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税收
2013-04-10霍海蓉
霍海蓉
2011年,美国政府频现“关门”危机,究其原因是“政府没钱了”。一个政权没有稳定的税收作为财政支撑,无论如何是“玩不转”的。
一百年前,武昌义举,辛亥革命爆发,短短一个多月,十多个省份和重要城市纷纷宣告起义、独立,晚清政府半壁江山分崩离析,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然而,革命军并未乘势北伐,统一全国,而是与袁世凯展开谈判,南北议和。最终清帝逊位、建立共和,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拱手让给了袁世凯。虽说避免了旷日持久的内战,却也为日后袁氏复辟、军阀混战埋下了隐患,后人看这段历史颇有些遗憾。
相比袁世凯的北洋精兵而言,革命军既缺武器装备,又少组织训练,与袁世凯妥协谈判是迫不得已。除了军事实力略逊一筹,匮乏的税收、空虚的财政是南京临时政府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军队人数急剧增加,仅江苏,最多时就有义军三十多万人,军费成为当时第一大开支。据当时著名实业家张謇估算,临时政府的军费和其他开支的总和,每年至少要一亿两千万两银元,收支相抵,每年赤字达八千万两。购买武器装备、发放军饷都需要资金,兴师北伐没有足够的军饷,只能是纸上谈兵。此时的南京临时政府面对紧随胜利而来的巨大财政收支缺口,因为没有充足、稳定、持久的税收收入而举步维艰,始终处于“关门”的危机之中。
在晚清七十年中,内忧外患,国穷民困,各地府库空虚,革命军政府接管各地政权,成立伊始就捉襟见肘,深陷财政匮乏的困境之中。海关税收本是重要的财政来源。但革命兴起后,列强借口保障外债和赔款本息,迅速控制了整个中国的海关税收。时任总税务司英国人安格联明确指示:“(如果革命军政府要求拨付税款)我们的方针是这样的:关税是外债的担保品……为避免外国干涉,关税必须以总税务司或领事团的名义暂时存储。”此后,凡革命军占领的口岸,海关税款一律被总税务司接管、剥夺,分毫不肯交付临时政府。
独立后的东南各省,地方政权林立,仅江苏境内就有四个都督府,安徽境内最多时出现过十六个军政府。临时政府名义上管辖有十数省区,但各省都督各怀私心,骑墙观望,对临时政府在财政上根本不予支持。各省一方面不将本省的税收收入解缴南京,一方面还以扩军备战为由,向临时政府伸手要钱。一次,安徽都督孙毓筠派专使到南京请要军饷,孙中山批示拨付二十万。时任总统府秘书长的胡汉民拿着批示到财政部取款,却发现财政部居然仅有十块大洋。由此可见,临时政府的财政窘迫状况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素以理财见长的张謇曾坚拒临时政府财政部长之职,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税收的支撑,掌管财政不啻是一句空话。
一些“革命”后的省份仍掌握在地方实力派手中,譬如江苏,清朝的巡抚让人挑落大堂几片檐瓦。军政府就宣告成立了。这些省份阳奉阴违,临时政府的政令往往出不了南京。虽然东南富庶、近在咫尺,却望洋兴叹、无能为力。1912年1月,孙中山批准发行中华民国军需公债,定额一亿元,但至南北和谈结束时,实际仅募得730余万元。
临时政府筹措无门,只有向国外借款。武昌起义后不久,远在海外的孙中山就在西方展开了借款活动。因革命军和清政府尚在对垒僵持,胜负难料,西方资本家采取“金融中立”政策,不肯轻易解囊,孙中山四处碰壁,空手而归。孙中山回到上海时,有传闻说他带回大笔巨款,当记者问及此事,孙中山答:“予不名一文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
“革命精神”诚可贵,却不能当饭吃,更不能变成武器弹药。其间,临时政府只向两家日本洋行借得八十多万元,却只是杯水车薪。中日双方曾有合办汉冶萍公司借款案、抵押轮船招商局借款案、委托日本人筹建中央银行等计划,但种种努力均告失败,临时政府的财政已经山穷水尽。
相比而言,清廷虽然在财政上也困难重重,但仍控制着华北和东北,依靠原有的征税系统,税收稳定,军费敷用。隆裕太后为了激励北洋军作战,还拿出三百万两内帑,一些朝廷要员又被迫“捐出”三百万两,仅这六百万两白银至少能支撑北洋军打半年仗。袁世凯兵精粮足,不与革命军交手,胜负可知矣。
南北和谈是革命党人的无奈之选。由此可见,国家政权的建立与税收、财政密切相关,经济上的拮据,导致政治、外交、军事上的软弱,最终造成临时政府的夭折和辛亥革命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