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与免疫炎症反应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2013-04-08刘志涛钟智平卢芳国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内皮原发性血压

刘志涛,钟智平,卢芳国(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文献综述·

原发性高血压与免疫炎症反应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刘志涛,钟智平,卢芳国*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原发性高血压(EH)是最常见的危害性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免疫炎症反应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恢复机体的免疫平衡,抑制炎症反应着手来治疗高血压,为EH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

原发性高血压;免疫炎症反应;炎症因子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亦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多种血管性疾病发生的最危险因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之一。据卫生部报道,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2亿。随着高血压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免疫炎性反应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因子不仅可调节高血压患者免疫功能,而且参与血管内皮损伤,是高血压发病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1 原发性高血压的免疫学状态

EH发病机理与多种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EH患者存在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提示免疫损伤与其发病机制有着密切关系[1]。免疫损伤与炎症反应在EH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1 细胞免疫

国内外学者已对高血压与免疫特别是T细胞免疫方面进行过大量研究,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CD4+,CD8+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CD8+减少更为明显,从而导致总T细胞(CD3+)百分率下降及CD4+/CD8+比值增高[2]。王学美等[3]从中医辨证分型入手,研究发现痰湿内蕴型原发性高血压CD3+、CD8+、NK细胞明显降低,CD4+/CD8+的比值明显升高,肝肾阴虚型CD4+细胞明显降低。另外,有学者证实CD8+T淋巴细胞促进高血压心肌炎症反应是造成心肌纤维化的主要机制[4],表明EH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同时,免疫紊乱也影响着高血压的进程。

1.2 体液免疫

EH患者体液免疫状态的异常已为多数文献所证实。1970年Ebringer首次报道严重高血压者有免疫球蛋白改变和IgG明显增高现象。武彩娥[5]等发现EH患者血浆IgG、总Ig、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明显升高,表明免疫亢进状态可能是EH患者体液免疫失调的主要表现。杜少辉等[6]在中医治疗EH研究时发现IgG在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两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阴虚阳亢证体液免疫较亢进。

2 炎症反应与EH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各类致炎刺激所做出的一种应激反应,由各类细胞因子与炎症细胞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完成整个反应过程。近年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C反应蛋白(CRP),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白介素(IL)等细胞因子与EH的相关性研究上,研究显示,高血压同动脉粥样硬化一样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7]。

CRP是高度敏感的炎性因子,被视为预测未来心血管危险最有力的炎症标记物。2001年Bautisa LE等[8]首次提出了CRP与高血压之间具有相关性的假设。陈寒放[9]等临床研究发现EH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升高提示CRP及炎症反应参与了EH的发生发展;同时,EH也可能引起CRP的升高。而王家赐[10]等研究并未发现CRP与血压或血压变异性有明显关联。但仍然有大多数学者证实血清CRP质量浓度是EH的独立危险因子,且EH与CRP的影响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炎症有关[11]。

TNF-α是重要的炎症促进因子,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白介素(IL)在血管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介导作用,因而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Bautista等[12]在校正其他因素后发现,体内含高浓度TNF-α(>66.0 pg/mL)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低浓度TNF-α(<1.8 pg/mL)者的1.6倍,实验推断TNF-α、IL-6、CRP可能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许金成[13]等实验结果显示EH患者血清IL-4与IL-10水平成负相关,提示这两种细胞因子间,甚至可能与其他细胞因子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协调,共同参与EH的发生和发展。另外,高血压的发生与脂联素等保护性因子的减少及TNF-α、血脂、BMI、血糖等损伤性因子的增加有密切关系,它们的协同作用加重了对血管壁的炎性损害[14]。

3 思考

综上所述,免疫炎症反应是高血压发病的另一个重要机制。病变过程中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参与调节机体的各种免疫和炎症反应,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炎症反应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引起内皮功能障碍等途径最终导致血管重塑阻力增加而血压升高。目前高血压病治疗的研究重点已经从单纯的降低血压,转移到降低血压的同时如何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因而,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将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据报道,化学药物苯那普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以改善EH患者的内皮功能,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从而是治疗EH的理想药物[15]。郭小平[16]等研究表明,对EH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厄贝沙坦治疗,不但能控制患者血压,而且可降低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患者血管内皮的损伤,提高患者心血管功能,改善患者临床预后。而辛伐他汀治疗EH可通过抑制动脉炎症过程,特别是抑制IL-6的分泌而稳定动脉内皮,从而能更好地控制血压,以及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

EH属于传统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多由于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先天禀赋不足或内伤虚损等原因引起的。病位在肝、肾,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临床治疗以平肝、补肾、健脾、化瘀等法为主。此外,中医学认为瘀血是贯彻于整个EH发病过程的一大病理机制,利用活血化瘀药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18]。加之祖国医学强调整体观念、综合辨证、多环节调理的思想,这与现代高血压治疗方向的改变有相似及吻合之处,因而利用中医调理正气,固本培元的观点,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恢复机体的免疫平衡,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这一思路也得到众多医家学者的研究证实,如王强[19]等发现天麻钩藤饮联合卡托普利可降低肝阳上亢型EH患者血压、血清hs-CRP、TNF-α及IL-6浓度,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卡托普利。田登科[20]等通过对实验研究证实云南白药能够显著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推断云南白药可能在防治高血压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1] Gudbrandsson T,Hansson L,Herlitz H,et a1.Immunologica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 malignant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Lancet,1981,182(17):406-408.

[2] 王义围,李春华.老年非杓型高血压与免疫调节[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 354-8 355.

[3] 王学美,富 宏,刘庚信.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3):l74-175.

[4] 吴金风,Binay Kumar Adhikari,孟晓萍.CD8+效应性T细胞促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炎性反应[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2):276-277.

[5] 武彩娥,叶 平,戴 华,等.高血压患者体液免疫状态及其对心肌胶原合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1):1 839-1 840.

[6] 杜少辉.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及其与免疫的关系[J].中医研究,1995,8(3):l8-20.

[7] 李建军.高血压可能是一种炎症相关性疾病[J].高血压杂志,2005,13(6):526-527.

[8] Bautista LE,Lopez Jaramillo P,Vera LM,et a1.Is C-reactive protein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essential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i on,2001,19(5):857-861.

[9] 陈寒放,靳晨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的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0):15-18.

[10] 王家赐,刘八一,李建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清TNF-α/IL-6、hs-CRP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5):39-41.

[11] 胡 磊,顾国龙.C反应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436-437.

[12] Bautista LE,Vera LM,Arenas IA,et al.Independent association between inflammatory markers(C-reactive protein,interleukin-6,and TNF-alpha)a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J].Hum Hypertension,2005,19(2):149-154.

[13] 许金成,王淑斐,夏小明,等.高血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和10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J Clin Cardiol(China),2001,17(8):356-357.

[14] 刘一鸥,张国华,高瑞利,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相关因子的研究[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0,13(4c):1 266-1 268.

[15] 刘 妙,萧佩玉.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28(3S):35-37.

[16] 郭小平.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8):61-62.

[17] 张朝雷,张明亮,殷 实.辛伐他汀对正常血脂水平高血压患者心脏事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2):175-177.

[18] 胡 磊,顾国龙.C反应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436-437.

[19] 王 强,黎 芳,方显明.天麻钩藤饮合卡托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8,49(1):32-34.

[20] 田登科,陈刚领,李亚娟,等.云南白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9):2 157-2 160.

(本文编辑 韩志涛)

Research progress and thinking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immunizing inflammatory reaction correlativity

LIU Zhi-tao,ZHONG Zhi-ping,LU Fang-guo
(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8,China)

Essential hypertension;Immunizing inflammatory reaction;Inflammatory cytokines

R544.1

2013-04-03

2010年度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No.165);2011年度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No.173);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177);2011年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课题(No.JG2011B030);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教学改革项目。

刘志涛(1990-),男,湖南益阳人,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生。

*卢芳国(1961-),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与科研,E-mail:lufangguo0731@163.com。

猜你喜欢

内皮原发性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