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顺应论的网络交际语码转换现象分析

2013-04-10程伟

山东外语教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语码语料交际

程伟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1.0 引言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交际成了备受青睐的时尚、便捷的交流途径。传统意义上,书面语结构复杂,正式而且抽象,而口语则更多依赖所处的语境,结构相对简单。但网络环境中,语言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书面语和口语界限的逐渐模糊。尽管网络交际中多使用书面语,这些用语在准确性、复杂度以及连贯性上要比标准书面语差得多,从而更接近口语。(Danet&Herring,2007)于根元(2001)则直接提出,网络语言的语体就是口语化的书面体。可见,网络语言虽然是书面的形式,但是像口语一样,随意性极强。互联网是一个推崇个性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自由空间。正如秦秀白(2003)总结的,网络语篇类型的标志性语体特征是变异性和个体化。同样,柴磊(2005)也认为,变异性是网络语言的标志性特征,并从词汇和语法两个层面对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进行分类,探讨了网络语言变异的理据。中国网民的创造力极为强大,往往语出惊人,令网络语言充满变化,也充满趣味。网络语言变异性和个体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语码转换。

在网络交际中,语码转换现象被赋予了新的特征,丰富了人们的表达手段。但同时,不同的学者针对网络世界里的语码转换现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网络交际语码转换有其直接性、简洁性和多样性等语用价值,不会对汉语表达和交际带来危害。而有些专家则认为网络语码转换直接威胁到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化。因此,如何适时、适当地对网络交际中的语码转换加以引导和规范十分必要,也是网络语言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研究网络交际中的语码转换,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语码转换的本质,加强人们对网络虚拟环境下语言交际进程的理解。

2.0 语码转换的多视角分析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一种普遍存在但又复杂的语言接触现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语言学领域,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基于不同的语料,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语码转换现象。社会语言学角度(Gumperz,1982;刘永厚,2008)的研究揭示了语码转换与社会宏观因素的关系,但未涉及交际者的认知和心理因素;句法学研究(Myers-Scotton,1993,1997;何丽,2011)试图总结出一套适合所有语言间转换的普遍规律,但最终因经不起检验而陷入困境;会话分析研究(Auer,1998;王瑾、黄国文、吕黛蓉,2004;王晓燕、王俊菊,2012)加深了我们对语码转换的语篇功能和动态过程的认识,却不能全面解释和描述语言现象,无法解释说话者进行语码转换的原因与动机;心理语言学研究 (Grosjean,1988;高军、戴炜华,2011)尚未对转换的动机形成系统而有力的解释。相比之下,揭示语言使用动态过程的语用学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则更加有力。语用学研究视角(谭晓晨,2003;于国栋,2004)把语言现象的描述和解释结合起来,提供了一个包括语言、社会、认知和文化在内的理论模式,对语码转换有很强的解释力。

在对网络语码转换的研究中,陈孝宗(2007)从心理和功能角度对网络语言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网络语言语码转换形式新奇、社会交际功能多样,且其频率易受语域影响。祁佳、钟庆伦(2011)认为网络语码转换的动因首先是追求新事物的好奇心理,其次是大众追求时尚的驱使。谭晖(2012)认为网络语码转换是一个动态的模因系统,它反映了网络语境下的社交文化特征,又体现了人类的认知过程与特点。魏在江(2007)在全面分析了电子语篇的特点后,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探讨了电子语篇中汉英、字母、数字、符号、方言以至语篇层面的语码转换,加深了人们对这种新的语言形式的理解。与传统语篇中的语码转换研究相似,针对其他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网络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也可以从语用学这一动态视角进行研究。

3.0 顺应论和顺应性模式

顺应理论是Verschueren提出的语用学理论模式。按照Verschueren(2000)的观点,语言运用基于“选择——顺应”,语言使用是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且在不同意识水平上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各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人类自然语言的三个基本特征: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这些特征使人类能够动态地使用语言。顺应论从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四个方面描述和解释语言使用。

于国栋(2004)在顺应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他认为顺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顺应语言现实(linguistic reality)、顺应社会规约(social conventions)和顺应心理动机(psychological motivation)。许多学者已经验证了这一模式对书面语中语码转换的解释力,但它对网络这一新型语境中的语码转换是否也同样有效呢?网络交际中语码转换将遵循何种独特机制?本文将对具体语料进行顺应性分析,并根据网络交际的特点对这一模式进行调整和补充。

4.0 网络语言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分析

网络交际中使用的特殊用语,如数字谐音(如“520”代表“我爱你”)、标点符号构成的表情(如“:-)”代表“笑脸”)、象形符号(“orz”表示“趴在地上作五体投地状”)、字母音代替单词(如“cu”代替“see you”)、甚至是特殊词句代替正常表达(如“粉丝”代替“支持者”),都可以看作是网络语篇中的语码转换。鉴于网络语料的浩繁无边,本研究只关注文字性的语码转换。

本文的语料来自作者观察并收集的某QQ群、某班级在搜狐同学录的留言,以及个人QQ、旺旺等即时聊天工具中的言语交流。语料涵盖了网络交际中群体和个人的实时和非实时交际语言,能更全面地反映网络交际的实际状况。

4.1 对语言现实的被动顺应

在于国栋(2004)看来,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语言成分和结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都可以视为语言现实。顺应语言现实的语码转换指由于纯粹的语言因素引起的交际者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这种语码转换是完全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而发生的,正如 Gibbons(1987)所言,一门外语中的词汇很难传达本族语词汇所负载的情感力量(emotional force)。以汉英两种语言为例,由于中国和英语国家不同的地理特征、社会习俗和传统、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等,两种语言不可能完全一致。网络是先锋时尚的汇集地,网民在交际中容易提到新鲜事物,涉及到外来词汇的情况比较多,出现不同语种语码转换的情况也就比较多。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在某种语言中很难找到另一语言的对应词汇。每种语言的词汇都不可能一一对应,有的词汇可能在另一种语言符号系统中会存在认知上的缺省,这时候就会出现语码的转换。在语料中,这种情况很常见,如:

例[1]听说南外环那边刚开了个mall,周末一起去看看啊?

本语料中“mall”起源于欧美,特指规模巨大、连成一体、包罗众多专卖店和商铺,集购物、休闲、娱乐、饮食为一体的商业中心或加盖的林荫道商业街。这种商业形式近几年才在中国开始出现,还没有为大众所熟知,如果译为“购物中心”就不能完整传达“mall”所代表的内涵。因此,说话者通过语码转换弥补英汉之间的概念空缺,从而达到更好的交流。

第二种情况是某种词汇翻译之后意义不够生动,形式不够简洁。这时就需要语码转换,便于使用和传播。例如:

例[2]上次亚洲杯时我给亚足联主席哈曼当翻译,出门一路警车开道,到哪里都是走VIP通道,那叫一个爽啊!

如上述例[2]中的VIP(very important person)指的是重要人物,人们对它的熟悉程度完全可以达到自由使用而不用解释其汉语译文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直接用原形式比用译文更容易让人接受。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若翻译成“脸谱”可能让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与京剧有关的内容,所以直接使用英文反而更好。此外,苹果公司的产品iphone、ipad等,汉语中确实还没有非常合适的对应翻译,因此干脆不再翻译。媒体上曾对该使用“NBA”还是“美职篮”来指“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展开讨论,绝大多数人支持使用“NBA”,正能恰当地说明这一问题。

4.2 对社会规约的被动顺应

每个人都是社会化的个体,其行为、说话方式都要适应这个社会的文化、习俗和社会期待,否则就会不为社会所容。特别明显的一种情况是,在涉及某些被视为禁忌的话题时,为了减少摩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需要找一种恰当方式来代替。在网络交际中,一方面,由于网络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人们对禁忌或敏感话题的谈论比在现实中更随意,禁忌语出现的频率更高;另一方面,即使在网络中,交际双方也不可能脱离现实环境,需要顺应社会规约。所以,涉及禁忌语时,网络交际者也会使用委婉语,或者进行语码转换。例如:

例[3]女人考虑嫁人,第一看有没有房子,第二看有没有关系,第三看有没有工作,第四看有没有sex能力,第五看有没有五官。

例[4]上周我们的老教授pass away了,再也听不到他那精采的西方文化课了。

中国人信奉“仁义礼智信”、“非礼勿言”,在公共场合谈论与性有关的话题是不合适的。虽然很多情况下网络使用者都是匿名的,如果说话方式粗俗,毫不避讳,也会受到鄙视和排斥。例[3]出现在班级同学录留言中,在大家彼此相识的这个环境中,公开谈论“性”等话题是不合适的,所以说话者用“sex能力”来代替“性能力”。“死”也是人们交谈中要避免的忌讳,汉语中人们常用“走了”、“驾鹤西游”等说法来避讳,例[4]中交际者用英语的“pass away”来进行语码转换。

如上分析,网络交际者对于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的顺应是被动顺应。在这两种情况下,交际者想要取得交际成功,似乎没有什么选择可言,必须顺应上述两种特定的语境因素。而下面将要提到的对于心理动机和网络语言环境的顺应则是由交际者主观决定的,因此要比对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的顺应更加复杂。

4.3 对心理动机的主动顺应

对心理动机的顺应是语码转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交际者通常是带着一定交际目的而进入交际过程的,而且这个交际目的往往会影响甚至控制交际者对于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的选择,所以这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顺应。对心理动机的顺应可以分为心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逃避。心理满足主要包括制造幽默、炫耀身份、拉近距离等;心理逃避主要是指逃避尴尬、减弱语气等。下面我们分别来看:

1)制造幽默气氛。在面对面交际中,人们可以通过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调和气氛。而在无法看到对方的网络交际中,通过语码转换,交际者也可以创造出良好氛围。如下例:

例[5]A:整天看你QQ挂着,也不说话,忙啥呢?

B:挂着是为了升等级,考研压力这么大,咱也得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呀。

中式英语句子“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是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直译,是多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尤其是水平较低的学习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个人听了都会会心一笑。例[5]中B这样说显然是为了制造轻松幽默的谈话气氛。

2)炫耀身份。许多人在网络中经常会用英语来炫耀自己的语言水平和与众不同的身份。上面提到,当汉语中没有恰当的词语来表示某个英文概念或名称时,交际者使用英语原词,这是对语言现实的顺应,但有时即使汉语中有合适的词语来代替,交际者仍旧选择英语,这就是刻意的炫耀了。许多人把会说英语看作是受过良好教育、社会地位高的标志,因而在网络聊天或留言中经常用英文词汇来代替汉语词汇。比如下面的例子:

例[6]水果salad是我的favorite,可以补充vitamin C,让我怎能不爱它?

此例是来自于QQ群的即时聊天记录。其中的salad、favorite、vitamin C在汉语中分别可以找到“沙拉”、“最喜欢的”、“维生素C”这几个对应词,但交际者刻意替换成了英语词汇。一般说来,网络即时交际的特点是它的迅捷性。由于打字速度的不同,交际者所说的一个话轮可能和对方的话轮不能顺畅衔接,这就要求打字者尽可能快速地输入想说的话,然而在这么短短一个句子中,作者竟然不厌其烦地在中英文输入法、甚至大小写字母之间切换,明显带有炫耀的目的。

3)拉近距离。人们在交往中一般都愿意通过某些方式来拉近彼此距离,建立和谐互助的关系。语码转换就是一种有效方式,在正常交流中,当人们遇到说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方言、使用同一种符号的人时,会产生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彼此关系会更加紧密。例如下面这个对话:

例[7]A:既然都要去USA,咱们可都要互相帮助啊,别忘了we are all Chinese!

B:木有问题啊!咱俩who and who啊?

此例中通过QQ聊天的两个同学都即将去美国留学,A 用“USA”、“We are all Chinese”代替相应汉语,是为了向B表明,两人都要出国留学了,以后要说英语了,成功地跟B拉近了距离。B也用“who and who”表示回应,使双方关系更进一步。

4)逃避尴尬。在社会中人们都倾向于保护自己的面子不受损害,因而会采用一些语言的或交际的策略来避免尴尬或丢面子。对掌握双语技能的人来说,进行语码转换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请看下例:

例[8]花斑小狗熊:秀才,PDF文档怎么转换成word格式呀?

山东秀才:我有点小小的trouble,等会check一下再告诉你啊。

在所处的QQ群中,网友“山东秀才”以博学多才著称。但当有人向他问了一个他不太了解的问题时,他用“trouble”和“check”两个英语词汇,代替了“问题”和“查一查”这两个直接、鲜明表明“不知道”、“需要查”的汉语字眼,缓和了尴尬。

5)弱化语气。交际中有些话说起来可能会比较刺耳、尖锐,让人听了不太舒服,这时就需要一些弱化语气的表达方式。用外语进行语码转换可以很好的弱化语气。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9]A:怎么都是光来冒个泡就走啊?

B:Salute to ALL THE DIVERS.例[10]踏雪无痕:美女,聊聊呗?

小米:没空。

踏雪无痕:跟哪个“衰锅”眉来眼去呢?

小米:None of your business.

在网络社区中,长期只浏览留言而不发言者被称为“潜水者”。例[9]出现在班级同学录上,很多人都是登录之后看看留言就走,并不发言。A用疑问句形式弱化语气发出了抱怨,而B想说的“问候所有潜水者”显然带有讥讽的意味。因此,B用法语词“salute”和全部大写的英文“ALL THE DIVERS”来代替汉语,是用两种语码来弱化自己的语气,以免在彼此熟悉的班级同学录中制造矛盾。例[10]中的“踏雪无痕”在QQ群中经常挑逗女同学,不大受同学欢迎,女同学“小米”不想跟“踏雪无痕”聊天,但作为女性又不想显得那么粗鲁,就用了语码转换来弱化语气,也不至于让同学太下不了台。

4.4 对网络语言环境的主动顺应

最近一两年来,中国的互联网上突然涌现出很多词汇和语句,其中一些看起来完全没有意义,还有一些表达方式的真实意义与字面意义相距甚远。经过网络大流行,这些词句脱离了原本的字面意义,成为了一种特定的符号,上网的人心领神会,不上网的人却完全不明白。网民在网上交流时,会特意使用这些没有意义或特定意义的符号语句,来代替原本正常的语言表达,以融入网络交际圈、引起网民共鸣。这种特殊的语码转换也是一种顺应,是对汉语网络语言环境的主动顺应。可以说,这种对网络语言环境的主动顺应是对于国栋(2004)语码转换顺应模型在网络交际环境中的一个补充。如下面几个例子:

例[11]A:亲,看上哪个宝贝了?

B:1151那款牛仔裤不错,不知道是否有弹性?

A:亲眼光不错呢,好多美眉都喜欢那款,是微弹的哦!

这是淘宝网聊天工具“旺旺”上买卖双方的一段对话。“亲”这个词是淘宝网民发明的专用语,是“亲爱的”的简称,用以拉近买卖双方关系。其实买卖双方根本互不相识,更谈不上亲密,卖家用“亲”这个称呼代替“买家”,顺应了淘宝网的语言环境,亲切自然,一下子拉近了双方距离,为达成交易创造了良好基础。

例[12]A:“听说明天要降温。”

B:“元芳,此事你怎么看?”

C:“我觉得此事必有蹊跷。”

D:“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E:“明天我早起,去一探究竟。”

“明天要降温”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个话题,根本没什么值得研究的,也没有什么蹊跷或秘密。但A的这句话却引来4位跟帖者的讨论,让人莫名其妙。熟悉网言网语的人一看即知,这是前不久风靡网络的“元芳体”,来源于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剧中狄大人常与侍卫李元芳用此公式化的句式讨论案情,不知怎么就被网友吐嘈,一夜间横扫互联网,成为竞相模仿的对象。实际上,例[12]是一组没有意义的聊天,A说了句再普通不过的话,几个网友跟风模仿“元芳体”而已。但是对于B、C、D、E这几人来说,这组没有意义的聊天也是有意义的,他们进行语码转换,用“元芳体”代替正常的话语,其实是为了顺应网络语言的流行趋势,展现自己的时尚度和幽默感,在网络人际交往中树立自己形象、拉近网友关系。

例[13]A:“方才研究了一下老师布置的论文

题目,出法极是诡异,私心想着若是这题目让你来写,定可增加写作熟练度,对你的理论修养必是极好的。”

B:“说人话!”

A:“这个论文我写不出来,你帮帮忙吧!”

例[13]中A用了风行网络的“甄嬛体”,模仿《后宫甄嬛传》中的语言将“这个论文我写不出来,你帮帮忙吧!”这句话故意说成让人看不懂的怪句子,是很明显的语码转换,目的同样是顺应网络语言流行趋势,故意与B开玩笑以拉近彼此距离。在语料中有许多类似的网络流行语经常出现在即时交流或非实时的跟帖中,如“某某某,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翻页呀等翻页!”等等,都是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句,这些网络语言现象都可以看作是对网络语境动态顺应的语码转换。

应该指出,说话者进行某个具体的语码转换可能是基于对上述四个方面的某一个或两个甚至是全部因素的顺应。比如上面的例[1]可以说是对语言现实的顺应,也可以解释为对心理动机的顺应,因为“mall”这个词并不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所以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对自身知识的炫耀。这种复杂性要求研究者在分析语料时应更加细致、谨慎才能对语码转换现象做出全面而有效的诠释。

5.0 结语

本文认为,于国栋(2004)提出的语码转换顺应性模式同样适用于网络语言交流中的语码转换。但是,网络语言有其自身特点,网络语言中的语码转换除了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的顺应,还应包括另一个方面,即对整体网络语言环境的顺应。

网络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符号系统,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将会使更多的语码转换进入其中并发挥作用,这不仅是一种词汇、句法或语篇手段,也是一种语言交际策略。作者认为,恰当使用语码转换会对网络使用者的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不可忽视的是,网络中新的网络语言、语码转换现象层出不穷,未来我们应及时地记录、分析这些新的语言现象,以期对基于传统交际模式得出的相关语言理论不断进行验证和补充。

[1]Auer,P.(ed.)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Language,Interaction and Identity[C].London:Routledge,1998.

[2]Danet,B.& Herring,S.Introduction:Welcome to the multilingual Internet[A].In B.Danet&S.Herring(eds.).The Multilingual Internet:Language,Culture,and Communication Online[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3]Gibbons,J.Code Mixing and Code Choice:A Hong Kong Case Study[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87.

[4]Grosjean,F.Exploring the recognition of guest words in bilingual speech[J].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1988,(3):233-274

[5]Gumperz,J.J.Discourse Strategi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6]Myers-Scotton,C.Dueling Languages:Grammatical Structure in Code Switching[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3.

[7]Myers-Scotton,C.Code-switching[A].In F.Coulmas(ed.).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C].Oxford:Blackwell,1997.

[8]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9]陈孝宗.网络语言语码转换的功能和心理特点[J].惠州学院学报,2007,(2):80-83.

[10]柴磊.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理据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5,(2):43-46.

[11]何丽.汉英语码转换单位形态句法的动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4):49-53.

[12]高军,戴炜华.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19.

[13]刘永厚.主体语框架模式在教师语码转换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15-21.

[14]祁佳,钟庆伦.网络交际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106-108.

[15]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外语电化教学,2003,(6):1-6.

[16]王瑾,黄国文,吕黛蓉.从会话分析的角度研究语码转换[J].外语教学,2004,(4):1-6.

[17]王晓燕,王俊菊.同伴互动语码转换研究——基于英语学习者的课堂口语语料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60-66.

[18]谭晖.网络语码转换的模因系统[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2):106-108.

[19]谭晓晨.语码转换与适应论[J].山东外语教学,2003,(5):8-10.

[20]魏在江.电子语篇中语码转换现象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3):22-27.

[21]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2]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1):77-87.

猜你喜欢

语码语料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民族高校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研究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