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创新政策?
2013-04-10整理张仁开张虹巫英
整理/张仁开、张虹、巫英
创新政策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的政策设计将有力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政策分论坛让专注于创新政策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政策机制设计、政策效能发挥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形成了以下共识。
一、创新=技术研发+政策设计
在创新过程中,政策设计与技术研发同等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创新是技术研发和政策设计的集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负责国际战略构想副教务长Denis Simon 认为,研发是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研发活动只有在合适的政策推动下,才会形成市场价值,即完成创新过程。这是因为,企业创新是一个“经济”过程,而并非单纯的“技术”概念,创新除了技术研发还包括产品化、产业化等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中,政府政策的扶持至关重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也有类似观点,她认为,市场是检验创新的唯一标准,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非技术概念,并不是说技术越先进越好,创新的实质就是以最合适的技术赢取最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想办法提高研发成果转化效率和拓展市场,即进一步注重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
二、政策制定既要注重系统性,也要考虑时效性
嘉宾认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同时注重系统性和时效性。
一方面,注重系统性,要综合考虑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金融、科学基础、产业创新等各方面的因素。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认为,要从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创新政策,创新政策包括科技、产业、财税、贸易、教育等多种政策,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政策犹如“阳光和雨露”。合理的创新政策设计对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注重时效性,在不同阶段,创新政策应该有不同的聚焦点。OECD科技政策处处长Ken Guy以英国创新政策的演变历程为例,对如何设计和制定创新政策进行了分析,17世纪以来,英国政策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本土化到国际化、从单纯的科学政策到科技经济政策即创新政策的演变历程。通过分析英国创新政策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好奇心、社会需求、国家或区域竞争力是促进政策演讲的主要驱动力。据Ken Guy 介绍,在未来四年,OECD 在制定政策时将重点考虑和聚焦以下问题:1、主要资金投向哪些领域?2、当前人类面临的哪些挑战是最重要的?3、哪些全球问题是需要重点克服的?只有对这些问题真正弄清楚了,才能制定相应的政策。
三、全面把握企业技术创新内涵是政策制定的基本前提
嘉宾们认为,政府制定创新政策的基本前提是要全面充分地把握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企业的技术创新:
一是从创新的目标看,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是追求市场价值。吕薇认为,企业创新的完美结果一定是赚取真金白银,而不是攻克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
二是从创新的过程看,企业创新的全过程并非都要企业自己来完成。吕薇指出,企业为主体,并不等于所有创新链的环节都要在企业进行,而是指企业来主导创新过程,在创新政策建议、技术研发投入、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事实上,在创新的初期,特别是科学发现和前沿技术研究阶段,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四、引导企业提高要素生产率和竞争力是创新政策的核心
吕薇认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既要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企业的内在创新动力和能力,也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明确政府与市场分工,更有效发挥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政策的重点要放在引导企业提高要素生产率和竞争力,而不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要注重普遍政策与特殊政策的有机结合,如科技、财税、产业、贸易和金融等各项政策应相互作用,共同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五、大学在创新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诺丁汉大学校长 David Greenaway 教授认为,现代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在不断扩展。因此,政府的创新政策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大学的作用。
一方面,大学是人才资源财富的创造者,这是大学的传统功能。David Greenaway认为,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创造需要多方面的资源,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人才资源,特别是具有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的高层次人才,而大学是培养和发展人才的最主要场所。
另一方面,在创新过程中,大学也拓展了一些新的功能和作用。例如,在国际化开放创新的环境中,大学能够为整个世界创造一种国际化的网络和平台。据David Greenaway 介绍,近几年,诺丁汉大学一直在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伙伴网络,在中国,相继与浙江省宁波市科技局、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北京科技合作交流促进中心等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这些平台能够促进国际技术转移,同时推广新的技术和产品,加速技术的产业化过程。
六、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中国未来创新政策的重要关注点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如火如荼。“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了与会嘉宾讨论的热点话题。多数专家认为,中国应在新技术革命中扮演主导者。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负责国际战略构想副教务长Denis Simon 认为,中国没有参与第一轮工业革命,差不多抓到了第二次工业的革命尾巴,但是现在正经历第三轮工业革命的前沿,对中国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机遇。王元常务副院长提出思考,“当我们中国人在说我们失去了过去的工业革命机会的时候,一个很自然的推理就是我们这次应该赶上它,在赶上的过程当中,我们是做参与者还是跟进者?还是领导者?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参与者,可以理解为中国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了吗?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