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联合走罐治疗高原地区慢性支气管炎87例

2013-04-09洒玉萍俞科贤刘占厚

河北中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走罐散寒哮鸣音

洒玉萍 李 杰 吴 萍 俞科贤 刘占厚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系针灸推拿教研室,青海 西宁 810001)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长期反复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特征。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特别是青藏高原由于寒冷缺氧、昼夜温差大等特点,致使慢性支气管炎在高原地区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了减少复发,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临床应重视缓解期的治疗。根据“冬病夏治”理论,并结合高原地区疾病发病特点,2008—2011年,我们应用穴位贴敷联合走罐治疗高原地区慢性支气管炎87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7例均为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门诊针灸科门诊患者,男65例,女22例;年龄45~76岁,平均(58.1±10.3)岁;病程2~15年,平均(9.43±2.11)年。

1.2 病例选择

1.2.1 入选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或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但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胸片、肺功能、气管镜检查等[1]。

1.2.2 排除标准 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肺脓肿、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鼻咽炎等。

1.3 治疗方法

1.3.1 走罐治疗 充分暴露背部,在背部欲拔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北京国医研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XK16-108.5758),将罐用闪火法吸拔在背部,然后沿背部督脉、膀胱经第1、2侧线上下往返推移,火罐吸拔强度和走罐速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直至所拔皮肤潮红、轻度充血为度。用干棉球将背部擦拭净。10 d治疗1次。

1.3.2 穴位贴敷治疗 将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乳香按3∶3∶2∶2∶1的比例研为细末,加入适量生姜汁,调为稠膏状,做成直径1.5 cm大小的圆饼,备用。取穴:膻中、定喘、肺俞(双)、膏肓俞(双)、心俞(双)、膈俞(双)、脾俞(双)、肾俞(双),每次选6个穴位。操作方法:先将青海麝香膏(青海宝鉴堂国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63020056)一帖剪成两半约3.5 cm×5 cm备用。走罐后用麝香膏将药饼贴于所选穴位上,贴敷时应根据患者个体反应(所贴部位常有发热、发痒的感觉),保留2~8 h后自行取下,用干棉球将未掉落的药膏蘸下。

1.4 疗程及其他 每年夏季初伏开始,每10 d治疗1次。连续治疗3年。贴敷后3 d内保持局部清洁,不要洗澡,避风寒,三伏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海鲜之品。贴敷后如有水泡,嘱患者不要挠破,防止感染,以免影响下次贴敷。

1.5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咳、痰、喘及肺部哮鸣音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显效:咳、痰、喘及肺部哮鸣音显著减轻,但未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有效:咳、痰、喘及肺部哮鸣音有减轻,但程度不足显效者,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改善;无效:咳、痰、喘症状及哮鸣音无改变或加重[1]。

2 结 果

本组87例,临床控制26例(29.9%),显效31例(35.6%),有效24例(27.6%),无效6例(6.9%)。总有效率93.1%。

3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多发于气候突变,由热转寒及冬春寒冷季节,而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稀薄,多风干燥,气候寒冷,温差悬殊,氧分压低等,致使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2-3]。外邪尤其是风寒邪易乘虚而入,致使肺卫功能失调,肺失清肃,肺气阻遏,诱发本病。其病肺虚为本,肺气亏虚,无力助血运行,则见血行瘀滞,造成气虚血瘀;若肺为寒邪所客,寒性收引、凝滞,形成寒凝血瘀。继则伤及脾肾,后期及心,病程缠绵难愈,迁延日久,则“久病入络”,“久病则必有瘀”,出现肺气壅闭、痰浊瘀血停聚。长期生活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的老年人,呼吸道黏膜干燥、充血,易患呼吸道感染,并且上呼吸道感染易反复、难治愈及易发生肺部炎症。肺部感染时,炎症破坏了支气管黏膜的完整性,影响黏膜纤毛的活动,使患者抵抗力及自身免疫力明显减弱,加上长期在高原地区生活,长期缺氧(内、外环境)可促使骨髓生血细胞及幼稚红细胞比容显著升高,全血黏度增加,血液阻力增大,血流缓慢,患者处于高凝状态[4-5]。因此,临床治疗重在祛风散寒、温阳化饮、活血化瘀。

依据《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用“冬病夏治”。三伏酷暑,病情相对缓解,而人体阳气旺盛,腠理疏松,气血流畅。穴位贴敷所用中药芥子利气豁痰,除寒暖中;延胡索活血行气;细辛、生姜祛风散寒,温肺化饮;再利用麝香膏中麝香发挥辛香走窜、率群药开结散滞作用;配以甘遂祛痰逐饮。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温阳化饮、活血化瘀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咳喘发作的目的。

本法选择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第1、2侧线作为走罐的施治部位,其中督脉为阳脉之海,有督领全身阳气,统率诸阳经的作用。而所选穴位肺俞、膏肓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等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的背俞穴均分布于膀胱经上,膻中属任脉经穴,为八会穴之一,是气会,善于振奋心肺气机,理气散滞,宣肺降逆。诸穴合用,具有宣肺散寒、止咳平喘、调整脏腑的作用。依据《素问·调经论》“病在血,调之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血实者决之”,《灵枢·经脉》 “菀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药物处方中加入适量乳香,加强通经脉、调血气,改善经络、气血运行,达到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作用。同时,三伏天机体阳气充沛,也是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走罐类似于刮痧治疗,加强了祛风散寒、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化瘀等作用。走罐治疗后血管扩张,微循环淤滞改善,缓解了血管痉挛,促进了血液循环,利于药物的渗透吸收。通过背部走罐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起到了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

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走罐可激发经络系统,发挥腧穴的双向调节,达到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肺通气作用,从而达到长期缓解或预防复发的目的。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2] 张莹.西宁地区73例老年慢性肺心病临床分析[J].高原医学杂志,2007,17(2):33-34.

[3] 闫国友,张立民,王兴.参百止咳合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10):1468-1470.

[4] 唐阿梅.从生理病理学角度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活血化瘀法[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9):343-344.

[5] 黄权祥.自拟化痰燥湿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128-129.

猜你喜欢

走罐散寒哮鸣音
健脾暖胃、散寒止痛 试试桂花三红茶
解表散寒 苏性舒畅
走罐疗法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手足偏凉 艾叶青蒿泡脚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胃泰灵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