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叔本华的有限幸福观及其现代启示

2013-04-10周梅玲栗志刚

史志学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欲求叔本华幸福观

周梅玲 栗志刚

周梅玲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栗志刚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

作为一个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家,叔本华把世界本质看作意志,认为人生就是意志的表现,而意志却是无法满足的欲求,因此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和虚无。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痛苦是终极的,叔本华将自己置于普通人的生活世界之外,扮演着一个客观存在的上帝角色,因而他看到了意志的自由无限性,人生的必然有限性。人生的种种缺陷和障碍使人不断的在欲求中挣扎奋斗,不断的徘徊于追求欲望的痛苦和欲望暂时满足的无聊之间,最终走向空寂和死亡。然而从形而下的角度来说,当叔本华置于现实生活中,他又凭借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深刻的论述了人生有限意义上的幸福。叔本华站在悲观主义的立场去审视人生,让我们意识到作为有限个体存在的悲剧性,从而从另一角度提醒我们要去积极追求和把握形而下的有限的幸福。本文试图阐释叔本华幸福观的独特内涵,发掘其特征,寻求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叔本华幸福观基本思想

叔本华认为:“一切幸福的境界,一切满足的情感,就其性质而言,均属消极,换句话说,也就是脱离了痛苦而成的,痛苦则是人生的积极原素。”[1]站在超越于具体人生体验的形而上的立场上,叔本华看到了人的生命有限性和痛苦的必然性,“除以受苦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没有什么目的可言。”[2]人总是在不断的挣扎和奋斗中满足无数的欲望,人生就是由欲望带来的痛苦和欲望满足的空虚结合而成最终必然面临死亡和归于空寂的有限的存在。相对于痛苦体验的必然和无限性,幸福的体验过程是短暂的,只是人生中存在的欲望短暂性的满足,是一个消极否定的暂时性状态。相对于整个人生来说,幸福的体验程度也是有限的,他受个人的视域、观点和生活工作范围的制约。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幼年,中年到老年,我们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视域不断拓展,但是我们的痛苦焦虑也随之增加,对幸福的体验程度始终是有限的。作为有限存在的生命个体,我们始终是处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积极去感知和把握当下的有限幸福,才能在有限生命中获取更多的感受和体验。

叔本华在基于对人生命运的理解上,将影响幸福的因素归结到了三个方面:第一,人的定义及人格,它的内容包括人的体质上的健康、力量,外在的美、气质,精神上的品质、理智以及教养。第二,人所拥有的外在的物质或名誉。第三,个人在他人眼中的评价和定位。第一方面是人的主观性质的,第二和第三方面是客观的外在于人的。在叔本华看来,对幸福影响最深最根本的就在于人的主观部分,人自身的内在构成和素质。外在客观的影响只是间接的,对幸福没有决定性作用。“与真正的人格优势,如伟大的心灵或高尚的情怀相比较,那么显赫的地位,高贵的身世,乃至王侯将相,其充其量不过如同舞台上的王侯而已,而前者才是人生真正的君王。”[3]对于幸福而言,内在的人格才是最重要的,正如伊壁鸠鲁所说,“外在的幸福远不如内心的福祉”。人关于幸福最本质的要素就在于人自身所固有的东西。

二、叔本华幸福观的特征

1.幸福是意志的阶段性满足。

在对于痛苦的必然性认识中,叔本华获取了幸福的独特涵义。世间万物本质上都是意志客观化的产物,人则是意志客观化到高级阶段产生的,世界的本质就是意志。作为人的本质的意志是一种盲目的欲求和冲动,由于自身的缺陷和不满,意志不断的追求挣扎以获取欲望的满足。“把意志,由于横亘于意志及其当前目标之间的障碍,所受的阻抑叫做痛苦。与此相反,意志达到它的目的则称为满足、安乐、幸福。”[4]人的本质就在于意志的不断追求,达到一个目标而获得满足又会追求下一个目标,永无止境。人的幸福和顺就是在意志达到一个目标获得满足到新的欲望产生的短暂的阶段性过渡,缺少满足人就会产生痛苦,缺少新的欲望则是空虚和无聊。

对于整个生命来说,我们的存在是去克服种种困难和阻碍,在意志的不断追求和满足中“度过一段可以容忍的生活”[5],把人生的道路当作毕生的任务来走完。在这种意义上,生活的幸福并不是最大程度的体验快乐或欣喜,而是在意志的一个个不同阶段的满足中达到幸福状态,使身体和精神遭受较小的痛苦。

2.幸福是痛苦的消逝。

叔本华认为:“幸福、满意的本质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它们只不过是痛苦的终止;但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6]人所获得的满足或是所谓的幸福在原有的本质意义上都是消极的,只有痛苦是值得肯定的东西。因为缺陷而产生的欲望让人感到痛苦,欲望满足之后我们又感觉到了空虚无聊的痛苦。当我们面对人生时,正是人生的种种不满和缺陷让我们感受到了痛苦,刺激了我们的感觉,让我们体验到了人的存在性。当欲望在一定时期得到满足后,随着痛苦的消逝,人们会逐渐进入到一种幸福的状态,暂时忘记痛苦。随着一个欲望的满足,沉浸于幸福的人们会逐渐陷入麻木状态,产生空虚和无聊感,痛苦又会随之而来,让人们陷入下一个追求和挣扎中。他曾经说过对于任何人来说,任何幸福的生活都不应该以快乐多少来进行度量,而应以脱离苦恼的限度——亦即脱离积极的恶式的限度来度量。

痛苦永远是现实存在的无法回避的,精神上的舒适和愉悦永远是具有否定性的并不能代表幸福。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享受惊喜和愉悦,而是在身体和精神最小程度的痛苦中实现人生的完整谢幕和归寂,最终寻求一种宽慰和解脱。舒适和愉悦只是一种虚幻,只有痛苦的消逝才是我们体验世俗幸福的最根本的标准。幸福的状态包含着痛苦的解脱,幸福的程度则在于痛苦解脱的程度,人们往往只有在经历不幸和阻碍过后,才能体验到摆脱心灵和身体痛苦的重新获得的幸福。

3.幸福是间接性的感知。

我们生存的所谓幸福,是指一般我们所未感觉到的事情,最不能感觉到的事情,也就是最幸福的事情[6]。对于痛苦的感知永远是直接的,因为缺陷和阻碍造成的痛苦在人生中是永远存在和显现着的,是人们最直接的体验,而对于满足或是幸福的感知永远是间接性的。当我们因为自身缺陷和不满不断追寻和奋斗时,体验到的是这个挣扎过程的痛苦,在我们达到目标时只有对于痛苦奋斗过程的回忆才能让我们感受到满足后的幸福。生命个体在欲望达成之前,体验到的是心理上的焦虑不安和身体上的煎熬,这种痛苦体验只有随着欲望的达成,通过对奋斗挣扎过程的回顾才能消失,进而产生满足和幸福感。不经历任何过程或者对照的感受总是虚幻的,带给人的体验也是不可描述和定义的,任何幸福或满足感都不是直接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

三、叔本华幸福观的当代意义

虽然从整体来说,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是带有悲观主义色彩的,他通过反省人类自身的局限性,阐述了人生终极意义上的痛苦,阐述了仅仅在有限的范围内人们才能感知到幸福。他的幸福观看似消极,实际上却包含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对今天这样一个价值观多元化,人心较为浮躁的社会来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叔本华的幸福观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进取,不断奋斗。

叔本华将幸福看作是人生痛苦和无聊的不断摇摆间的短暂停留状态,而整个人生是残酷的,我们不断为欲望去挣扎和奋斗而最终却将归于虚无。叔本华对于人生的这种痛苦和无意义的揭示,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痛苦的底线,认清了人生最真实的本来面目,从而激发人们鼓起勇气,直面人生的各种痛苦和磨难,不断地去奋斗。对于生命的本质的透析和彻悟,能让我们审视自身,选择更加合适的生活态度去积极的面对生活。在现代社会,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悲观的理念,觉得生活充满困难和磨难,整日忙忙碌碌却一无所获,找不到心灵的归属,迷失了人生方向。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在认识到人生痛苦必然性后,选择一味地逃避和退缩。人生虚无和痛苦只是对于超越现实生活的更高层次认识,是将人至于更广阔宇宙空间范围的认识,作为具体生命我们既然无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现实如此,我们就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将不断的追求和奋斗看做人生的必然经历。生活确实在某种意义上充满了苦难,奋斗和努力的过程确实充满艰辛,暂时的获取和满足也不能持久,当我们认清了痛苦生活的底线,又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时,我们才会坦然的接受任何结果,同时有更多的收获。既然人生是一个体验痛苦的过程,我们也只有在经历生活的各种历练后,才能真正明白生活的意义。

2.叔本华的幸福观有利于人们从外在的事物中获得解脱。

“一般人将其一生幸福,寄托于外界事物上,或是财产、地位、爱妻和子女,或是友人、社会等等,一旦失去他们,或是他们令他失望,他的幸福根基也就毁坏了。”[7]大多数人都将幸福的重心寄托于外在的各种事物上,对于名誉地位的获取、财产的拥有,他人的评价等等。当今社会这些现象尤为明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人们热衷于追求外在的各种物质享受,获取各种名誉地位,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赏,许多人都处于一个烦恼困苦,欲望难以满足的痛苦状态。

在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人们的欲求也越来越多,欲望越来越难以满足,导致许多人痛苦不堪,极度焦虑和浮躁。他们或是因为欲望难以满足,而处于物质精神贫乏状态;或是陷入外人的评价和与他人的攀比中无法自拔,为争强好胜而累;或是满足于暂时的物质欲望而精神生活极度空虚。总之,许多人因为欲求陷入了形态各异的人生困苦之中,要从中解脱就必须认清我们的欲求和实际获取的关系。

一切幸福都建立在我们可能要求的和实际获得的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上[8]。我们所有的期待和要求与我们的实际所得的不成比例构成了我们痛苦的产生根源。作为欲求的主体,我们不断沉溺于欲望的期待和恐慌中,听从欲望的支配,就无法获得心境的安宁。任何对于物质的欲求,在我们占有这一物质的时候就会达到满足,失去刺激,无聊和空虚随之占据,激发人们新的欲求。

所以很多人在拥有极大财富的同时,仍然感觉心灵的空虚,无法体验生活的幸福,只会产生更多的对外界事物的依赖。在这方面叔本华从个人的角度分析了解脱痛苦的途径,即应该根据个人所有而不应根据个人期望的东西来看一个人是否幸福。在欲求中而没有引起我们需要的东西,因为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对于我们没有意义而不会感到痛苦;而我们欲望中想要得到的东西不能获取,其他的东西获得再多也同样感觉痛苦。所以,每个人有自己的标准,都希望在自己的可能范围内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如果在一定范围内,我们的期待能够满足就会产生幸福感,超过范围的东西则不能影响我们的感受。欲求和获取都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定比例关系,只有对于我们需要的东西有限范围内的尽可能多的获取才能给我们幸福的体验,否则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痛苦和无聊。

3.叔本华的幸福观有利于人们重视和加强自身人格的完善。

我们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什么”,取决于我们的人格[9],人格也就是人所具备的特质,这也是影响幸福的最根本因素,其他因素都只是间接性的,不能对人产生根本的影响,因为“人生客观部分掌握在命运之神手中,它会因情况变化而变化,而主观部分则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在本质上它是永远不会变的”[10]。命运给定我们的都只是外在的可以改变的东西,只有内在人格的完善,精神的富有才是我们感知幸福的唯一原动力。“温文尔雅、活泼快乐的气质,完美强壮的体格,健全的理智,敏锐的洞察力,稳健而温和的意志以及良知,这些都是地位和财产所无法替代的优势”[11]。对于个人来说,这些都是内在于自身无法被剥夺的东西,是比任何外在的财富他人的评价更为本质的东西。现实生活中,幸福主要依靠内心来体验取决于“我们是什么”,与外在的财富、地位和评价即“我们有什么”没有直接的关系。“‘自己’是人的可能发展和有所成就的最佳的和最大的来源。愈是有这样的认识——人愈是多在自身寻求欢乐的源头——他愈是快乐。”[12]只有内在人格的完善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我们应该不断培养自身高尚的品行,杰出的才智,优雅的气质,开朗的心境和完美健全的体格,这些是最能让我们直接体验幸福的内在人格因素,幸福的体验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自身人格的完善程度。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也有许多共同点,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幸福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名誉和权力的获得而在于灵魂积极理性的现实活动。当今社会,许多人都热衷于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忽视了对于自身人格的重视,将金钱、地位、名誉等看做幸福的标志却没有反思自身是否真正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而只是陷入欲望满足后的空余无聊中继续寻求心理上的慰藉。只有重视内心感受,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而将欲望限定在有限范围才能体验到更加深刻的幸福。

[1] [2]叔本华.王成译.悲观论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

[3] [9][10][11]叔本华.范进等译.叔本华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 [8]叔本华.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 [7][12]叔本华.刘烨编译.叔本华的智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6] 叔本华.韦启昌译.叔本华思想随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欲求叔本华幸福观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清华与古厚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清华与古厚
变化的时代与表达的欲求——从阿来《空山》中的文体试验论起
“饮食男女”是什么意思?
“毒舌男”叔本华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