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症状猪病的鉴别与防制
2013-04-08饶建生云南省泸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52400
饶建生 (云南省泸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52400)
近年来以高热为主症的猪病,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现将养猪生产中常发的几种高热病归纳总结如下:
1 猪附红细胞体病
1.1 病原 猪附红细胞胞体是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的成员,菌体较小,平均直径0.2~2.0um,呈环形、椭圆形、杆状、月牙形或逗点状,光镜下为淡蓝色,且折光性强,多数以单个或呈链状排列式附着在红细胞表面。
1.2 临床症状 主要以发热、贫血、溶血性黄疸、呼吸困难、皮肤发红发绀为特征。病初患猪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达40~42℃,呈稽留热型呼吸困难,粪便初期干硬带黏液或血液,可视黏膜初期潮红,后期苍白,并有程度不同的黄染、耳廓、尾部和四肢末端皮肤发绀,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指压不褪色,严重时可出现皮肤坏死。母猪感染出现繁殖力下降、流产、死胎等现象。
1.3 病理变化 黄疸性贫血为特征性病变。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肌肉色泽变淡,皮肤脂肪黄染,肝脏肿大、变性,胆囊肿胀,内充满浓稠胶冻样胆汁,脾脏肿大变软,淋巴结水肿,腹腔、胸腔、心包积水,部分病死猪肾有出血点。
1.4 防制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消毒,消灭蚊、疥螨、猪虱等吸血寄生虫,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应激反应,注射器械严格消毒,防止机械性传播病原。病猪治疗:(1)新胂凡纳明按每1kg体重15~45mg,加入5%葡萄糖静注,连用3d;(2)血虫净按每1kg体重5~7mg,生理盐水稀释成5%溶液,深部肌肉注射;(3)无上述药物,可注射四环素、土霉素、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4)血虫清拌料饲喂,每100kg饲料加入100g。
2 猪圆环病毒病
2.1 病原 猪圆环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属DNA病毒,耐酸耐高温,氯仿消毒无效。
2.2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达40℃左右,食欲减退,皮肤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丘疹,丘疹手感较硬,中央出血、结痂,周边呈紫色或红色,逐渐融合成斑块或条状。后期全身皮肤大面积出现丘疹。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断奶仔猪呈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2.3 病理变化 病猪营养不良,严重消瘦,皮肤苍白,部分出现黄疸,全身淋巴结肿大3~4倍,切面外翻,呈灰白色,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脾脏萎缩,肝脏淤血,有黄白色小点坏死灶,肾脏、肺脏肿大,盲肠和结肠黏膜充血。
2.4 防制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用圆环病毒病-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二联苗20日龄首免,40~50日龄二免。发病猪用盐酸林可霉素、黄芪多糖混合注射,同时饮水中加免疫肽。
3 猪瘟
3.1 病原 猪瘟病毒属于黄疸科瘟病毒属,为RNA病毒,粒子平均直径为44nm。在感染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粒子直径较小,在扁桃体、淋巴结等器官中的病毒粒子较大。病毒的毒力、抗原性、致病性及血清型有明显差异,分为强毒株、中等毒力毒株、低毒力毒株。2%氢氧化钠溶液为最适消毒剂。
3.2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到40~42℃,呈稽留热型,食欲废绝,精神沉郁,痉挛寒颤,部分仔猪出现神经症状,俯卧喜睡,挤卧一堆或钻草窝,公猪包皮内积尿,用手挤压,流出恶臭浑浊液体、先便秘后腹泻,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点,母猪感染后常引起繁殖障碍,造成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
3.3 病理变化 全身皮肤、浆膜、黏膜、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中央坏死,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尤以颌下、支气管、肠系膜、腹股沟淋巴结突出。肾脏表面有针尖状数量不等的出血点。膀胱黏膜有散在出血点。脾脏一般不肿大,边缘常出现贫血性梗死,呈锯齿状。胃和大肠黏膜出血严重,喉头外膜有出血点。慢性病例在大肠回盲部黏膜有钮扣状溃疡。
3.4 防制 猪瘟防制必须从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动物、生态环境等多个环节,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并定期检测免疫效果。用脾淋源猪瘟活疫苗,仔猪20日龄免疫1头份,60日龄强化免疫3头份,母猪每次配种前免疫5头份。发病严重的猪群,可在仔猪出生未吸食初乳前进行超前免疫1头份,2h后哺乳。
4 猪流感
4.1 病原 猪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以高热、呼吸困难为主症,必发病急、传播快为特点。病毒为正粘病毒科,按抗原和血凝性的不同,分HA和NA两种抗原,两者可组合成众多血清亚型。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首先在侵入部位的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组织病变和相应症状,随后病毒经淋巴进入血液,形成毒血症,并进入全身各组织器官,引起组织细胞的肿胀、变性、坏死,从而出现高热、咳嗽、流涕、呼吸困难、精神沉郁、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
4.2 临床症状 突然全群发病,但死亡率低。体温40.5~42℃,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喜卧、跛行,呼吸急促,阵发性痉挛咳嗽、流鼻涕,粪便干燥,眼结膜潮红、流泪。有分泌物,怀孕母猪可能流产,病程3~7d,无继发症,可自行康复。
4.3 病理变化 单纯流感很少死亡,无典型病变。有些病例可见呼吸道黏膜充血、出血,覆有大量泡沫状黏液,肺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变化。颈部和纵膈淋巴结水肿充血。
4.4 防制 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防寒保温,定期消毒。发病时用30%安乃近、黄芪多糖、地塞米松、青霉素混合肌肉注射;荆防败毒散拌料饲喂,给予大量清洁饮水。
5 猪巴氏杆菌病
5.1 病原 猪巴氏杆菌病,又名猪肺疫或猪出血性败血症。由巴氏杆菌属的多发性巴氏杆菌引起,镜检为两端钝圆,中央微细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病料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或美蓝染色呈两极浓染。
5.2 临床症状 最急性者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体温高达41~42℃,呼吸高度困难,呈犬坐姿势,颈部发热水肿,口鼻流黏液泡沫,耳根、胸前有紫斑或出血点,指压褪色,胸部听诊有罗音和摩擦音,多因窒息而死。
5.3 病理变化 可见皮肤、皮下组织、浆膜和黏膜大量出血、咽喉部及周围组织发生出血性浆液浸润,淋巴结肿大、出血,肺脏呈纤维素性肺炎,出血、水肿、气肿,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腔、心包积液,气管、支气管内有多量红色泡沫。
5.4 防治 由于巴氏杆菌常为呼吸道常在菌,因此在本病的防治上,首先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抗病力,适时接种猪肺疫氢氧化铝弱毒菌苗,接种前后1周内不得使用抗菌药物。发病猪用10%磺胺嘧啶、磺胺五甲氧嘧啶混合注射,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混合饮水。
6 猪链球菌病
6.1 病原 病原为链球菌属的多种溶血性链球菌,菌体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5~2.0um,可单个、成对或成链状存在,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对青霉素特别敏感,一般消毒药均能杀灭。
6.2 临床症状 哺乳仔猪病情最重,多呈败血型。病猪体温升高达41~43℃,眼结膜潮红、流泪,咳嗽、呼吸困难,跛行不能站立,运动失调,后躯不灵活、关节肿胀、疼痛。严重者体表出现紫斑。
6.3 病理变化 败血症主要表现为血液凝固不良,皮下、黏膜、浆膜出血,全身淋巴结出血、水肿。脾脏肿大出血,呈暗红或蓝紫色。肾肿大、出血。肝脏边缘钝厚质硬,胆囊水肿壁厚,关节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6.4 防制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猪只出现外伤及时进行外科处理,免疫接种猪链球菌弱毒活苗或灭活苗,不论猪只大小每头皮下注射1头份或口服2亿个活菌。发病猪大剂量用青霉素注射,8~10万IU/kg体重,2次/d,连用3d;内服蓝链高热混感。
7 猪伪狂犬病
7.1 病原 猪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I型,为DNA病毒。病毒感染的初始部位是鼻咽部上皮和扁桃体,随后由淋巴管扩散至局部淋巴结,再进入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嗅神经,并至中枢神经系统。
7.2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结膜潮红,视力减退,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呼吸困难,间有呕吐和腹泻。种猪主要以繁殖障碍为主,母猪分娩延迟或提前,以产死胎为主。新生仔猪危害严重,常突然发病,高热抽搐、转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死亡率高达100%。
7.3 病理变化 鼻腔呈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鼻炎,扁桃体水肿、坏死,有时可见肺水肿及散在小点坏死。仔猪及流产胎儿的肝脾表面可见2~3mm的黄白色坏死灶,流产母猪有轻度子宫内膜炎,公猪阴囊水肿和渗出性鞘膜炎。
7.4 防制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和灭鼠工作,用伪狂犬灭活疫苗免疫,种猪初免后间隔4周再强化免疫1次,母猪每胎配种前免疫1次,产前1个月左右再强化免疫1次,仔猪生后3d,用伪狂犬灭活疫苗滴鼻。
8 猪蓝耳病
8.1 病原 猪蓝耳病又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为RNA病毒,属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病毒形状为圆形,直径40~45nm,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对巨噬细胞有专嗜性,对热极为敏感,37℃48h病毒失活。
8.2 临床症状 发病母猪主要以高热、呼吸困难、精神沉郁,妊娠后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为主,继而耳部及全身皮肤蓝紫色;仔猪出现呼吸道症状,高热腹泻,共济失调、眼睑水肿,体表皮肤发紫;育肥猪有继发感染时、症状较严重,死亡率较高。
8.3 病理变化 无继发感染病例除有淋巴结水肿外,肉眼变化不明显,呼吸道病变为肺脏出现间质性肺炎,心包、胸腔积液。
8.4 防制 猪蓝耳病传播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做好日常消毒,免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疫苗(CH-次株),仔猪接种1头份,成猪接种2头份,母猪配种前1周再强化1次,并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如猪瘟、猪肺疫、支原体的防疫。
9 综述
从近几年的发病看,单一病原所致的高热病一般较少见,多是两种或多种病原相互协同作用造成,呈现多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常常导致病猪所表现的临床症状没有典型性,而是表现为一系列的综合征,危害极其严重,而且控制难度大。当前在临床上蓝耳病与猪瘟、蓝耳病与圆环病毒病、蓝耳病与猪流感、猪瘟与圆环病毒病、猪瘟与伪狂犬病、蓝耳病与伪狂犬病、蓝耳病与附红体病、弓形体病、猪瘟与附红体病等混合感染,同时常继发链球菌病、猪肺病、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等,呈现病原多原化,临床症状复杂化。在诊断上必须抓住示病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等手段,尽可能缩小诊断范围,做到防控有的放矢,以免误诊盲目用药,致使病猪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诱发多种疫病同时发生和扩散;加强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养殖户的生产管理水平,掌握疫苗、药物保存、使用剂量、注射方法及疫情的发展动态,提高饲养水平,从源头上阻断和控制传染病病原在猪群间相互传播,实行全进全出制,定期消毒,驱虫、灭蚊、灭鼠,做好粪便、污水、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提高疫苗免疫质量,实施抗体监测,根据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制订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确保猪瘟、口蹄疫、蓝耳病100%的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