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探析
2013-04-08蔡冬梅
蔡冬梅
(虞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河南商丘 4763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的改变,人们以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的例数越来越多,随之出现的是相关的并发症,其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临床较为常见且会对患者造成较为严重伤害的一种疾病。此类疾病常见的发作部位有:子宫后壁、卵巢、子宫直肠陷凹以及浆膜层等。为了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对虞城县人民医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在虞城县人民医院接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患者,共有35例。经术后病理组织确认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最大的为34岁,最小的为22岁,平均26.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子宫下段剖宫产,其中29例患者为腹部横切口,6例患者为腹壁纵切口。有18例患者接受的是急诊剖宫产,17例患者接受的是择期剖宫产;所有患者均为足月分娩,有8例为前置胎盘。患者发病最早时间在分娩后半年,最晚在分娩后5 a,平均病发时间在分娩后4.4 a。
1.2 临床表现 本次研究对象出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在接受剖宫产术后0.5~5 a时间内。患者在腹壁切口瘢痕位置或者是周围位置出现有疼痛性肿块,每逢月经来临或者月经期时肿块就会明显增大,患者感觉到局部有明显胀痛和刺痛,使用消炎药物以及理疗均收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病情出现进行性加重,月经结束后患者肿块以及疼痛会有明显缓解,最长在7 d之后局部疼痛完全消失,是一种典型周期性发作疾病。患者切口部位多处于皮下脂肪层,肿块一般为椭圆形或者圆型,肿块边界比较清晰,活动程度不高且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压痛症状,当患者处于经期时候表现最为明显,在肿块周围的皮肤不会出现明显的炎症表现,如红肿以及热胀等。病灶位置在较浅的患者经期时皮肤会表现为紫蓝色。有5例肿块是处于纵切口的下段,2例处于纵切口中段位置,7例处于筋膜下腹壁肌层中,18例处于横切口瘢痕两侧脂肪层,余下3例患者处于腹部横切口下方脂肪组织中。
1.3 术前检查 本次研究对象35例患者在术前均接受彩色B超检查,如结果显示腹壁里面有低回声肿块以及该肿块边缘呈现不规则状态,没有完整的包膜,肿块内部没有出现流血信号的则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终确定包块所处位置。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确定肿块位置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肿块周围距离有1~2 cm的位置进行肿块切除。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在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中,能够清晰见到子宫内膜腺体、炎细胞以及红细胞。所有患者均服用孕三烯酮,剂量为2.5 mg,每周服用2次,连续服用6个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
3 讨论
在孕龄妇女常见疾病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占据着一定的比例,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剖宫产之后出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概率大约为0.04% ~0.47%,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1]。当前对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虽然存在各种学说但是没有一种能够有绝对权威的说服力。该疾病的病例特征主要是:子宫内膜出现异位,随着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出现周期性出血症状,有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有纤维组织增生或者是粘连。剖宫产术后出现继发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患者接受剖宫产手术适合子宫内膜组织或者是细胞移动至切口有直接关系,因此直接种植导致出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属于医源性种植的情况。也有学者认为,出现该种植成功与否的概率与患者的子宫内膜时期有一定关系,一般次序由大到小如下:月经前期、间歇期、分泌期、经后期以及妊娠期[2]。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现肥胖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加上孕妇在孕期时候体力以及劳动量均有所下降,出现难产的概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另一方面剖宫产术在产科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增多,已经逐渐的成熟完善,选择剖宫产进行分娩的孕妇也在增加。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手术步骤越来越简单,手术时间越来越短,子宫下段切口越来越高,这些因素都导致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在腹壁皮下脂肪层以及筋膜层中发生种植以及隐藏的机会明显增多[3]。
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临床表现,对其诊断相对简单很多。患者有剖宫产史,腹部的切口瘢痕四周出现有痛性结节病随着月经周期出现一定的变化。结合B超或者是肿物穿刺细胞检查,最大程度的提高该疾病的检出率[4]。对此应该以预防为主,在围产期的管理力度需要有所加强,降低产妇选择剖宫产术的概率,进行剖宫产产妇需要符合相关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剖宫产术者应该对手术有足够的重视,提高手术质量,在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均需要对切口有严密的保护[5]。
综上所述,进行剖宫产手术时,操作要严格遵循要求,对腹壁切口进行严密观察和保护,术后注意清洗伤口,全面的避免出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1]高湘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17(3):156-157.
[2]黄颂军.子宫内膜异位症62例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25(12):168-169.
[3]张春侠.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3):132-133.
[4]罗春明.子宫内膜异位症240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9,11(7):256-257.
[5]李媛.子宫内膜异位症104例临床诊治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5):3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