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森林经营理念对慈利县林业发展的启示
2013-04-10阙兴宇刘振华
阙兴宇, 刘振华
(1.慈利县林业局, 湖南 慈利 427200; 2.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德国森林经营理念对慈利县林业发展的启示
阙兴宇1, 刘振华2
(1.慈利县林业局, 湖南 慈利 427200; 2.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通过对德国森林经营理念、近自然林业经营方法的介绍,分析了德国采用近自然林业理论经营管理取得的成效,结合慈利县林业经营工作实际,尝试将近自然林业这一新型理论融入慈利县林业发展进行了一些探讨。
森林经营管理; 近自然林业; 启示; 德国; 慈利
2002年,慈利县开始进行中德造林项目前期考察和准备工作,2005年1月,中德合作造林项目正式在本县开展,至2013年,该项目在慈利县的建设落下帷幕。通过参与利用近自然林业这一先进的林业生产经营理论管理森林活动的建设,并陪同德国友人对本县森林经营项目进行了多次检查,进行了一些技术交流活动,另外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了解了德国管理林业所采用的森林经营理念。对提高慈利县林区的林业经营管理水平很有帮助。
1 德国林业经营理念
现代德国,进行森林经营,所采用的理念为“近自然林业”,这种作业方法,能够兼顾经济与生态效益,较好的解决了森林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堪称世界林业先进理念的典范。
1.1 近自然林业的概念
“近自然林业”是指在确保森林结构关系自我保存能力的前提下遵循自然条件的林业活动,是一种兼容林业生产和森林生态保护的经营模式[1-5]。所谓近自然,就是遵循自然规律经营森林使其最终接近自然林的状态。这种经营模式既能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给森林群落中各类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态栖息环境,又能取得人们经营林业所希冀的最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到目前为止,不失为最佳的林业经营方式[6-9]。
1.2 近自然林业经营方法
“近自然林业”的思想与方法,现已充分体现在德国全国的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经营的方法同天然森林自然生长的过程非常接近,林分生物群落组成非常合理,物种多样性得到极高的维护。他们通常采取以下措施推进“近自然林业”:
1.2.1 重视森林经营长远规划 为用自然的方法培育出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的森林,德国特别注重按自然化原则确定森林的培育目标和方向,制定的林地长远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涵盖了每一块林地[10],在规划凸现森林功能的持续保持和森林效益的持续发挥,最大限度的达到“生态功能优先,经济、社会效益兼顾”的效果[11]。执行中则坚持按规划落实每个地块乃至每株树木的经营措施,绝不会中途变更。
1.2.2 遵照自然规律经营森林 在实际作业时严格遵循以下原则经营森林: 一是尽量模仿自然生长过程营造和管理森林,不通过人为措施影响森林的发育成长,一般不进行全垦整地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地表土壤肥力,尽量保留林中阔叶林木,保持物种多样性;二是遵循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优胜劣汰原则,尽量采用林内母树自然下种,使适合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具有繁衍生存的条件;三是通过各种措施将林分结构逐步调整为复层异龄混交林,使其逐步趋于天然林分状态,提高林分的综合功能及自身防虫抗灾抗病能力;四是采伐由皆伐转变为择伐,尽可能的减少由于木材利用对森林功能发挥产生的不利影响;五是尽量保持地表植被,保留不妨碍目标数生长的林下生物,使林地始终保持持续覆盖,以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协调性[12]。
1.2.3 推行目标树单株经营技术 以单株林木作为培育对象是近自然林作业体系的核心,所有的经营活动都围绕目标树为中心,实行单株抚育,加以营林管护措施。具体做法是把所有林木分类为目标树、竞争木、特殊目标树和其他树木等4种类型,在木材采伐限额内,除竞争木强制采伐,按林分实际情况采伐过分密集的间伐木和已达培育目标的择伐木外,其他林木一律保留,同时对林中空地进行补种阔叶树。隔一定时间后,在其他林木中选定第二轮目标树,伐除竞争木。当第一轮目标树达到培育目的,进行采伐后及时补植,如此周而复始,林分逐步朝复层异龄混交林方向转化,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在目标树的选取上不再提倡人工纯林,而是将阔叶树定为特殊目标树禁止采伐,尽量保留林下植被,伐后林分形成混交林的几率加大,林分尽量模仿天然林生长过程发展。
1.3 近自然林业取得的成效
因为采用“近自然林业”理论,德国森林的生态保护和休闲功能不断增强,实现了森林经济、生态、社会三大功能的统一。其成效主要在于:一是利用择伐方式增加了大径材的产量,有效地提高了森林蓄积量,平均每1hm2蓄积量约达300m3,合理地解决了永续利用的问题;二是通过择伐和更新,将林分培育成复层异龄混交林,生物多样性得以增强,林分的抗灾能力得到显著地提高,森林防护功能得以持续发挥,从而充分发挥了森林的抗性和森林的生态作用;三是依靠天然更新,节约了造林费用和林木管护费用,由于抗灾能力显著增强,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防治费用也大量减少,因而大大降低了森林经营的成本;四是择伐老树时,幼林已经有一定的生长量,另外也因保留林下植被等仿自然生境,枯枝落叶留存林内,土壤肥力得到加强,随之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因此有效地提高了森林的自然生长能力;五是通过森林的立体经营,林内生物群落系统基本完全,能获得更高的木材收获及多样性产品,适应市场更为灵活[13]。
2 慈利县森林经营现状
2.1 基本情况
慈利县总面积349787hm2,林业用地245902 hm2,有林地188495hm2,乔木林分170513hm2。林分中,纯林地151097hm2,占88.6%;混交林19416hm2,仅占11.4%。全县森林蓄积量588.7万m3,其中林分蓄积量568.6万m3,林分单位蓄积量仅33.3m3/hm2。
2.2 森林经营措施
多年来,慈利县营造林主要以马尾松、杉木纯林为主,仅在退耕还林、中德合作造林等明确要求营造混交林的项目中加入30%的阔叶树。营造的纯林林分密度大,林木间营养空间竞争激烈,抗虫、抗灾、防火性能差,林木长势弱,生产力低下。对林分的经营主要是在幼龄阶段针对过密林分进行除萌、伐除长势衰弱的林木,中龄林以上还未达到经济成熟的林分就已开始“择伐”,将基本可以利用的林木采伐利用,即本地所称“拔大苗”,造成林地越采越差,林分过早衰老,形成大片疏残林。2013年通过部分面积的森林经营活动后,林地内目标树分布均匀,无其他林木竞争营养空间,林内卫生状况大为改善。
3 德国林业经营理念对慈利林业发展的启示
德国采用“近自然林业”经营森林的理念对世界林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取得的成效极为显著。慈利县借鉴他们的做法,对于建设林业大县很有必要。
3.1 重视林业综合效能,强化森林规划和经营方案的法律效力
德国实行的是集管理与监督为一体的林业管理体制,林业机构从上至下是独立的垂直领导关系,不受地方政府干预,保证了森林培育与经营按照既定方针与目标的实施。而我国林业隶属地方行政管理,地方为加快经济的发展,屡屡实行地方保护,违反林业政策的行为屡见不鲜。我国很多地方,可以说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取得了经济的发展,林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主要表现在大量采伐林木和大片占用林地换取经济发展,导致地方环境恶化,污染加剧,灾害频发。
德国森林规划一经颁布实施后,就会得到严格执行,所有林木都朝大径级用材方向培育,生态与社会效益得到大幅度发挥。借鉴他们的经验,我县也应重新认识森林的综合效能,加强林业规划工作,编制好森林经营方案,提升森林经营方案的科学性和严谨程度,并通过政府的行政措施强化其法律效力,保证得到认真实施,充分发挥森林经营方案的指导作用,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健康有序增长。
3.2 加快林分结构调整
在先进的林业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培育与环境相适应的、持续稳定的、多层次的混交林,以提升森林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在考虑树种速生、丰产、优质的基础上,坚持适地适树及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多发展适合本地生长的乡土阔叶树种,如栾树、樟树、楠木、檫木、香椿、南酸枣、木荷、桤木、枫香、毛竹等;对乔木树种分布均匀,有成林希望的林地要开展封山育林,运用森林的自我恢复能力,促进及早成林成材;已经郁闭的人工针叶纯林,要通过采取补植本地阔叶树种、加强抚育等经营措施进行改造,逐步调整为复层针阔混交林;通过采用目标树单株经营技术,将已营造的同龄人工林逐步调整为异龄林。从而使我国现有森林最终达到近自然林的状态,做到世代永续利用,成为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使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3.3 加强对现有林分的经营培育
从造林开始,就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从立地评价、树种选择、苗木质量等环节抓好管理,保证造林质量。造林后,要重视林地管理和森林培育工作,切实把中幼龄林的经营放在重要位置,要彻底改革全县中、幼林抚育中“拔大苗”这一杀鸡取卵的做法。为使林分内的每株林木都有自己的功能和成熟利用特点,可以在中、幼林抚育工作中借鉴德国对林木实行每木建档,除影响目标树生长的竞争木和实际需要采伐的间伐木、择伐木外,其他林木留待下一轮目标树候选林木的方法,推行目标树单株经营技术。在确立目标树后,应将其培育至达到培育目标,尽量使森林达到成熟乃至过熟林状态再予采伐,充分发挥森林在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效益。
3.4 加大低产低效林改造的力度
慈利县现有林分中,很多森林产量低下,功能发挥不全,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改造。按照“近自然林业”方法,对低产低效林进行改造工作,应保留林地上具有发展潜力和培育前途的一些林木,特别是应将阔叶树种作为特殊目标树种尽量保存,适度伐除影响这些林木生长的乔灌木和藤、草本植物,补植一些适合本地生长的乡土阔叶树种。参考德国对新造林苗木进行围栏保护的经验,应及时对新造林地和补植苗木进行适时除草割灌,辅以封山育林措施,加强管护,禁止放牧打柴,防止牲畜破坏,保证补植苗木尽早成林成材。
3.5 更新森林利用观念,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工作
德国严格按照采伐量小于生长量的原则确定林木采伐,很少使用皆伐林木方式,一般采用择伐方式进行[14-15]。这种采伐方式,选择性强,通过保留阔叶树,采伐针叶树,使阔叶树在林冠层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替代针叶树,同时林木的干形逐步趋向通直,有利改善森林结构、加快森林演替和促进森林更新,保持更新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促进森林向顶级群落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慈利县应改变以前“以林养林”的传统林业发展模式,理顺森林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加大对林业发展工作的投入。在商品林利用时应严格控制采伐林分的林龄,坚持林木未成熟不采伐的原则。从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出发,尽量减少采用皆伐方式,仅将小块皆伐控制在人工针叶同龄林中进行,并及时补植本地阔叶树种。对于实行择伐的伐区,也只能仅对达到培育目标的林木进行采伐,使林分逐步向异龄林方向转化,实现全县商品林“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目标。对于生态区位重要、环境脆弱、植被恢复困难的生态公益林实行禁伐,以保证地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维护当地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
4 讨论
对照德国近自然林的经营实际及其成效,慈利县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相差甚远。慈利县应积极健全市场机制,改变以林养林的经营体制,加大林业投入,制定林业长期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强化其法律效力,推广利用先进的林业科学技术,坚持适地适树,发展乡土阔叶树种,营造混交林,造、封、管相结合,大力调整林分结构,培育复层异龄针阔叶混交林,采用目标树单株经营技术,对林木分类型定向培育,将林木培育方向朝中大径材转移,改变林木利用观念,严格控制皆伐,推广近自然林择伐方式,加快实现近自然林业经营的程序化和法制化,使全县林业真正快速走上可持续经营道路上来。
[1] 杜强,张永涛. 近自然林业在我国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2:19-21.
[2] 周立江,先开炳.德国林业体系及森林经营技术与管理.四川林业科技[J].2005,26(2):38-49.
[3] 孟黎黎,陆元昌,赵天忠,等. 近自然森林经营目标树作业体系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29(3):66-70.
[4] 徐成立,李云飞,王艳军.德国的林业政策和经营模式对河北木兰林管局林业发展的启示[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1):61-64.
[5] 贾洪亮,金大刚,邱长玉.芬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J].江西林业科技,2006(4):30-31.
[6] 曾伟生.近自然森林经营是提高我国森林质量的可行途径[J].林业资源管理,2009(4):15.
[7] 李裕,陈萍,李贤伟,等.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现状[J].四川林业科技,2007,28(4):84-87.
[8] 梁洪萍.浅谈近自然林业理论[J].四川林业科技, 2012,33(5):103-105.
[9] 李志达,李世东.德国生态林业的经营思想、主要措施及其启示[J].林业经济, 1999(2):62-71.
[10] 陈俊安,黄文斌.近自然林业的经营效益研究[J].民营科技, 2010(10):150.
[11] 牛纯,刘毅,刘欣,等.近自然林理论及其在长白山林区的应用[C].首届吉林省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2006.10.1.
[12] 陆元昌,雷相东,洪玲霞,等.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体系运用示范[J].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2):1-6。
[13] 陆元昌,甘敬.21世纪的森林经理发展动态[J].世界林业研究,2002,15(1):1-11.
[14] 周亚林,洪波.德国森林资源监督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J].防护林科技,2008(1):33-34.
[15] 林同龙.杉木人工近自然经营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3):11-16.
[16] 邵青还.对近自然林业理论的诠释和对我国林业建设的几项建议[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6):1-5.
TherelevationforforestrydevelopmentinCiliCountywiththemanagementtheoryofforestryinGermany
QUE Xingyu1, LIU Zhenhua2
(1.Forestry Bureau of Cili County, Cili 427200, China; 2.Forestry Department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04,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chievement of the management of nature-approximate forestry in Germany by introducing its principles and management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forestry management in Cili County, the author means to integrate the new theory of nature-approximate forestry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Cili forestry and do some research into it.
management of forestry; nature-approximate forestry; relevation; Germany; Cili forestry
2013 — 08 — 23
中德财政合作湖南小农户造林项目(BMZ-200265 702)。
F 326.2
A
1003 — 5710(2013)06 — 0070 — 04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3. 06. 019
(文字编校:杨 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