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宣花牛犊牛饲养管理
2013-04-08廖志敏余定华
舒 辉,廖志敏,余定华
(四川省宣汉县畜牧食品局,四川 宣汉 636150)
蜀宣花牛是以宣汉黄牛为母本培育出的乳肉兼用牛种,其含西门塔尔牛血缘81.25%,荷斯坦牛血缘12.5%,宣汉黄牛血缘6.25%。
蜀宣花牛犊牛指出生至6月龄的小牛。犊牛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形成,对外界的适应力较差,易患各种疾病。在饲养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保证蜀宣花牛犊牛健康生长。
1 护理
1.1 清除黏液 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及鼻孔内的黏液,以免黏液影响犊牛呼吸。如犊牛已将黏液吸入并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时,可握住其两后肢倒提,并拍打背部,以使黏液排出。
1.2 断脐 犊牛正常呼吸后,在距腹部8~10 cm处用两手卡紧脐带反复揉搓2~3 min,然后在揉搓处的远端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挤出脐带中的黏液,并将脐带的残端放入7%的碘酊中浸泡1min。
1.3 擦干被毛 断脐后,尽快擦干犊牛身上的被毛,以免犊牛受凉,环境温度较低时尤应注意。也可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被毛,其优点是可刺激犊牛呼吸,加强其血液循环,促进母牛子宫收缩、及早排出胎衣,缺点是会造成母牛恋仔,导致挤奶困难。
1.4 做好记录 犊牛出生后应进行称重、编号,并对毛色、外貌特征(有条件的可对犊牛拍照)、出生日期、谱系等情况作详细记录,以建立档案资料。
2 饲养
2.1 及时哺喂初乳 母牛分娩后5~7 d内所分泌的牛乳称初乳。初乳含有比常乳更高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而且还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能杀灭病菌和抑制病菌生长,因此,要尽早让犊牛食入初乳。犊牛生后4~6 h对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的吸收力最强。犊牛初乳第一次哺喂量不低于1.5 kg,初乳每日每头的哺喂量应占犊牛体重的10%左右,每日的奶量可分3次供给,奶温应保持在38℃左右。
2.2 哺喂常乳 初乳喂4~5d后逐渐改为喂常乳,每日的奶量可分2~3次喂给,最好在挤完乳后立即喂食。喂奶应做到定时、定量、定温。若犊牛60~70日龄断奶,则全期食入奶量约为250~300kg左右。
2.3 刺激瘤胃发育
2.3.1 补饲干草。犊牛出生7 d后开始训练采食干草,以锻炼其消化能力。
2.3.2 补喂精料。犊牛出生一周后给予其适口性好、易消化,富含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精料。精料喂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以犊牛食后不拉稀为原则,一月龄时可日喂100g左右,2月龄时可日喂500g左右,3月龄时可日喂1kg左右。
2.3.3 补喂青绿多汁饲料。犊牛出生20d后可补喂青绿多汁饲料如胡萝卜、瓜类、幼嫩青草等,开始时每天补喂20g,以后逐渐增加喂量,2月龄喂量可达1.5~2kg。
2.3.4 补喂青贮饲料。犊牛2月龄后补充青贮饲料,开始时每日补喂100g,3月龄时每日可喂1.5~2kg
2.4 断奶 犊牛每日可采食精料1kg左右,达2.5~3月龄时即可断奶。3月龄前的犊牛应任其尽量生长
2.5 断奶至六月龄饲养 犊牛断奶后每日继续供给1 kg左右精料,粗饲料则任其自由采食,应尽可能饲喂优质青干草。犊牛日增重应控制在600g左右。
3管理
3.1 搞好卫生 包括哺乳卫生牛栏卫生和牛体卫生。喂给犊牛清洁、新鲜的牛奶和草料,喂后将犊牛口边的残奶、残料擦净。勤扫牛栏,保持牛栏和垫草清洁、干燥,定期消毒牛栏、牛舍。每天定时刷拭牛体,保持牛体清洁。
3.2 保温和通风 犊牛舍冬季要注意保温,牛舍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要注意防止贼风侵袭。夏季应注意防暑。
3.3 运动和调教 天气温暖时犊牛可放出舍外活动。饲养员要经常抚摸、梳刷牛体,以培养其温驯的性格。
3.4 饮水 供给犊牛清洁饮水,哺乳期犊牛饮32~38℃清洁饮水,开始饮水时以2份奶、1份水的比例混匀喂给,2周后改饮常温水。1月龄后,应在犊牛栏内或活动场所设置饮用水槽,供给其充足的清洁饮水。
3.5 发育测定和编号 犊牛出生时和6月龄时要进行编号、称重和测量体尺,并建立健全档案资料,以便查询、掌握犊牛生长发育情况。
3.6 穿鼻、去角和剪副乳头 犊牛断奶后,6~12月龄时应适时进行穿鼻、戴鼻环,留种的牛更应及时穿鼻、戴环。犊牛出生5~7d后用烙铁去角,并剪去副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