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动力从何而来?
2013-04-10张蕊
说到“创新”这个当下最热的词,就绕不开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名言:“任何商业都有而且只有两个功能:营销和创新。”对于创新,一直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方认为创新是突发性的、偶然性的,犹如我们所说的“灵感”,可遇而不可求;而另一方确认为,创新是某种机制的产物,一个企业、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只要有良好的机制、氛围,创新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显然现在绝大多数人是后者的拥趸。最著名的莫过于“得到确实保证的创新体制的7P一体”的理论了:它由融为一体的七个部分组成,priority(优先性)、policy(政策)、platoon(小分队)、process(程序)、problem orientation (以难题为指向)、platform(平台)和payback metyics(回报指标)。
然而随着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这个理论似乎有点过时,因为它遗忘了最重要的一个“P”——person(人才)。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2012年度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上,新增了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用于表彰45周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这一在全国各省市政府科技奖励中属于首创的奖项,为的是更深刻地认识人才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创新创业科技人才的奖励力度,九人获此殊荣:封东来坚持从事凝聚态物理中强关联体系等复杂量子材料的实验研究;俞飚在国际上领先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结构新颖而复杂的天然糖缀合物的全合成;贡俊在新能源汽车电机应用领域开发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电机系统……
和这些人才对创新的追求和探索一样,我们对创新的源动力的寻找从未停止过。在与需求拉动创新、科学推动创新、制度保障创新的争夺中,人才最终脱颖而出,成为这个源动力中最重要的一环。在这个无“创新”不成文,无“创新”不成会的转折点上,这些精英人才们,正完成着自我从“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的蜕变,并为我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