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产业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3-04-10蔡业新田贵贤

山东纺织经济 2013年6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印度

蔡业新,田贵贤

(1 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2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既是一个历史文化沉淀深厚的国家,又是一个不断向工业化、现代化迈进的国家。尤其是1991年经济自由化改革以来,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更令世界瞩目。一些西方媒体甚至抛出了“龙象之争”、“中印发展模式优劣论”、“印度挑战中国”等众多鼓动性言论。但无论如何,印度的崛起可能是本世纪最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一、印度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一)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印度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其产业结构沿着配第克拉克定律发生着显著变化。印度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国家,其发展程度对印度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意义重大。由于气候因素影响,农业增长波动较大,农业增长的波动直接影响了宏观经济的波动。来自于印度政府GDP数据显示,2010年,印度农业创造出的GDP为18.7%。在印度农业结构中,种植业占主导地位,种植业又以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但由于印度国家战略导向的原因,农业财政支出相对较低,因此导致印度农业生产率低下,基本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尴尬局面。2010年印度粮食总产量为2.2亿吨,单位面积产量为每公顷1.7吨,远低于每公顷2.6吨的世界平均水平。

(二)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印度工业发展迅速,已经基本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2010年,印度工业占GDP比重为28%左右。航空航天、精密仪器、软件制造、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许多工业品及工业技术已经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制药、汽车有着非常雄厚的竞争力。在某些尖端的高科技领域,印度也开始崭露头角,如高端制造业已成为印度赚取外汇的重要部门之一。随着印度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传统的棉麻纺织业、制糖、榨油等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正逐渐被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更高的机械电子、能源、化学等产业所替代。

(三)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凭借工人良好的教育背景及英语语言优势,印度在软件开发、商务处理外包等IT领域发展迅速,并直接推动了金融产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IT业的发展也使印度享有“世界办公室”的美誉。据麦卡锡公司估算,印度2010年软件总产值为1100亿美元,直接从业人员为220万人。IT业已经从低成本的IT服务商蜕变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供应商,直接推动了经济发展,成为印度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就业容纳力的重要部门。

受益于印度的金融深化政策,印度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资本市场,这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特例。全国拥有78家商业银行和近200家地区农业银行,证券交易所23家,上市公司超过900家,年可从资本市场筹措700亿比索资金。2010年,金融业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57亿美元。

凭借文明古国的历史传承,多元的文化,复杂的宗教,多民族的冲突与融合,印度的文化产业独树一帜。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植,电影业发展迅猛。据2010年资料统计,印度电影从业人员达到240多万人,出租业收入达到300多亿美元。

印度的酒店旅游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2010年实现旅游收入80多亿美元,尽管远逊于中国,甚至落后于马来西亚、泰国,但随着其国内政治环境的稳定,交通设施的改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二、印度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发展的短板

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和农业投资的不足导致印度农业发展滞后,与其庞大的人口总量和世界第一的耕地面积的地位严重不相称。上世纪60年代实行的绿色革命,制订了引进高产品种和推广农业科技的一揽子计划,但由于仅仅局限于少数自然条件较好地区,导致各地区之间农业发展极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两极分化,严重威胁社会稳定。随着农业投资的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增长率也出现下降的局面,低效率的农业补贴严重排挤了本就数量不多的财政对农业的基础设施投资,从而带来了低效的产出。再者,农业的贸易限制政策使得印度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严重分割,不利于农业的国际分工;分割的国内市场限制了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制约着农业的规模化和效率化。

(二)第三产业的“双刃剑”效应

独特的第三产业发展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但也揭示出印度产业模式的软肋,印度第三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可以说是把“双刃剑”。

1.吸纳过剩劳动力的能力不足

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相比较于农业和工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一个行业,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在印度。原因在于其发展最迅猛的金融、信息业对从业人员的较高要求并没有创造出过多的就业机会。这些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不是很大,而且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在成人识字率还很低的印度,造成了人民的就业需求与高新技术服务业创造就业机会的不协调。

2.产业间的就业关联效应弱

以金融服务信息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实务资本的要求少,对人力资本的投入要求高。尤其是印度独特的外向型第三产业,对国内传统的制造业、基础设施拉动力较小,对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推动力和持久力。而第二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印度产业结构的畸形却得不到满足。

3.人才外流削弱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印度软件业的超前发展,使其对大量高级的技术服务人才需求增加,印度教育成为培养精英阶层的体系。国内外薪酬待遇的巨大反差使得大量人才涌向国外,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加大了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差距,陷入了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

马克思的资本再生产理论及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表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三次产业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协调发展。第一产业是基础,第二产业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在二者优先发展的基础上再发展起来。如果一二产业发展不牢靠,第三产业又超常发展,势必会影响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印度如果不及时调整其产业发展结构,也必定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印度产业结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作为世界重要的两大经济体,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各自走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中国走出了一条以制造业为主导、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道路,印度则走出了一条以高新技术服务业为主导、资本密集型的发展道路。尽管路径不同,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有必要认真总结印度产业结构的经验教训,找出中国产业发展的健康之路。

(一)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弯道超越,跨越式发展

印度基础设施较差,对制造业的发展缺乏支撑力,但印度拥有较好的高等教育设施,殖民统治形成的语言优势,使其很容易与国际接轨。印度成为“世界办公室”正是其利用比较优势的结果。而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因此可利用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竞争优势,吸引国内外资金向西部地区进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同时利用东部沿海地区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缩小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地区间的二元化效应,实现各地区间的跨越发展。

(二)重视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

印度资本市场比中国完善,金融系统效率高效,金融体制和法律体制健全,为现代经济的运行奠定了基础。中国应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力度,尤其对企业直接融资制度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设计。积极引导符合产业发展的企业通过各种途径上市融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完善价格市场形成体系,放开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逐步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机构的不合理限制,破除金融垄断,为各种类型的资本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在继续稳定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印度农业发展的滞后应引起我国的足够重视,尤其对于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没有农业的稳定,第二、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谈。近十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是针对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决策,可见中央高层的重视力度。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则是我国的一个短板。目前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的比重尽管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应采取各种扶持政策,鼓励第三产业尤其是对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服务业优先发展,跨越式发展,从而为第一产业实行集约化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为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吸纳更多劳动力,进而实现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协调配置,共同发展。

[1] 曹娟,冯斌,骆玲.中国、印度产业发展进程的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7).

[2] 胡国良.中国、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及竞争力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6).

[3] 朱晓刚.印度产业结构的亮点[J].科学决策,2006;(12).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