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影像学探讨

2013-04-08贾志东周明涛吴海涛朱吉高王立兴

哈尔滨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朗格骨膜肉芽肿

贾志东,周明涛,吴海涛,朱吉高,王立兴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001)

朗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LCH)又称朗格罕氏细胞肉芽肿病。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LCH属于树突状细胞家族中的朗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单克隆性增生所致,是一种不明原因罕见的肉芽肿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器官,以往曾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可分为嗜酸性肉芽肿、Hand-Schuller-Christian病、Letterer-Siwe病三个亚型。该病变的组织学表现会因部位及病程的不同而不同,影像学表现也各异。现收集我院2006年以来有完整临床资料并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的5例LC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LCH患者,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43.6岁,病程1个月 ~8年。其中,单发病例4例,分别累及额顶部、鼻咽部、颈6椎体、右股骨颈;多发病例1例,累及右额骨、左肱骨头及右腋下软组织。临床表现分别为头痛、反复不规则发热、多发皮疹、颈部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多发病例为尿崩症患者。实验室检查3例白细胞增高,3例血沉加快,2例C反应蛋白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朗格罕氏组织细胞表达S-100蛋白(核与胞质均阳性)、CDla(膜阳性),CD68、CD207、Vimentin 蛋白表达不定。

1.2 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例均行CT检查,部分病例拍摄X线平片,3例同时行MRI检查。X线平片检查采用GE(DR)XR650和GE移动DR数字化摄片X光机,摄片范围为患区全部。CT检查采用GELightspeed16或64多层螺旋CT机,常规平扫,增强扫描采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使用碘海醇80~100mL,速率2.5~3mL/s。层厚、层间距均为5mm。采用2~3.0mm重建。电压120~140kV,电流120~200mA。MRI检查采用GESingna1.5T或3.0T高场磁共振扫描仪。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单发病例4例,分别累及额顶部、鼻咽部、颈6椎体、右股骨颈;多发病例1例,累及右额骨、左肱骨头及右腋下软组织。骨质损害呈圆形、类圆形局限性骨质缺损区,边缘锐利清晰,无明显硬化缘。颅骨病灶CT表现为不规则类圆形溶骨性骨缺损,边缘呈锯齿状,跨越颅缝,向内外板侵蚀,部分呈穿凿样,边缘稍硬化,病灶内可见小死骨样高密度影,形成“钮扣征”,破坏灶相互融合呈地图样;股骨颈病灶局限性膨胀。MRI示病变区呈长T1、长T2信号,DWI序列呈高信号。垂体腺浸润l例,垂体柄增粗且后叶T1WI高信号消失。

3 讨论

3.1 临床和病理:LCH病因不明,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肉芽肿形成,主要由明显增生的朗格罕氏细胞(LC)构成,同时亦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少见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1]。LCH免疫组化特征性表现是S-100蛋白和CD1a阳性[2]。朗格罕氏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以往曾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HX),是朗格罕氏细胞克隆性增生形成的少见疾病[3-4],可见于任何年龄患者,多为成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在成人肺部的LCH与吸烟关系密切,最近研究结果提示本病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常以咳嗽、呼吸困难起病,1951年Farinacci等首次作出PHX的病理诊断,1980年Colby等对该病的组织学特点作了详尽的描述。认为光镜下发现朗格罕氏细胞大量增生并形成肉芽肿是特征性改变。除了肺部以外,LCH还可侵犯骨骼、皮肤、淋巴结、肝、脾、肺、胃肠道、胸腺、垂体、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和系统。LCH在不同年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病理和临床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临床上主要包括3种综合征,嗜酸性肉芽肿是本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LCH的70%。诊断LCH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中S-100和CDla是最重要的指标,本组5例患者两者均为阳性,与文献报道一致[5]。

3.2 影像学表现:LCH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全身性疾病,在影像学上以骨骼改变最多见,骨骼病变影像表现较具有特征性,好发于红骨髓丰富的骨骼如颅骨、肋骨、脊椎等,其中颅骨LCH在全身诸骨中发生率最高[6]。

3.2.1 骨骼的病变:长骨的病变多见于骨干,少数可位于干骺端。属溶骨性骨质破坏,表现为骨髓腔内呈圆形、椭圆形密度降低区,病灶边界较清晰,硬化边缘不明显,骨膜反应呈多层状、葱皮样,易于误诊为尤文氏瘤、骨髓炎、骨转移瘤、骨囊肿等。仔细分析骨质破坏区及周围薄层硬化边等特点,能够减少误诊。发生于扁骨(头颅、髂骨等)者,病变常常为囊状,斑片状骨破坏,可呈轻度膨胀改变。骨膜反应常轻微,软组织肿块较明显。本组额骨1例,表现较为典型,结合肱骨影像改变及临床可以考虑为LCH骨病变。MRI扫描病变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抑脂高信号表现,增强扫描病灶有强化。LCH病变MRI检查多呈等或低T1WI信号,T2WI呈高信号,但信号可不均匀,抑脂序列呈高信号。CT及MRI因高分辨率可更好地显示病变及周围结构的改变[8]。CT或MR增强扫描病变的软组织肿块及骨膜反应可明显强化。

3.2.2 肺部病变:主要是渗出、实变、纤维索条和多发结节,表现为双肺结节状和网状结节状影,主要累及中、上肺,双肺基底相对正常。高分辨CT常显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和囊泡,早期病变在显示为结节状改变为主,晚期则以囊泡状改变为主。结节直径多在1cm左右,影像学改变可以消退、完全缓解、稳定,或者是进展到囊疱改变为主,甚至发展至蜂窝肺阶段[8]。

3.2.3 中枢系统:发生于中枢系统的任何部位,多累及下丘脑-垂体轴,MRI表现为T1WI上正常的神经垂体高信号消失,垂体柄增粗,动态增强后逐渐强化。晚期出现神经元和轴突退变、继发性脱髓鞘,导致脑萎缩。

3.2.4 腹部:成人及儿童LCH均可累及腹部,常损害肝、脾和淋巴结等富含网状内皮系统的组织和脏器,以儿童多见。异常的组织细胞多浸润门静脉周围的间质,CT表现为门静脉周围结节状或带状低密度,增强扫描有强化,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中高信号,形成硬化性胆管炎时可致胆管呈串珠征。当损害肝细胞时则致肝硬化,造成肝脏肿大、腹水等。浸润脾亦可造成脾肿大。腹主动脉旁、小肠系膜、髂血管旁及肝胃隐窝等多发淋巴结肿大,或所致的全身孤立性淋巴结病,成人较儿童多见。

3.3 鉴别诊断:需与LCH鉴别诊断的疾病主要包括尤文氏肉瘤、感染性病变、椎体骨软骨病和骨囊肿等。

3.3.1 尤文氏肉瘤是儿童期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之一,好发于长骨骨干或干骺端,CT上见骨松质和骨皮质呈边界不清的虫噬状溶骨性骨破坏,可见较明显的葱皮状或多层同心圆状的骨膜反应,肿瘤穿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早期可有肺及骨骼的转移,临床上常有局部进行性的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等表现,有助于鉴别。

3.3.2 感染性病变主要为化脓性骨髓炎或者结核。骨髓炎的局部疼痛呈进行性,夜间明显,待脓肿穿破后疼痛可明显减轻,局部皮肤可有红、肿、热、痛表现,早期可有骨髓水肿,继而出现虫噬状骨质破坏,边界不清,骨内的脓液可穿破骨皮质而积聚在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如周围软组织内含有气体、蜂窝织炎或脓肿则可以支持炎症的诊断。

发生在脊柱的LCH需与脊柱结核或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脊柱结核可分为边缘型、中心型和骨膜下型,儿童以中心型多见,好发于胸椎,可以波及1~2个或多个,椎体常见囊状或不规则形透亮区,其内可见死骨、钙化等,常伴椎体压缩性改变,常累及椎间隙,表现为椎间隙变窄、椎体终板不规则,椎前及两旁可见软组织增厚称为冷脓肿,在结核中常见,常提示病变具有活动性。

3.3.3 淋巴瘤等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影响骨骼系统,表现为髂骨或椎体的局灶性溶骨性破坏,通常伴有异常的软组织肿块,这需要与临床密切配合进行鉴别。

随着对LCH认识的不断深入,影像学手段包括X线平片、CT、MRI等可以作为本病的主要检查手段,对于肿瘤的形态,肿瘤大小及范围都能清晰地显示,通过特征性和较具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价值。

[1]Aslan V,Alay OM,Durak B,et al.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withtrans formation to acute leukemia showing 45,X,t( 8; 21) ,5q- ,- Ykaryotype[J]. Leuk Lymphoma,2002,43: 1683 - 1685.

[2]Robak T,Kordek R,Robak E, et al.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in a patient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clonal diseaseresponding to treatment with cladribine,and cyclophosphamide[J]. Leuk Lymphoma, 2002, 43: 2041 - 2046.

[3]Arico M.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in adults: more question than answerhans cell[J]. Eur J Cancer,2004,40( 10) : 1467 -1473.

[4]Jaffe ES,Harris NL,Stein H,et al.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M]. Lyon: IARC Press,2001: 190

[5]Val - Bemal JF,Gonzalez - Vela MC,Sanchez—Santolino S,eta1. Localized eosinophilic( Langethans’cell) granuloma of the lowerlip. A lesion that may cause diagnostic error[J]. J Cutan Pathol,2009, 36( 10) : 1109 - 1113.

[6]李欣,贾万英,杨志勇.儿童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 CT 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1):67 -69.

[7]邱兴邦,李春梅.骨盆部嗜酸性肉芽肿误诊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9:4651 -4652.

[8]赵振江,彭守坤.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影像特征[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2,35(6):570 -574.

猜你喜欢

朗格骨膜肉芽肿
18F-FDG PET/CT对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雕刻时光”
韦格纳肉芽肿以慢性中耳炎首发1例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骨膜外克氏针固定并切开修复Ⅰ区伸肌腱断裂
5100 阳性不典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一例随访观察并文献复习
分枝杆菌感染肉芽肿体外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骨膜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