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日照市物联网产业的思考
2013-04-10徐付生
徐付生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2010年12月出台的《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鲁政发〔2010〕114号)中,将物联网定义为: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被称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1]本文通过对日照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发展日照物联网产业的相关建议。
一、日照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日照市通过对全市的物联网相关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抱团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活点网络物联网浏览器和交换机、山川电子RFID应用、日照港通公司基于条码的应用等骨干企业为主的物联网产业研发、推广、应用的产业规模。
(一)发展优势
1.在物联网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领先水平。相对于先进城市,日照市科研力量比较薄弱,起步比较晚,但在某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如日照市活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物联网应用层、物联网传输层、物联网感知层的信息交换等领域都拥有成熟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如hospot物联网浏览器、物联网云架构技术(物页)及物联网智能交换机等,及作为配套产品的低码流网络摄像机、定位设备及各种转换接口设备等。
2.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方面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日照市重点抓了经济领域信息化、政务领域信息化、公共事业领域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发展信息产业、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强化信息安全保障等八个方面的任务,全面加快了信息化进程。
3.发展物联网的师资、科研力量较为雄厚。大学科技园已有8家高等院校落户,在校师生已达8万余人,有大量的软硬件开发人才,具备比较扎实的科研实力。
4.众多领域已经具备物联网应用的基础。日照市三大通信运营商在多个行业进行了物联网技术的初步应用。如,日照移动在气象、电力、教育、银行、交通等多个行业、多家企业做了应用,日照供电公司远程抄表和无线监控系统、市水利局雨水情遥测系统、市气象局远程自动气象站、市住建委城市路灯监控系统等系统已经成熟运用等。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日照市在物联网发展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统筹规划及政策支持。目前,日照市尚未出台《日照市物联网产业应用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在统筹安排、政策制定、产业引导等方面,显得较为落后。
2.关键技术缺乏。日照虽然在物联网浏览器研发以及其他技术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日照在传感器、RFID等感知技术、高端软件与集成服务等方面较为匮乏,掌握在手中真正有含量的物联网技术较少,直接成为日照物联产业发展的瓶颈。
3.产业基础薄弱。日照市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弱,企业数量较少,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区作为山东省首批物联网产业基地已于2011年7月挂牌,但是,在吸引物联网企业落户、启动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等方面还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4.缺乏组织协调机制。物联网涉及不同的行业,而各行业又分属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这就导致管理职能的重叠,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协调,导致行业信息难以实现共享,上下游产业对接困难,最终影响整个物联网产业协调发展[2]。
5.产品集成度有待提高。目前物联网产业小、散、软,如果能形成各领域的系统集成,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打造物联网系统“日照品牌”,从而可以带动物联网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
6.物联网高端人才缺乏。虽然,日照大学科技园有8所高等院校,软硬件开发人才储备较多,但能够从事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的人员较少,物联网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稀缺,已经成为制约日照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二、日照市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将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对日照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构建智慧日照,建设蓝色经济示范区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加强政府引导,制定政策规划,强力推进日照市物联网产业发展
1.成立“日照市物联网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工作。政府有关部门要以开放的思维和理念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成长土壤,积极谋划物联网产业发展布局,科学制订物联网发展规划,在日照市战略发展规划中要体现物联网发展的目标和思路。
2.设立“产业化协调办公室”,作为产业化推进的执行机构。按照项目带动产业的思路,通过成立日照市物联网产业化协调办公室,研究确定日照市物联网发展方向,明确物联网产业的定位、发展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统筹部署物联网基础技术和网络研发、产业化应用。同时,深入各个行业和领域研究落地一批项目,以项目引进资金和人才、技术,以项目带动相关产业链落地日照,引导日照市物联网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3.设立“物联网示范应用发展基金”,用于鼓励企业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项目建设、物联网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我市投资物联网产业,创新物联网产业投融资体系;在土地、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对物联网企业给予一定倾斜等。[3]
(二)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建设物联网示范工程
发展物联网应把应用与服务作为重点,努力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与服务。现阶段,日照应充分结合产业特点,主要建设六大应用示范工程:
1.现代农业示范工程。以建设物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工程为目标,在日照特色农业领域,通过建设日照绿茶质量追溯系统,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条码技术,构建统一的追溯平台,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制度,实现对绿茶上市产品从产地环境到投入品管理,从生产过程控制到加工管理、物流管理的全程信息追溯;实现追溯到种植环节的基本生产管理单位——生产队(甚至茶农)的追溯精度,以及从茶田种植到消费者的最终环节的追溯深度;实现互联网、手机短信以及电话语音信息查询。从而提升日照绿茶档次、打造日照绿茶品牌,促进日照绿茶健康持续发展。
2.现代物流示范工程。以“智慧日照”建设工程为基础,在日照现代物流产业引入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e物流”,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跟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服务,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以智能旅游为重点,推进物联网先进技术在交通、物流、商贸、社区、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建设智慧日照旅游度假城市。
3.城市应急管理示范工程。城市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政府部门协调指挥相关单位,处理城市特殊、突发、紧急事件以及向公众提供社会紧急救助服务的专用系统,日照市要加强对突发公共紧急事件(如流行病、恶性案件、灾害事故等)的动态跟踪等方面的建设。
4.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应用工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新的、更有生命力的发展方向。物联网在文化产业方面有很多应用需求,日照可以围绕着动漫和旅游两方面来加强物联网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5.以医保和社区服务为主的社会民生示范工程。依托物联网的技术优势,改善日照民生质量,全面提高日照市民的医疗保障和社区服务水平,使广大市民享有健康、宜居、安全、便捷的生活,是建设智慧日照的重要任务之一。
6.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通过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绿色校园综合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校园智能管理、校园安防信息监测、儿童监护等,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校园安全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有效解决当前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减少人力投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使校园的安全稳定进入一个智能化的新时代,实现一种新的校园管理模式。
(三)加快物联网产业集聚,建设高水平产业园区
1.优化布局,实现错位发展。把握好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区内各专业园区的综合规划、业态、功能定位,优化现有的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省级软件产业园和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的结构,突出园区特色,实现错位发展。
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日照在芯片研发、生产制造、产业集群等方面都不占优势,但可以搞好产品引进消化、集成创新发展,引进物联网行业领军企业和高端人才,结合物联网技术标准的研制和验证,符合日照市特定优势,立足日照,辐射鲁南,在物联网产业链部分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打造日照物联网和云服务产业集群。
2.创建物联网发展支撑平台,形成物联网产业链条。以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区为载体,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物联网龙头企业,组织物联网产业链的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对接,建立以物联网浏览器、交换机、智能电话机、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渠道代理等企业组成的产业链,不断整合和提升,形成完整、高效、健康的物联网产业链,切实发挥产业聚集和倍增作用,积极帮助物联网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
3.构建一个应用平台——建设日照智慧城市研究院。突出应用牵引的发展思路,集中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广大应用单位的力量,尽快建立一个具有包容性、代表性的物联网应用平台——日照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院主要进行物联网应用模式和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相关标准制订和宣传教育工作,架起应用与技术和产业之间衔接的桥梁。[4]
(四)加强物联网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注重产学研合作
在市内高校加快物联网发展所需学科专业建设,扩大物联网相关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和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1]山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EB/OL].2013 -02 -21.http://www.sdetn.gov.cn/portal/jmxx/gzzx/dcyj/webinfo/2012/02/13296993129 57945.htm.
[2]赵斐.关于加快发展山东物联网产业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1(4):152-153.
[3]张铎.物联网大趋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陶冶.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