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经济学的历史考察
2013-04-08杨永华
杨 永 华
(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经济学的古典命题:分工经济学
杨小凯在2000年出版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一书中提出,所谓经济学,就是研究分工和专业化过程中的两难冲突的学问。杨小凯认为,人类社会中有两种生产方式:一种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或者说分工不发达的生产方式;另一种是在发达分工体系下的生产方式。举中国农民和美国农民盖房为例说明分工带来的好处和弊端:分工的好处是产品质量高、价格便宜,带来经济效率的极大提高;弊端是交易费用高,美国农民盖房中的交易费用比中国农民盖房的交易费用高出很多。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两难问题:中国农民盖房的成本高,但是交易费用低;美国农民盖房的成本低,交易费用高。杨小凯说,“所谓经济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两难冲突的学问”[注]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第3,10-1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尤其是研究分工和专业化中的两难冲突的学问。如果分工和专业化处于不发达的状态,也就不会有复杂的两难问题,也就没有经济学。杨小凯的看法是,分工和专业化是涉及所有经济学分支的经济学之核心。
杨小凯认为,由于古典经济学提出的分工理论没有用数学方式来表达,因而被挤出了主流经济学的视野。“不幸的是,古典经济学的系统理论没有一个好的数学框架来组织,随后的一场致力于将经济学成为精密科学的边际革命,则将这一核心问题逐渐挤出了主流经济学的视野。经济学关注的问题,也就由组织问题逐渐转向资源配置问题。”[注]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第3,10-1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杨小凯把数学表达提到如此高的地位的看法可能是有争议的。然而, 杨小凯把分工理论看作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早在1961年,卓炯在《论社会分工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一文中就写道:“我们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是一个解释社会分工的学说也无不可,当然,它的含义绝不止此,但社会分工至少可以说是它的出发点,离开这个出发点,劳动价值学说是无从建立起来的。社会分工的重要意义还不止此,比如社会产品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实质上就是一个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分工的规律。”[注]卓炯:《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第27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卓炯常常把劳动价值学说和经济学看作是同义词,就是说,马克思经济学是一个解释社会分工的学说,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劳动价值学说和价值规律,也是一个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分工的学说。可惜的是,卓炯这篇论文当时没有发表出来,而收录在20年后出版的他的论文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因而没有引起经济学界的充分注意。
我认为,杨小凯、卓炯所说的社会分工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分工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使用社会分工是经济学分析的重要方法;第三,社会分工理论可以说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把社会分工看作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新观点。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十版)概括了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对象的看法有六种之多:(1)经济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用货币和不用货币进行交换的各种活动;(2)经济学研究资源的配置;(3)经济学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4)经济学研究人类如何组织生产和消费的活动;(5)经济学研究财富;(6)经济学研究如何改善社会。其中第一、第二和第四种看法比较接近,第六种看法与其他几种看法的差别比较大。这几种看法中没有说明社会分工的重要地位。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看法主要有三种:(1)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多数学者持这个观点,并且把生产关系等同于所有制;(2)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的同时要重视生产力的研究。李平心提出这个观点后受到严厉批评;(3)经济学研究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生产方式。在经济学研究对象中没有社会分工的地位。个别学者主张经济学研究要排除社会分工,认为社会分工是造成经济学理论混乱的根源。如果排除了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和市场,那经济学还能研究什么?近年来,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讨论,似乎淡化了,偶然有人涉及,也很难提出新的看法。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所有制分析法。前苏联科学院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下简称为《教科书》)把所有制分析法发挥到极点。所有制分析似乎是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唯一方法,经济规律和经济现象的研究是为了进一步阐发所有制。《教科书》提出五条经济规律。其中第一条就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制,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以“目的—手段”结构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产生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产生的基础也是公有制。社会主义有商品生产,就是因为公有制有两种形式,如果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归为一种公有制,商品生产就将被消灭。按劳分配规律的基础更是公有制。公有制成为经济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归宿。由于所有制性质不同,资本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现在虽然大多数学者承认社会主义还是市场经济,但是理论上并没有说清楚社会主义为什么还是市场经济,因为没有摆脱所有制分析方法。如果引进社会分工理论,《教科书》理论体系就将瓦解。至少“目的—手段”结构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按劳分配规律将不成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价值规律不必要的重复。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唯一原因是社会分工。由于存在商品经济,所以价值规律还将发挥作用。可见,所有制分析方法对现实的解释力是不高的。
《教科书》描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绝对对立的。由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所有制性质不同,资本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出现无政府状态,社会主义生产则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资本主义按资分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如此等等。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教科书》用公有制来说明,并且作为一条社会主义特有的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如果引入社会分工、交换和商品经济,那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两种生产方式都存在着社会分工,都是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的按比例发展,则用价值规律的宏观作用,而不需要另立一条所谓经济规律来说明。
其实,经济学是解释社会分工的学说,并不是杨小凯、卓炯的新观点,而是经济学中一个十分古老的观点。分工经济学在经济学的萌芽时代就被提了出来,迄今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卓炯的新意在于,用分工经济学的观点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赞成卓炯的观点,但是比他走得远一点,认为社会分工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并且用分工经济学来否定所有制经济学。所有制经济学是在最近几十年里流行起来的,在《教科书》和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那里被发挥到极端。古典经济学是很重视分工问题的,马歇尔之后,新古典经济学关心的核心逐渐转向在给定稀缺程度下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市场的功能则局限在决定投资品和消费品的相对价格和数量上。杨小凯认为,这种新古典经济学的定义,丢掉了古典经济学最本质的东西,从而使经济学的解释力大大降低。本文试图对分工经济学这一古典经济学命题的历史作一下梳理,从而重新认识经济学。
二、柏拉图、孟子:古老的分工理论
经济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早在五千年至七千年前,在尼罗河流域等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已经发生了剩余产品的交换,揭开了商品交换的序幕。从分工到商品交换,乃至社会的构成,引起了古希腊学者的兴趣。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在其著名的《理想国》一书中,记录了苏格拉底和哀地孟德的精彩对话,提出了一个永恒的经济学原理。比柏拉图稍晚些的中国学者孟子,也发表了精彩的关于分工问题的谈话。
柏拉图以高度抽象的方法提出了一个社会的经济模型。他设想人类需要4种产品:衣服、食物、房子和鞋子。这4种产品是解决人类衣、食、住、行的生存基本需要的。当然把“行”简化为鞋子,过分简单了些,在当时,可能已经有了用动物拉的车。一个社会生产这4种产品的劳动者分别为:生产衣服的织匠、生产谷物的农民、生产房子的工人、生产鞋子的履人,即鞋匠。
这个社会有两种生产方式:第一种生产方式,4种劳动者生产4种产品,每种产品生产1份,满足自己的需要。农民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的谷物1份、衣服1份、房子1份、鞋子1份。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者。各个生产者之间没有交换,不存在分工,这就是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第二种也即柏拉图研究的生产方式。每一个劳动者只生产一种产品,每种产品生产4份。农民生产满足4个人需要的谷物,即谷物4份, 他自己需要1份, 用3份谷物交换衣服、房屋和鞋子。织匠生产4份衣服,自己消费1份, 用3份交换谷物、房屋和鞋子。工人生产4份房屋,1份自己消费,用3份交换谷物、衣服和鞋子。鞋匠生产4份鞋子,自己消费1份, 用3份交换谷物、衣服和房子。这样,4个人都满足了各自的需要。引入社会分工和交换,产品经过交换变成商品,这是一种商品生产方式。
人类为什么要选择商品经济生产方式,因为商品经济生产方式的效率要高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的效率很低,连温饱都很难解决。柏拉图认为,引入分工,每个劳动者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每个劳动者生产一种产品的数量不再是4份,而是生产一种产品的5份、6份,甚至更多。产品多了,于是产生了一个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每个劳动者只管生产, 不再直接从事交换,这样劳动效率更高。于是产生了一个专门从事产品运输的产业部门。随着产品交换的发展,形成了市场,形成了货币,于是形成了一个社会。
古希腊的分工比较发达,所以,不只是柏拉图注意到了分工,而且色诺芬等学者也关注分工问题。色诺芬注意到了分工与市场的关系。在小城市里,同一个人要制造床、门、犁、桌子,有时造房子,如果他能找到使他足以维持生活的主顾,他就很满意了。一个从事这么多工作的人,是绝不可能把一切都做好的。但是在大城市里,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许多买者,只从事一种手艺就足以维持生活。有时甚至不必从事整个手艺,一个人做男鞋,另一个人做女鞋;有时,一个人只靠缝皮鞋为生,另一个靠切皮鞋的皮为生;有的人只裁衣,有的人只缝纫。
马克思评论说:“古典古代的著作家只注重质和使用价值。由于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离,商品就制造得更好,人的不同志趣和才能为自己选择到适宜的活动范围,如果没有限制,在任何地方都做不出重要的事情。因此,产品和生产者由于分工而得到改善。他们偶尔也提到产品数量的增加,但他们指的只是使用价值的更加丰富。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交换价值,没有想到使商品便宜的问题。这种关于使用价值的观点既在柏拉图那里,也在色诺芬那里占统治地位。前者认为分工是社会分为等级的基础;后者则以他所特有的市民阶级的本能已经更加接近工场内部的分工。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分工被说成是国家的构成原则,就这一点说,他的理想国只是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与柏拉图同时代的其他人,例如伊索克拉底,也把埃及看成是模范的产业国,甚至在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人看来,它还保持着这种意义 。”[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第422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马克思既肯定古希腊思想家对分工的正确理解,也批评了某些不足。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分工理论,实际上提出了经济学的若干基本理论: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社会分工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内容是斯密定理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学的永恒主题。
中国古代学者接触经济思想要比柏拉图早六七百年。胡寄窗认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始于西周,即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西周的学者已经提出了财富概念,研究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产业部门,讨论了价格、高利贷、财政等经济政策。马克思没有提到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可能是没有读到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史材料。但是,有大量证据可以证明,比马克思早100多年的重农学派和斯密就受到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学者接触到分工—商品交换的学者不少,也留下了十分精彩的文献。比柏拉图稍晚一些的孟子(公元前372-前289)与当时的农学家许行的学生陈相的对话,就是一篇十分精彩的讨论社会分工的经典文献。
孟子走访许行,许行不在家,许行的学生陈相接待了孟子,于是他们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学术对话。
孟子:许先生吃的食物是他自己种的粮食吗?
陈相:是。
孟子:许先生穿的衣服是他自己织的布吗?
陈相:不是的,许先生穿粗布衣服。
孟子:许先生戴帽子吗?
陈相:戴帽子。
孟子:做帽子的布是他自己织的吗?
陈相:不是的,用他自己种的粮食换来的。
孟子:许先生为什么自己不织布呢?
陈相:这会妨碍耕地。
孟子:许子做饭用铁锅吗,耕地用铁农具吗?
陈相:当然。
孟子:这些铁器是许先生自己生产的吗?
陈相:不是自己生产的,而是用粮食交换来的。
孟子(激动):用自己种的粮食交换器械,频繁地与百工交换各种用具,许先生不感到麻烦吗?
陈相:生产工具需要各种工艺,这不是一个农民所能具备的。
孟子:治天下,怎么能独重农业一项产业。一个人能胜任各种工艺的生产技能吗?如果所用的产品都要靠自己生产出来,这是堵塞天下经济发展的道路。
孟子:许先生如果不通功易事,以有余的产品补不足的产品,那么,农民就有自己消费不了的粮食,妇女就有自己消费不了的布,先生如果能够交换自己生产的产品,则所有缺乏的产品都可以获得满足。
孟子虽然没有使用分工这个概念,却研究了社会分工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一个劳动者能够生产的产品的种类是很少的,甚至只生产一种产品,但是这个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却需要很多种产品,这个矛盾解决的唯一途径是交换。用自己生产的消费不了的产品去交换需要的产品,这样就满足了需要。
孟子实际上提出了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生产方式。孟子论证了“分工—商品交换”的生产方式:作为一个农民,只要种好地,多产出粮食,用粮食去交换其他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这个农民好像是粮食生产专业户。这是一种发展经济的路径。孟子批评了另一种生产方式即自给自足的自然方式:作为一个农民生产自己需要的全部产品,却不进入市场交换。孟子认为这是一种堵塞经济发展路径的生产方式。
胡寄窗评论说,孟子与陈相这一次对话是论述分工的卓越的经济思想。他在分工问题上“认识之清晰,特别是立论之犀利,在中外古代学者中是很少见的”[注]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第6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孟子对分工的认识,是对中国当时发达的分工的理论概括。当时已经有了精细的分工。据《考工记》记载,木工分为七类,金工分为六类,皮工分为五类,染工分为五类,玉工分为五类,陶工分为两类,共计三十种。《考工记》是当时齐国的官书,对当时手工业分工的记录应该是可信的。中国当时不但有了发达的手工业分工,而且形成了大城市。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就形成了城镇。城镇推动了分工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
孟子与陈相的对话同柏拉图与哀地孟德的对话,真有异曲同工之妙:论述了同样的主题,得出了十分相近的结论。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中国古代学者的分工理论的内容要比古希腊学者宽得多:除了孟子关于分工的一个核心理论——需要的多样性与产品单一性的矛盾的论述,还研究了地域分工和劳动者分工两个方面的内容。司马迁认为,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分布在全国各地,因此一个地方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需要,必须进入全国的市场进行交换,才能满足需要。管仲研究了劳动者的分工,把广大劳动者分为士、农、工、商四种。
中国古代的分工理论,与古典型的中国经济思想一样,没有形成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而是较为零碎的经济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结果被以斯密《国富论》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经济思想所排挤,古典型的中国经济思想退出了学术舞台,只有分工思想等少数几个思想仍然散发夺目的理论光彩。
三、斯密定理: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杨小凯说:“以威廉·配第、杜阁、亚当·斯密等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关注的焦点是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说,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就是发展经济学。这一核心的主体是斯密定理,即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依赖市场的大小,市场又取决于运输的条件。此外,斯密关于专业化和货币出现之间内在联系的猜想,关于投资是提高迂回生产过程中分工水平的工具的资本理论,关于‘看不见的手’是协调分工网络的观点,以及配第的城市化理论和杜阁的猜想,也是古典经济思想的核心。”[注]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第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简言之,斯密的分工理论,即斯密定理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斯密定理的核心是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斯密在《国富论》中写下的第一句话是:“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的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他还说:“凡能采用分工制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制,便相应地增进劳动的生产力。各种行业之所以会各个分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有这种好处。一个国家的产业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程度如果是极高的,则其各种行业的分工一般也都达到极高的程度。未开化社会中一个人独任的工作,在进步的社会中,一般都成为几个人分任的工作。在进步的社会中,农民一般只是农民,制造者只是制造者。而且,生产一种完全制品所必要的劳动,也往往分由许多工作劳动者担任。”[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5、7,8,14、15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斯密以麻织业和毛织业为例,说明这种生产划分为许多工艺,一道或者几道工艺组成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形成独立的产品。
斯密探讨了分工提高生产力的三个原因:“第一,劳动者的技巧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5、7,8,14、15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分工提高了产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斯密提出了两个原理:一是,人类有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的倾向;二是,人类有追求利益的倾向。斯密说:“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作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忙,大部分是依照这个方法取得的。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人们参与分工是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当初产生分工的也正是人类要求互相交换这个倾向。……这就鼓励大家各自委身于一种特定业务,使他们在各自的业务上,磨炼和发挥各自的天赋资质或才能。”[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5、7,8,14、15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斯密的分工理论是对工业革命伟大成就的理论概括。斯密时代,已经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时代,分工已经相当发达。不少古典经济学家观察到发达的分工。威廉·配第发现了钟表制造过程中发达的分工:一个工人制造齿轮,一个工人制造发条,一个工人做字盘,一个工人做表壳,这样做出来的钟表,要比一个人完成全部工序做出来的钟表便宜,而且质量更好。斯密观察到了扣针制造过程中的分工:如果没有分工,一个工人完成全部工序,一天一枚针都很难做出来。引入分工,把做扣针的工序分成18道,每个工人完成一道工序或者二三道工序,一人一天可以完成4 800枚扣针。可见引入分工的生产的效率比不引入分工的生产的效率高了许多倍。
当然,分工也有负面影响。斯密和许多学者一样也观察到分工的负面影响。如果一个工人一生只重视一项十分简单的工种,不但这种工作缺乏吸引力,而且会使工人智力退化,最后会变成愚昧无知的人。
斯密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成为古典经济学大师。如果抽掉分工理论,斯密的经济学体系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斯密的分工理论也有不足。一方面,正如马克思所批评的,斯密分工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把技术分工与社会分工相混淆。技术分工与社会分工虽然有联系,但有一个根本区别:处于技术分工体系中的产品交换是活劳动交换;处于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产品交换是商品交换。另一方面,斯密没有预料到农业生产也是可以引入分工的。
斯密定理作为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并没有随着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体而消失,也没有随着凯恩斯主义等形形色色新学派的出现而退出经济学舞台,相反,它仍然被现代经济学家广泛用以研究现代经济问题,并得出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日益发出夺目的理论光彩。
四、萨缪尔森论分工是发达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有三个基本特征:资本、分工、货币。分工是第二个基本特征。萨缪尔森充分认识到分工的好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萨缪尔森引用了斯密提供的制造大头针的经典例子。如果一个人完成大头针的所有工序,那么一个人每天顶多制造几打不完善的大头针。如果一小群人制造大头针,实行分工,把制造大头针的过程分解成若干个道工序,每个人完成简单的一道或者几道工序,每人一天可以制造千百个完善的大头针。
萨缪尔森引用了康芒斯的经典例子来证明分工的重要性。“要想找到如此精巧和细致的分工的另一个行业是不容易的。被屠宰的畜牲像地图那样地被划分开来,工人被区分为三十多种工种,具有二十多种不同的工资,由每小时一角六分起到每小时五角钱为止。五角钱的工人仅仅割开兽皮的最难割的地方(板上工作的工人)或用斧头分开脊骨(分裂工作的工人)。只要可能使用一角一分、一角八分半;二角、二角一分、二角二分半、二角四分等等技术性较少的工人,便会有他的工作位置。仅仅就兽皮的工作而论,已经有九种工作位置和八种不同的工资。二角钱的工人拉去尾巴,二角二分半的工人打掉没有好皮的另一部分;四角钱的工人用刀割开另一质地兽皮,他在割时的‘感觉’不同于五角钱的工人。技能变为专业化以适应解剖的需要。……随着冷藏车和处理过的牛肉在市场上出现,分工和该行业一同发展。……在市场被这种变革性的发明扩大以前,屠宰工人的人数很少,因为仅仅供应本地的市场。”[注]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版)》,第77-78,80页注(1),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分工,或者说专业化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能力上的差异。当然,专业化也在加深和创造这种能力的差别。
专业化的好处是使得每个人和每一地区都能最有效地使用其特殊的技能与资源。即使在最原始的社会里,人们也知道,与其叫每人以平庸的技巧来做每一件事,不如实行分工。
专业化也有缺陷,就是使一个人每天在重复一件简单的操作,会产生厌倦感。萨缪尔森引用了马克思对分工产生厌倦感的分析。
专业化必然产生交换。萨缪尔森写道:“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过程被推行到极为深远的程度。在人们所消费的商品中,哪怕是极其微细的一部分, 也不是由一个人单独制造出来的。在中古时候,手工艺者制造一种成品,用来和许多其他成品相交换。今天,一个工人不制造一件完整的物品;他可能只做鞋舌,或如上所说,仅仅旋紧福特汽车公司装配线上的第999号螺丝钉。这些可能是他一生的工作。作为完成这种工作的报酬,他将得到收入,可以从全世界购买各种物品。……这一事实告诉我们,现代工业经济生活的命脉是交换。”[注]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版)》,第77-78,80页注(1),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萨缪尔森与柏拉图等学者一样,认识到分工导致每个人的工作的片面性,甚至一生的工作只是旋紧福特汽车公司装配线上的第999号螺丝钉。可是这个工人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却是多方面的,需要食物、衣服、房子等物品。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交换各自的产品,就是这个工人把他旋紧的螺丝钉卖出去变成货币,然后用货币购买来自全世界的商品。
由此可以看到,现代经济生活的基础是分工,由分工产生交换,由交换产生货币和价格,从而形成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准确地说,经济学就是研究在分工基础上产生的市场经济的学问。所以,对分工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
五、马克思的社会分工制度理论
古代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直到新兴古典经济学都把分工和专业化当作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学术界对这个观点没有很大的分歧。马克思经济学中有分工理论,这是没有人否认的,问题是社会分工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处于什么地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马克思经济学中没有社会分工的地位,只有所有制理论。我不赞成这样的看法,相反,马克思经济学不但有社会分工理论,甚至可以说,社会分工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
马克思与古代经济思想家一样,认为人类社会有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生产方式。第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是没有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典型的样本,如鲁宾逊的孤岛、中世纪的欧洲、农村家长制生产以及自由人联合体。鲁宾逊一个人生活在孤岛上,不管生活多么简朴,终究需要各种产品,不过由他自己来做,如做工具、制家具、养羊驼、捕鱼、打猎,等等。中世纪的欧洲,农奴与领主的依附关系表现在农奴为领主提供无酬劳动;俗人与牧师之间的依附关系表现为俗人交纳什一税。徭役劳动和什一税不是商品。小农为自身的需要,生产粮食、牲畜、纱、麻布、衣服等产品。生产这些产品的不同的劳动,如耕、牧、纺、织、缝等,都是农民自己完成的。农民的生产没有引入分工,因而基本上没有交换。马克思设想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由人联合体,内部实行严格的分工,但他没有研究自由人联合体与外部的经济关系中有没有交换。自由人联合体内部有很深的印度公社的痕迹。存在一千多年的印度公社,实际上也是一个自然经济的生产单位。印度公社内部的分工实际上与现代工厂内部的技术分工一样。
第二,商品经济生产方式。马克思认为,最早的商品交换是两个原始公社或者氏族或者家庭交换各自的剩余产品。两个公社、氏族和家庭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也就是说,地域分工,作为社会分工的一种形式,形成了最早的商品交换。在早期的人类社会历史上,发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分工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同时社会成员分裂为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出现了私有制。第二次大分工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出现了早期的城市。第三次大分工是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与商人的分离,出现了商业资本。三次社会大分工使偶然的商品交换成为经常的商品交换,形成了商品经济。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从协作发展到工场手工业,形成机器大工业和现代工厂制度,社会分工发展到新的高度,形成了现代商品经济,或者说市场经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二章、第十三章对此作了精彩的论述。考茨基对这两章作了相当高的评价。根据恩格斯的考证,商品生产从形成到现在大约有五千年至七千年的历史。按照古典古代的进化路线,原始公有制瓦解之后产生私有制,私有制产生至今不过四千年左右的历史。在私有制产生之前原始公有制可能存在了二三千年。就是说,原始公有制下的商品交换可能有二三千年之久。那些只承认私有制下商品经济的学者应该重新学习马克思的商品经济理论。
社会分工必然产生商品交换的原因,就在于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的使用价值的种类很少,甚至只有一种,而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却需要很多种使用价值,于是只能通过交换解决生产和需要之间的矛盾。经过交换, 产品变成了商品。马克思说:“社会分工使商品占有者的劳动成为单方面的,又使他的需要成为多方面的。正因为这样,他的产品对他来说仅仅是交换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第127,129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就是说,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或者说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唯一原因。那些认为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原因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或者社会分工和不同的所有者,或者只有私有制一个原因,或者其他原因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这样,我们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解就十分简单明了。因为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唯一原因,社会主义存在着社会分工,所以社会主义仍然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所以,社会主义仍然是市场经济。
社会分工使生产者交换他的产品,成为商品。经过长期的交换,逐渐形成了货币。马克思说:“分工使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因而使它转化为货币成为必然的事情。”[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第127,129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社会分工产生交换,市场形成货币、价值、价值规律,于是形成了商品经济体系。马克思说:“分工从某一方面来看,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第304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也就是说,分工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经济学就是解释分工的学说,简称分工经济学。
马克思把商品经济体系称为社会分工制度。“资本家得到的好处,又是社会劳动的产物,虽然并不是他自己直接剥削的工人的产物。生产力的这种发展,最终总是归结为发挥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归结为社会内部的分工,归结为脑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在这里,资本家利用的,是整个社会分工制度的优点。”[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第97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马克思充分肯定社会分工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我们需要研究一下,劳动价值论与分工理论的关系。分工经济学有这样的理论逻辑:(1)物质利益原则。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就要劳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2)劳动是人使用工具,使自己的力量与自然发生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产生新产品,以满足人的需要。(3)劳动过程或者说生产过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一种是引入社会分工的商品生产方式。(4)引入社会分工后,一方面, 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劳动的成果出现了单一化的倾向,甚至只有一种使用价值,于是产生了交换,产品经过交换成为商品。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成为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成为价值。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劳动价值学说是分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列宁的“社会分工—商品经济”论
列宁年轻时在与民粹主义的斗争中,写作了《论所谓市场问题》、《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著作。列宁在这些著作中阐发了“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的理论。
为了批评俄国民粹主义不承认俄国资本主义已经发育起来的错误观点,列宁用社会分工理论来证明。列宁说:“商品生产,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在这种组织之下,产品是由个别的、单独的生产者生产的,同时每一生产者专门制造某一种产品,因而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就必须在市场上买卖产品(产品因此变成了商品。所谓资本主义,是指商品生产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不仅人类劳动产品是商品,而且人的劳动力本身也成了商品。因此,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中有两个重要关键:(1)直接生产者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第一个转化是由于出现了社会分工,……”[注]《列宁全集》,第一卷, 第72,73,79页,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就是说,有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生产方式,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唯一原因是社会分工。列宁说:“分工的出现必然导至商品生产。”[注]《列宁全集》,第一卷, 第72,73,79页,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市场’这一概念和社会分工(即马克思所说的‘任何商品生产<我们加上一句,因而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共同基础’)这一概念是完全分不开的。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那里就有‘市场’。”[注]《列宁全集》,第一卷, 第72,73,79页,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在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分工迅速发展。列宁说:“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加工工业与采掘工业分离开来,它们各自再分为一些小的和更小的部门,这些部门以商品形式生产专门的产品,并用以同其他一切生产部门进行交换。这样,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单独的和独立的生产部门的数量增加。这种发展的趋势是:不仅把每一种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的每一部分的生产,而且不仅把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产品准备好以供消费的各个工序都变成单独的生产部门。在自然经济下,社会是由许许多多同类的经济单位(父权制的农民家庭、原始村社、封建领地)组成的,每个这样的单位从事各种经济工作,从采掘各种原料开始,直到最后把这些原料制作得可供消费。在商品经济下,各种不同类的经济单位在建立起来,单独的经济部门的数量日益增多,执行同一经济职能的经济单位的数量日益减少。这种日益发展的社会分工就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建立过程中的关键。”[注]《列宁选集》,第一卷,第164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俄国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所以,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而不是如民粹派所理解的那样是人为的。
列宁关于“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理论成为俄国革命的重要理论根据。列宁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来源于二千多年来经济思想史上的优秀理论成果。列宁的经济理论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来源,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理论根据。
七、几点结论
经过上面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只有两种生产方式:一种是自然经济;一种是商品经济。自然经济是由单一的经济单位组成的,每一个单位几乎生产自己所需要的所有消费品,一个单位很少有产品需要与别的单位交换。自然经济几乎没有分工,因此劳动生产率低下。商品经济是引入社会分工的生产方式,每一个经济单位只生产几种,甚至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许多产品通过市场交换得到满足。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是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人认为还有一种叫作产品经济的生产方式。产品经济生产方式今后也许会有,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所以,所谓产品经济只是一种理论假设,不能当作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一样的客观存在。
2.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原因是社会分工。这里的社会分工是取列宁的概念,就是不同经济职能的经济单位。流行的社会分工概念有若干种,不符合列宁概念的社会分工不是商品经济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只能决定商品经济的社会性质和特点,不是商品经济的基础。所谓私有制、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社会分工和不同的所有者、公有制的两种形式、物质利益、按劳分配等等都不是商品经济的基础,用这些所谓“原因”证明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社会分工是经济学一切范畴的范畴。社会分工必然产生产品交换。产品经过交换必然成为商品。由于商品交换,必须产生货币、市场、价格、价值、价值规律、竞争、供求等范畴,于是形成整个商品经济体系,或者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分工制度。经济学是研究发达的商品经济体系的学问。
4.经济学是一部解释社会分工的学说。为了说清楚社会分工,必须说明参与经济活动的人都是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的主体,这就是马克思的物质利益原则。人们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必须参加劳动。由于引入社会分工,作为劳动结果的产品必然进入市场交换。产品之所以要交换是因为使用价值相异;产品之所以能够交换,就是价值相等。所以,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分工理论。以分工理论为核心的经济学,本文称为分工经济学。
5.社会分工是张闻天所说的生产关系一般。张闻天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要研究生产关系的,但是生产关系有生产关系一般和生产关系特殊两部分,生产关系一般研究分工和协作过程中的关系;生产关系特殊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注]张闻天:《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载《经济研究》1979年第10期。过去经济学研究只重视生产关系特殊,忽视了对生产关系一般的研究,甚至要把生产关系一般排除于经济的研究对象之外。这种忽视生产关系一般,只重生产关系特殊,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研究,就是所有制经济学。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正因为抛弃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我们的经济学理论才会如此混乱。
我主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从所有制经济学转化到分工经济学,恢复研究分工经济学的古老的传统。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繁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