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及预防处置对策
2013-04-10赵雪军王春燕
赵雪军,王春燕
(1.喀什师范学院 新疆喀什 844000;2.新疆警察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3)
当前,新疆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变化深刻而巨大,各种不安定因素日益突出。突发事件的发生,从个案来讲往往具有偶然性、局地性和不确定性,许多人认为不会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然而,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突发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矛盾、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新疆高校任何一次偶然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蝴蝶效应般的引发连锁反应,对新疆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危害。
目前,新疆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4所,遍布首府乌鲁木齐和南北疆。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284172人①。2012年7月至11月课题组针对新疆高校突发事件现状及防范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对象为高校管理者和大学生。对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主要选取了乌鲁木齐市和南北疆六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9份,有效率达85.75%。对高校管理者的调研,主要选取高校教师、管理部门负责人、校主管领导、高校派出所负责人等进行随机访谈。调研结果显示,由于新疆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复杂的民族成分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新疆高校突发事件与内地高校突发事件存在较大差异。必须深入研究新疆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据此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以最大限度维护高校和谐稳定。
一、新疆高校的特点
(一)学生民族成分多元。
目前新疆共有55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3个,新疆高校为多民族学生合校模式。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有相当比例。少则达30%-50%,多则达70%以上(如南疆高校)。在校生中的民族成分也有数个至数十个。在校大学生以生活在新疆本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为主体,其中维吾尔族居大多数。近年来,也有不少内地其他省区考生到新疆高校就读。
(二)学生文化背景多样。
近30年的考古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从文化背景来看,影响新疆高校大学生的主要是以儒教文化影响为中心的汉文化和以伊斯兰教影响为中心的少数民族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同时,不同文化类型的学生在语言、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观念意识、行为模式、心理状态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明显区别于内地高校。
(三)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鲜明。
民族意识来源于历史,影响现实。新疆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宗教文化、民族精神性格和心理的浸润,往往民族自尊感强烈,形成了与本民族文化、习俗、信仰相符的定势心态。高度关注本民族的利益和民族发展,普遍关注社会热点或难点问题,具有典型的民族特点[1]。
二、新疆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一)突发事件类型特殊。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高校突发事件也可以按此分类。在前两类突发事件中,人为因素较轻,全国高校突发事件并无本质的区别。新疆是我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区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发生,造成大量生命财产损失。2012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6次。其中,11次就发生在新疆[2]。新疆高校常常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2012年3月12日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发生6.0级地震,距离和田最近的塔里木农业大学有7名学生砸开玻璃门逃生时受伤[3]。
新疆高校的社会安全事件类型特殊,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激变性。一般而言,大学生有朝气、爱国、社会责任感强,但也容易冲动。加上大学生面临学习、生活、就业等多方压力,遇有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学校管理等问题,容易引发突发事件。新疆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之处在于社会安全事件占有相当比例,且诱因复杂特殊。课题组的调研结果也进一步印证了这种客观存在的事实。64.33%的学生认为新疆高校的突发事件“往往涉及民族纠纷”,30.22%的学生认为“会受西方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炒作、利用”。内地高校涉及社会安全事件往往与国内外政局变化联系密切,如1999年大学生游行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2003年西北大学抗议日本师生公开侮华事件、2005年上海等地反对日本“入常”的游行以及2008年抵制“家乐福”事件等等。新疆高校的社会安全事件往往涉及民族、宗教因素,或受到三股势力的渗透甚至操纵。同时,内地高校,大学生在群体性选择时一般考虑特定的利益或者因为相似的情绪,并不以民族作为划分依据;在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居多,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以民族为标识,在突发事件中参与者以同一民族的同学为主,导致学生之间的简单问题复杂化。如,南疆某高校 2003年的“4.15”事件的起因就是学生打球引起口角,进而引发民汉学生之间群体性的谩骂斗殴。
(二)突发事件海外舆论关注,负面影响深远。
我国新疆与中亚“颜色革命”地区相邻,是美国民主扩展战略的重点目标地区之一,国外各种敌对势力一直以来都在试图寻找机会,伺机发难[4]。因此,在这样特殊的区情下,社会动荡与矛盾是境内外敌对势力以及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的重要条件。新疆高校的突发事件(尤其是涉及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突发事件)都具有特殊的政治敏感性,往往备受海内外舆论关注,影响广泛。如果处理不当、不及时就可能使事件升级、扩大,从而引发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冲突。甚至会被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利用借事生非,借突发事件挑拨、煽动民族情绪,为其政治目的制造舆论,成为恶毒攻击党和政府的把柄。更有甚者的是,敌对势力还不惜捏造所谓的校园突发事件以制造舆论和混乱。新疆“7·5”事件后,民族关系受到重创,社会稳定的基础十分脆弱,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带来社会震荡。不同民族的学生因宗教文化、传统习俗、语言思维及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客观存在,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和谐因素,容易诱发突发事件。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处置,被不法分子利用,一旦大学生与分裂势力混杂一起,就会导致一定范围的混乱状态,甚至引发“蝴蝶效应”,从而严重危害新疆的社会稳定。
(三)突发事件诱因复杂、特殊。
在自然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中,新疆地理环境的恶劣、高校日常安全教育的缺失是较为主要的原因。在社会安全事件中,则比内地高校突发事件要复杂得多:既有现实原因,又有历史渊源;既有民族因素,也有宗教因素;既有国内的原因,也有国际的影响;既有共性因素影响,也有特殊诱因的影响。突发事件的表现形态通常很难归于某类或者某个原因,很多时候几种原因并发于一个事件,而且相互之间的原因与结果相错交织。课题组对“您认为可能引发新疆高校突发事件的因素有哪些?(可多选)”的问题调查显示,有62.4%学生选择 “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60.5%的学生选择“国外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煽动、渗透和破坏”,50.7%的学生选择“大学生缺乏表达渠道、自我控制力较弱”,40.6%学生选择“不同民族学生间的矛盾冲突”,30.71%的学生选择“学校管理缺失”,32.46%的学生选择 “法制教育欠缺”,30.81%的学生选择 “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23.71%的学生选择“师生心理问题引起”,22.84%的学生选择“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等等。
1.贫困生人数众多的影响。目前新疆220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超过60%。在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4.83%,而其中的贫困人口,又约占全疆贫困人口的90%[5]。课题问卷涉及的1029名被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显示,只有1.26%的家庭富裕,4.66%的家庭比较富裕,58.21%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18.37%的家庭较不富裕,18,17%的家庭不富裕。可见,贫困生人数众多是目前新疆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相对经济贫困并不一定会导致高校突发事件,但是夹杂其它利益问题时,就会引发矛盾。部分贫困学生因为收缴学费问题对学校管理心生不满。尽管各高校为缓解学生上学压力出台了各类奖、助、免学金的措施,资助金额较高且涵盖面广,有些高校甚至高达70%-80%。但新疆贫困生数量多,每年奖助学金评定竞争极为激烈,同等条件之下学生利益难以平衡,往往影响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团结。甚至有的高校还发生了因不满未评上助学金而杀人的恶性犯罪事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高校学生奖助学金的评定往往牵扯的利益较少,高校与奖助学金相关的矛盾也就较少。
2.宗教传统的浸润影响。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群众较多,部分民族大学生家族中信教者较多,对学生的思想影响较大。由于名族和家庭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幼小的时候就接触宗教,了解宗教文化,长大后自然就开始成为家族宗教信仰的延续者。在不少大学都发现有学生偷偷到附近的清真寺或在宿舍做“乃玛孜”,并且在斋月期间,进行封斋,个别汉族学生信仰佛教或基督教,甚至参加一些内地的宗教知识传播活动。
在非法宗教的渗透下,个别少数民族学生思想上与汉族处于一种对立状态,甚至受一些不良信息或一些反华言论的煽动,思想偏激、行为极端、心理畸形,参与打着宗教旗号的非法活动,处理事情极易采取狭隘的民族认同观,以民族界限或民族成分论事。部分师生甚至参与宗教活动,破坏宗教和教育相分离的原则,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3.文化观念冲突。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6]。随着高校的扩招,新疆高校中内地学生逐渐增多,高校师生各民族间交往加深,促进了高校的进步与繁荣,但同时也对不同民族学生的生活、心理、观念产生了冲击,引发一些文化冲突和现实矛盾。处理不好,容易导致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隔阂加深和怨愤情绪滋长。并在某些传统意识和条件作用下,迅速扩张和蔓延开来,形成一种盲目的狂热,从而引发高校的不稳定。
4.敌对势力渗透、破坏。尽管内地高校也受到国际环境和外国势力的干扰和影响,但新疆高校往往是和境内外敌对势力正面较量,这种较量不仅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更会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高校面临最大的威胁就在于“三股势力”建立和发展了“东伊运”、“伊扎布特”、“伊吉拉特”等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组织。“三股势力”所建立的组织往往具有一定的伪装和欺骗性,其利用各种渠道散布分裂言论。高校部分学生缺乏分辨能力,容易受反动言论的迷惑,在思想上同情或认同新疆三股势力的反动言行,往往被裹胁参与一些突发事件甚至严重危害社会的暴力犯罪活动。
三、新疆高校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对策
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是“处置早、处置小、易散不易聚”,但在新疆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置是一项政策性更强、敏感度更高、危机紧迫更易激变的系统工程。在观念上新疆高校突发事件(尤其是与社会气候因素密切相关的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重于处置。必须建立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转变重处置轻防范的倾向,将重心前移至强化公共危机教育、意识形态教育以及建立具体化、操作性强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依法恰当地、柔性化地及时处置是防止事态激变甚至发生性质转化的关键。
(一)策略灵活地处置新疆高校易发、高发突发事件。
课题组调查问及“您认为最有可能发生,且最害怕发生的校园突发事件有哪些(可多选)”时,居前几位的选项分别是,安全事故(如火灾、交通事故等)(占74.34%),公共卫生事件(如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等)(占69.48%),突发重大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民族宗教冲突引发群体性事件)(占52.7%),重大社会治安案件(包括群体斗殴、集团犯罪)(占41.1%)。因此,对发生在多民族成分高校中的突发事件,尤其是涉及不同民族的学生突发事件,在处置过程中,必须谨慎行事,切记民族、宗教无小事,防微杜渐,避免因小事不注意而酿成大事。应恰当把握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既要坚持原则立场,更要充分尊重民族传统、习俗、情感,做到遵循原则而不僵化,懂得变通却不失原则。
(二)严格依法处置。
新疆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置尤其要严格依法处置。必须本着化解矛盾、维护校园和谐的目的,在法律的框架内,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法律授权依法处置。避免别有用心之人借机滋事、造谣惑众,攻击党的方针政策,防止发生次生的事件或负面影响。同时,柔性处置与刚性处置要有机结合。一方面注重“柔”,尽量避免以硬制硬的弹压,做到温和处置、安抚处置、说服处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知以害;另一方面,在敏感性突发事件一旦出现明显对抗和激变时。就不能再一味强调柔性处置,而应果断采取措施,迅速处置,控制局势,平息事态,恢复正常秩序。
(三)建立具有前瞻性预警处置机制。
新疆高校的突发事件往往具有社会气候性,因此,防范的关键在于对社会气候征兆以及社情动态的及早分析研判,建立具有前瞻性预警处置机制,将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比如,南疆某高校2009年在“6·26”韶关事件发生后,准确研判形势,及早采取了预防应对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了“7·5”事件对学校的冲击和影响,确保没有一名在校生参与 “7·5”事件,保障了学校的安全和稳定。这一做法对新疆其他高校是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的。
(四)加强教育。
针对新疆高校突发事件诱因的复杂、特殊,应把重心前移至强化公共危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新疆“三史”和“四个认同”的教育上来。建立多层次矛盾化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课题组关于“您认为能够有效减少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的措施有哪些?”的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下列措施是有效可行的:1.掌握社会舆情动态,严密防范三股势力对校园的渗透、干扰和破坏(占61.4%)。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占77.9%)。3.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消除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占62.6%)。4.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校园突发事件预警处置机制(占64.4%)。5.畅通师生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回应师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妥善解决学生的问题(占51.1%)。这对高校管理者和有关部门强化预防对策、有效避免各类突发事件是有益的参考。
(五)创新高校管理。
高校应该树立管理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内部各部门协作和校际交流,及时推广。可进一步探索、完善的措施包括:1.在高校本科生中建立导师制,密切关注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关注贫困生群体。2.建立院、系(部)、班心理咨询联系制度,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3.及时化解各类各种矛盾。4.在教职工和学生中探索信息网络管理模式,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5.以班级为单位建立QQ群,班主任为管理者,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国际、国内发生重大事件,关注校内较有影响事件的舆情动态,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防止不良信息在校园网上传播,及时删除有害信息,对发送有害信息的学生加强教育。
[注释]:
①数据来于新疆统计年鉴(2012)。
[1]姜 勇.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1.65
[2]2012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1338人死亡 [OL/OB].http://xj.people.com.cn/n/2013/0106/c188514-17977403.html.2013/01/06.
[3]新疆洛浦地震 大学生砸玻璃门自救7人被划伤[OL/OB].http://news.cntv.cn/20120312/102150.shtml.2012/03/12.
[4]蒋新卫.中亚国家遭遇的“颜色革命”与新疆的稳定[OL/OB].http://iwr.cass.cn/zjyzz/201006/t20100614_3943.htm.2010/06/14.
[5]韩晓怡.解决新疆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键[OL/OB].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5/16/14568160_0.shtml.2012 /05 /16.
[6]来源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575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