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速览
2013-04-10
NO.1 工信部:扶持光伏产业政策正在制定中
中国光伏产业陷入寒冬,光伏行业原料多晶硅生产领域情况也不容乐观,85%以上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停产,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国家多个部门正在制定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
在首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可能涉及到太阳能产业的准入和产业政策问题,扶持政策将涵盖补贴、科技创新、分区电价等方面,准入门槛有望成为最先出台的政策之一。
产能过剩是中国光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建成的光伏组件产能达4500万千瓦,是2009年的700%。近两年光伏产业遭遇美国和欧洲的“双反”调查后,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凸显。“我们也鼓励光伏行业进行兼并重组,行业发展到这个地步,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丁文武说,但兼并重组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运用市场的力量来推进。
NO.2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有了多重保障
循环经济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循环经济究竟是什么,循环经济这块蛋糕能做多大,很多人说不清楚。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专项规划。
“战略”提出,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循环型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普及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资源产出率大幅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战略”提出,到“十二五”末,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此外,《战略》提出了近80个量化的循环经济具体指标,涉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循环利用等。
循环经济不仅涉及到资源再利用和整合,它与我们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科技水平密不可分。对此,“战略”还提出,通过科学规划,实现技术突破和管理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推进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间共生耦合,形成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用水量分别比2010年降低21%、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50%以上的国家级园区和3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了循环化改造。
NO.3 国家布局未来20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优先安排16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科技部等8部门编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简称《规划》),目前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该《规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部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就《规划》答记者问时指出,在兼顾传统大科学装置领域与学科交叉及新兴学科发展需求、国际发展趋势与国内基础、学科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上,《规划》明确,未来20年能源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科学、空间和天文科学、工程技术科学领域7个科学领域重大科技设施发展的主要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十二五”时期,在我国科技发展急需、具有相对优势和科技突破先兆显现的领域中,将优先安排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领域包括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生命领域包括转化医学研究设施、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地球系统与环境领域包括海底科学观测网、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材料领域包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粒子物理与核物理领域包括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空间和天文领域包括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中国南极天文台;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大型低速风洞等。“十二五”时期的16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在提升我国重大科技设施总体水平、提高我国科技前沿研发能力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NO.4 青岛出台新政“补血”科技成果转化
近日,青岛市科技局联合市财政局出台“科技新政”,为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补血”。《青岛市科学技术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专项补助资金实施细则(试行)》从技术转移机构、市场、技术经济人、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四方面,详细规定补助的额度和方法。其中,对经认定并通过上一年度考核评估的市级以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给予20万―50万元不等的补助;获得国家级示范机构称号的给予一次性补助100万元。根据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针对经认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合同服务机构,给予20万―50万元不等的补助;对经认定的综合类技术合同服务机构,给予30万―100万元不等的补助。
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体系是青岛市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缺乏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成为提高青岛市技术创新能力的重大障碍。《细则》的出台是青岛市完善技术转移市场体系建设的第一步,今后青岛市还将通过地方立法等措施,进一步发挥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企业等各方面的作用,搭建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商业化市场交易为机制、以中介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NO.5 上海将加强科研成果的“科普化”
为改变以往科普资源过于分散、缺乏整体规划、精品较少的现象,今年上海通过政策设计、项目支持等方式,整合各类优质科普资源,满足公众和基层科普工作者的需求。重点培育10家精品科普场馆,并要加强科研成果的“科普化”。
据悉,上海将借助数千个科普电子屏、东方移动电视科普节目、“科普产品E联盟”、东方信息苑(点)等载体,不断扩大科普宣传内容影响面。同时,重点打造精品科普设施、培育精品科普活动和推广精品科普作品。将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创新展教手段,提升展教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强长三角地区城市科普场馆的交流和推广;完善和新建12家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实践工作站,15家上海大学生科学商店;发挥上海科技节、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上海科普大讲坛”等品牌建设等。
NO.6 辽宁省科技金融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
为贯彻落实建设创新辽宁,推动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加速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4月19日,辽宁省委、省政府组织在沈阳市召开了全省科技金融示范区工作会议暨招商银行中小企业融资合作签约仪式。至此,辽宁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
这是辽宁省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以来,科技金融领域的首次重大融资合作。当前,辽宁正处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时期,拥有发展科技金融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并且具备了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发展的工作基础。
辽宁省政府为全省科技金融试点园区,全面推进科技金融试点工作,即以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高新区、鞍山高新区、营口高新区作为科技金融试点园区,建立起以政府资金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融资机构共同参与,集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