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环境教育法发展历程回顾

2013-04-10贾峰田烁沈海滨

世界环境 2013年5期
关键词:烟雾环境保护公众

文/贾峰 田烁 图/沈海滨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一书中展现了他自然教育的思想,即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让人的身心得到自由发展。自然教育的实现途径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们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知识。

然而,在强大的工业化进程中,让孩子接受环境教育的想法以及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并未成为主流。相反的是,为了利润和财富,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和无限制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比比皆是。与此对应的就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间在西方发达国家所发生的以“八大公害事件”著称的一系列的污染事件,如众所周知的伦敦烟雾事件和水俣病事件就位列其中。

在美国历史上,20世纪30年代曾被称作“尘土飞扬的十年”。1870年,美国政府制定多部法律鼓励粮食生产,大平原地区进而称为美国的粮仓。然而,伴随着农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现代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过垦过牧现象日趋严重,导致植被破坏、土壤风蚀和草原退化。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就在1931年开始的干旱天气的作用下孕育而成。

1933年4月,在美国西部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首次出现黑色的沙尘暴,亦称黑风暴。从俄克拉荷马、堪萨斯、德克萨斯到加利福尼亚,有大约6000多平方公里的农田被毁,卷走了51到305毫米的肥沃的黑色土壤表层。

次年5月11日,一场更为罕见的黑风暴席卷北美大陆。前后持续3天,横扫美国三分之二的大陆。强劲的狂风狭带泥沙拔地而起,从加拿大的西段边界和美国大草原邻近的几个州的干旱地区刮起,以每小时60-100公里的速度向东推进,一路上洗劫了无数的村庄和城镇,越过纽约城的摩天大厦,最后消失在茫茫的大西洋之中。

20世纪40、50年代,洛杉矶严重的空气污染使当地居民饱受其害。与伦敦煤烟型污染有所不同的是,发生在洛杉矶的空气污染属于二次污染。上百万辆汽车排放的尾气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将整个洛杉矶笼罩在淡蓝色的烟雾之中。最严重的一次光化学烟雾发生在1952年,有近400位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令美国这个长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首尝汽车泛滥之害。

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来自工厂的油污在凯霍加河上越积越厚,以至大火在河面上燃起。水本是灭火之物,但当克里夫兰的消防人员面对一条着火的河流时,真不知他们是如何应对的。然而,比这淡蓝色烟雾和燃烧的河流更可怕的,是不易为人察觉的来自化工厂的无形杀手。

1962年,蕾切尔·卡逊女士的《寂静的春天》问世。她以其细腻和生动的笔触警告世人杀虫剂等有毒化学品正通过食物链威胁着生物甚至人类的生存。今天,这个结论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然而,当时,该书却遭到工业界尤其是化学工业界的猛烈抨击,甚至连《时代周刊》这样的主流媒体也加入到攻击卡逊女士的阵营。

相比较而言,卡逊女士的声音确有些微弱和孤立,但是,在我们回顾环境运动的历史时,不得不赞叹她的非凡勇气和远见卓识。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先生曾写道:她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应该被看成是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

1969年,面对来自民众、科学界、政府组织以及媒体的压力,美国国会不得不回应环保的呼声,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从而把环境保护正式明确为政府职能。以下这段来自维基百科的描述,有助于大家对该法的进一步理解:

在公众对环境、生态、野生动植物等问题的关切与重视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国家环境政策法》应运而生。其中,1969年初,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海峡的石油泄露事故可以说是促使《国家环境政策法》获得通过的重要催化剂之一。此外,《户外休闲娱乐报告》、《野生环境保护法》、《清洁空气法》及《清洁水法》等,都反映了公众和相关社会组织环境意识与行动的不断增强,以及运用法律手段推动环境保护的探索。他们与《寂静的春天》一样,都可称为是《国家环境政策法》诞生的。

制定《国家环境政策法》的另一驱动力来自一场反对兴建高速公路的抗议运动,起因就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浩大的州际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使许多良田与植被不复存在,引起了公众的广泛不满。联邦、州或地方的任何重大项目,只要使用了联邦资金,或由联邦政府负责实施,或需要联邦政府发放许可证均适用于《国家环境政策法》。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对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决策或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于1969年底分别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1970年1月1日由尼克松总统签署生效。是美国为推动环境保护而颁布的国家级法律,后因被许多国家广为效仿,而博得了环保领域“大宪章”的美誉。

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的立法过程,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了美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1969年秋天,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伊洛德·尼尔森在西雅图的一次演讲会上提议,在次年春天全美国设立一个环境日,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以激发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的努力下,1970年4月22日,美国有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和巨幅招贴画,高呼“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等口号,将反污染运动推向高潮。

尽管如此,美国社会公众对环境科学知之甚少,从大学到中小学,也缺乏系统的环境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若要保护好环境,应从教育入手,传播环境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改变态度,从而使公众能够自觉地践行环保友好行动。但是,若没有法律的要求,在国家教育体系内开展环境教育几无可能;同样,没有法律的授权,也没有实施开展环境教育的资金,没有相应的实施机构。由此看来,环境教育立法势在必行。(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烟雾环境保护公众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公众号3月热榜
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咸阳锁紧烟雾与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