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2013-04-10陈钉
文_陈钉
人间有味是清欢
文_陈钉
三月里,孩子手握铁锄,到田野里去。积雪已退去,枯草迎风而动,田野一片灰黄色。要等到三四场细细密密的春雨之后,“草色遥看近却无”,田野才会一层一层渐渐绿起来。风软了一些,南墙下的杏花正在积蓄着花苞,像一个一个以篆书书写的“梦”字。隐隐萌动和在等待的田野里,蒿悄悄地从烧过的枯秆头背后钻出来,如一点灰雾,模糊进春天到来之前最后那片寂寥里。
蒿有两种,一种是白花蒿,叶肥而高大,一秆到顶,很少分岔,花窠白色。另一种瘦,略矮小,草茎分岔,花窠比白蒿略小而密,花窠黄色,又叫黄花蒿。
白花蒿和黄花蒿,因为叶类似,古人往往把它混为一谈。《尔雅·释草》:“蘩之丑,秋为蒿。”后世《注》:“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成,通呼为蒿。”大概说的是黄花蒿,《陆佃·诗疏》又说:“蒿,草之高者。”说的又似乎是白花蒿。
白花蒿气温辛丑,俗名臭蒿,不能食用,甚至牲畜都嫌弃它。因为有气味的保护,它在郊野旁若无人地生长,一簇一簇,异常繁盛。黄花蒿的幼苗可以食用,《诗经》中《鹿鸣》一篇写:“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幼鹿,吃田野里的蒿,这里的蒿,应该是黄花蒿。
夏日,村人把黄花蒿整棵采下,结成草绳,晾干,点燃可以驱蚊虫,气味清香迷人,类似于现在草木蚊香的味道,只是更加天然。白花蒿也可以晒干驱味,味道浓烈夸张。古人爱把蒿与烟放在一起,唐代诗人贺兰进明《行路难》:“君不见山上蒿,数寸凌云烟。”唐诗人周元范诗曰:“谁云蒿上烟,随云依碧落。”
黄花蒿人亦可食。黄花蒿又名茵陈,民间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之说,意思是说,幼蒿可吃,而蒿到了四月,过了幼年,则茎叶变老,无法食用了。
采蒿吃蒿时,正值春初,万物萌动复苏。春雨贵,杏花开,看上去很美——但此当口却往往是民饥之时,农民在去年秋天收获的粮食,经过一个冬天的食用,到了初春时节,已经消耗殆尽。特别是在久远的时代,没有化肥,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作物产量低,遇到头年年景欠佳,青黄不接,百姓的日子就更加难过。历史上,很多次农民起义,就爆发在这样的时节。蒿为多年生蓄根植物,根系发达,耐寒,发芽早,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蒿,是早春时节最早被食用的野菜之一。
从田野采回一簇一簇的蒿子,择去枯枝和老的茎叶,将新鲜茎叶淘洗干净。可做多种食物:以油清炒,类似于炒马兰或者马齿苋,味道清新可口;还可以和面,做饼,和玉米面做玉米饼,或者与面粉搅拌,搅成一块一块的糊状,然后上锅蒸熟,做成面疙瘩,或者和面做成粑粑。《本草纲目》:“嫩时醋淹为菹”,还可以洗净以醋淹食。
以蒿为食,以诗记之,当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最为著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还有“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斗新。”足见东坡居士饮馔之道。
现代人利用野生蒿,培育了茼蒿。
蒿可入药,有发汗、解热、利尿作用,在古代为治疗黄疸的特效药。2011年,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拉斯克奖授予中国学者屠呦呦,表彰她从青蒿中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获得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大奖。
公元742年,唐玄宗发布诏令,“前资官及白身有儒学博通、文辞英秀及军谋武艺者,所在县以名荐京。”李白被举荐到朝廷。彼时他42岁。秋天,他离别家人赴京,别时,他作诗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朝廷招募,何等荣耀,此时正值江南秋熟时节,短短几句,溢于言表的兴奋之情跃然纸上,特别是最后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更是写出了诗仙李白无比自负的豪迈性情。
蓬与蒿,乡间山野多见,皆是俗物,诗人常以蓬蒿自嘲,或借称凡俗乡野。古人以簪束发,困顿之时,身无硬物,只得随手取用蒿的茎秆为簪,艰难凄苦莫过于此。刘言史《葛巾歌》最为形象:“一片白葛巾,潜夫自能结。篱边折枯蒿,聊用簪华发。”这倒可称得上是蒿的另一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