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

2013-04-10陈文凯

山东外语教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二语韵律语音

陈文凯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 450002)

论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

陈文凯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 450002)

二语语音习得路径目前呈现多元化特点。二语语音习得是一个对语音进行认知和审美的过程;从美学视角审视二语语音习得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美学路径有助于丰富二语语音审美内涵,培养二语学习者的语音审美能力,增进语音感知能力尤其是韵律感知能力,提高二语语音习得效率。美学路径对二语语音习得有着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可拓宽二语语音习得研究思路,凸显研究的跨学科特点。

二语语音习得;美学路径;韵律感知

1.0 引言

英国著名语音学家Gimson曾说过,“讲任何一种语言,人们需要掌握其几乎百分之百的语音学知识,而语法知识只需掌握50%-90%,词汇只需掌握1%也许就足矣”(Cruttenden,2001)。由此可见语音学习在口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样,二语语音习得在二语口语习得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二语语音习得备受关注,相关研究成果逐年递增。然而,这些成果多半只是从声学语音学角度分析二语语音习得,从美学视角进行的研究尚未见到。在二语语音习得研究呈现多元化和跨学科特点、二语韵律习得研究成为热门话题的今天,我们依据美学相关理论,从感知语音学的视角提出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并分析其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以期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二语语音习得的深入探讨,进而推动二语语音习得相关理论研究。本文中的二语语音习得主要指英语语音习得。

2.0 研究背景

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是在综合分析二语语音习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现状与二语语音培养路径的基础上提出的。

2.1 二语语音习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要探讨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首先需要对国内二语语音习得现状加以分析。近十年来,研究人员从音段音位习得、超音段音位习得两个层面,对大学生习得的英语语音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音段习得方面,主要研究辅音、元音习得,辅音群习得及吞音、增音现象等;超音段习得方面,主要考察了学习者的词重音移位现象、节奏模式,学习者英语朗读口语中的调核位置、调型特点、调群切分等,学习者朗读中的话语标记语韵律模式,口语中否定表达的凸显及朗读中介词的凸显等韵律特征。在有关学习者习得的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的研究中,陈桦、毕冉的研究颇具代表性,该研究发现“学习者音段模式4年中总体有所改善,呈上升趋势;但超音段模式4年中呈非线性态势,无明显改善”(陈桦、毕冉,2008)。也就是说,大学生的音段音位习得与超音段音位习得非同比发展,四年中大学生的韵律问题并未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明显改善,而具体情况则有所不同。显然,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二语语音习得整体情况不容乐观,语音能力培养不甚理想,二语韵律习得问题亟待解决。

2.2 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现状与二语语音培养路径分析

二语语音能力培养相对不足,原因有多种,但其中两个原因不容忽视。首先,二语语音习得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陈文凯(2010b)通过综合梳理二语语音习得研究成果发现,国内二语语音习得研究逐渐从音段音位习得研究过渡到了超音段音位习得研究,韵律习得研究已成为研究的主旋律;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了明显改进,层次和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有限,跨学科研究有待加强。陈桦(2011)则认为语音学的三大分支中“声学语音学”和“听觉语音学”的方法和领域应是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的取向。

其次,目前的二语语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还不能满足二语语音习得,尤其是二语韵律习得的需求,培养路径有待优化。语音-听力结合教学法(蒋红柳,2001)、英汉元音对比教学法(张金生,2002)、连续话语语音教学法(张金生、辛献云、刘云红,1999)、The Jingles语音教学法(发音疗法:侧重英语发音肌肉训练)(申雅娟,2003)、可视化语音教学法(庄木齐、卜友红,2011)等教学方法无疑对促进二语语音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二语学习者语音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足之处是:这些习得路径尚不能真正有效解决二语语音习得尤其是韵律习得方面的难题。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讨论分析可知,在二语语音习得研究呈现跨学科特点、语音教学重心由音段层面逐步过渡到超音段层面、语音教学模式呈现多模态的今天,我们需要研究新的路径,以期提高二语语音习得效率及学习者的二语语音能力尤其是二语韵律能力。第六届国际韵律大会把语言习得中的韵律研究作为主要议题之一,充分说明二语韵律习得研究的重要性,韵律习得研究也是二语语音习得的难点和重点。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二语语音习得,拓宽研究思路,科学有效地解决二语语音习得中的关键问题——韵律习得。为此,我们提出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

3.0 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

二语语音习得是涉及语音感知、语音产出等的综合过程,同时也是对二语语音进行认知和审美的过程;通过主动的语音审美,学习者可丰富语音习得内涵,提高二语语音习得效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提出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意即:习得二语语音时,尝试从美学角度,依据美学相关原理,通过语音审美尤其是对超音段韵律特征的审美,增进语音感知能力尤其是韵律感知能力,进而有效习得二语语音。下面将主要探讨这一路径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基本思路。

3.1 必要性

二语语音习得过程中采取美学路径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语音感知在二语语音习得过程中非常重要。语音能力包括语音感知能力、语音产出能力等,内涵极为丰富。其中,语音感知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因为语音感知决定语音产出。目前,二语语音学习的重心是语调及韵律特征的习得,对语调意识和韵律意识的培养是感知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陈桦、孙欣平、张颖(2008)认为我国英语语音教学长期以来一直主要关注英语语音的习得,对英语语调的教学与研究力度不够,致使我国学习者的英语语调存在着许多影响理解的模式,认为英语语调意识培养很重要,英语语调意识训练很必要。另外,张金生、辛献云、刘云红(1999)等学者认为语音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超音段音位教学上。除此之外,陈桦、孙欣平(2010)针对输入、输出频率在语音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发现,“熟能生巧”应该关注如何“熟”,而不应仅单纯地增加输入或输出频次;应该加强英语韵律特征的显性指导。

然而,如何培养超音段能力或韵律能力?恐怕仅仅靠学习语调模式、了解语调的信息传递特点、进行泛泛的正音练习或简单的模仿练习还远远不够。这时候,二语语音美的感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不同民族对自身语言的语音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和审美认知,例如英语语音是英语民族审美意识的历史积淀,反映了这一民族在语音上的求美本能,与英语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因而,在习得英语语音时,语音的“审美”不容忽视。因为二语韵律认知与习得相辅相成,学习者只有感知到了二语语音的美的特质,才能抓住语音的精髓,习得地道的二语语音。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语语音习得是一个审美过程,也是审美能力的培养或提高过程;二语语音教学是一种审美教学或审美教育。语音感知决定语音产出,只有感知到语音的“美”,才能产出优美的语音;只有了解二语语音审美因素,才能有效促进二语韵律或超音段音位的习得。所以,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的美学路径对二语语音能力的发展很必要。

3.2 可行性

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这一路径有其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音本身具有审美属性

语音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包含生理属性和物理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并且社会属性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语音的社会性质或属性主要从语音的民族特性或地方特征、语音的系统性、语音的变化等方面体现出来(罗常培、王均,2002)。“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音。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能起社会交际作用的声音”(林涛、王理嘉,1992:1)。语音作为交际工具,之所以能够表情达意,是由其约定俗成性决定的。语音的约定俗成中包含一定的审美选择。例如,英语为语调语言,同时还是“重音计时”语言,其形式和功能便是一种约定俗成,也是一种审美选择。众所周知,语言是交际工具,是文化载体,也是“美”的载体;语言不仅具有交际功能,还具有审美价值。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形美、意美和声美等方面。“语言有引起美感的物质属性(即“审美属性”)”(钱冠连,2004:10),“人的说话声音里具有形成节奏、音律、押韵的固有属性”(钱冠连,2004:126)。另外,“每一种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蕴含诸如语音、节奏、象征、形态等方面的审美因素,是不与其他任何语言完全共享的”(Sapir,1921:185)。因而,作为英语语言的物质外壳和口头表达形式,英语语音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美或审美的特性。

英语语音审美属性主要表现在超音段层面,并集中体现在诗歌中,但又不限于诗歌。英语语音之美包括音响美、音韵美、抑扬美、韵律美、连续美等。例如,元音是乐音,其音质是生成英语音响美的重要因素;英语中韵的妙用可带来音韵美;英语是重音计时语言,通过强弱要素相承继及声音的高低起伏形成抑扬美;英语中,“语调是话语的旋律”(Wells,2006:1),语调的波浪起伏和呼应能带来特殊的韵律之美;通过连读、同化、弱读等手段可形成连续不断的语流,构成动态的连续美。换句话说,英语语音美有一定的生成要素和生成机制。“重音的规则化和不规则化波动、音素的重复、语调的呼应、音节的连续性等是生成英语语音美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之间有机协调,共同促成英语语音之美;英语语音美是音高、音响、音速、节奏等带来的综合效应”(陈文凯,2010a)。总而言之,语音本身具有审美属性和审美规律。

(2)人类具有审美倾向与审美心理

根据Howard Gardner(1993),人类的智能可分为八种,其中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是觉察、辨认、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是对节奏、音调、韵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审美倾向和审美心理是人类的共性,也是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提出的主要依据之一。无论是母语语音学习还是二语语音习得,都包含着潜在的审美过程。

(3)语音习得过程是个心理和认知过程

语音学是研究人类说话声音的学科。现代语音学一般分为发声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声学语音学(acoustic phonetics)和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发声语音学主要研究讲话人的语音产出,声学语音学主要研究讲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语音传递,听觉语音学主要研究听话人对语音的接受和感知。根据林涛、王理嘉(1992:2),言语交际过程分为发音→传递→感知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说话人的大脑指令发音器官发出声音,这是一个从心理现象转换到生理现象的过程;第二阶段,语音以空气作为媒介传递到听话人的耳朵里,这是一种物理现象;第三个阶段,语音通过听觉器官被听话人的大脑所感知,这是一个从生理现象转换到心理现象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都涉及心理现象。由此我们可以推论,二语语音习得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其中“感知”是一个重要环节。

(4)语音审美是对审美客体——语音——的感知、判断、评价等心理实践活动

美学是对审美特性、审美价值和审美判断的哲学研究,美学大致有三类研究途径:对美学概念的研究、对审美体验中思想状态(各类反应、态度、情感)的研究、对审美对象的研究(意在确定审美特质)。(Britannica Concise Encyclopedia,2006)另外,“美学是研究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的科学。简言之,美学主要是研究审美规律。它不仅仅研究美,主要还是研究审美活动的规律及对美的创造和欣赏的规律。审美活动是人的实践活动之一”(钱冠连,2004:9)。由此可知,从某种意义上讲,审美是一种体验、一种认知或感知、一种心理实践活动。自柏拉图时代以来,视觉和听觉就一直被认为是具有优越的审美意义的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帕克,2001:178)。而二语语音习得本身是一个心理和认知过程,借助美学相关原理,对语音进行视觉或听觉审美,可增进学习者对语音美的体验和感知。通过语音审美,可增强学习者对语音的“语感”,也就是说提高他们二语语音的判断能力(习得的二语语音是否与目标语语音相似)、辨别能力(习得的二语语音是否优美、恰当,韵律是否有偏差、偏差在哪儿)、修正能力(修正习得的二语语音偏差尤其是韵律偏差)。因此,采用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有助于提高二语学习者对韵律的敏感性和韵律感知能力,有助于把二语韵律知识内化为二语韵律能力,更好地习得二语语音尤其是二语韵律。

由以上讨论可知,语音本身具有审美属性,人类具有审美倾向与审美心理,加之语音习得过程是个心理和认知过程,语音审美是对审美客体——语音——的感知、判断、评价等心理实践活动,这便使得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成为可能,也就是说,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是可行的。

3.3 基本思路和方法

目前国内二语语音习得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过于重视显性训练(explicit learning),隐性训练(implicit learning)不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习得的语音与目的语语音最大相似性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二语语音习得中凸显隐性学习,强化语感的培养。我们需要另辟蹊径,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便是从美学和审美的视角来研究二语语音习得。

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的基本思路是:基于二语学习者的交际需求,增进语音审美意识,丰富语音审美内涵,改进语音感知尤其是韵律感知效果,促进优美、地道的二语语音和韵律的产出。具体如下:

首先,激发学习者的二语语音审美情趣,增强二语语音审美意识。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要求首先要激发学习者的二语语音审美情趣,把握二语语音的审美内涵,增强语音审美意识。传统的二语语音习得往往重在对音段音位的机械模仿,超音段音位或韵律学习常常被忽略,学习者多半缺乏语音审美和语音交际意识。这就需要我们转变二语语音学习理念,由传统、简单的语音模仿变为在主动语音审美的基础上的模仿。把基于审美诉求的角色扮演活动(例如英文歌曲演唱、电影配音、话剧表演等)融入二语语音习得过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角色的情感投入,可触动学习者的审美感知,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促进审美意识和语音美感的培养,习得自然、地道的二语语音。

其次,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习者了解二语语音审美要素和审美机制,有效把握二语语音的特点,尤其是韵律特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者对二语语音有一定的审美感知,但多停留在潜意识层面。在二语语音习得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语音审美,学习者可更好地了解二语语音潜在的审美要素和审美机制。当然,若与母语语音审美进行对比,效果则更佳。根据钱冠连(2004:10),“美学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确定的:一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言语活动与言语行为,二是表现出审美选择过程的语言结构和层次,三是语言与民族审美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这一论述给我们的启示是:a.在二语语音习得过程中,在明确审美对象——二语语音——的基础上,有必要了解二语语音美的基本要素和生成机制。b.需重点了解两个层面:表现出二语语音审美选择过程的语音结构和层次;二语语音与民族审美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英式英语给人的感觉是抑扬顿挫,而美式英语给人的感觉则是波浪起伏、气势浑厚,这便是不同民族的审美选择。当然,进行语音审美时,要注意做到语音形式和语音功能兼顾,因为形式具有功能性;只有有兼顾形式和功能,语音感知才会全面,语音审美才会精准。

第三,与其他路径有机结合,进一步优化二语语音习得。语音学分为发声语音学、声学语音学与听觉语音学,这一三分法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解决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不同问题,从而实现二语语音习得路径的多元化。随着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的延展和深化,越来越多的语音多模态研究成果被用于二语语音习得中。国内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主要是在二语语音习得中引入语音声学软件分析。例如谢萍(2007)、蒋红柳(2009)、庄木齐、卜友红(2011)探讨了如何使用Praat、Speech Analyser、Better Accent Tutor等软件实现英语语音习得尤其是超音段音位习得的可视化。毫无疑问,这些研究有助于提高二语语音习得效率。但总体来说,目前的二语语音习得路径还比较单一,主要体现在综合性和多模态性不足。采用美学路径并不排除其他路径;恰恰相反,若与其他路径有机结合,将会使二语语音习得更具科学性。韵律感知主要通过听觉感知与视觉感知来实现;美学途径重在听觉感知,若与视觉感知相结合,辅之以可视化语音技术,效果会更好。例如,在二语话语节律审美感知过程中,在突出重音、节奏、语调等韵律方面的“听觉”感知训练的同时,借助实验语音学手段(例如使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展示相关语音图谱和韵律的波动等,听觉感知和视觉感知相结合,可增进韵律的“可理解性”输入,进而提高韵律习得效率。简而言之,美学路径与其他路径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习者多方位认知二语语音,尤其是二语韵律,从而使学习者从单纯模仿真正走向“认知”+“模仿”。

4.0 结语

本文提出了二语语音习得的一个新路径——美学路径,其核心是发展二语学习者的语音审美感知和认知能力,从美学视角帮助学习者有效习得二语语音尤其是二语韵律。该路径不仅有其理论依据,而且是可行的。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途径有其自身的优势,契合语音习得的多模态趋势。若与其他路径融合、互补,不仅能有效促进二语语音习得尤其是超音段音位的习得,而且有助于丰富二语语音习得研究内涵,把二语语音习得研究引向深入。

最后,二语语音习得的美学路径旨在把美学引入二语语音习得研究领域,有助于拓宽研究视野,凸显研究的跨学科特点,推动二语语音习得理论的构建。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化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实证研究,对美学路径的应用成效进行定性定量研究。

[1]Britannica Concise Encyclopedia[Z].Chicago: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2006.

[2]Cruttenden,A.Gimson’s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Gardner,H.FramesofMind:The Theory of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1993.

[4]Sapir,E.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World,1921.

[5]Wells,J.C.English Intonation:An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6]陈桦.二语语音习得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方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6):12-15.

[7]陈桦,毕冉.英语专业学生朗读任务中语音能力的发展模式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4):43-49.

[8]陈桦,孙欣平.输入、输出频次对英语韵律特征习得的作用[J].外语研究,2010,(4):1-8.

[9]陈桦,孙欣平,张颖.英语语调意识训练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有效性[J].外语学刊,2008,(2):135-139.

[10]陈文凯.英语语音美的生成机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0a,(3):121-124.

[11]陈文凯.国内英语语音习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2010b,(5):115-119.

[12]蒋红柳.英语语音学的中国化模式初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5):177-180.

[13]蒋红柳.语音实验软件系统在英语语调学习中的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9):84-86.

[14]林涛,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5]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6][美]H·帕克.美学原理[M].张今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8]申雅娟.浅析The Jingles语音教学法对中国高校传统语音教学的突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374-377.

[19]谢萍.Speech Analyser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7,(6):26-29.

[20]张金生.英汉元音对比与英语语音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56-59.

[21]张金生,辛献云,刘云红.从孤立形式到连续话语——关于英语语音教学的思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6):72-76.

[22]庄木齐,卜友红.语音教学可视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2):92-98.

Second Language Phonological Acquisition:An Aesthetic Approach

CHENWen-ka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Zhengzhou 450002,China)

Nowadays,approaches to the second language phonologicalacquisition(SLPA)tend to be diversified.Being a cognitive and aesthetic process,SLPA isworth study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The aesthetic approach can enrich aesthetic connotations of SLPA,cultivate learners’aesthetic ability in phonology,thus improving their ability of phonological perception,especially prosodic perception.It is ofmethodological value,which may widen the visions of SLPA research and highlight its interdiscip linary nature.

second language phonological acquisition;aesthetic approach;prosodic perception

H01

A

1002-2643(2013)05-0052-04

2012-12-15

本文为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YY015)和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22400450039)的阶段性成果。

陈文凯(1966-),女,汉族,河南遂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

猜你喜欢

二语韵律语音
魔力语音
春天的韵律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对方正在输入……
韵律之美——小黄村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