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传播在数字互动媒介中的涡旋控制
2013-04-08赵鹏江南
赵 鹏 江 南
艺术传播在数字互动媒介中的涡旋控制
赵 鹏 江 南
艺术传播在数字互动媒介中的涡旋控制,包括文化参照点、认知意志源、交换伙伴、互动环境四个组成要素。文化参照点通过具体的信息交换伙伴显现艺术传播中的认知意志源,体现其对媒介环境系统的改进、修正以及对艺术信息互动传播广度和深度的反馈,从而实现对艺术传播系统的涡旋控制。本质上,艺术传播是信息在数字互动媒介中交流、传递、交换、共享的行为与互动过程,它通过数字互动媒介中的涡旋整合能力和空间的无疆域性推动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全球化。
艺术传播; 文化参照点; 认知意志源; 交换伙伴; 互动环境
人类进入数字传播时代,就艺术传播方式而言,是从单媒体走向多媒体;就传播性质而言,是从单向性走向互动性。多媒体与互动性,是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与大众艺术传播的本质区别。人类的艺术传播能力之所以特别强,是因为产生了语言这个重要的沟通手段,它使艺术传播在范围上和深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潜力。从1900年至今的100多年中,人类拥有了电影、广播、电视以及电脑多种传播媒介。“传播上的每一项进步都增加了我们传送和记录信息的能力,并且每一项都在促进我们的文化与社会的重大变化方面起了作用。”*Joseph R.Dominick. The Dynamics of Communication: Media in the Digital Age.7th Edition. McGraw-Hill, 2007, P.80.而数字互动媒介将成为人们重新征服时空、占领互动空间和建构存在意识的新工具,是现代艺术传播的发动机。
艺术传播是借助数字互动媒介通过一定的媒介通道,传达艺术诉求信息的一种社会互动行为。涡旋控制是以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一种关于数字互动模式下的全新艺术传播方式。它由四个要素组成:第一,文化参照点。是要建立一种结果不受控制的文化传播关系,要有媒介载体,在交换伙伴之间建立相应的文化参照点。第二,认知意志源。艺术传播行动存在着交换因素,信息表明了认知的意志。原始信息在经过过滤、减少不肯定性的同时,成为一种有潜在意义的信息,可以被解释为认知意志源。第三,交换伙伴。艺术传播行动确定两个或者若干个交换伙伴之间的相互认同和交换意图,理解交换背景,相互提供信息流通的渠道。第四,互动环境。数字互动环境包含显现的空间和遮蔽的时间,对艺术信息传播的空间和信息持续传播的时间要把握其道德与法律环境存在不确定性。
一、数字互动媒介中文化参照点的显现
数字互动媒介是一种新型的艺术传播平台,是一种与现实物理空间不同的虚拟空间,但又是能够看得见、听得到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中的艺术信息交换伙伴,由于数字互动媒介的交互性,改变了艺术传播传统的大众与媒介传播模式。它需要有新的艺术传播理论,建立新的艺术传播模式,减少传播的障碍及其负面影响,使艺术信息无障碍传播。
艺术传播在数字互动媒介中传播的竞争,实质是发展交换伙伴的竞争。它要占领互动空间中的主流人群,让他们为艺术活动进行互动宣传。涡旋控制是使已经存在的涡量流体团保持有旋性,使本来无旋的流体团可能生成新的涡旋。这样,在理想流体流动中,就会存在有旋流动区和将有旋流动区的交界面。也就是说,在理想流体运动中涡旋具有明确的界面,将这个界面比作是数字互动媒介其为艺术传播提供的文化参照点更容易辨认。根据流体力学的涡旋理论,我们将着重从交换伙伴接收信息的角度来论述艺术传播在数字互动媒介平台中传者、受者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祸旋关系。
微博、微信,给力中国。综观“微博的核裂变”过程,我们发现,“事件”在发生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征兆,发生之初也没有进入监管者的视野。当我们的监管部门开始重视的时候,事件内容早已遍及数字互动媒介的绝大多数交换伙伴了。李希光指出:“不可否认,数字互动媒介的出现,将严重影响到原有主流传播渠道的权威地位。”*《新媒体无极时代 怎确立风向标时间》,《新华网》2006年03月26日。的确,随着数字互动媒介的兴起,手机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微博、车载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艺术传播的主流平台。
“字少,短小,一秒钟的传播时间,迅捷,但却具备了信息社会中能量最大化的最基本优势。”*杨梅菊、丁扬:《微博元年,围观的力量》,《国际先驱导报》2010年12月21日。如果不是微博,美女穿比基尼表演京剧《良辰美景》一事不会引起全民的关注。同样,如果不是微博,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无偿捐赠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一事,也不会引起网民积极的互动参与。数字互动媒介对艺术传播的影响具有互动性。互动性表现为艺术传播交换伙伴具有相同的文化参照点,并利用数字互动媒介平台对艺术信息进行选择,从而成为艺术传播信息的主体。
二、在虚拟环境中信息认知意志源的扩散
针对艺术交换伙伴所处的文化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艺术传播,可使信息认知的意志成为一种有潜在意义的信息认知意志源,并将艺术交换伙伴的注意力转入到理解阶段,增加信息的深层交换,从而使艺术交换伙伴接触信息、产生信息认知意志源、触动交换伙伴深层动机、支撑注意力的成长。哈贝马斯说:“技术进步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那些从社会生活的强制性的再生产中自发产生出来的社会利益决定的。”*[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08页。实际上,艺术传播中的每个变化,都是信息认知意志源各种过程累积的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信息认知意志源聚集在数字互动媒介中所产生的涡能扩散,也就是数字信息依靠技术媒介及互动的交换伙伴产生的传播动能。
分子粘性效应使涡旋在空间中扩散生成涡能,并且通过时间不断扩张,使有旋流动的范围不断扩大。表现在数字互动媒介中,艺术传播也同样是交换伙伴的信息认知意志源随时间的不断增加而使涡能范围不断扩大。从数字形式上看,生成项是非线性的,扩散项是线性的。在真实的粘性流体中,由于分子的扩散效应,实际的涡旋是具有一定涡能分布的有限体。研究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时,将艺术信息和艺术交换伙伴圈定在一个范围(一个限定的数字互动媒介环境空间之内),这样的艺术传播涡旋才会达到传播效果,有广度又有深度地增强信息认知意志源互动。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5页。一般来说,信息生成项能使涡能聚集,扩散项能使有旋区(数字互动媒介环境空间)扩大。在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中,信息认知意志源对交换伙伴的影响存在外加动机和内发动机。外加动机是指接受者以外的重要人物提出来的接受动机,接受信息目的存在于接受活动之外。内发动机是指接受者本人自发产生的接受动机,接受信息目的隐含在接受活动之中。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与传统大众媒介艺术传播的信息区别在于,生成项接受的真正原动力来自接受者本身。就生成项的接受实质说,它是以接受者信息认知意志源为主体的,一种独立的、积极的、主动的接受活动,而不是受外来力量驱使的、被迫的活动。因此,在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中,内发动机的作用大于外加动机的作用,并居于一切动机作用的中心地位。外加动机只有内化为接受者的内发动机时,才能真正起作用。信息认知意志源的本来动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的抽象意念和想法;表层动机往往是符合社会规划的、公众能够认同的、个体在明确承认后不会引来非议的接受念头和意愿;而深层动机则是一种深藏不露的、秘而不宣的或者是即使交换伙伴本人也不清楚的接受倾向和意念。
在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中,信息认知意志源就是运用交换伙伴的注意力和注意力的再产生来扩大涡能的再生产,使信息资源组合本身大于资源创造,即传播效果大于信息内容。无论从意识形态目的还是从效率目的来说,涡能扩散的结果都是为了共享信息认知意志源,但同时又面临着信息认知意志源分配和变异的矛盾。
在数字互动媒介环境中,信息认知意志源产生的动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信息互动。信息是构成传受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因为“传播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移动和变化”*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6页。。在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过程中,交换伙伴在收听(看)和接收信息时会及时反馈信息,有时甚至还会产生“表达欲”、“参与欲”,从而在往返流程中实现信息互动、产生数字互动媒介环境下的信息认知意志源。
2.心理互动。在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中,传受者的心理互动就是传者与受者之间相互追寻心理行为的互动,其表现呈综合性、多样性特点,存在方式有潜在的、显型的、即时的、继时的、暂时的、长期的、静态的、动态的等等。产生心理互动,也是信息认知意志源增强的一个因素。
3.情感互动。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由表现产品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本质两部分组成,由数字互动媒介艺术引发的心灵共鸣、震撼为情感互动。“情感互动是为求共鸣,求升华。情感互动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的。”*施玲:《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与受众的互动关系透视》,《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在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中,情感互动是信息认知意志源的原动力。
数字互动媒介改变了传统大众媒介艺术传播主体的优势地位,使接受主体不再被动,使传与受的即时性、便捷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同时,还减少了互动的中间环节,使艺术信息认知意志源直接可见。数字互动媒介改变了媒介行为发生的环境逻辑,使艺术传播的接触方式更符合生活形态和消费形态,使艺术与人的关系由此变得更加紧密契合、更加自由丰富。数字互动媒介消灭了艺术传播过程中的时间差异,同时它将素不相识但相近的艺术信息认知意志源集聚起来,成为利益目标一致的分类群体,消灭了空间距离。数字互动媒介所带来的利益是艺术传播难以拒绝的,艺术传播由此实现了利益的即时化。
三、交换伙伴语言信息的互动传递
苏姗·朗格把人类的传播符号分为推理性符号(语言符号)和表象性符号(非语言符号)两大类。*[美]苏姗、朗格编:《情感与符号》,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 1986年, 第89页。但是,语言并非万能的表达工具,它无法忠实地完成情感表现的任务。于是,服务于情感表现的另一种符号——即与推理性符号相对的表象性符号应运而生。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的符号系统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部分,与人际传播中的符号系统相比有些不同,感知渠道也不同。在数字互动媒介中,艺术传播者与交换伙伴之间是以数字语言互动为桥梁的间接交往。艺术传播运用数字语言符号系统,这是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传受关系产生的基础。数字交换伙伴语言是数字互动媒介在现代传播科学技术支持下重返亲身体验艺术传播活动的一种努力。
“互动”是艺术传播伙伴之间信息往返的流动,是交换伙伴双方平等的沟通交流。互动意识是数字互动媒介实现互动的前提,是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构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在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过程中,交换伙伴角色具有双重互动性,他既接受信息又传播信息。正如戴元光等所指出的:“传播不仅仅是传播者向受传播者传递信息的单向过程,而是具有信息交流的双向性,传播者、受传者总是处在互动之中。因此,传播者中的受传者,在反馈信息时则是传播者。同理,传播中的传播者在反馈信息时则是受传者。”*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第82页。在数字互动媒介传播中,交换伙伴的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互相转换,其实是数字互动媒介信息文化接受者和传播者角色的转换。1973年伊莉莎白·内尔—纽曼发表了《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提出了关于“沉默的螺旋” (The Spiral Of Silence)*李颖帅:《从美伊战争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式微》,《传媒学术网》2003年7月10日。的五个假定。在这五个假定的基础上,纽曼又发展起了一整套以“沉默的螺旋”假设为核心的关于舆论的学说。综合起来解释,这个学说就是指交换伙伴在信息传播环境过程中具有的意识累积性、普遍性及共鸣性。*唐英:《“沉默的螺旋”与广告传播意识》,新疆:《当代传播》2003年第6期。如苹果公司在为iPad 2造势的传播活动中,就利用了交换伙伴对乔布斯因病治疗暂时离开苹果的关注、猜测他还会不会回来的信息点,从而使更多人开始关注iPad 2,了解iPad 2的各种情况,并参与到iPad 2的上市讨论中。由此可以看出,艺术信息在互动空间的传播,不仅是媒介影响交换伙伴,而且还有交换伙伴对媒介的反应。在艺术信息的传播中,互动传播收到了非常显著的传播效果。
数字互动媒介的艺术信息交换伙伴是多向的、互动的,包括传播者与交换伙伴、交换伙伴与交换伙伴、交换伙伴与其他数字互动媒介资源。而在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中, 艺术交换伙伴的对话、沟通,实现着对现实和历史各种信息的汇聚融合。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的研究内容,为艺术交换伙伴的自我互动、艺术传播者与交换伙伴的互动、交换伙伴与交换伙伴的互动以及交换伙伴与社会多元文化环境的互动。艺术交换伙伴的自我互动,即传播学中所谈的人内互动、自我传播,主要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主要研究在艺术信息传播过程中交换伙伴个体是如何感知、解读、接受并反馈艺术信息,其主要理论依据是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邵培仁:《米德:美国传播学的鼻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沃尔夫、马乐绿《布鲁默的“象征互动论”》,《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第7期。等。
艺术传播者与交换伙伴之间的互动,即信息传播中互动双方以自己固有的经验来了解并传达自己意图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方式。在相互碰撞的回应中,来自艺术传播者的信息不断为交换伙伴所吸收,对各自的认识偏差不断地加以克服矫正,新的思想、新的视点不断产生。交换伙伴与交换伙伴的互动,具备两个原则:一是互动基本因素的把握,即艺术交换伙伴明确的自我意识,对交换伙伴的知觉与期待以及良好的传播环境与氛围;二是良好互动方式的运作,即以民主、平等的传播关系为基础,以亲密合作的人际关系为前提,作为艺术传播者的交换伙伴与作为艺术接受者的交换伙伴的角色是可变的,交换伙伴与交换伙伴的作用是互补的。
交换伙伴与社会多元文化环境的互动,即多元文化环境与交换伙伴的接触界面是否建立相互之间的认同关系,信息传播在特定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传播者和交换伙伴的心理环境是不同的, 这就涉及到交换伙伴对多元文化环境的定位问题。交换伙伴的身份在多元文化环境沟通当中进行互动和交换,同时参与社会性的认知活动,即多元文化环境是否有利于交换伙伴信息的再次传播;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交换伙伴是否有利于提高对社会认知活动的认识、促进艺术传播信息交换伙伴在社会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互动传递。所以,研究艺术交换伙伴与社会多元文化背景的互动,是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数字互动媒介环境中的跨文化艺术传播
依据开尔文定理,数字互动媒介中的艺术传播环境,是说服性信息传播、交换伙伴认知信息处理、认知结构变化、交换伙伴互动的环境。一个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生产、转换、相互影响,从而构成数字互动媒介环境。它是一个非物质的、没有固定场所的、充满交换伙伴舆论的环境,是现实空间的延伸,是现实空间的虚拟,是现实空间的映射,如同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是人的延伸”。在这里,涡旋是艺术信息、交换伙伴舆论在数字空间里的延伸。
将数字互动媒介中的文化参照点、艺术信息认知意志源与交换伙伴舆论结合,我们发现,艺术信息、交换伙伴在一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进行艺术传播存在一个深度与广度。生活现实和虚拟社会的人与人之间交往,就像流体的粘性,通过交往、传播使涡能产生。在数字互动媒介环境中,最基本的单位不是原子而是“比特”,即由0或1表现出来的一种二进制的数字单位数据形式。比特不同于原子,艺术信息传播环境犹如无势质量力场,很容易被毫厘不差的复制并近乎光速地传输。数字互动媒介环境打破了常规的传播方式,打破了在跨文化传播中出现的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信息传播。
数字互动媒介环境使得人人都可以参与艺术传播,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从未有过的获取和发出信息的权利,但并非人人都具有职业道德素养,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很难说是真知灼见还是无知之见,非理性、情绪化的言论得到传播的机会大大增多,这让艺术信息传播难以监控,由此可能导致一种严重的无政府环境状态。例如,艺术圈被数字互动媒介捧红的“超女”张靓颖、“模特”苏紫紫、犀利哥、大衣哥、郭德纲徒弟等。他们在出道不久就被炒出各种新闻。经过网络、短信、微博等的传播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令当事人百口莫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数字互动媒介环境之颠倒众生,由此可见一斑。数字互动媒介环境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比特的传播空间,交换伙伴缺少一种监管和识别能力易于被舆论误导,因此,研究数字互动媒介的道德与法律环境,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数字互动媒介进行引导和调控就成为一种必要。
第一,要针对数字互动媒介环境的互动性,改善媒体布局,加强内容引导,增强政府对数字互动媒介环境的“议程设置”。可从“引流”和“开源”两个方面,加强政府对数字互动媒介舆论的引导。“引流”就是调整政策规范,将各种数字互动媒介组织纳入管理范围,对这些媒介形态和艺术传播单位进行梳理,对数字互动的媒介艺术传播行为设立可行的监管规范,将那些目前还在管理规范之外的行为纳入制度化渠道。一方面控制其负面效应,另一方面也为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的发展提供法制环境。“开源”就是增加主流信息的渠道和数量,政府进行良性的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舆论引导,特别是在方法和技巧上相应革新,开辟主流舆论阵地。
第二,提倡、建立数字互动媒介环境道德规范。数字互动媒介环境道德,就是在数字互动空间中规定和调整艺术信息传播各行为主体之间以及行为主体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规范。目前,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与道德危机体现在社会责任淡化、道德人格扭曲、信任危机、无政府主义道德文化冲突等几个方面。整治数字互动媒介环境道德失范与道德危机,增强艺术信息的有效传播,必须通过法律的强制约束力来实现。只有法律,才可以保障国家、网络提供商、最终端交换伙伴在数字互动媒介传播环境中的利益及艺术信息的有效传播。
目前,政府对数字互动媒介的监管还刚刚起步,但其监管功能、作用已经初步凸显。在不久的将来,政府对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的监管力度会更大,作用会更明显。政府监管将会进入有序化管理,以一种放射性结构增强其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在政府的有序监管下,公众可以公开参与数字互动媒介的艺术传播,从而形成政府和企业、社会成员双向互动的监管。当然,政府还需建立、健全艺术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提高其素质与技能。当数字互动媒介“无极时代”兵临城下的时候,掌握“风向标”的人可以以新的艺术传播技术在“PK”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结语
从我们进入文明社会起,人类经历了语言的诞生、文字的诞生、印刷术的诞生、电磁波、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五次信息革命。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艺术传播方式也经历了五次革命,即情景即时艺术传播方式、视觉形象艺术传播方式、印刷品艺术传播方式、广播电视艺术传播方式以及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方式。每一次的信息革命也是艺术传播的一次革命,因此从现代意义上说,艺术信息传播可划分为三个时代:纸质艺术传播时代、电子艺术传播时代、数字艺术传播时代。从技术层面上讲,这三个时代的划分是科学进步的三次飞跃。尤其是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方式的诞生,使数字互动媒介交换伙伴成为艺术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是艺术传播者,数字互动媒介的整合能力和空间无疆域性将大大推动艺术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全球化。所以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尼葛洛庞蒂向人们描述了未来的数字化生存方式,大众传媒将演化为真正个人化的双向交流。*[美]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年, 第106页。
多媒体与互动性传播是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与大众艺术传播的本质区别。数字互动媒介是一个数字社会的中介者和控制者,它负载的信息作用于人,从语言到思想、到行动,均对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虽然不具有现实物理空间艺术传播那样的实体性,也不具有外在的可触摸和可觉察的时空位置和形态,但它有一种功能上的仿真性。其个体行为和互动,仍是人们信息交流、传递、交换和共享的行为和互动,只是采用了不同的交流方式而已。
艺术传播在数字互动媒介中的涡旋控制,貌似简单,实则复杂。它的复杂不在于研究问题的庞杂,而在于它的多学科交叉所导致的研究视角的多维性,这使得涡旋控制成为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体系。流体团积聚较强涡量并围绕某一公共轴线(可以是曲线)旋转而形成涡旋。当流体存在强烈涡旋运动时,涡旋主宰流动,即在同一水平面上某点的流速与该点所处半径的乘积保持不变,即涡旋越往里速度越快、压力越小,因此具有向心抽吸的作用。将流体力学中的涡旋理论引入到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中的涡旋互动,主要探讨文化参照点、互动环境、认意志源交换伙伴在数字互动艺术传播中彼此间的相互关系。艺术传播者本身所拥有的职业亚文化,对传播过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具体地说,艺术传播者的职业心理(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职业背景(传媒机构的性质、地位、权威)、艺术传播内容(对内容把关、加工的心理特点)、传播媒介的选择与建构、传播过程的控制方式等都会对艺术交换伙伴形成一定的影响。反过来,艺术交换伙伴本身的知识背景、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等也影响其对艺术传播内容的解读和接受程度。要使艺术信息传播顺利、有效地进行,艺术传播者与交换伙伴的心理互动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文化参照点是一个大的平台,交换伙伴将对涡旋增强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信息传播空间的广度和时间持久度起到重要作用。总之,数字互动媒介传播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需要所有数字互动媒介艺术传播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以沫]
A Study on the Vortex Control Mode of Art Dissemination in Digital Interactive Media
Zhao Peng Jiang Nan
(Fine Arts School,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P.R.China;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P.R.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four elements of the digital interactive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semination phenomena: the cultural reference points, cognition will source, exchange partners,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Through specific exchange partners, the cultural reference point shows the improvement and correction function of the cognition will source to media environment in the art dissemination process, which can make quick feedback to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of the art information. So the vortex control is realized. The nature of art dissemination is the conduct and interactiv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exchange and sharing. The vortex integration ability of the art dissemination in digital interactive media and the nature of the space without boundary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speed and globaliz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rt dissemination; cultural reference point; cognition will source; exchange partner;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山东大学青年自主创新项目“运用互动媒介 多维开发城市文化旅游品牌”(项目编号11100070612077 )。
赵鹏,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史学博士(济南 250100);江南,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430027)、山东交通学院讲师(济南250100)。