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墩引黄灌区水利风景区蕴含的生态文化元素

2013-04-08崔淑芳王方圆刘长勇

山东水利 2013年6期
关键词:冬枣干渠风景区

崔淑芳,王方圆,刘长勇

(滨州市韩墩引黄灌溉管理局,山东 滨州 256621)

滨州市韩墩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左岸,地处滨州市东部,与东营市接壤,现设计流量60m3/s,总控制面积15万hm2,设计灌溉面积6.4万hm2,是兴建于1958年的国家大型灌区。50多年来,累计供水超百亿立方米,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资源保障。

为巩固韩墩灌区50多年的发展成果,在发挥工程供水效益的同时推进灌区生态水利的发展,韩墩灌溉局于2010年决定创建水利风景区,打造美丽韩墩灌区。

1 风景区介绍

1.1 风景区规划景观构架

韩墩灌溉局首先对风景区进行了科学规划,以灌区控制区域为规划范围,规划了 “一带五区六湖”的景观构架。“一带”指以30km韩墩总干渠为依托的生态观光带;“五区”指渠首黄河文化观光区、韩墩生态观光农业园区、秦台民俗风情文化区、沾化冬枣生态旅游景区、沾化沿海滩涂观光区;“六湖”指依托韩墩灌区供水、建设标准较高、在当地工农业发展、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的6座平原水库。

1.2 风景区的创建实施

韩墩灌区水利风景区地创建实施首先围绕韩墩总干渠展开。近2年来,为打造韩墩灌区水利风景区,对总干渠生态观光带进行了一系列精心改造。先后建设了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渠首黄河文化观光区、谷家景观区、东郊有机冬枣生产基地、谷家火鸡绿色养殖基地、牛王绿色生态猪业养殖基地。形成了“一园二区三基地”,一所一主业,一所一景点,全线贯通、景点相连的生态格局。同时,为提高总干渠供水能力和美化总干渠工程,使供水主业与风景区创建相促进,韩墩灌溉局于2011年对总干渠组织实施了清淤复堤治理工程,紧接着对总干渠进行了补缺增绿美化升级建设,总干渠工程面貌焕然一新。

2 风景区蕴含的生态文化元素

2.1 风景区创建宗旨

韩墩灌区水利风景区创建的宗旨是加强灌区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促进工程建设和灌区可持续发展,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为人们打造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全社会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积极地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2.2 风景区规划设计

2.2.1 “一带”规划中蕴含的生态文化元素

一带:通过近2年的精心打造,观光带两岸栽植了成片的大柳树,这些大树是韩墩总干渠1990—1991年防渗衬砌完工后栽种的,至今已20多年。有的渠段为垂柳,成排的长枝低垂、婀娜多姿;有的渠段为大直柳,树干粗大。韩墩灌溉局为切实保护好这一风景资源,对总干渠两岸柳树实行挂牌保护。这些名贵的大柳树为30km韩墩总干渠搭起了一条绿色生态长廊、文化传播长廊,构成了韩墩灌区一道独特的水利风景线。

2.2.2 “五区”规划中蕴含的生态文化元素

1)渠首文化观光区。该区以弘扬和展现黄河文化和灌区文化为主题,同时进行了美化绿化生态建设。以黄河、渠首拦沙闸和管理所为依托,规划建设了观景台、安澜亭、泰山石、果树栽植绿化美化等项目,绘制了大禹治水图、滨州市韩墩灌区全貌图等壁画。渠首的拦沙闸是治理渠首沙化、改善生态环境和泥沙研究成果的标志性工程,因此既是灌区的工程景观,也蕴含着生态和文化元素;建设的观景台用于观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壮美景观;安澜亭寓意黄河岁岁安澜,盛世中国,和谐太平;绘制的禹疏大河图壁画,寓意先人治水伟业;浑厚大方、昂首挺立的泰山石,日夜镇守在黄河岸边,寓意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渠首黄河文化观光区的策划建设,将黄河及灌区水文化以实物人文景观展现出来,实现了水文化从无形向有形的转化。2012年4月、5月,韩墩灌区水利风景区被授予“滨州市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鲁北晚报小记者采风基地”。

2)韩墩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园区。主要体现绿色、有机、无公害、健康、幸福、自然、原生态等生态元素。该区建设是韩墩灌溉局利用灌区的土地资源,于2011年新规划建设的一处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采摘垂钓于一体的农业园区项目,依托各管理所建设。从北向南依次为五七所生态园、牛王所生态养猪基地、谷家所火鸡绿色养殖基地、东郊所冬枣养殖基地。园区内建有暖棚、拱棚,种植露天蔬果,实现四季有蔬果;有养鱼池、禽畜养殖场,确保全年有禽畜肉供应;园区内还建设了休闲长廊、进行了绿化美化道路硬化,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韩墩总干渠生态观光带及其一线珠串式打造的黄河文化观光区、生态观光农业园区、谷家景观区,以及渠、闸、桥工程景观、5个星级管理所共同组成了由点到线及面的生态系统,被誉为滨州市东郊外的天然氧吧和绿色屏障。

3)沾化冬枣生态旅游风景区。主要体现水资源节约、高效观光农业以及节约水资源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等生态文化元素。沾化县是韩墩灌区的用水大县,过去传统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因需水量较大,经常受到黄河水资源紧缺的制约,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灌区发展的根本出路。韩墩灌溉局和地方政府力推灌区农业产业种植结构调整,逐渐推广需水量小、适合当地土质的冬枣树种植,取得了较大成效。现今冬枣种植面积达3.33万hm2,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响誉全国并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每年前来游园、采摘的中外游客数10万人次,成为韩墩灌区的一道亮丽风景,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资源。

4)秦台民俗风情文化区。主要体现古迹、历史名人、风俗民情等地方文化元素。该区位于韩墩灌区滨城区境内,在韩墩总干渠西侧5km范围内。这里有历史古迹秦台,有咸丰帝师杜受田的故居,因其人文内涵和建筑风格被评为国家AAAA景区。这里是渤海革命老区,建有渤海革命纪念园。这里还有滨城剪纸、木板年画、民间刺绣、民间泥塑、砖雕木雕、染织服饰、渤海大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黄河大米、沾化冬枣、渤海水产、滨城家纺等地方旅游商品。

5)沾化沿海滩涂观光区。主要体现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湿地文化等生态文化元素。韩墩灌区下游直通渤海,湿地滩涂辽阔,沿海水陆野生动物近300种,其中鸟类260种,每年候鸟翔集,栖息着丹顶鹤、白天鹅等大量国家一、二类保护鸟类。来此观光游玩,可赶海拾贝、观潮戏鸥、垂钓狩猎,又可欣赏到盐田广布、风电辽阔、生态湿地的壮美景观,游玩之后还可享受鲜贝、梭子蟹等海鲜大宴。

2.2.3 “六湖”中蕴含的生态文化元素

“六湖”是指依托韩墩灌区供水、景色秀美的6座平原水库。主要体现亲水、和谐等生态元素和基于其在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形成的文化元素。六湖蓄水达1.15亿m3,湖面面积约30km2,每处库区均进行了美化、绿化、硬化和水保工程治理,设有观湖亭等景观。湖上百鸟云集,湖内水清鱼肥,气候清润、景色宜人,形成一幅工程景观、水文景观、生物景观和谐组合、人水合一的亲水靓丽画面。

3 结语

水利风景区大都是以区域内的水体和水利工程为依托进行建设,其中,生态是景区的血脉,搞好生态建设,景区才润泽美丽、自然和谐;文化是景区的灵魂,只有挖掘和展现更多的文化元素,才能彰显水利风景区的特色和品位。韩墩灌区水利风景区创建的全过程紧扣生态文化主题,因而被打造成蕴含丰富的生态文化元素的美丽的、有特色品位的省级水利风景区。2012年韩墩灌区水利风景区的成功创建,为韩墩灌区下一步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打造一流生态灌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冬枣干渠风景区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一种锯齿状冬枣采摘装置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我的冬枣卖了13万!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
国家水利风景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