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摸清家底 科学发展 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和保障能力

2013-04-09山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艺华

山东水利 2013年8期
关键词:普查水利全省

山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艺华

摸清家底 科学发展 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和保障能力

山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艺华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地兴水利、除水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以约占全国1.08%的水资源,灌溉了占全国5.48%的耕地,养育了占全国7.15%的人口,生产了占全国7.7%的粮食,支撑了占全国9.63%的经济总量。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我省河湖自然状况非常复杂,水土资源分布不均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我省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情况、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水利基础信息难以满足现代水利管理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国务院决定从2010年至2012年用3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水利普查,这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对于全面检阅60多年来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跨越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3年5月16日,《山东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正式向社会发布,标志着我省第一次水利普查任务完成并取得圆满成功。

一、普查工作意义重大

本次水利普查历时3年,彻底摸清了全省水利家底,准确掌握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水利能力建设情况,全面了解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开发搭建了系统全面、细致可靠的基础水信息平台,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无论是水利普查工作,还是普查成果,在山东治水史上尚属首次,也是山东向现代水利迈进的一个鲜明标志。

二、普查成果十分丰硕

全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是我省迄今为止所做的规模最大、内容最多、项目最全、数据最完整的涉水统计工作,共填报普查表130多万份,采集和录入普查数据3700多万项,完成了近90万个普查对象的空间数据采集和上图标绘工作,第一次系统查清了全省河流湖泊、水利工程、河湖开发治理保护、经济社会用水、水土保持和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形成“一个库、一张图和一套报告”的丰硕成果。

一是查清了50km2及以上河流的数量、分布、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全面查清了水面面积1km2及以上湖泊的数量、分布、基本特征和形态特征。

二是查清了水库、水电站、水闸、堤防、引调水、泵站、农村供水、灌区、地下水取水井、塘坝窖池、拦河坝的数量分布、规模能力、效益管理等水利工程情况。

三是首次采取用水大户逐个调查与一般用水户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查清了全省城乡生活用水,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国民经济各行业用水情况及生态环境用水状况。

四是查清了全省河湖取水口的数量及分布、取水状况与取水用途、取水许可与管理,地表水水源地的数量及分布、供水量及管理情况,入河湖排污口的数量及废污水量,河流湖泊治理保护情况等。

五是查清了全省土壤侵蚀的分布、面积与强度,各类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及分布等情况。

六是查清了我省水利行政机关、水利事业单位、水利企业、水利社会团体和乡镇水利管理单位的数量及分布、从业人员数量及结构、资产规模及运营状况等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普查在水利行业自身能力建设、中小型河流和小微型水利工程信息、空间数据采集标绘等方面,填补了全省重大基础信息中的水信息空白,解决了原有基础水利信息不系统、不全面、不准确的问题。

此次水利普查所有普查数据均在国家最新1∶50000基础测绘电子地图上进行了标绘,为我省数字水利和仿真模拟模型建设提供了条件,为增强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

三、普查数据权威可靠

这次普查,既有填补统计数据空白、开先河之举,也有对常规统计的完善、丰富和修正之处,所有成果来源准确、数据真实。工作中综合运用了社会经济调查和资源环境调查的先进技术和方法,采用国家最新基础测绘信息和遥感影像数据,利用网络直报和海量数据处理等技术,工作规范,方法科学,数据权威,质量可靠。普查数据涵盖了水利发展的各个领域,包括了与水相关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信息,普查指标系统全面,数据精细程度高。普查工作“3年4阶段26个环节”环环相扣,“数据采集、填表、录入、标绘、审核、汇总”关关达标。经过全省各级的共同努力,山东圆满完成了140个县级普查区、1906个乡级普查区和82204个村级普查区的各项普查任务,所有普查数据全部达到国务院普查办质量要求。

四、普查成绩来之不易

第一次水利普查参与部门和人员数量堪称水利工作之最。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省有水利、统计、宣传、发展改革、财政等13个部门共同参与水利普查,省、市、县三级成立水利普查组织机构179个,除各级普查机构工作人员外,直接参与水利普查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93455人。

为搞好普查工作,全省组织各项培训20.62万人次,其中省级培训市县两级骨干人员8633人次。不仅有全面系统的水利专业知识培训,也有调查统计方法和技术培训;不仅培训各级水利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还培训了乡村两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达到了培养人员、锻炼队伍的目的。

水利普查开展了广泛深入宣传工作,省委宣传部下发方案安排部署普查宣传,各地采取报纸杂志、电台广告、电视宣传片、新闻报道、网络专题等多种形式,结合“中国水周”“世界水日”活动开展大规模宣传,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水利、积极参与水利普查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全社会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五、普查经验弥足珍贵

这次水利普查是对我省新时期开展大规模水利组织动员工作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水利行业“献身、负责、求实”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省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为组长、13个省直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省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先后召开4次全体成员会议,动员和部署全省水利普查工作。省水利厅牵头组建了省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组织召开11次全省水利普查工作推进会和15次技术研讨座谈会,有效推动全省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全省各级及时组建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落实普查经费和普查所需设施设备。

二是工作配合到位。根据《第一次水利普查山东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工作方式》,统计、住房城乡、国土等部门及时提供水利普查所需行业资料;财政部门配合做好普查经费的落实和使用管理;省委宣传部研究制定全省水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做好普查宣传工作;其他各部门共同做好水利普查数据的审核和行业间相关数据的比较衔接。

三是督导考核严格。3年来,全省累计开展督导检查6852批次、技术指导35000余人次,实现了对普查区监督检查的全覆盖,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普查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搞好普查过程控制。把水利普查工作纳入全省水利改革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确保普查任务落到实处。

下一步,山东水利改革发展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水的自然规律,以推进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为主题,以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能力为主线,以水利惠民为根本,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法制和科技为支撑,大规模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度强化水利管理,大强度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全面提升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全面提高防洪防旱减灾能力,全面改善水环境水生态承载能力,全面加强民生服务能力,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新跨越,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山东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大勇)

猜你喜欢

普查水利全省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