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水生态文明县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3-04-09常涛
常 涛
(平阴县水务局,山东 平阴 250400)
近年来,平阴县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等各方面,融入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各环节,融入水利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在水生态文明县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1 基本情况及现状
平阴县位于济南市西南部,总面积827 km2,总人口37万,辖8个镇(街道办事处),346个行政村。境内有浪溪河、玉带河、龙柳河、安栾河和锦水河5条内河以及黄河、汇河2条过境河流,在这些河道上串联着56座水库,94座塘坝;全县共有规模以上机井1 486眼;沿黄7座万亩排灌站。平阴县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全县涉水事务由水务局统一管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平阴县积极开展民生水利建设,先后实施了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城乡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高标准农田建设、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锦水河综合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一大批民生水利工程,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但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与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的矛盾依然存在;用水方式粗放,水资源浪费严重,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水生态脆弱,河道断流、地下漏斗、湿地萎缩、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仍然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水务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为解决这些制约瓶颈,平阴县紧紧抓住济南市被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的历史机遇,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县建设。
2 主要做法
2.1 科学编制涉水规划,谋划水务发展新蓝图
为实现争创水生态文明县的目标,平阴县制定了水生态文明县创建方案及实施意见,编制了“一三四”水生态文明县建设规划。一个中心,即紧紧围绕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支撑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功能区是打造山水园林城生态景观区、沿黄沿汇平原现代生态农业区、中南部山地丘陵绿色生态涵养区;四个体系是逐步构建起科学严格的水管理体系、健康优美的水生态体系,安全集约的水供用体系,先进的水文化体系,做到区区相连、相互贯通,丰枯相济、相辅相成,形成全县一个水网、一张蓝图的统筹规划。按照总体规划,编制了7个专项规划,一是城区水系规划,以锦水河为主脉,包括水系景观、城区防洪、城市给水、排水、排污、中水利用6个规划。二是结合东阿阿胶文化传承,洪范泉水开发及东阿古城旅游资源利用,编制了浪溪河综合治理规划。三是为服务东部工业新城建设,编制了安滦河综合治理规划。四是统筹全县水资源供需平衡,根据全域城镇化及城区扩展、工业园区建设,编制了工商服务供水及安全饮水3年规划。五是结合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编制了“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规划。六是围绕安全度汛,兴利补源,编制水库塘坝提升加固规划。七是为涵养水源,保护水土,编制了中南部山区水土保持治理规划。
2.2 大兴民生水利工程,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围绕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按照大项目铺面,小项目布点,抓大不放小的原则,重点实施了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沿黄灌区高标准农田等一大批水利工程。一是完成了总投资1.46亿元的首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新建小型水源工程60处,小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202处,新增改善灌溉面积4 960 hm2。二是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泵站改造工程,利用全省首批土地出让收益金,投资4 500万元,对外山引黄灌区和泵站进行改造,实施田间“沟、渠、路、林、桥、涵、闸”配套建设,扩大改善引黄灌溉面积1 467 hm2。三是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步伐。积极争取上级资金3 000多万元,实施了水库移民帮扶项目、山丘区“五小水利”、水保项目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百余处。四是继续完善城乡供水服务体系。针对“资源型、水质型、体制型”缺水的实际,在投资1.2亿元建成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基础上,围绕东部工业新城、济西工业园二期,孔村、孝直等新型农村社区及镇(街)工业孵化园建设,争取资金4 000多万元,新建改建供水管网16 km,配套提升水源地,完善信息化设备,满足工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用水需求。五是大力实施防汛除涝体系建设。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洪抗旱并举,在抗旱方面,多渠道争取上级抗旱资金,实施抗旱应急工程,为粮食连年丰收打下了基础。在防汛方面,投资1亿多元,开展防汛除涝体系建设,对40多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21座塘坝实施提升加固,充分发挥了水库塘坝防汛减灾、蓄水补源、灌溉兴利、美化环境的作用。建设了防汛监控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成了雨水情监测系统、县级监测预警平台等体系,实现了雨情、水情、工情全覆盖。
2.3 创建山水园林城,打造和谐优美水环境
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近年来,平阴县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水环境进行了优化美化。一是实施锦水河综合治理,打造水生态景观区。依据城区水系规划,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对锦水河进行分期分段治理。首期工程投资3 500多万元,对锦水河中游进行综合治理,形成2 km的生态景观河道。在此基础上,又规划投资7 700多万元,编制了锦水河下游综合治理方案,采取多种投融资手段,逐步实现雨污分流,打造河道景观新亮点。二是全面实施河道整治管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河段长责任制、属地管理责任制,以河道、沟渠水系为框架,水库、塘坝、湿地为节点,开展集中整治,共清运垃圾2.7万m3,清除阻水障碍物350余处,清理树株5 000多棵,全面整治河道150 km、提升水库56座、塘坝94座,营造滨水景观,建成河道畅通、库河相连、蓄泄兼筹的现代水网防洪体系。三是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投资3 000多万元,实施了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建设污水收集管网16.4 km,确保了一级A稳定达标排放,此外,针对城区污水管网缺乏统一布局的实际,编制了县城污水管网3年规划。四是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争取上级资金2 000多万元,实施了南崖等20多条小流域治理,建成了自上而下的“陡坡封育、缓坡治理、沟道拦蓄”的立体防护体系,绿色生态涵养区不断扩大,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2.4 加强水资源管理,不断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的实施力度,严格用水定额管理,依法依规、据实征收涉水规费;二是对于新建改建项目,制定了节水措施“三同时”方案,保证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三是完善水文基础监测体系,加强地下水位、饮用水源地、洪涝灾害易发区、人口密集区、重要河流及河段水质监测;四是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管护。借鉴外地经验,制定了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对镇街水利站、村级水利员、专业服务组织、农村用水合作组织进行了配备和完善。强化供水管理服务,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供水热线24 h畅通,主动上门服务,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及工、商业经济发展用水。结合水利普查,对水利工程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对水利工程逐一编号,计入工程档案,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人,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3 初步成效
通过开展水生态文明县建设,截至目前,平阴县已基本形成五纵三横、库河渠塘相连、供排蓄泄兼筹的现代水网体系。全县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47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5 km2;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0座、塘坝21座,对锦水河、汇河、浪溪河等河道进行了初步治理;全县城乡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入户率达到96%;污水处理实现了一级A稳定达标排放。全县水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水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群众受益程度明显提高,水务改革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为加快全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3年突破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