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推进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学思考

2013-04-10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转型期道德建设

鲁 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18)

一、转型期中国道德建设的特殊背景与特征

改革开放使中国在经济社会等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在道德建设上,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境地。“我们国家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经历了西方发达国家用了几乎200年时间才经历的发展和变化过程,磁悬浮式的加速度发展在给我们带来令世人瞠目结舌的天翻地覆的同时,人民精神世界所遭遇的失重感是当代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都难以比拟的”[1]88。道德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加以论述,进一步显示出党中央对加强转型期道德建设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纵观国内外风云,今天处在转型期的中国道德建设既要面临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碰撞、个体生活价值目标发生变化和新道德与旧道德出现的更替,又要应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的多元化格局和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这种极其复杂和丰富的社会特征与变化,使整个社会的道德生活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景象,也因此决定了中国道德建设的艰巨性和渐进性。

要进行道德建设,首先必须了解今天我们所处的转型期,研究和把握转型期道德领域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是:

1.个体生活价值目标趋向于多元性

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随着社会分层的深入和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的变化,社会上形成了各种思想意识相互交织、冲撞、磨合的局面。这一切对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往社会个体价值选择的单一化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现象已成为今天中国社会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这种多元化表现在:既有恪守以人为本、为国尽忠、为民服务的价值选择,也有利己自私、贪图安逸享乐的价值选择;既有理想追求的价值选择,也有虚无主义的价值选择,同时还有奢望致富、不思进取的价值选择等等。毋庸置疑,多元化价值取向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一方面它弘扬了人的个性,使人们的独立性和选择性得到了很大的拓展,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具体体现,将为人实现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奠定基础。但另一方面,它也“模糊了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尤其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人们的道德判断和观念变得模糊不清,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区分界限也容易出现混乱”[2]198。由于多重价值影响,使得人们不再相信有一个永久不变的道德标准,也因此常常会陷入一个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

2.传统与现代道德之间存在着冲突性

侧重于个体道德修养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在今天,尽管社会在发展,它依然是转型期中国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但是,传统与现代道德之间的矛盾也不容忽视。首先,传统道德主张重义轻利,但今天现代道德已经不再对立道德与利益。其次,传统道德强调集体利益,现代道德突出兼顾集体和个人利益。还有传统道德重视个人的内修,提出“修身、治国、平天下”;而现代道德则注重个人的进取、独立人格的养成等等。所有这一切说明,传统道德和现代道德之间具有了根本性的冲突,在转型期的今天,传统道德从整体上说,已经具有局限性,不再适应现代社会道德观念的建立,也不可能完整地传递下来。因此,中国社会转型期必须立足于时代,建立现代道德,并且随着经济和政治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创新,唯如此才能适应转型期社会飞速发展和变迁的需要。

3.历史与现实交织造成了道德观的盲目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实施集体主义的朴素道德。但“文革”这场劫难使这种纯朴道德受到了极大破坏。截止到今天,“文化大革命”已经过去了四十余年时间,但作为中国一段让人“刻骨铭心”的历史,它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对国人道德的影响几乎是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时,一味强调阶级斗争,认为政治方向决定一切,只要政治路线对头,一切都不会有问题。政治不仅取代了经济,也取代了道德建设,使得怜悯、同情、互助、容忍、扶贫济危、扶老爱幼等文明社会的基本道德观念所存无几,人们生活在阴谋、告密、揭发、猜疑等无义行为的阴影中。”[3]当时,不论什么场合只要说话必然用毛主席语录开头,不论男女老幼都要“早请示、晚汇报”,跳歌颂毛主席的“忠字舞”。伟大领袖的语录和对其是否忠心成为当时评价道德的唯一标准。现在看来,这种近乎宗教式的个人崇拜,不仅“统一”了亿万人民的意识,也搅乱了道德的评价标准,道德体系和其他东西一样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对当时的状况,如今当人们回忆起来竟是如此可笑可悲,尤其对年轻人来说,那段历史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天方夜谭。但更为可悲的是,当改革开放的大潮涌来时“文革”的记忆已经逐渐模糊,“革命道德”、“领袖崇拜式”的道德权威消失后,处于转型期的人们突然发现身边既没有让人们追逐的东西,也没有西方的宗教信仰,眼下尽管物质一天天的丰富,但人心却感到如此的失落和迷茫,人们从过去高度的“国家”和“集体”利益剥离出来,觉得不再需要崇高精神,开始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整个社会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道德危机之中。因此,究竟什么是转型期正确的道德观,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成了今天国人最大的精神困惑。

4.西方强势道德观念对人们冲击的负面性

转型期的中国,不仅受到来自自身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而且由于当前正在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以及民族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大格局之中,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的“入侵”不可避免,其中西方强势道德观念的影响和干扰,对国人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必然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在此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侵入,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带来的冲击不容忽视,其中的糟粕以及敌对势力施加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的相互交织、互动,对人们的理想、信念及道德观念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30应该承认,西方道德观借此机会钻了中国尚处“道德真空”的空子,确实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道德生活,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生活方式。社会上崇洋媚外的不在少数,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成为一些社会成员推崇的价值观和赶潮流的对象。这种现状对转型期社会道德产生了很大的消弭作用,也阻碍着中国今天道德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5.新道德与旧道德之间更替呈现的断裂性

“十年浩劫”中,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被当做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残余,受到了“全盘否定”的巨大的冲击,使整整一代人的道德塑造遭到破坏。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冲击,而且对后人道德观念的形成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但在旧道德被打碎的基础上,新的道德体系却远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两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由于没有新的道德作为指导,加之一些低俗和庸俗的东西“乘虚而入”,社会上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蔓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不仅污染了社会健康的机体,而且也污染了人们的心灵,消磨了人们的道德意志,给整个社会风气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上道德生活出现了紊乱的状态和价值危机。因此,社会急需尽快建设符合转型期需求的道德体系,规范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上述社会道德的特殊的特征,营造了中国转型期道德建设的复杂的人文时空背景。随着转型期改革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全面推进,在社会利益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的同时,也给思想道德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社会上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日益增长严重腐蚀着人们的心灵,近年来社会上连续出现了如:“天价医疗费”、“挟尸要价”、“学术腐败”、“喝彩跳楼”、“有毒胶囊”事件等社会问题令人触目惊心。一系列问题说明“在公共领域,道德正在走向失落。在我们这个社会的边缘和某些角落,肆无忌惮的利己主义、私欲和贪婪正以前所未有之势蔓延”[4]。同时也反映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道德机制正在弱化,已经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整个社会业已陷入了无法回避的道德困境。因此,当前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迎接中国社会道德领域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已成为社会转型期的重要任务。

二、转型期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探求与追溯

尽管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转型期加快中国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但不可回避的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今天中国的道德建设面临着诸多障碍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包括主观和客观因素、理论和实践因素,也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转型期的道德建设面临艰巨的任务。

1.制度建设的滞后与不足

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奥雷利奥·佩西说过:“任何发展和进步,如果不同时导致道德、社会、政治以及人的行为的进步,就毫无价值可言。”[5]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可以通过人的自律发挥其内化作用,从而规范个人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整体的要求。但这种内化作用也不可能是无限的,必须有外部的一些条件做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保障就是制度。这里制度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其功能就在于约束追求主体利益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制度的作用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社会发展。很显然,转型期中国道德失范现象之所以频发,制度缺陷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其表现为制度建设的滞后与不足。如当年孙志刚事件彰显了中国收容制度的缺陷,农民工工资问题反映出的对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弱化以及眼下“有毒胶囊”等食品和药品问题反映出的制度上的治理不利和漏洞等等。均说明如果缺少制度保证,彰显社会正义,纠正社会失范便是一句空话。只有通过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适应的司法制度、物权制度、诚信制度等减少和防止趋利性的市场主体的投机行为,同时通过制度供给,保障过程公平,才能遏制道德失落和滑坡现象。因此,加强制度有效供给是克服社会失范现象,搞好道德建设的关键一环。

2.社会控制的弱化与乏力

恩格斯指出:“人来源于动物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在于摆脱多些还是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程度上的差异。”[6]近年来,对人的早期到底是性善还是恶的问题众说纷纭,根据《三字经》开头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许多人认为人性本善是儒家的思想,但研究国学的傅佩荣认为,“人性本善完全不符合我们的实际经验和初步反省,儒家并不主张人性本善,而是强调人性向善”[7]。因此,如果对人性不加以管束和制约,任其泛滥和发展,其结果必然会在社会上造成大的沦丧和整个社会的混乱。但在中国的道德调控方面还存在着调控主体消极、调控监督不力、调控缺乏保证等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思想道德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次,社会舆论监督由于网络言论的多元化显得有些冷漠和混乱,这必然加大了人们道德选择的难度,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再次,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的硬因素之间关系处理不够,即由于道德调控的自身局限性,道德自律必须与法律、制度结合起来,实施“软硬兼施”。唯如此,才能保证道德调控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有力的保障。而当前中国在法制保障方面恰恰比较滞后,对道德行为的惩治缺少硬性标准,同时惩罚不严,监督控制乏力,这些问题的存在放纵了一批钻了法律空子的恶行分子,使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仅能有利可图而且还不需要付出代价。正是因为以往相关部门对“食品造假”等现象的社会控制和管理不力,才导致今天“毒食品”、“毒药品”等恶性事件的层出不穷和屡禁不止。对此,我们千万不要小视,因为这种状态客观上容易起到纵容反道德行为的作用。

3.道德规范的缺位与错位

道德规范是对人们行为在不同的社会领域及其社会关系中的直接、具体的要求和限定。一般来说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规定人们能做和不能做的东西,是人的行为以及评判行为善恶的准则,因此,在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每个社会都有道德规范,虽然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地遵循道德规范能使人们更有效地调整他们的行为。生活在一个要求讲真话、遵守诺言,避免对他人施暴等道德规范的约束的社会中,符合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8]道德规范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涉及公共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前者的规范主要包括“平等待人”、“互尊互爱”、“尊老爱幼”等等。后者主要包括“诚实经营”、“平等交易”、“公平竞争”等等。社会转型期中,原有的一元化的道德规范显然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对多元化道德的需求。尽管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已经提出20字的基本道德规范,但新的适应多元化需求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外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在具体时期内,尤其对社会转型期等不同历史阶段内应该对哪些道德规范重点强调还不够明确,因此在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领域中和不同时期中对道德规范的混用和滥用的现象。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正是道德规范的缺位与错位,容易导致种种侵犯社会和他人利益的不道德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毋庸置疑,一个社会如果对不道德的行为没有完善和健全的道德规范,就容易对其不道德的行为缺乏约束,其结果必然会形成事实上的宽容,从而容易使不遵循道德的行为可以从中获利,而遵循道德的行为却反可能遭受损失。这无疑起到了变相鼓励人们采取不道德的行为的作用。这也正是在今天的社会转型期中国道德失落的原因之一。

4.道德教育的扭曲与变形

“所谓道德教育,是指运用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通过各种形式,使人们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理想、道德观念、道德情操的道德实践活动。”[9]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的现状也发生了变化,急速变化的社会大背景下,道德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原有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目标已经不能适宜新的变化形势的需要。大学生思想理论课程不仅枯燥无味,而且没有脱离灌输式单纯性接受模式。学生在学校里被动接受道德教育,突出主体性、互动式、发展性道德教育和多样化、个性化道德教育,依靠青年独立自主和富有批判精神进行道德教育的设想远没有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突出特点是理想化、模式化,忽视个体的差异性。教育内容“大”而“空”,在教学形式上多运用直接灌输法,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总括起来说,今天中国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重视集体活动,轻视个人修养;重视课堂教育,轻视网络和公共环境的道德教育渗透;重视进行灌输教育,轻视启发性个别教育等现象。因此,尽管教育者没少费心思和口舌,但受教育者收获寥寥,有时甚至适得其反。一些看似有力的说教,不仅失去了原本的作用,而且往往被接受者付之一笑。

5.相关研究的薄弱与粗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了全社会的道德建设。特别是2012年以来,由于几起重大道德事件的出现,社会上对道德问题的关注日益强烈,理论界对此的研究也再次达到高潮,有关道德失范和建设的研究接连不断,对道德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学界对道德建设的诸多观点和理论,对推进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较大的反差。纵观相关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是学界从道德层面对道德失范的概括性研究较多,而对道德建设的具体路径和现实问题深入研究得较少。很多研究思路相似,内容也大体雷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道德建设的研究依然比较薄弱和粗放的特征。而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和杂评虽然也在大量涉及道德问题,尤其近年来各种关于道德事件的报道连篇累牍,此种现象几乎前所未有。媒体关于道德问题的大量报道,反映出舆论界对道德问题的热烈关注,也为普通百姓了解事件真相提供了可能。但由于新闻的特征所限又缺乏系统性,给人以凌乱无章的感觉,而且许多报道由于是“就事论事”,难免成为一些人的“饭后谈资”,不利于深入理解中国转型期道德问题,而由于人们认识上的不一致,有时也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总的看来,对道德建设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和科学化。加强转型期道德建设理论和实效性的深入探讨,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中道德精华,深入研究、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道德遗产,厘清转型期道德问题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转型期道德规范,进一步加强中国道德建设非常重要。

6.道德实践的单一与空泛

最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加大了在全国范围内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此相适应,各地从上至下增加了行政机构,设立了省、市、县多级的精神文明办,具体指导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各地公民的道德素质,同时投入大量的财力予以支持。与此相适应的还有根据形势设立的“543”办公室,即“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等。这些机构的设立充分说明了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但实践证明,大量投入的背后其实效性却不尽如人意。原因是仅有机构的设置,没有工作的检查与监督,一些部门完成工作的指标往往只是在年终以硬件的多少为主要目标。而对公民道德素养的培养所做的实践工作也往往仅在热衷于迎合形势需要的宣传、树立典型和简单搞文明窗口等诸如此类的活动。其结果尽管“道德建设的投入有了政策上的保障,但道德产出的监控和测评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1]85。当然我们不否认这些工作的确带来了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来自上层的单一的和比较空泛形式主义的实践,由于没有公民的内心需求作为支撑,不可避免地容易形成“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局面。同时,城乡基层及各类新经济组织思想道德工作的弱化和形式主义也不容忽视。另外,当前对青少年道德培养也仅限于灌输,而缺乏道德丰富的实践活动。长此以往不仅会失去了本该有的效果,而且容易渐渐地降低道德的调节功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目前道德实践的单一和泛化,对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三、加强转型期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对策选择

道德建设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从宏观到微观,从资源到环境,但关键是要抓住关键因素与核心问题,认清根本,探求转型期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路径。

1.制度保障——道德建设的前提

制度保障就是对一些重要领域实施制度供给。从目前来看,当前亟须形成制度供给的领域包括对腐败行为的防治的制度供给、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对垄断行业的制约等等。通过对这些领域的制度保障,才能实现制度公正,创造和谐社会。首先,对腐败行为的制度化约束是防止社会道德滑坡的关键。其次,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尺度。制度供给和制度公正是政府和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责任。再次,依靠政府的公共政策,对垄断行业加以限制,是解决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同时还要通过利益机制和法律手段建立一套强有力的奖惩措施,保证遵从和弘扬道德者不再成为事实上的吃亏者,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秩序,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新闻媒体 、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等多种社会监督机制的作用,通过监督机制共同对公民的反道德行为做出判断和打击。要抓住要害问题,并利用多种方式,比如可以通过对举报人的重金奖励等形式挖出更多的问题,并严惩犯罪分子。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执法不严问题。因此眼下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食品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行政执法机关的法律责任,当一个地方出现较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后,必须严格追究当地负责人,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对那些不作为的人,必须让其引咎辞职。唯如此,才能保证不出现管理真空,也才能达到有力的警示作用。另外,还要大力加强诚信的正式制度的建设,特别是法律制度建设,从正式制度着手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通过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切实保证人民的用药和食品安全,促进公民道德水平的提升和整个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2.改革教育——道德建设的基础

面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多元化的特征,今天道德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改革目前的教育模式,是加强转型期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保证。道德教育要由过去的说教性、灌输性教育向注重人的自由发展,倡导受教育者的自主道德意识转变。根据目前中国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道德教育的着眼点就在于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从事道德活动并自觉自愿地追求一种道德上的完善,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人。“在关注个体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教育价值的引导和受教育者的自主构建,改造个体的现实生活,使之走向新的理想生活,成为当前道德教育研究的一大热点。”[10]今天,要注重隐性课程对道德教育的渗透性,据此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并深入挖掘现有学校课程在实现道德教育中的不同价值。通过知识的传授,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功效。同时要学习国外的先进做法,根据课程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充满乐趣的道德活动,努力在教学中为广大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搭建一个新的平台,这对于有效促进学生的内心道德义务感非常重要。

3.优化环境——道德建设的关键

道德和社会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道德建设需要一个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作为支撑,另一方面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也有利于道德建设实效性的产生。“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着某种或善或恶的东西,至于如何向外界呈现,除了决定内心的驱使(良知与欲望),同样受制于他与环境的互动(放纵或约束)。”[11]因此,在社会转型期为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非常重要,优化社会环境是道德建设的关键。这一点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2]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社会道德环境对坏的道德行为具有很好的遏制作用。反之,一个乌烟瘴气的社会肯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消极和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社会舆论的作用,重视大众文化、大众传媒的潜移默化作用。因为大众文化中包含了一定的道德价值趋向,人们在娱乐中会不知不觉地接受它们,慢慢地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评价准则,从而决定了其道德行为。如原江西省省长胡长清爱看书,可看的多是黄色内容的书籍,其结果荒淫无度成为阶下囚;而辽宁省沈阳市原副市长马向东也爱看书,但他看的是赌博的书,其结果也赌博成性输掉了整个人生。另外,现代社会中最具特殊影响力的是大众传媒。在近年报道食品造假等问题上,新闻媒体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所以,应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利用其影响,以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净化道德环境。要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正确道德价值观,批判和抵制形形色色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道德价值观。同时,要介入、利用和指导网络群众舆论,使之纳入主流道德价值观的舆论机制中来,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正确的社会道德舆论氛围。还要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环境网络,加快年轻人的道德培养。总之,全社会要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道德场域,为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奠定环境基础。

4.分清层次——道德建设的保障

人的道德修养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个体之间的道德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在道德建设中必须注意层次性。社会转型期大众的道德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的生活方式要求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不同的道德标准构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要求我们在道德建设中必须把先进性的要求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关注中国经济建设的同时,一直注意社会风气问题。他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和社会风气存在的问题,严肃指出:以德治国中的德首先是指我们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提倡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崇高的道德素养,代表社会主义道德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必须从党员和干部抓起,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抓起。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抓好官德建设,以德治党甚为关键。社会转型期,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社会公共治安和反腐败的重任,切实整顿社会风气,坚决打击腐败行为。而公共空间道德问题即是一个全民道德素质的改善问题,对普通百姓要提倡注意遵守广泛意义上的道德,并在实践中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不断提升其道德素养。另外,今天的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正处于市场化、全球化的复杂道德环境中,关注他们的道德培养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加强青年学生的道德问题研究,深入了解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并给予积极引导也是当务之急。

5.注重实践——道德建设的重点

在社会转型期,每个人对现实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均不同,而且由于价值观的多元变化,每个人都不得不面临各种各样的利益和道德冲突。因此转型期的中国,加强公民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力意识及法制意识教育非常重要。必须认识到建设与转型期相适应的道德文化是发自人心的文化自觉和文化选择,道德文化建设不仅要形成精神信仰、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使其转化为人们的觉悟和素质。政府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化宣传和确立一种主导的、原则性和指导性的社会基本的价值标准,以统领多元的价值观念。研究者要深入实际,从调查研究入手,发现和分析转型期中国道德建设中的问题与症结,从中概括出符合实际的理论,并以此来指导道德建设的实践。针对当前道德和法制教育流于形式、缺乏实效的问题,要强化社区建设,组织全员实践活动,对人民进行高尚的理想和心理激励。并且,不断改进社区公共福利设施,进一步拓宽社会成员参与社区公共生活渠道。学校要创造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和教学模式,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正确的道德“情感”。

[1] 杜灵来.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吴灿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 马润海,戚本超.公民道德建设评价体系[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104-105.

[4] [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76.

[5] 奥雷利奥·佩西.未来一百年[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2000:155.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2.

[7] 傅佩荣.国学的天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4.

[8] [美]丹尼尔,豪斯曼,迈克尔,麦克弗森.经济分析、道德哲学与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94.

[9] 章海山.当代道德的转型和构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394.

[10] 李喜英.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与重构[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269.

[11] 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191.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37.

猜你喜欢

转型期道德建设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