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术后患者肺功能改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3-04-09蔡卫红
蔡卫红
开胸术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对肺功能损害大,容易导致呼吸道炎症和气道阻塞,但该方法是胸外科治疗胸部疾病的重要方式,因此探讨该手术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感染、疼痛等情况的发生机制和护理措施,对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具有重大影响[1]。本文对我院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胸外科就诊的106例开胸手术患者,男64例,女42例。年龄51~65岁,平均(58.0±5.7)岁。其中食管癌54例,贲门癌19例,肺癌26例,自发性气胸7例。患者完成手术前后8 d的肺功能测定,术后硬膜外镇痛者47例,无硬膜外镇痛者59例,所有患者在开胸术前均未进行其他手术。
2 影响肺功能改变的因素
2.1 开胸 开胸术使维持肺部功能最基本的结构被破坏,肺容量明显降低,胸壁顺应性减低,呼气量和功能残气量降低,胸膜腔内外压力梯度改变,并随之出现气道关闭、肺不张、肺容量改变等症状,导致肺功能的改变[2]。
2.2 器官插管与全身麻醉 器官插管是外部机械性侵入操作,外来物刺激和机械损伤都会引起喉部充血和气管内分泌物增高,由于器官黏膜能力受损,造成纤毛清除能力下降的同时易导致分泌物滞留引起的肺不张;全身麻醉可带来胸、肋内径减小,中心血容量增高,因此导致胸腔容积变小,降低胸腔顺应性,不过胸腔顺应性的降低会随着手术完成和麻醉退去而恢复,但呼吸功能的恢复却需要很长时间。
2.3 吸烟与炎症 吸烟可以导致气管分泌物增多,引起分泌物滞留,影响纤毛的清洁功能,对肺部表面的活性物质具有抑制作用,所以吸烟对患者术后肺部功能的恢复极为不利,容易导致肺不张和肺泡塌陷。另外如果术前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再加上术中机械侵入性操作等,这对患者排痰十分不利,易引起肺部炎症。
2.4 正压通气 肺部内外压力不同,如果在开胸时没有正压通气支持,肺部就会因为外界气体的压力萎缩成小实体,为避免这种情况,需要正压通气支持,但随之而来的后果是肺泡和气道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的上皮坏死、脱落和微血管血流通透性增强和肺泡上皮细胞破裂。
2.5 手术操作及切口疼痛 切口疼痛造成胸壁和膈肌活动受限,患者呼吸急促,容易导致基底部肺不张,开胸手术操作对肺的牵引和压迫、脏器的重量、胸膜渗出和血肿或肺塌陷都能够引起与肺挫伤相同的结果,表现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导致肺顺应性降低,肺通气缺乏,产生持续性的肺不张和部分肺水肿及低氧血症。
2.6 神经反射刺激 这种刺激使胸廓肋骨架内径变小,抑制呼吸中枢与肺之间正常的反射传导,反射性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以及其他辅助呼吸肌的支配神经,尽管术中麻醉师通过辅助呼吸,保证了正常的呼吸功能,但术后仍可表现为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肺功能减退。
3 护理对策
3.1 术前护理 术前通过与患者进行积极交流,叮嘱患者在术前2周戒烟,对患者讲明吸烟的危害及对手术的不良影响。饮食方面应指导患者多进优质蛋白质、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降低手术的不良反应[3]。
3.2 术中呼吸道管理 由于开胸术的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式全麻,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力度尽量轻柔,确保一次性插管成功,避免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二次损伤,减少患者咽喉及呼吸道的应激反应。在插管成功后对患者上呼吸机辅助呼吸,对呼吸机的各项呼吸参数严格调控,尽量保证肺部功能处于正常范围内,且将呼吸压力损伤降至最低,以免引起过度通气或者肺不张等情况发生[4]。
3.3 术后护理
3.3.1 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对全身麻醉患者进行48 h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特别注意的是在患者术后6 h内因其处于昏迷状态,此时对患者的自主呼吸要严格观察,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
3.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术后可能存在支气管、气管炎症,从而引起分泌物滞留,导致呼吸道阻塞,因此在术后6 h内要随时监测患者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在患者床边备吸引器,待清醒后引导患者1~2 h咳嗽1次,并深呼吸,如痰液黏稠可行超声雾化吸入,提高咳痰效果。
3.3.3 保证患者供氧 全身麻醉开胸术后由于上述原因,患者可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常规给予吸氧24~36 h,氧流量2~4 L/min。不宜吸纯氧,因有研究显示,吸入100%纯氧可增加吸收性肺不张,后者反过来增加肺内分流[5]。
3.3.4 采取半卧位 患者全身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即可采取半卧位,半卧位是开胸术后最佳的卧位。半卧位可使膈肌下移,胸廓扩大,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困难,并且有利于咳痰,同时胸腔积液可流向低垂部位,便于引流,有利于肺膨胀。
3.3.5 进行有效镇痛 术后切口疼痛可延缓呼吸功能恢复,有效镇痛能使患者配合术后呼吸功能锻炼。硬膜外持续自控镇痛装置的应用,效果较好,必要时可酌情加用哌替啶、布桂嗪等止痛剂,但应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副反应,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3.3.6 控制感染 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各种因素造成的感染。加强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引流不畅造成胸腔积液,影响呼吸功能的恢复。
4 小结
开胸术后患者肺顺应性降低、呼吸方式改变、胸廓扩张程度降低、神经反射刺激等严重危及其生命,为了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笔者对开胸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如术前健康教育、术中呼吸道管理、术后及时氧疗、有效镇痛和控制感染,可减少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1] 曹欣琦.老年患者开胸术围术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0):3965 -3966.
[2] 李尚芬.舒适护理在老年开胸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5):129 -130.
[3] 姚冬英,郑凯兰.57例开胸术患者术后并发肺不张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9(8A):1990 -1991.
[4] 原 红,赵秋月,金志红,等.胸部肿瘤患者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J].护理研究,2012,26(2A):347-349.
[5] 李京珍.开胸术后病人肺功能改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5B):1256 -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