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市加强水文化建设的做法
2013-04-08牛艳伟
牛艳伟,高 磊,刘 佳
(兖州市水利局,山东 兖州 272100)
兖州市加强水文化建设的做法
牛艳伟,高 磊,刘 佳
(兖州市水利局,山东 兖州 272100)
通过对兖州市水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兖州应着重从提高水利人文化素养、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加强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完善水利风景区建设、深入推进水生态治水之路、加强传统水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等方面做好水文化建设。
兖州市;水文化;水生态
兖州境内以南四湖为集水中心含泗河、洸府河、白马河、南泉河水系,含一级支流14条、二级支流4条,干、支流总长度648.5km,其中兖州境内段长245.20km。长期以来,兖州人民为了生存和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大禹文化、九州文化、泗河文化等水利文化。
1 加强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 实现兖州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加强水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水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让全社会更多地了解治水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水文化思想,养成良好爱护水文化行为。通过对水的合理利用,创造出自然、恬静的人居环境和生态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2 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环节
水文化可起到增加城市内在气质和文化底蕴、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社会风气改善的作用。兖州建设文明城市,要从培养人们良好的节水、爱水、护水意识抓起,以促进文明城市建设。
1.3 兖州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互动中发展起来的文明,水文化是生态文明中重要一环。应把水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水文化景观建设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生态、绿色、环保、景观、人文等现代理念,建设清新、优美、舒适、人水和谐的水环境,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水生态恶化的现象。
1.4 加强水利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
通过充分挖掘和发扬水文化中的精华,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形成共同的荣辱感,产生强大的内聚力,使职工热爱本职工作,关心水利事业发展;用水文化规范职业道德建设,把德治理念变成水利行业职工的内在觉悟和自觉行动,鞭策和激励职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高素质水利队伍。
2 主要做法
2.1 大力实施现代水网建设
以“民生优先、环境优美、人水和谐”为目标,编制了《兖州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完成了大安河排洪工程、朝阳河西段治理工程、谭村河治理一期工程、洸府河疏浚工程,对治理后的河道实施高标准绿化美化和亲水平台建设,实现了河道防洪、资源利用与生态观光的有机结合;投资1.1亿元完成了泗河城南、城东、滋阳橡胶坝工程,集防洪、灌溉、环保、文化和景观于一体,工程可一次蓄水1100万m3,有效拦蓄地表水资源,为城市河道用水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投资1167万元实施杨家河玄帝庙生态湿地建设,形成37.3余公顷的生态湿地景观;投资800多万元维修龙湾店大闸及配套设施,有效解决了贫水区灌溉及地下水补源问题,初步构建起了以泗河、洸府河为主,城市骨干河道为辅的东西互济、南北贯通的现代城市水网。
2.2 农村公共供水安全得到保证
加快实施农村自来水升级改造,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总体思路,投资1.86亿元,建设了6座水厂、600km的供水主管网全部通到了村头;实施村内管
网升级改造工程,解决村内管网老化失修等问题,全市3/4的村自来水实现了“进户”,完成了7000户自来水入室保温工程。
2.3 加强水污染防治
大力加强水污染监测监控,完善基础设施,严防污染事故,提高治污水平,力促出境河流水质进一步改善,确保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时水质稳定达标。建立南水北调水质达标倒逼机制,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责任,“一河一策”制定整治方案,对辖区主要河流开展全流域治理。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保证中水供应和使用;充分发挥截污导流工程作用,确保调水季节中水不下泄。对辖区内的工业企业开展限期整治,引导相关企业对治污设施限期进行升级改造。坚持“超标即应急”零容忍工作机制,对部分排污量大、影响断面水质、治污进度缓慢的企业,逐一落实限产、停产治理和关停等措施。
3 加强水文化建设的对策
兖州市在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生态环境建设等物质形态的水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水文化的研究和建设力量还比较薄弱,与解决现实水问题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在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保护、水工程建设、水文化遗产整理、发掘、保护和建设、水文化品质提升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3.1 努力提高水利人文化素养
水利人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大力弘扬水利精神,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树立正确的水文化思想,养成良好水文化行为。作为水利人,既要具备较强的水利业务知识,又要具备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努力使自己由业务精通的“水利人”变为博学多专的“文化人”、“全能人”,实现治水、用水、管水观念由传统水利、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向现代水利、和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实现人水和谐。
3.2 大力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
水利工程建设在体现先进设计理念、展示建筑美学、营造水利景观、承载文化传承功能上发挥着重大作用。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中,应充分利用周边水景观和水生态的特点,结合民族、地方特色,提高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品位,在发挥防洪、供水等效益的基础上,使其美观、富有当地文化底韵,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3 切实加强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
实现水文化与创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建设的结合,做到城市水域景观建设既有表象的景观美,又不失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使城市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大城市的吸引力与承载力,为项目聚集、产业隆起、优势膨胀营造强有力的支撑条件。
3.4 积极完善水利风景区建设
进一步加快兖州市现代水网建设,大力开展水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护城河、府河、大安河等城区河道治理和沿岸景观改造,合理设计城市滨河空间,在连通水系、加宽水面、提升水位的同时,通过打通阻隔、合理绿化、适度软化等措施,提升滨水空间的通透性,建设一批沿河公园,打造沿河绿色生态走廊。结合兖州历史,加快建设大禹文化园,弘扬大禹精神,展示古代九州对应的现在城市变迁和现代风貌;建设李杜公园,实施泗河景观带建设,使河岸休闲娱乐空间与亲水活动空间、近岸水生生物活动空间相互交织,设置一些反映泗河历史人文的小雕塑,以及赞美泗河的古今诗歌碑刻,让市民接受人文历史熏陶,自觉形成爱水、节水的生态价值观;综合开发采煤塌陷水域,可规划建设渔业主题园馆,形成集生态修复试验、渔业教育示范、观光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景观。
3.5 深入推进水生态治水之路
实施河道生态综合整治工程,逐步恢复河流自然生态;城市河流治理不能只注重河岸的美化,更重要的是河水“不污不竭”;不能停留在截污清污,应突出城市及河流的传统和个性。要通过投放鱼苗、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净化水质,实现水系“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逐步恢复具有兖州特色的水生态系统。
3.6 加强传统水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
要转变观念,达成共识,努力做好水文化建设的发掘、保护、传承、研究、发展和创新工作。建议尽早将水文化建设列入文化大市建设的议事日程;建立以水利、交通、建设、环保、旅游、林业、国土等部门为成员的水文化建设委员会,制定水文化建设的实施和考核奖惩及验收办法;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摸清传统水文化遗产基本情况,积极妥善地保护和利用水文化遗产;要深入挖掘、科学梳理传统水文化遗产的科学内涵,努力寻找优秀传统水利遗产与现实水利实践相联系的结合点,使已有的历史文化内容在当代水利实践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责任编辑黄晞淳)
X143
B
1009-6159(2013)-06-0093-02
牛艳伟(1982—),女,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