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全科医生培养

2013-04-08孟笑梅潘新艳

河北医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文献数据库生物医学全科

孟笑梅,潘新艳

(河北省人民医院图书馆,河北 石家庄 050051)

1 国内外全科医生制度的建设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是居民看病防病的“多面手”,百姓健康的“守门人”。目前全科医生制度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30-60%。而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目前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我国目前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在我国将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2 我国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的现状

2.1 全科医生建设的紧迫性:全科医生的主要任务是社区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6个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为居民提供方便、经济、有效、连续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全方位责任式的管理。随着我国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城市社区需要医疗服务的人口快速增加;同时,面对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并存的双重压力,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数量的激增,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任务。

2.2 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周期较长,与基层医疗卫生的迫切需要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和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来说,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还是一项非常长期性的任务。据统计: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机构注册的全科医生人数只有0.73名/万人,也就是总数不到10万名,距离我国全科医生的发展目标“每万名居民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2.3 全科医生的整体素质偏低:全科医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全科医学教育,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知识结构老化、临床经验不足等问题,与国际全科医生水平相比,中国基层医生整体素质还相差很远。全科医生的发展现状和服务能力,与迅速增加的需求和日渐重要的地位并不匹配,要胜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还很困难,业务水平在整体上不能获得居民的信任。城乡居民在患病时往往不得不舍近求远到大医院就诊,造成基层卫生资源闲置,大医院则人满为患,影响了卫生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3 全科医生的培养途径

3.1 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通过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全科医生培养制度进行总体设计,概括为“一种模式、三个统一、两种途径”。“一种模式”即逐步规范全科医生培养,建立“5+3”培养模式,前5年是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后3年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三个统一”即统一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统一全科医生执业准入条件,统一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两种途径”即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阶段,采取“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路径。

3.2 培育全科医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8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周期,与基层医疗卫生迫切需要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要想在一定时期内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全科医生,除了建立包括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培训体系外,还要培育全科医生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4 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通道

随着信息科学和IT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通过因特网来获取信息已成为信息检索与利用的主要手段和形式[1]。信息检索网络化成为信息获取主流方式,美国TPMG医师教育和发展训练部博士Philip Bellman对美国医师的调查发现:89%的美国医师已经主要使用在线信息资源来提高医疗知识、决定临床治疗方案、更新自己的知识或其他临床目的[2]。常用的医学资源获取途径及重要检索工具有以下三种:①医学搜索引擎,如:谷歌学术搜索Google Scholar(简称GS);②一站式(One Station)的情报检索服务系统和知识管理服务系统,如: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简称NSTL);③常用的中英文医学文献数据库,如: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系统介绍如下:

4.1 医学搜索引擎:Internet上著名的通用搜索引擎,如Google、Yahoo、新浪、搜弧等,虽然给人们提供了极大方便,但对医学工作者而言,由于它们没有针对医学业进行优化,检索结果往往重复过多、利用率低,不适合医学专业领域的使用[4]。因此,要了解一些网上专业的医学搜索引擎。如:37度医学网http://www.37c.com.cn;好医生http://www.haoyisheng.com;三九健康网http://www.39.net;中华名医网http://www.chinese-doctor.com等,除了大量的综合性中文医学搜索引外,还有一些专科搜索引擎:如中国眼科网(http://www.zgykw.com)、中国妇产科网(http://www.china-obgyn.net)、中华首席医学网(http://www.9med.net)等。

4.2 一站式(One Station)的情报检索服务系统和知识管理服务系统

4.2.1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S):http://project.calis.edu.cn/calisnew/

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CALIS的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

4.2.2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简称NSTL):http://www.nstl.gov.cn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是国务院于2000年6月12日批复组建的一个虚拟式科技信息资源中心,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工程技术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等单位组成。通过千兆以太网把各成员单位以及与国家图书馆、中国教育网、中国科技网连接,具有强大的检索服务功能。中心收藏有中外文期刊、图书、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在网站上开通了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外文会议论文数据库、外文科技图书数据库、中文会议论文数据库和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等五个文献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两种服务,即免费文献查询和有偿全文提供。

4.2.3 Google Scholar(谷歌学术搜索 简称GS):http://scholar.google.com

Google Scholar谷歌学术搜索,是一个可以免费搜索学术文章的网络搜索引擎,它为科研用户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学术搜索工具,帮助用户全面了解某一领域的第一手学术文献,还可以通过强大的学术网页搜索查证某一位专家对科学所作的贡献,有多少人引用或继续他的研究结果。有人提出Google对于医生犹如听诊器一样重要,是当前最值得推荐的文献检索和评价工具,是中国医学科技人员上网检索的第一选择。两名澳大利亚医生为了确定“Google diagnosis”的精确性,选择了2005年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对某种疾病的报道,与使用Google检索的有关疾病症状进行对比分析,他们吃惊地发现,Google的诊断率居然高达58%(在26例病人中有15例正确)。他们得出结论:Google可以帮助诊断某些罕见和独特症状的疾病[2]。

4.3 常用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

4.3.1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http://sinomed.imicams.ac.cn/index.jsp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开发研制。其涵盖资源丰富,能全面、快速反映国内外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新进展,功能强大,是集检索、免费获取、个性化定题服务、全文传递服务于一体的生物医学中外文整合文献服务系统。涵盖资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医学科普文献数据库、北京协和医学院博硕学位论文库、西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BM)等。

4.3.2 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http://www.chkd.cnki.net

《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简称“CHKD”,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清华大学、中华医学会及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联合研发的,是《中国知网》CNKI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内最权威、完备的医疗卫生行业的专业知识信息资源数据库,收录3000余种医药及相关专业正式出版的期刊、280多种专业报纸、3500册医学博硕士论文、300余册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服务网络,形成了全国300多个二级以上医院等组成的用户群;CHKD具备强大的检索功能,不仅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多种检索途径和检索功能,图像、文字的在线摘录、编辑功能和输出等功能,而且,实现了真正的全文检索和引文检索功能。

4.3.3 万方医学网(med.wanfangdata.com.cn):http://med.wanfangdata.com.cn/

万方医学网是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开放联合、专业精深的理念,联合国内医学权威机构、医学期刊编辑部、权威医学专家推出的,面向广大医院、医学院校、科研机构、药械企业及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医学信息整合服务、医学知识链接全开放平台。万方医学网拥有220多种中文独家医学期刊全文、1000多种中文医学期刊全文、4100多种国外医学期刊文摘,其中包括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独家合作期刊220余种。

4.3.4 维普咨询网(www.cqvip.com):http://www.cqvip.com/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是重庆维普公司的主导产品,是我国最大的数字期刊数据库,期刊总数达12000余种,核心期刊1810种、文献总量约2400万篇。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唯一全文链接数据库、Google学术搜索最大的中文资源合作者。

4.4 常用西文医学文献数据库

4.4.1 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服务系统(Foreign-Medical Journal Full-text Service,简称FMJS)(http://www.kjmed.com.c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康健世讯公司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

是以《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为信息检索平台,辅以馆际互借系统,实现西文生物医学期刊资源共享和一次文献传送服务的文献服务系统。收录核心期刊和重要期刊3330余种,其中100%被MEDLINE收录,80%被SCI收录;文献总量380多万篇,每年新增40多万篇,数据每月更新;收录范围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生物化学、卫生学、特种医学、毒物学,药学等;系统整合了SCI、F1000、Google Scholar三个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文献评价工具;是医疗卫生科研机构、医院、医学院校、制药企业、医学情报机构等广泛应用的外文期刊文献全文服务系统。

4.4.2 MEDLINE网络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

MEDLINE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编辑出版的国际综合生物医学信息书目数据库,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它收录了1966年以来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的大约5400余种生物医学核心期刊的文献题录和文摘,累计文献量已达1800多万篇,并以每天2000-4000多条记录的更新速度递增。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兽医学、卫生保健及预防医学等。MEDLINE-是中国医生与世界同行看齐的主要信息平台。

4.4.3 PUBMED:(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检索生物医学文献的权威性数据库,由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国际生物信息技术中心(National Cente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向因特网免费提供的MEDLINE检索文献。该系统通过网络途径免费提供包括MEDLINE在内的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70多个国家4300多种主要生物医学文献的书目索引和摘要,并提供部分免费和付费全文链接服务。

4.4.4 Medical Matrix(医源):(http://www.medmatrix.org)

由美国医学信息学会主办,是目前最重要的医学专业搜索引擎。目前共收录了以美国为主的临床医学站点3800多个。是一个可免费进入的临床医学数据库,提供了关键词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最适合临床医师使用。内容全面专业,是首选的国外医学专业搜索引擎。

4.4.5 Health A to Z:(http://www.healthatoz.com/)

1994年由美国Medical Network公司开发,是一个功能强大因特网上免费全文医学信息资源搜寻器,可对医学信息进行准确、有效的搜索,为医学工作者和健康消费者提供搜索医学信息的网站,它提供了50000多个Internet上的健康和医学相关网址,可根据主题词进行检索,或疾病名的首个字母进行检索。

4.4.6 Medscape(医景):(http://www.medscape.com/)

美国Medscape公司1994年研制,1995年6月投入使用,由功能强大的通用搜索引擎AltaVista支持,可检索图像、声频、视频资料,至今共收藏了近20个临床学科25000多篇全文文献,拥有会员50多万人,临床医生12万人。是Web上最大的免费提供临床医学全文文献和继续医学教育资源(CME)的网点。

4.4.7 HighWire Press:(http://highwire.stanford.edu)

全球最大的提供免费全文的学术文献出版商,于1995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创立,收录期刊覆盖生命科学、医学、物理学及社会科学。目前已收录电子期刊340多种,文章总数已近400万篇,其中它提供免费检索目次和摘要的期刊为192种,有90种可以得到全文,近150万 篇文章可免费获得全文;通过该界面还可以检索Medline收录的6000余种期刊中的1500多万篇文章的文摘题录。

5 全科医生信息能力培养

5.1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情报信息素养概念的酝酿始于美国图书检索技能的演变,即将图书检索技能和计算机技能集合成为一种综合的能力、素质,即信息素养。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信息意识,即知道何时需要何信息的直观意识。②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即采用有效方法获取需要的信息的知识和技能。现代医学已向学科纵深发展,并向多学科渗透,医学研究人员能否熟练地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是衡量其自学与知识更新能力、研究和开发能力、创新与突破能力的重要标志,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馆长Lindeberg教授指出:“现代医学的研究和创新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检索。如果一个医生每天晚上读2篇文献而不去作大规模计算机检索,一年下来,将落后800年”。

5.2 明确文献信息获取通道:诺贝尔奖金获得者Herbert Seaman指出:在过去,拥有知识意味着一个人必须把知识牢记在记忆里,而今天,面临着纷至沓来的海量信息,拥有知识则意味着你必须知道如何去获得有用信息的通道,占有知识的概念已经被掌握获得知识的通道所取代。美国信息学家赫伯特说:“知识的一半,是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它。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缺乏检索能力的人。”网络环境下,全科医生面对种类繁多、海量的医学信息资源,首先进行头脑风暴,了解常用医学搜索引擎和数据库,分析研究可能存在的资源范围,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列出资源的优先顺序,科学地选择信息资源获取通道。

[1] 赵蓉英,侯经川.近十年来情报学的发展及其哲学思考[J].http://www.66wen.com/03fx/gongan/zhengcai/20051128/4025.html.

[2] Philip Bellman,etal.Facilitaing physician access to medical reference information[J].The Permanente,2005,9(4):27.

[3] 因特网中文医学搜索引擎简介[J].西部医学,2008,20(8):431-432.

猜你喜欢

文献数据库生物医学全科
刍议“生物医学作为文化”的研究进路——兼论《作为文化的生物医学》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检索数据库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检索数据库
国外生物医学文献获取的技术工具:述评与启示
论我国学术文献数据库的质量调控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LED光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分析
中文文献数据库中撤销论文的分布规律研究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