htm。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俞可平,庄俊举.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