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进展
2013-04-10徐选国侯慧
徐选国侯慧
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进展
徐选国侯慧
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取得颇多成就之际,社会工作本土化成为各界关注的核心议题。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建构,是实现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目标的关键路径。基于此,对当前学界关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反思,显得尤为必要;同时,提出“文化自觉”、“理论自觉”、“专业自觉”、“制度自觉”应成为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基本路径。
中国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进展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和一种专业手法,首先是为回应西方工业革命及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产生。社会工作在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发展较晚,以中国为例,专业社会工作真正传入中国大陆,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沃尔顿和那塞(R·Walton&Abe EL Nasser,1988)指出,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进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引进阶段、本土化阶段和扎根阶段。其中,扎根阶段的任务就是按照本国的实际条件和环境状况,重新组织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的服务提供模式。
本文认为,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演进与发展,同样需要经历引进阶段、本土化阶段和扎根阶段。其中,引进阶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开始进行,包括对西方国家社会工作理论著作的译介,对西方国家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的引介,这一工作到目前为止仍然不同程度地进行着(冯丽婕,2013;李博,2013;齐芳,2013;徐云等,2012;徐选国,2012)。本土化阶段的理论工作,主要是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全面的反思,并在中国语境下进行诠释和创新。伴随着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强烈呼吁,近年来,学术界和实务界在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本土化关注和实践,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而扎根阶段,主要是立足中国本土文化、社会、历史等环境和脉络,建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实现既与国际社会工作理论对话、又对国际社会工作发展做出贡献的目标。
目前,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建构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本土化阶段的目标。本文主要梳理了学界近年来关于我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建构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现有研究进行评价,旨在为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进程提供可供参考的基本路向。
一、相关概念的廓清
基于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所处总体性阶段,本土化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和专业化发展的根本特征和任务,为有效梳理学界以往成果,有必要对相关概念进行厘定。
(一)理论基本之维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亚历山大(Jeffery C·Alexander,2000)认为,所谓理论,就是脱离个别事物的一般化,脱离具体事例的抽象化。他进一步指出,理论既产生于对“真实世界”进行科学研究之前的非事实或非经验性思考过程,也可以产生于这个“真实世界”的结构。其中,非事实性过程是指诸如研究机构或人员的信仰,知识社会化和科学工作者的想象力和推测能力等,且科学的非经验部分是更为重要的要素。亚历山大将这些不同的非经验成分和经验性成分设想为构成科学思想的连续统,并指出,社会学理论的不同传统通常把这一连续统中的某一层次(如预先假设、意识形态、模型、方法论、经验冲突或和谐一致等)视为比其他层次更具有决定性意义。事实上,亚历山大不同意这种单一层次的因素在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说法,相反,他认为,理论是由这些经验和非经验层次的不同因素交互作用决定的。
对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很少有学者这种从非经验领域到经验层面进行思考的努力和尝试。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建构过程中,对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吸收和借鉴不太明显。国内学者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过程中,主要受到大卫·豪二分法、皮拉利斯三分法等思想的影响,倾向于从宏观—中观—微观,或者基础理论—实践理论等层面来建构社会工作理论分析框架。作为社会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的社会工作,在建构本土化理论过程中,可以将亚历山大关于科学思想的连续统思想,作为重要的参考模型。
(二)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
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实务界主要关注和实践的议题之一。王思斌(2001)指出,本土化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它是指外来的事物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本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展的过程。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工作,在进入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后发生变化的过程。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具有特定的、异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制度体系),同其相互影响进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发挥功能的过程。这个本土化过程,需强调前者对后者的适应性以及后者自身的主体性。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更多注重对外来专业理念、专业模式、理论和方法的引入,而在考虑外来专业力量移植后的适应性方面,以及对中国本土助人系统应对外来力量时的主体性方面,则缺乏明确的意识。所以,根本上讲,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还处于低水平的本土化阶段,主要体现为对外来专业力量的本土适应和文化敏感性方面的解释和创新力度不够,以及本土助人系统在遭遇外来专业力量时主体性和自主性的相对缺失。
针对这种情形,我们今后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科学定位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所处格局,正确认清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任务,其中,要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最为关键的任务就是要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何雪松(2012)指出,没有强劲的社会工作理论,就没有强劲的社会工作。建构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是回应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实践的需要,是超越现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话语霸权的要求,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理论自觉,是适应全球经济社会变迁全新挑战的重要手段。根据前述本土化的概念,所谓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是指一方面需要对外来理论的引入、阐释、反思与创新,另一方面要以中国自身实际为导向,发挥本土文化、助人经验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中的积极贡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扎根,并丰富国际社会工作知识和理论体系。
(三)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
一般意义上,学界通常将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称为专业社会工作,格林伍德(E· Greenwood)在《专业的属性》中提出,作为一门专业,社会工作应具备五个基本特征:(1)一个理论体系(a body of theory),即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或专业知识和技术;(2)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3)共同遵守的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4)社会或社区的认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5)专业的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工作被定义为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王思斌,1995)。由于受中国社会工作实际发展脉络的影响,这种提法一直为学界和实务界所认可。当然,随着社会工作实践不断向纵深发展,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为中国意义上的专业社会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认为,要真正实现中国意义上的专业社会工作体系的建构,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有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可能包括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加以改造和本土化之后的理论成果,也可能包括从中国文化和当前实践经验中提炼和建构出来的理论成果。二是要有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应该包括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一直得以传承的优秀文化,尤其是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也应该包括指引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然,还应该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中寻找重塑国人社会道德和价值的有利因素。三是要构建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方法论体系,这一方法论体系既可以(但不是必须)包括现有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体系(个案、小组、社区等),也应符合中国大众的需求实际,从传统助人方法中寻求有效的助人方法和手段,如在原有社区工作模式、群团组织工作模式中注入专业元素,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体系。四是加强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权威和社会认可,社会工作历来就是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分支,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也日益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的重要手段,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社会工作在上海、广东、四川等地已逐渐获得了生存空间和社会群众基础。五是加强中国社会工作的实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要探索适应社会各领域、各群体的社会工作实务体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服务(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以外,要向更为细致、更为广泛的领域(如近年来兴起的企业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等)辐射和实践,丰富中国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同时,要为满足这些领域对专业服务的需求,培养和培育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也是国家中期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通过以上努力,真正实现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二、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的总体路向
对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研究和关注,学界在不同程度上给予了关注,主要体现为宏观—中观—微观的建构框架和基础理论—实践理论的建构框架,但是,学界对这种理论层次划分背后的依据却缺乏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一)对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困境的总体概括
王思斌(1995)指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国长期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从而带有非规范性特点。吴亦明(2002)指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研究的滞后倾向,严重限制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实践及其教育的发展,影响了政府对促进和发展专业化社会工作体制的建立与支持;影响了已有的工、青、妇等半专业化社会工作系统接受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和提高其专业化程度的实践;影响了社会对专业化社会工作的认同和对专业服务需求的诉求表达。范明林等(2007)指出,目前国内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的研究由于缺失理论概括和指导(哪怕是薄弱的理论)而成泛泛之谈,由于缺乏学术性而流于经验总结。李迎生(2008)认为,外来理论不可能完全满足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而本土理论的供给不足,严重制约着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进程。文军(2009)指出,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于,理论研究与实务活动的分割运行,且前者严重滞后于后者。何雪松(2012)指出,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缺乏强劲的理论支撑。可见,诸多学者对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实践与发展过程中本土化理论建构的缺乏与不足,具有共性认识,这意味着探索和建构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已成为当前学界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二)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宏观—中观—微观建构框架
吴亦明(2002)在回顾大卫·豪,皮拉利斯,马尔科姆·佩恩等人关于社会工作理论模式的思想基础之时,结合中国实际,从三个层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体系的建构路径:一是宏观层面的理论建构,主要是从宏观的哲学和社会学的高度,研究和阐述新时期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发展与社会工作的关系,社会工作与人的价值实现的关系等内容。二是中观层面的理论建构,主要是在中观的层次上,研究和回答专业的社会工作应该以何种方式来回应社会发展及其对专业社会服务的需求。三是微观层面的理论建构,主要是在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层面上,研究和发展“实务理论”,以有效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吴亦明的观点无疑为我们进行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建构工作提供了宏观的路径指导。但是,他对具体如何建构,以及建构成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等问题,却没有做进一步的回答。
(三)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基础理论—实践理论建构框架
李迎生(2008)提出了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建构的两大路径:一是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或基础理论的建构。既要注重吸收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成果,吸收其中关于社会工作的本质、地位、作用、领域、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论述;又要注重整合化的基础理论建设。二是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的建构。要结合中国本土文化背景,既要对西方社会工作实施理论进行本土改造,又要对本土非专业意义的社会工作传统、经验加以科学地总结、提炼。李迎生的观点类似于提姆斯(N·Timms)关于社会工作理论基础(外借理论)和实施理论的二维划分,以及大卫·豪(David Howe)的“为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for social work)与“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of social work)二分法观点,对于提供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框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如何有效建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理论,形成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的理论指导体系,仍然缺乏清晰、具体的论证。
三、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建构的实践路向
在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建构的具体路径方面,学界的努力基本上围绕着宏观—中观—微观理论建构框架和基础理论—实践理论建构框架来论述,不同学者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索。
(一)宏观层面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路径
王思斌(2007;2009)、徐永祥(2005;2007)、文军(2008)、向德平(2008)等人结合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宏观战略背景,指出社会工作在其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观点在提升中国社会工作的社会地位、明确其社会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关于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社会发展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以及如何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等方面的理论论证尚不充分。王思斌(2011)进一步提出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思想,即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将从政府主导下的专业弱自主性嵌入,向政府—专业合作下的深度嵌入发展。嵌入性思想体现了中国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政府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社会关系模式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具体化和特殊化。但是,这种对中国社会工作与政府互动关系模式演化趋势的定论,还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检验和论证。关于社会工作与人的本质、价值之间的探讨,童敏(2007)指出,中国文化始终把人的现实性和超越性视为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整体,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应成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假设基础。刘华丽等人(2007)指出,儒家人格思想应成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渊源。童敏、刘华丽等人在阐释社会工作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但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的价值、人的本质的思想融入到当今时代,还需要学术界、实务界共同努力追寻。
(二)中观层面的社会工作本土理论建构路径
王思斌(2001)基于中国文化与制度实际,论证了中国社会的求助者与助人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特定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对于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影响。葛忠明(2006)指出,社会工作人员能否提供真正的服务,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认识到文化因素的存在,真正实现互为主体基础上的理解。这里所谓文化因素,是指超越了语言本身,而在日常生活世界里形成的内在和外在行动的取向、特质。可见,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如何把握和理解与服务对象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是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唐咏(2009)将“关系”和“嵌入性”等概念视为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的路径选择。前述三人同时提出中国文化对于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建构的积极作用,并且都做出了一定的探索。但是,如何将中国本土文化因素、制度因素、关系要素等融入或嵌入社会工作实践中,形成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理论模式的努力,仍显不足。彭华民(2010)指出,以人的需要为本是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模式建立的核心,这种需要为本的社会工作模式必须嵌入到中国的社会制度体系、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以及中国社会政策发展之中。这种观点有效阐述了社会工作与中国社会制度、社会福利、社会政策之间的关联性,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扩展了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徐选国等人(2013)尝试建立了适度普惠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互构性发展关系。但是,应该如何有效回应当前复杂社会情境下的民众需求?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提供各项社会福利?还需要结合我国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发展进程进行大力探索和创新。
(三)微观层面的社会工作本土理论建构路径
马尔科姆·佩恩(Malcolm Payne,2008)在《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一书中,对社会工作实务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他指出,实务理论就是关于社会工作怎么做的理论。他认为,一个有用的实务理论,必须具备特定的视角、一般性的解释模型和解释性理论三大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三维模型,即反身性—治疗性思想、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个人主义—改良主义思想。由于佩恩理论中对政治视角的关注,各种理论之间存在着利益的竞争,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学者对其理论的批判性借鉴和应用。刘继同(2012)从实务哲学、实务理论、实务模式、实务智慧、实务经验、亲身感受和社会生活实践七个方面,构建了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概念框架,不同方面代表社会工作实务的不同层次结构。这一概念框架应该引入实务领域进行检验和论证,以进一步指导中国社会工作实践。
按照吴亦明、李迎生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理论建构的思路和框架,在微观层面或是实施理论方面,理论主要是用于具体指导社会工作实务如何开展实施的。这方面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国内学界对西方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运用与反思方面。如陈树强(2003)、范斌(2004)、朱孔芳(2008)、聂玉梅(2011)等人将西方社会工作的增权理论引入中国,并在各个具体实务领域中加以运用。另外,生态系统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支持理论、优势视角、抗逆力理论等理论成果,也成为近年来国内学界和实务界积极关注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主要理论工具。但是,仔细分析这些理论在中国各领域、各群体之中的运用情况,我们发现,部分学者、实务工作者对这些理论尚缺乏批判性反思,没有合理强调这些理论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适用性,多是在西方理论框架和核心思想基础上,对国内实践进行阐释,容易形成对西方理论的依赖,容易形成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专业霸权主义,进而忽视本土资源的重要性,缺乏对本土理论的探索和建构。
四、简要结论
从上述文献梳理与评述可见,关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是,总体上,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第一,在数量上,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探索直接相关的文章不足20篇,间接相关的文章,不足80篇,且很多文章具有重复引用的现象,这对推进中国社会工作本土理论建构和实务进程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第二,在方式上,当前学界对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研究方面,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是依然习惯引用西方成熟的社会工作理论,但缺乏对相关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适应性进行批判和反思;二是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宏观进程,提出了不少关于社会工作介入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益观点,但这些观点多为经验之谈,缺乏背后的理论论证。第三,在创新性方面,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中国自身的社会制度、文化、历史等因素对于建构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的积极贡献,但是,如何将这些积极因素操作化,并进一步建构出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和操作模式,则缺乏更多的努力和尝试。造成上述困境和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在此不加以阐述。
那么,关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和探索呢?范明林和徐迎春(2007)认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的建构,仍有巨大的拓展空间,首先要“对中国文化的更全面和更深入的把握以及将其与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更紧密的联系”,其次要“对中国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及其行动逻辑有更深刻的剖析以及与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方式的结合和思考”。在这方面,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钟桂南(2006)论证了如何将儒家理论、道德观与技术作为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价值观及技术的基础。其理论实践模式是根据儒学“易道”原理及伦理道德作为改变人的行为及其所在环境的准则,为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及社会的规划与变革提供指导。何雪松(2009)论证了本土思想资源对于社会工作的知识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进一步从实践智慧、科学研究、本土思想和制度传统等方面展开论述,指出这些要素是建构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的重要源头。黄耀明(2012)试图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契合性进行研究,并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学、中国家文化等方面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
正如费孝通先生在推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中,对“文化自觉”的重视与强调,以及郑杭生教授对社会学“理论自觉”的关怀,笔者认为,要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以及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同样需要加强对社会工作在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的反思和探索,除此之外,还应加强社会工作在中国当下的“专业自觉”和“制度自觉”。唯有构建起以“文化自觉”引领“理论自觉”、“专业自觉”、“制度自觉”为核心的思考框架(鉴于篇幅所限,具体如何建构,笔者将另撰文阐述),才能真正在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发展方面有所突破。然而,这一目标,需要当前社会工作学术界、实务界同仁的共同推动与努力。
[1]陈树强,2003,《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第5期。
[2]范斌,2004,《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学术研究》第12期。
[3]范明林,徐迎春,2007,《中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专业化和本土化》,《社会》第2期。
[4]费孝通,2007,《论文化和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
[5]冯丽婕,2013,《试析Jane Addams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对中国实践的借鉴》,《社会工作》第2期。
[6]葛忠明,2006,《经验研究中的“文化问题”——以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为例》,《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7]何雪松,2009,《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架构:本土思想资源的可能贡献》,《社会科学》第7期。
[8]何雪松,2012,《迈向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江海学刊》第4期。
[9]黄耀明,2012,《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杰弗里·亚历山大,2000,《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贾春增,董天民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1]李博,2013,《结构化理论视阈下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研究与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工作》第2期。
[12]李迎生,2008,《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社会科学》第5期。
[13]刘华丽,卢忠萍,2007,《儒家人格思想: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渊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14]刘继同,2012,《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概念框架、类型层次与结构性特征》,《社会科学研究》第4期。
[15]马尔科姆·佩恩,2008,《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第三版),冯亚丽,叶鹏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聂玉梅,顾东辉,2011,《增权理论在农村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理论探索》第3期。
[17]彭华民,2012,《需要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模式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
[18]齐芳,2013,《抗逆力视角下的新生代青年工人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社会工作》第1期。
[19]唐咏,2009,《关系和嵌入性之外: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的路径选择》,《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20]童敏,2007,《东西方的碰撞和交流: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与和谐社会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4期。
[21]王思斌,1995,《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22]王思斌,2001,《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浙江学刊》第2期。
[23]王思斌,2001,《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24]王思斌,2001,《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制度与文化的视角》,《社会学研究》第4期。
[25]王思斌,2007,《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参与》,《河北学刊》第3期。
[26]王思斌,阮曾媛琪,2009,《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27]文军,2008,《社会工作:和谐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变革力量》,《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28]文军,2009,《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社会科学》第7期。
[29]吴亦明,2002,《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的构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30]向德平,2008,《社会工作: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有效手段》,《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31]徐选国,2012,《脱贫行动理论构建及其对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的启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4期。
[32]徐选国,阮海燕,2013,《试论我国适度普惠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互构性发展》,《天府新论》第1期。
[33]徐永祥,2005,《论现代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中的建构功能》,《学海》第1期。
[34]徐永祥,2007,《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河北学刊》第3期。
[35]徐云,何红梅,2012,《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新视角》,《社会工作》第11期。
[36]郑杭生等,2011,《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7]钟桂男,2006,《儒家社会工作学的教育与实践模式》,《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38]朱孔芳,2008,《灾区重建中的社区能力建设——基于社会工作的“增权”视角》,《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39]David Howe,1992,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Making Sense in Practice.London: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40]Noel Timms,1979,Group Processes in Social Work:A Theoretical Synthesis.John.Wiley&Sons.Chichester.
[41]Richard E.Walton&Abe EL Nasser,1998,Indigeniz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in Terms of Social Work in Egypt. New York: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Press.
编辑/杨恪鉴
C916
A
1672-4828(2013)04-0041-08
10.3969/j.issn.1672-4828.2013.04.0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城市社区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研究”(项目批准号:02BSH041);中国社会工作协会2013~2014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课题“政府与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关系研究——基于上海、广东两地的实证研究”(项目批准号:13JG0330)。
徐选国,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博士;侯慧,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上海2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