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3-04-08杨均芳
杨均芳
(咸宁市中医医院,湖北咸宁437100)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作为手术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疗效肯定[1]。颈部的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部位毗邻颈动脉鞘、气管、食管等许多重要结构,该手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2]。科学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确保治疗效果的有效保证之一。现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进行的38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颈椎病患者的手术前、后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患者中男15例,女23例;年龄43~67岁,平均54岁;病程10~12个月。单纯神经根型5例,单纯脊髓型10例,混合型23例。均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术后颈托固定1~3个月,住院10~14 d。术后随访时间6~10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明显减轻,植骨一般3个月后愈合,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本身长期受颈椎病困扰和颈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患者以及家属往往术前心理负担较大,容易出现焦虑,悲观等负面心理,因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非常必要[3]。术前通过与患者的充分沟通,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成功病例,并解释手术前后的相关护理工作及意义。帮助患者及家属消除负面心理,逐步建立对手术的信心,以保持良好情绪接受治疗。
2.1.2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颈椎前路手术需要患者保持仰卧且颈部处于略过伸位,而且为扩大手术野,充分暴露椎体,需将气管持续推向切口对侧,因此为了避免手术对颈部结构尤其是气管的牵拉损伤,减轻术后患者咽喉部的不适,降低术后气管水肿的发生率,术前常规让患者进行气管推移训练[4]。方法如下:嘱患者取仰卧位,保持头后伸位,用2~4指在颈部皮外、胸锁乳突肌内侧肌间隙插入,缓慢将气管等结构推向非手术侧,尽量将其移过中线。训练于入院确诊后即可进行,推移力量及持续时间根据患者适应情况而定,循序渐进,开始可为3~4次/d,10~15min/次,逐渐增加至30~60min/次。
2.1.3 呼吸功能训练
为减少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肺功能,提高呼吸系统对手术耐受性,因此术前要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5]。我院多采用膈肌运动法:用力快速吸气,吸至不能再吸时屏气2~3s,再用口缓慢呼出,使呼气相时长长于吸气相。坚持练习次数及训练时间,视患者具体情况逐渐增多。
2.1.4 卧位生活习惯训练
由于患者术后几天必须卧床大小便,而多数患者因长期的生活习惯,对于卧位大小便很难适应,为减少术后排便困难,因此术前3~5d必须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
2.1.5 颈托选择及适应训练
为保障术后的恢复,满足术后体位制动和恢复性训练的需要,降低术后护理及康复的风险,手术前还需为患者专门定制颈围。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的护理
尽管前路手术已常规使用锁定钢板,提高了颈椎稳定性,但术后正确体位的保持仍十分重要,术后返回搬运时应确保患者头颈部保持自然中立位、鼻尖与胸骨在同一轴线上,切忌扭转、过屈或过伸,严格限制头颈部活动,颈两侧可放置沙袋固定。术后8h内,不宜进行全身翻身。手术2~3d后,可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采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减轻颈部水肿。
2.2.2 呼吸道的护理
由于颈椎手术中牵拉气管、神经或术中止血不全等能导致喉头水肿痉挛或气管受压,从而导致通气障碍,血氧饱和度下降甚至窒息死亡。术后1周必须密切监测患者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床旁常备气管切开包,并常规行雾化吸入,缓解痉挛,促进消肿及排痰。
2.2.3 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
颈椎手术后为防止手术野出血压迫颈部,必须密切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变化,保持引流通畅。一般正常情况下术后24h引流液总量小于100ml,若引流量过多、切口敷料渗出多,应警惕切口出血,及时通知医生。
2.2.4 脊髓功能的观察
通过患者握拳、抬腿等术前、术后情况比较发现四肢感觉、运动有无障碍。术后密切观察,及时记录四肢运动及自主大、小便功能。避免术后血肿压迫脊髓,导致不可逆性损害,并指导患者进行被动肢体功能锻炼。
2.2.5 出院后护理指导
为保证患者预后良好,对其进行出院后相关的护理指导十分必要。为避免颈部屈伸和旋转活动,一般出院后需颈托固定3个月控制颈部活动;颈托解除前需经过一段适应期,如间断使用颈托,直至解除。出院后如颈部出现剧烈疼痛或吞咽困难,有梗塞感等特殊不适,应立即回院检查。术后定期复查,如X片示植骨间隙已完全融合后可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循序渐进,若出现颈部不适时应暂时停止。
3 小结
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现已是临床上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颈椎病患者常用治疗方法[6]。本次观察的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了积极的心理干预,以及气管推移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可见通过医、护、患之间的配合,适当的术前宣教,以及严谨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都是确保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必要条件。
[1]Bose B.Anterior cervical fusion using casparplanting analysis of result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Surg Neurol,1998,49(1):25
[2]金大地.现代脊柱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402
[3]王少清,刘少喻.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2):46
[4]韦小花.颈椎前路手术前气管推移训练的护理配合[J].护理康复,2006,5(4)277
[5]杨丽芳,章粉连.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7,6(10):688
[6]Heidecke V,Rainov N G,Burkert W.Anterior cervical fusion withthe orion locking plate system[J].Spine,1998.23(16):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